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方便面市场最新资讯  > 正文

康师傅:“刀刃向内”撕开方便面新战场

2025-03-26 17:1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每年三月,是企业扎堆公布成绩单的日子。

较早时候,统一公布财报。紧接着,市场上便传出方便面行业“老二地位开始动摇”的论调。

这似乎预示了方便面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市场增速承压或许是主要原因。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的数据,自 2019 年以来,中国方便面市场销售额逐年下滑。每当康师傅、统一这样的方便面巨头发布财报时,对于方便面赛道的唱衰之声以及巨头衰败的谈论不绝于耳。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方便面江湖争霸中,各方远未能够动摇老大康师傅的地位。财务数据上看, 3 月 24 日,康师傅发布了 2024 年财报,虽然报告期内方便面业务营收有所下降,达284. 14 亿人民币,但毛利增长1.6%,为81. 4 亿人民币。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康师傅方便面以约45%的市场份额占据首先,远超第二名的16%。

康师傅环境友好蔬菜基地

行业变革悄然发生,头部玩家低调进化

行业或者品牌的短期数据波动,并不能成为判断航道方向的指引。如今,方便面赛道已经形成了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换句话说,一时之间,人们似乎只注意到方便面玩家们追逐流量、猎奇口味和相互拉踩的表层,但在巨浪冲击之下,更应该看到沉稳的礁石依旧岿然不动,并且静待厚积薄发的时机。

这种沉稳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积累。例如康师傅这样的头部公司,已经建立起了超高的品牌知名度、在规模经济下对成本的较好的把控以及敏锐的市场防御意识与抗风险能力——康师傅方便面能够在大盘波动的情况下保持利润增长,就是强有力的证明。在消费行业上市公司频频发出亏损的公告的时候,有钱可赚,难能可贵。而在变局之中,头部企业如何沉稳应对?从康师傅的这份财报中,也能够窥视一二。

成本控制的极限理科生

强者从来不抱怨环境,因为懂得审时度势。

客观而言,中国方便面市场已经进入微创新阶段,市场体量或将触碰到天花板。从第三方数据上来看,目前牛肉作为经典口味仍占据了约60%的市场,而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康师傅红烧牛肉方便面。虽然目前各家纷纷推出猎奇的口味来博取流量,但这类新品目前尚未成为保持业绩稳定的支柱,它们的市场份额在10%左右。因此,在这样的存量市场竞争中,想要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并获得盈利,比拼的或许不是新品口味多么奇特,而是运营效率何等较好的。

从康师傅 2024 年财报来看,方便面业务保持1.6%的毛利增长便是运营效率提升的成果。从产业链条上看,这家公司先于行业开启了数字化变革,并渗透到产业链上下游之中。康师傅已经能够通过数据集成和各功能模块的数据打通,让数据参与管理决策,从而能够更敏锐地结合市场变化调节产能,并提升各个部门间及上下游协作效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更为重要的是,康师傅方便面如今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它的生产线上制作出一碗方便面,边际成本都在递减。这种规模化对于成本效率的提升,是其他品牌可望而不可及的竞争优势。

此外,在上游,康师傅方便面还在填补产业链条的短板。它在河北康保县康巴诺尔地区、陕西神木、新疆喀什等地,建立了多个“环境友好蔬菜基地”。这些基地采用“企业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提升了上游采购的效率。不仅能够进一步获得更优成本,也能够通过大规模采购给当地农户带来经济效益,推动乡村振兴。

康师傅环境友好蔬菜基地

如今各个品牌都喜欢用“长期主义”这个词来表现自己在经济周期变化中临危不乱,而真正的长期主义,是通过长期发展的规模优势建立起其利润增长轨道,让自己不至于处于亏损的危险境地。

除了降本增效之外,康师傅方便面还极其理性地构建起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型。

据尼尔森发布的《 2024 年中国快消零售市场发展趋势展望报告》显示, 2024 年中国消费者对自身消费增长预期相对谨慎,预期增长率仅为2.2%-2.4%。此外,该机构发布《 2024 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零售市场正在从消费升级模式逐步过渡到“质价比”导向的新时代。

为此,康师傅方便面对它经典的桶袋产品进行品质升级。从新品的外包装上可以看到,此次升级面饼和菜包,采用鸡蛋和面,吃起来更爽滑Q弹,蔬菜包也加倍加量,对比同价格带产品相当竞争力,将“质价比”拉满。

康师傅多口味、多规格、多价格带方便面

不同于行业内卷“高端化”的趋势,康师傅方便面将产品矩阵布局到不同价格带、不同规格、不同地域风味喜好以及消费场景里,例如它推出的mini桶就填补了非正餐时段方便速食的消费需求。而这种基于深根市场和长期主义思路才能获取的洞察,不仅让它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也能够从空白市场中获得了利润空间。华泰证券在研报中也指出,从中长期来看,方便面业务将继续由人均消费量提升带动,因此康师傅以全价格带及多种包装规格的产品组合能满足各细分场景下的消费者需求。

不追风口,磨炼内功

回溯过去那些历经周期变化与跌宕浮沉的百年企业,也都是这样不断从上游到下游的每一个环节,打磨自己的利润模型,从而提振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基业长青。它们都明白,与其去追逐风口,兴风作浪,不如闭关修炼提升自我。聚焦到方便速食领域,康师傅方便面也是如此,它通过较好的的成本控制和降本增效能力,保证业务板块稳定的现金流及处于盈利轨道后,它再次将利润反哺业务链条中,反复磨炼内功。

其中,最为核心也是最关键的功夫便是打磨产品。康师傅方便面在中国市场的 30 多年,不仅仅打造了红烧牛肉面这一举世单品,更是基于消费者导向不断开拓了方便面品类的创新边界。 2024 年里,它关注到各种细分需求的场景以及消费者诉求,并非盲目投入高端化升级,而是对产品悉心打磨。康师傅推出的新品“鲜Q面”便是通过技术创新,向消费者提供“宛如现煮”的口感体验,并且解决了方便面不入味的痛点,准确抓住非油炸方便面赛道机会的同时,也迎合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需求。

创新 0 油炸鲜Q面,深受年轻群体好评

这些新品仅仅是康师傅方便面修炼内功的一部分,它的精益求精已经到了工科生般的较好的。许多消费者可能还不知道,康师傅是全国头个应用航天专利的方便面企业。康师傅方便面把航天高精尖的科技运用到老百姓也能使用的场景,并非小题大做,而是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它引进了源自航天的FD冻干技术和RP技术用于食品生产,还投入了 5 亿元打造创新研发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并通过航天专利温控技术,进一步优化了生产工艺环节。在行业内纷纷为了流量研制猎奇口味时,康师傅方便面却在这些细节上苦功专研,足以见得这个品牌在产品研发上的匠心。

航天科技赋能食安品质

专研并非将先进技术与产品束之高阁,而是让最 新科技赋能寻常百姓家。康师傅方便面还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持续下沉渠道,通过精细化的渠道运作,铺开市场。基于长期主义的发展思路,康师傅让不同价格带方便面能够迅速铺货到各个销售终端,尤其是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种广泛的覆盖使得康师傅具有“质价比”的产品能够迅速触达更多消费者‌。它低门槛、高品质的美味产品,具有普适性和规模化,也是一个头部品牌社会责任的体现。

这种毛细血管的渠道建设,如同挑山夫那样具有毅力和决心,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中,康师傅方便面依旧选择了“长期主义”的修炼。

若从行业发展洪流中去看康师傅方便面的业绩,可能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升级也好,下苦功也罢,这从来都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状。不仅仅是康师傅方便面,零食行业头部品牌良品铺子也曾喊出,“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仅是活得困不困难的问题,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问题。”随后它也开启了修炼内功的改革。

当消费环境面临周期性调整,赛道规模增长承压时,龙头企业必须用短期阵痛换取结构性红利。在这一个过程中,过于关注它们业绩的起伏变化意义并不大,如康师傅方便面这样在行业颠簸中能够以“敢为行业先”的勇气,对外寻求增量,对内保住利润闭关修炼,也许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真是垃圾食品吗:15岁女孩长期吃方便面确诊胃癌 医生释疑

    你觉得方便面是垃圾食品吗,有15岁女孩天天把它当饭吃结果患上了胃癌。 近日,河南郑州一名15岁女孩确诊胃癌晚期,经医生询问得知,女孩每天把方便面当饭吃;干吃、生吃、不按规律地吃。 吃不下饭,一吃就恶心、呕吐、腹胀,胃像皮革一样硬,长满肿瘤,根本无法蠕动”。

  • 康师傅:抢存量市场,拼的是创新

    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在方便面行业整体收缩的背景下,公司仍保持45%的市场份额,远超同行。通过产品创新和场景细分,康师傅推出鲜Q面、东方食集系列等新品,满足健康化和多元化需求。同时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实现毛利率提升1.9个百分点至34.5%。尽管面临外卖补贴战等外部冲击,康师傅通过航天温控等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并布局户外、宵夜等消费场景。分析师指出,中国方便面市场人均消费量仅为日韩1/3,行业需通过口味升级和场景创新寻找增量空间。

  • 布局未来,市占第一的康师傅在寻找新增量

    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00.92亿元,其中方便面业务收入134.65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27.8%。经典产品"红烧牛肉面"保持市场领先,同时通过"产品+场景"策略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如鲜Q面、韩式火鸡面等,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公司坚持品质安全,连续八年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并应用航天科技提升产品工艺。在ESG领域,通过包装减塑等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未来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和渠道策略,应对消费升级趋势。

  • VT Markets独家分析:鲍威尔松口降息 市场将如何波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释放降息信号,表示风险平衡变化可能调整货币政策立场。VT Markets分析认为,尽管劳动力市场和通胀数据推升降息预期,但市场仍存疑虑。关税对通胀影响尚未完全显现,进口商吸收成本上涨,转嫁消费者需更长时间。9月降息或成今年唯一窗口,非农与CPI数据成关键。市场展望:若数据支持降息,美元走弱、美债收益率下滑、美股上涨;反之则美元走强、美债殖利率上行、美股回调。建议关注黄金和加密货币走势。

  • 瓴羊发布企业级分析Agent,让人人都可拥有超级数据分析师

    阿里巴巴旗下瓴羊发布首个数据分析Agent“智能小Q”,升级为“超级数据分析师”,由问数、解读和报告三大核心Agent组成。该工具能快速获取数据、解读数据并输出洞察报告,将原本需数小时的数据处理时间缩短至最快10秒,专业报告生成仅需20分钟。通过三重技术体系提升企业级数据分析可靠性,覆盖近20个细分行业,支持用户自定义需求。目前已有瑞幸咖啡、牧原食品等百余家企业客户使用,9月9日起全面开放给所有企业用户。

  • 在腾讯新财报里,AI拉动广告业务连续11个季度高增

    ​腾讯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不仅稳住了增长曲线,还在核心业务上打出了“加速度”。 从具体业务板块来看,如增值服务业务持续发力,第二季度收入达914亿元,同比增长16%。营销服务业务增长势头强劲,第二季度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20%。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第二季度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10%。 用户数据方面�

  • 启信慧眼以标准化产品破局B端商业大数据市场

    启信慧眼通过标准化AI产品解决企业商业大数据服务选择难题,其产品具有开箱即用、快速部署、成本可控等优势,覆盖3.4亿家企业数据,日均风险扫描超2000万次,已服务制造、金融等上千家头部客户,显著提升企业决策效率与竞争力,推动行业从项目制向产品化转型。

  • 飞渡科技再度登顶数字孪生平台市场,空间智能引领产业变革新浪潮

    IDC报告显示,飞渡科技以25.1%的市场份额蝉联中国数字孪生平台市场第一。其自主研发的DTS数字孪生平台集成多源数据治理、实时渲染与AI仿真等关键技术,实现全技术链覆盖,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工业制造等领域。公司通过空间智能技术突破,推动数字孪生向“可知、可智、可决”演进,标志着行业进入以空间智能为核心驱动的新阶段。

  • 海尔冰箱H1:一个麦浪系列抵一个企业

    2025年上半年冰箱市场竞争加剧,进入“降维比拼”新阶段。海尔冰箱份额达46.4%,实现份额与增量双第一。其麦浪系列表现突出,单系列线下份额达3%,实现“一个系列抵一个企业”。产品成功得益于成熟的用户共创机制与全流程数字化,通过AI分析用户需求精准迭代。海尔全空间保鲜冰箱扩大品类优势,单品类份额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达20.13%,超过行业TOP2品牌整体份额。竞争维度提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与用户体验升级,但其他品牌需直面增长空间受限的挑战。

  • Starlinkx:AI赋能中国企业出海,一站式解决方案引领全球市场新风尚

    Starlinkx作为创新型科技企业,凭借AI领域技术优势,在助力中国企业出海方面表现突出。其核心业务包括:1)AI穿戴设备研发,推出翻译机、智能耳机等创新产品;2)一站式AI企业管家服务,覆盖内容生成、矩阵传播和智能翻译三大领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帮助企业快速生成多语言营销内容;依托数据分析能力,制定个性化传播策略;提供毫秒级响应的高精度翻译服务。这些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企业出海成本,尤其在东南亚市场广受好评。未来,Starlinkx将继续发挥AI技术优势,助力更多中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