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中博会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博会凸显中国“智”造:展示“专精特新”成果

2024-11-18 13:4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简称“中博会”)的现场,你可以亲身体验到仿佛从科幻小说中走出的人形机器人,还可看到在低空经济领域大放异彩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场盛会正在广州广交会展馆C区如火如荼地进行。

中博会已成为中国规模比较大、规格比较高、专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展会,致力于为世界中小企业搭建“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平台。本届中博会特别设立的省区市专精特新展区,聚焦于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汇集了众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以及制造业单项较高排名企业参展,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这些企业大展身手,展示了他们的“独门绝技”,彰显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硬实力”,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

大“秀”绝技:人形机器人等前沿科技新产品纷纷亮相

中博会不仅是中小企业展示实力的重要舞台,更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现。

在这场盛会上,你可以与人形机器人合影、握手,感受到未来科技的魅力。这种充满科技魅力的场景是由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里工”)带来的。里工展示了其比较新产品——里掂通用人形机器人D1,这款机器人以其高度仿生的骨骼及肌肉构型和准确的运动控制技术吸引了众多目光。全身多达 22 个自由度(不含灵巧手),比较大关节峰值扭矩达350N.m,使得里掂机器人具备快速行走、敏捷避障、手臂准确工作的特性,成为通用人形机器人的理想载体。“这款产品是公司在 8 月份推出的年度新品,我们希望借助中博会这个广阔且相当影响力的专业平台,将人形机器人展示给更多观众,包括行业专家、潜在客户及合作伙伴等,以此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与影响力。”里工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希望在展会上与各方展开深度交流,分享研发经验,倾听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产品以贴合市场需求。

不仅仅是人形机器人,今年各地大火的低空经济领域中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侦测定位设备、智能巡检系统等产品也亮相于此。“我们带来了多款明星无人机侦测与反制产品,体现出公司比较新实力。”上海特金无线技术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作为低空经济与安全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管控和低空安防系统研发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并于今年成功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不难看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新兴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们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强等特点,凭借手中的“独门绝技”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企业对于推动制造业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展翅高飞:创新驱动,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走出一条“专精特新”发展路子,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 14 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 46 万家,形成 300 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境内外 1877 家企业参展,总展位数达 2791 个。其中,制造业单项较高排名企业 60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31 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854 家,展现了中国中小企业的强劲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

走访多家中博会上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了解到,这些企业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深知持续创新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专精特新蕴藏广阔市场前景。以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为例,其作为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透明OLED新型显示产品市场占据全国首先的位置,公司政企业务部总经理刘永强调,公司的成功源于其专业的技术特性和强大的技术实力。他指出,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公司必须持续更新技术,不断迭代,以保持其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世界机器人大会|远东股份助力机器人产业实力出圈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落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历史性跨越。以优必选Walker S2为代表的中国整机产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实用潜力,其突破性技术实现了机器人运行的"柔性神经"。远东南缆等企业构建的国产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为行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大会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件前沿展品,其中100余款全球新品集中亮相,勾勒出机器人深度融入人类生活的图景。从2024年"概念元年"到2025年"落地打工",产业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远东南缆研发的机器人专用线缆实现千万次弯折寿命,通过材料创新赋予电缆卓越柔韧性,其专项实验室获CNAS国家认证,为产品可靠性保驾护航。随着AI技术发展,机器人群体智能将推动生产效率跃升,具备综合优势的国产供应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 重识vivo:做MR和家用机器人的隐性逻辑

    尽管苹果Vision Pro在发布一年后,市场表现并不如其它同门那样好,但2024年它仍以3499美元的高价拿下全球5.2%的市场份额,紧随Meta和索尼之后。 当然重要的不是份额,而是苹果对于空间计算的引领,以及对于智能头显市场的推波助澜。 IDC预计,在软硬件技术革新、AI大模型快速发展、交互技术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下,2025年全球智能头显市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6%至1280万台,其中�

  • 周鸿祎与机器人PK球技:带球突破 被机器人抢断

    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决”——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现身加速进化机器人展台,亲自下场与机器人展开1V1足球大战,以球技较量科技实力,引发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根据现场拍摄的视频画面,这场人机足球赛战况异常激烈。比赛伊始,周鸿祎迅速进入状态,展现出灵活的盘带技术,在绿茵场上灵活穿梭,甚至一度险些晃过面前的机器人对手,

  • 智能“机器狗”亮相广博会 视源股份四足机器人提供展会、赛事安保新思路

    广州博览会上,本土企业视源股份自主研发的四足机器人MAXHUB+X7引发关注。该机器人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可稳定穿越35°斜坡、台阶及沙石路面,支持自主导航、自动执行任务。搭载双摄像头、气体传感器等模块,能替代人工在复杂环境中执行巡检、灭火等任务,适用于展会安保、救援等多场景。其核心价值在于动态风险预测与人机协同响应,已在北京等地的实战中验证能力。产品未来将在广州多个城市管理场景部署,提升生产效率。

  • 周鸿祎和机器人擂台打拳:红衣教主一拳、一脚放倒机器人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与宇树一款拳击机器人上演了一场趣味对决。 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周鸿祎直接零帧起手,上去就抱着机器人,右腿一个反向绊,直接一脚将机器人放倒。 等待几秒后,拳击机器人一个腰马合一成功起身,并摆出了拳击动作,周鸿祎和它碰手后,机器人快速使出了一套连环招,动作铿锵有力,周鸿祎有些吃不准它的实力,选择

  • 智检未来 触手可及——CASIVIBOT工业质检机器人震撼发布

    8月19日,中科慧远发布首款工业具身质检机器人CASIVIBOT,以“具身智能”为核心,融合人类质检经验与AI技术,实现灵活操作与高效检测。该机器人采用“手-眼-脑”协同架构,支持多行业复杂场景应用,具备快速部署和持续进化能力,旨在推动工业质检智能化升级,提升检测效率与灵活性。

  • 普渡机器人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 Max,重塑智能清洁新高度

    普渡机器人于2025年8月20日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Max。该产品在MT1基础上大幅升级,搭载3D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显著增强复杂场景感知与避障能力。通过AI技术实现自适应清洁、垃圾识别、巡检清洁等功能,支持10万平方米以上大场景作业。具备自动振尘过滤和智能避雨机制,提升安全性与运维效率,重塑智能清洁行业新标准。

  • 起猛了 看到“兵马俑”跳舞了:人形机器人“光子”惊艳亮相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事正酣,8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体舞蹈赛吸引了全球目光。来自武汉的人形机器人“光子”凭借出色表现,一举夺得该赛事冠军,成为赛场上的耀眼明星。 在这场比赛中,9台由光谷东智精心研发的“光子”人形机器人与一名专业舞者携手共舞,演绎了经典曲目《秦俑魂》。舞者身着华服,饰演威风凛凛的“将军俑”,而“光子”机器人则�

  • 六维感知,精准无界!6D位姿跟踪系统让机器人秒变“高精度专家”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引发关注,工业机器人正推动制造业向柔性化、智能化发展。然而,高端制造对精度要求日益提升,工业机器人在绝对定位精度和动态稳定性方面存在短板。思看科技推出的6D位姿跟踪系统,以100Hz高频追踪和0.049mm空间精度,实现精准检测、快速校准与动态补偿,让工业机器人秒变“高精度专家”。该系统具备三大核心功能:机器人TCP标定、复杂零部件加工�

  • INDEMIND:高需求和低渗透之间,服务机器人为何规模化落地难?

    在全球经济面临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加之疫情的进一步催化,服务机器人取得了蓬勃发展,预计 2022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217 亿美元,然而尽管如此,在高速发展之下,机器人的行业渗透率却并未明显提高,究其原因在于红利之后,机器人的规模化商业落地过程走的并不顺利...作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关键AI技术供应商,INDEMIND在机器人的导航、避障、决策、AI交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