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开源软件最新资讯  > 正文

千万粉UP主陷抄袭风波,原作者怒怼:不是你的原创,别从中获利

2024-11-21 08:48 · 稿源: CSDN

声明: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SDN”,整理:苏宓,,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自己辛辛苦苦开发的开源软件,被别人用了,还被隐去了各种关于原作者的信息,这种违反开源协议与精神的做法,无疑令人恼火。

这也是为什么自昨晚以来,拥有千万级粉丝的数码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成为众矢之的原因。此前,“老师好我叫何同学”曾凭借发布各种数码科技类视频收获了广泛好评,他也曾因与苹果 CEO 库克1对1对话而令人惊羡。不过近日,他在 B 上更新了一个《我用36万行备忘录做了个动画...》的视频,却因触及开源项目的版权问题,引发巨大争议。

“我写了一个软件” vs“改写开源软件

具体事情的起因是何同学称自己四年前,曾手动在备忘录里敲了一万行字符,试图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先是让一个白条躲避红色障碍,最后变成小猫反追红色障碍的故事。

图片

然而,这个动画尝试由于备忘录从上向下的滑动特性限制,未能实现理想效果。红色障碍出现在屏幕中的时间极短,难以看清,更谈不上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为了改善这一缺陷,何同学设想在前方添加一个手机屏幕,专门用于发射红色障碍,从而增强“白条”的挑战强度。然而,仅靠自己手动输入,一万行已是极限,做不了丰富的花样,也无法继续下去。

四年后,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何同学决定升级这个“备忘录动画”,使用多个屏幕来增加这个动画的效果。然而,屏幕变多了,仅凭手动输入字符也必然不现实,因此,他转向了技术化的解决方案。

问题点因此出现了,起初,何同学在视频中表示,“所以我们专门写了一个软件,可以把预览动画里面的色块转换成字符,提高效率,但为了最自然的效果,前面白条,躲避障碍的动画,依然是一行一行画的。最后这个文档有36万行。”

图片

(来源:https://weibo.com/6529876887)

然而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视频中一闪而过的软件并非是何同学开发,而是使用了 GitHub 上的一个名为“ASCII generator”的开源项目(https://github.com/vietnh1009/ASCII-generator)。

根据 ASCII generator 的 GitHub 页面显示,该软件的作者是 vietnh1009,在 Sporttotal 公司担任高级人工智能工程师。

就ASCII generator 项目而言,这是一个用 Python 编写的工具,可以将图像或视频转换为 ASCII 艺术(以字符排列形式呈现图片或图案)。

其采用了 MIT 开源许可证,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复制、修改、分发、再许可甚至出售基于该软件的作品。只不过此协议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使用者必须在软件或相关文档的所有副本中保留原作者的版权声明及许可证内容,移除这些信息可能会构成违反许可协议的行为。

而在何同学初版视频中,其不仅没有露出开源原作者的信息,且用了“专门写了一个软件”字眼,因此遭到了不少开源开发者的指责。

面对质疑,虽然何同学迅速在评论区做出回应,承认了自己的软件的确是基于ASCII generator 项目开发:

我们看到了大家在评论中关于字符画转制程序的讨论。我们视频中使用的字符转制程序确实是由开源项目 ASCII-generator 改动而来,改动的内容主要是优化字符生成比例、图片裁切方式和传参方式。视频中55秒的旁白“所以我们专门写了一个软件,可以把预览动画里的色块转换成字符”确实不严谨,非常抱歉在视频里没有指出这一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在写视频的文案时不够严谨,没有和相关同事做好沟通,并没有意识到这个程序是从开源程序改动而来,也没有尽到审稿义务,实在抱歉。我们已经对视频进行换源,修改了相关描述并增加引用来源,同时进行内部检讨,反思流程和审稿上的问题。衷心感谢大家的监督。

图片

同时替换了 B 站的视频源。但不少网友对于此番回应并不买账:

  • 怎么说也是个老互联网人了 你能不知道这种开源别人不知道吗

  • 代码的事界限很难评,现在很少有程序不引入三方包库,纯自己码的。那些明显改造对方代码实现主要功能的的确该说明下,还有其他辅助开发的三方库是否也需要公示呢。

  • 使用代码没有错,用来盈利就不地道了

截至目前,还有人发现,其在微博上同步的视频依然是最初“写了个软件”的版本,没有做替换,只是在评论区做了如上的回应。

开源项目作者回应

随着事情的发酵,开源项目原作者 vietnh1009在知晓此事后,也进行了回应。

图片

微博用户、也同是一名程序员的 @epcdiy 对「原作者 vietnh1009写给何同学的一封信」进行了翻译,详细如下:

各位好!

今天,多亏了一些在Github上的中国朋友告诉我,你们正在使用我的个人项目(https://github.com/vietnh1009/ASCII-generator/blob/master/img2img_color.py),并且声称自己编写了该代码(视频中的时间戳为00:56)。我还制作了两段 YouTube 教学视频,指导我的观众(主要是越南人)如何免费编写这段 Python 代码。你们不仅在窃取他人的工作成果,还在欺骗自己的订阅者。我想我可能不是第一个被你窃取作品的人。对我来说这没有关系,但我不希望你从中获利,因为这不是你的原创作品,并且你的观众值得更好的东西。他们付钱给你是为了欣赏你的创意和努力,而不是为了从互联网上盗用别人的东西。

图片

此外,@epcdiy 也对此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图片

开源版权意识的欠缺,我们该怎么做?

事实上,开源软件本身本身允许其他平台使用自己的代码,但开源软件的许可证要求使用者提供源代码和所做修改的公开版本。遗憾的是,许多公司在使用这些代码后并未能遵守这一规定。

根据 CSDN 《2024中国开发者调查报告》显示,开源协议是开源的重中之重,但依然有22% 的开发者在使⽤开源项⽬时,没有关注过开源协议就直接进⾏使⽤,这可能使自己陷入开源合规风险。

图片

除了今天发的事情,此前也有开发者有过类似的经历,彼时我们也曾报道过——澳大利亚的一位开发者 Brendan Gregg 发布了一篇《An Unbelievable Demo》控诉自己在多年前开发的一款开源项目被彼时的科技巨头 Sun Microsystems 作为商业产品的部分进行销售,其中该公司还将他的代码涉及其姓名的注释部分全部做了删除处理,而世界轮回,最终这款产品销售对象之一竟然是自己,颇为讽刺。

开源吞噬软件的大趋势下,其实当我们提及“为什么会选择开源”时,在《新程序员001:开发者黄金十年》中:

  • UNIX 的命名者 Brian W. Kernighan:开源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它对软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几乎所有东西都和开源有关)。如今我们其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的软件系统,如操作系统、编译器和工具都可以作为高质量商品免费提供;

  • Vue.js 作者尤雨溪:开源有一个好处就是只要项目技术过硬,就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隔阂;

  • OpenCV 创始人 Gary Bradski :如果我要走商业化的道路,应该可以赚很多钱,但我更关心开源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但另一方面,我并不认同开源完全免费,资金支持很重要。

开源本是以开放、共享、协同为本质,成为众多科技公司和个人开发者的利器之一。然而,如果忽视了对版权和协议的尊重,开源的理念就可能变得模糊,甚至变成没有约束、没有责任的“自由”环境。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理解 MIT 协议,《大教堂与集市》译者卫剑钒曾在参加 CSDN 访谈时做出分享,其表示:

MIT 协议一共包括三段说明:

  • 第一段表达的是如果你满足我的要求,你就可以拥有使用、拷贝、修改、合并、发布等这些操作的权利,但前提是必须得满足协议中的条件;

  • 第二段所注明的条件就是需要附上版权信息及 MIT 协议。事实上,使用者附上 MIT 协议全文或者附上 MIT 的链接都可以的。

  • 第三段有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免责声明,它明确了这个软件是“AS IS”的,“AS IS”的意思就是“就这样的”,售出 ( 或免费提供 ) 后一概不负任何责任,“别再找我,就这样了”,简单来看,就是如果出了问题可以让原作者免责。

MIT 其实非常宽松,操作也非常简单,但要求就是要把版权方和这个协议放上去。我在《从 MIT 协议谈契约精神》一文中,也详细地翻译了 MIT 协议的说明。

至于该如何提升大家的版权意识,OSCAR 开源共读发起人、LF APAC 开源布道者团队主席李建盛(适兕)曾表示:

这个问题引发的辩论是:开源的内容到底存不存在剽窃一说?我认为这是存在的。作为一个现代文明的受益者,我们所有的接触的知识,其实都是前人留下的。当前所塑造的东西,几乎都是从前辈手里学来的。那么,从哪儿来学到的内容,把原著标出来就好了。这就避免了剽窃的存在。

因为开源并不是“无主”的开源。尽管有些成果放在公有领域,那也是有原作者的。使用者应该保持一个敬畏之心,引用别人的内容,不管是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都应该注明出处。

举报

  • 相关推荐
  • 中国企业掌握国际洗碗机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从市场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转变。卡萨帝洗碗机主导制定的多腔洗碗机核心性能测试方法被纳入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体系,成为行业首个参与IEC标准制定的品牌。通过双层抽屉设计等产品创新,以及聚焦洁净效果、干燥性能等四大维度的标准创新,卡萨帝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洗碗机行业掌握更多话语权,带动技术标准与解决方案加速"出海",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话语权。

  • 腾讯Kuikly框架进一步开源,新增支持Web,开启一码五端新体验!

    腾讯开源的跨端开发框架Kuikly基于Kotlin Multiplatform技术,新增Web版支持H5和微信小程序。相比主流跨端方案,Kuikly Web版采用DOM渲染,包体积仅463KB,加载速度快,兼容性好,支持SEO优化。已在腾讯多款业务中应用,日活用户超5亿。未来将持续优化性能,探索WASM技术,并计划开源Electron适配版本。

  • 知名数码品牌倍思发布BF1耳挂式耳机:在轻盈中唱响天籁

    倍思推出BF1耳挂式耳机,主打轻量化设计,单耳仅重7.5g,采用0.6mm超细钛丝和全包裹硅胶材质,佩戴舒适稳固。产品搭载17mm超长跑道型动圈单元,支持Hi-Res、QQMusic、LDAC三大平台金标音质认证,配备SuperBass超感低音引擎,覆盖20Hz-40kHz超宽频响。具备IPX7级防水、45小时续航、物理按键操控等实用功能,采用微距腔定向聚音架构实现<29dBA防漏音水平。这款百元级开放式耳机凭借创新技术和超高性价比,在天猫新品榜蝉联榜首两周,重新定义了高端舒适体验新标准。

  • 转发拍娃视频获30万点赞 却上了法庭:肖像权使用需谨慎

    ​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当下,社交平台上短视频的拍摄与转发成为许多人的日常习惯,尤其是涉及儿童的可爱或搞笑瞬间,往往能收获极高的关注与流量。然而,近日成都发生的一起案件,却为这一行为敲响了警钟——不经意地转发带有未成年人的视频,很可能涉及侵权。 成都的李女士因上传了一则记录女童在家中发火摔打物品的短视频而惹上了官司。这则视频原是小女孩舅

  • 工业软件“大脑”植入国产操作系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麒麟方案

    全球工业软件巨头达索系统与国产操作系统银河麒麟完成深度技术适配,达索核心平台3DEXPERIENCE(3DX)在银河麒麟系统上实现稳定运行。这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高端工业软件生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3DX平台作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软件,其与国产系统的兼容性验证通过,意味着中国企业可摆脱对国外操作系统的依赖,无缝运行国际主流工业软件。此次合作既验证了银河麒麟系统在高端工业场景的可靠性,也为国产基础软件与国际顶尖工业软件的融合树立标杆,将助力构建安全创新的数字化环境。

  • 专利铸就护城河:海辰储能3900+专利背后的产品定义权

    海辰储能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凭借3900多项专利构建技术壁垒,稳居行业前列。其专利覆盖全产业链环节,包括314Ah电池量产等突破性产品,能量密度达159Wh/kg,循环寿命超1万次。公司首创循环寿命超2万次的钠离子电池,并推出行业首款千安时级∞Cell长时储能电池。系统层面,5MWh液冷储能系统已成为行业通用规格,能量效率超95%。2024年以35.1GWh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市占率达11%。3900+专利不仅保障当前市场地位,更锁定未来产品定义权,推动中国企业在技术竞争中突围。

  • 百川开源最新医疗大模型,中国力量领跑医疗AI赛道

    专注医疗后,百川智能交出第一份答卷! 8月11日,百川智能发布第二款开源医疗增强推理大模型Baichuan-M2,其以32B的参数量,在OpenAI的Healthbench评测集上,超越其刚刚发布5天的开源模型gpt-oss-120b。

  • 微柏软件智慧赋能:二广高速铜锣营至鹤塘段路面施工管控升级

    二广高速铜锣营至鹤塘段通车9年后出现路面病害,需通过二期工程提升通行质量与安全性。微柏软件路面施工智慧管控系统为该工程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覆盖施工进度监控、物料智能盘点、摊铺压实等全流程管理。系统采用物联网、卫星定位等技术,实现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安全四大维度的智能管控,显著提升施工精准度和效率。该系统创新性地集成了智能摊铺压实、物料精准测量等功能,为行业提供高效、安全、高质量的智慧工地解决方案。

  • 罗永浩自曝看过精神病医生 称李想童年经历很幸运

    今日,罗永浩分享了视频博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首期节目。 视频中,罗永浩与理想汽车CEO李想交流了小时候的经历。 李想提到:自己的创业是从写稿开始的,当时家里有两三万存款的时候,自己父亲用了三分之一的钱买了电脑支持自己,那时候自己才读初三。” 李想表示,自己的父亲认为该拥有什么的时候,就应该买”,当时还给自己买了台任天堂游戏机,并表示自�

  • 当Linux创始人遇见非洲工程师:openKylin的跨国开源日记

    开源操作系统openKylin正在全球高校掀起热潮。社区发起的"全球用户交流项目"已在非洲和南亚多国持续升温,国际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其发展。2025年新增14个国际用户组,覆盖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斯里兰卡、马拉维、冈比亚和塞拉利昂等国高校,当地贡献者自发组织技术交流活动,将开源理念带入课堂。RISC-V国际基金会前CEO、KDE主席等业界领袖纷纷点赞。openKylin通过建立国际用户组、开展线下活动,正将"开源技术+社区精神"打造成为中国技术出海的新名片,构建开放协作的技术新生态。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