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首届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大会,缘何“落地”绵阳?

2024-07-25 16:3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7月26日—29日,2024首届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大会在四川绵阳举行,主题为“人工智能 供需互联”,将迸发出更多人工智能的新思维、新观点,促成落地更多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产品。

全国首届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大会,缘何“落地”绵阳?背后既有绵阳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优势,也是绵阳加快“人工智能+”发展步伐的重大机遇。

拥抱人工智能,绵阳底气十足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仅有科技城,在人工智能领域汇聚了一大批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

为此,绵阳构建从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已建成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省智能交通大数据融合分析与决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21个。

让创新成果“组团”迈向“应用场”,绵阳早已开展探索。走进绵阳科技城新区,园区通行可以搭乘无人驾驶小巴、机器人文明交通劝导员在街头执勤、机器狗和无人巡逻车与警察一起巡逻……多场景应用的背后是举措创新,成立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组建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学院,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在城市治理、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等领域打造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和创新示范产品。

科技攻“尖”,产业向“新”。当前,绵阳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拥有长虹、九洲等人工智能领域优势企业,初步实现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产业链全覆盖。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市共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100家,营业收入近200亿元。

竞逐人工智能,绵阳开足马力

今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将人工智能列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以超常规比较大力度准确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之同频,绵阳在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

持续发力的背后,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4月8日,绵阳市委召开专题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行系统谋划,明确方向目标,明晰思路举措,组建工作专班,加快推动绵阳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1天后,绵阳以长虹集团为理事长单位,成立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吸纳65家代表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发展;

4月28日,绵阳依托西南科技大学,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知名企业正式组建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学院,进一步推动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6月12日,绵阳召开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为重要引擎,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其中,实施人工智能科技攻坚被列为“首位”,形成引领支撑未来绵阳发展的“爆发点”。

好风凭借力,浪高当弄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即将召开的2024首届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供需互联,以会展结合方式交流人工智能领域新成果,探讨人工智能新应用、新场景、新体验,推动更多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项目“落地生金”。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TOP30出炉!天鹜科技荣登榜单!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TOP30榜单发布,天鹄科技凭借蛋白质大模型项目入选。该项目通过90亿条极端环境蛋白质序列数据和5亿条酶功能数据,训练出能跨越结构直接预测功能的AI模型AIACCLBIO™。该模型已服务3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优化30余款蛋白质,其中8款实现产业化应用。典型案例包括:将抗体稳定性提升4倍,每年为企业节省上千万元成本;优化后的急性胰腺炎检测酶成本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10%,并实现千公斤级量产。SAIL奖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旨在激励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 金融壹账通智能客服赋能普惠金融,人工智能+助力新质生产力

    金融壹账通"小壹智能客服机器人"在第七届数字普惠金融大会上入选创新成果。该系统采用"大模型+小模型"组合策略,实现60%以上人工替代率,月均处理客户咨询数千万次。其创新点在于:1)通过自动问答与坐席辅助双模块设计,解决传统金融服务效率瓶颈;2)具备智能化运营能力,可自动生成优化方案、构建训练数据;3)已覆盖银行、保险等20余家金融机构,显著降低运营成本。该成果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行业每日资讯汇总:国内值得关注的AI资讯网站推荐

    本文介绍了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如何高效获取行业资讯的方法。推荐了国内5个优质AI资讯平台:量子位(专注国内AI企业动态)、机器之心(学术与产业并重)、AI科技评论(深度行业分析)、AIbase(综合信息聚合)和新智元(聚焦AI产业化)。文章建议通过关注公众号、使用RSS工具、创建浏览器书签等方式提升信息获取效率,强调持续关注权威资讯源能保持知识更新、提

  • 万里数据库GreatDB亮相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 与哈萨克斯坦人工智能发展协会签署合作协议

    2025年7月11日,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在天津开幕。论坛由国家数据局与天津市政府联合主办,丁薛祥副总 理出席并致辞。会上,万里数据库与哈萨克斯坦人工智能发展协会签署合作协议,推出GreatDB上合版数据库产品。该产品具有安全可信、生态兼容、高性能等优势,是中国首个进入上合框架的标准化数据库产品。论坛汇聚600余位中外政要、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共商数�

  • 国内有哪些AI新闻网站?2025年最全人工智能资讯平台推荐

    本文介绍了国内优质AI新闻网站,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人工智能领域最新动态。重点推荐了AIbase.cn、机器之心、量子位和AI工具集四个平台,分别从资讯全面性、技术深度、行业洞察和工具导航等角度分析其特色。文章指出,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专业AI新闻网站能提供更及时、深入的行业资讯,建议读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平台,建立日常阅读习惯,多元化获取信息,并积极参与社区讨论,以保持对行业趋势的敏锐度。

  • 寒武纪荣获2025人工智能领域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

    2025科创金牛奖获奖名单揭晓,寒武纪凭借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卓越表现,荣获人工智能领域金牛奖。该奖项由中国证券报打造,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寒武纪专注AI芯片研发,提供云边端一体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其通用型智能芯片产品技术壁垒高、应用场景广。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0.72亿元,新增专利授权314项。此次获奖既是对其科技创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其推动AI技术产业化应用的认可。未来寒武纪将加速产品迭代升级,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筑牢技术根基。

  • 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关键评审阶段,前沿AI项目角逐决赛席位

    "智汇运河·智算未来"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进入关键阶段。经过全球征集筛选,50个代表AI前沿创新的项目脱颖而出,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生命健康、智慧物流四大"AI+"赛道。赛事聚焦技术突破性、模式创新性和产业落地潜力,旨在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杭州拱墅区通过大赛汇聚全球智慧,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7月6日决赛将展现顶尖项�

  • 专业AI工具导航与人工智能学习平台AIbase.cn 连接现在与AI未来的智能桥梁

    AI技术正重塑各行各业,从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分析,已从科幻变为现实。面对AI快速发展,许多人感到迷茫:如何跟上技术前沿?如何在AI浪潮中找到机遇?AIbase.cn应运而生,致力于成为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智能桥梁。平台汇聚全球最新AI资讯、实用技术资源和前沿行业洞察,为新手、开发者和企业家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核心服务体系包括:前沿资讯精选、精品AI工具库、系统化教程、商业化指南和开发者生态支持。通过专业内容与活跃社区,帮助用户在快速变化的AI领域保持敏锐洞察力,实现从概念到应用的跨越。AIbase.cn已成为数万AI从业者的首选平台,期待与您共同探索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

  • 从技术迷雾到安全落地,智能辅助驾驶白皮书引领行业理性回归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白皮书》指出,当前行业存在技术概念炒作、安全逻辑混乱等问题。部分厂商夸大宣传"记忆泊车"等功能,将L3级测试认证包装为量产技术,误导消费者。白皮书提出"五维安全"体系,强调安全冗余设计是自动驾驶核心。华为ADS已实现200万次成功避险,验证了安全与技术融合的价值。报告呼吁行业回归"技术以人为本"初心,用扎实技术进步替代营销竞赛,才能真正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 第十四届创新创业大赛——首届具身智能专业赛正式启动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首届具身智能专业赛于2024年7月14日在厦门启动。赛事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商用、创新等场景的应用创新,以及底层关键技术突破。比赛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设置80万元奖金池,并配套1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项目孵化。优胜团队将获得厦门自贸区1000平方米孵化基地使用权及政策扶持。赛事通过"科创+基金+基地"模式,推动"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突破,加速具身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报名截止8月15日,9月将举行复赛、决赛及成果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