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新能源汽车最新资讯  > 正文

致力让充电更美好,云快充做到了哪些?

2024-03-25 10:5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据《2024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则将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150万辆,同比增长20%。这对与之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更精细化的发展要求。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云快充持续紧跟行业发展动态,秉承“让充电更美好”的初心使命,向市场交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答卷。

图片来源:云快充

全国最 大公用充电网络,助力便捷充电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正式发布的《2022-2023年度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报告》显示,私人消费成为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力军、三四线城市销量爆发式增长、充电便捷性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关键因素是我国最近一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现状及趋势。为了更好服务广大充电用户,云快充携手全国超20000家充电站运营商,快速构建起全国最 大的公用充电网络(数据来源如配图所示),截至2024年2月,云快充平台接入优质充电终端超47万个,为全国超380座城市的新能源车主提供充电补能服务。而持续推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继续扩大全国充电网络,致力为更多车主提供有效、便捷的充电服务,也是云快充持续发力的方向。

图片来源:2024年02月中国充电联盟充换电设施统计数据专报

充电站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安心充电

云快充基于平台技术沉淀与产业资源协同,为充电站运营商提供选址建站建议、充电及配套设施供应链支持、充电站运营、金融方案等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建站解决方案,助其实现全方位的场站智能运营管理,携手为充电用户提供一个舒心、安全的充电环境。

为此,云快充作为第三方充电平台,在持续提升技术兼容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数据源头的计量管控。目前,由云快充独立研发的充电物联网平台,不仅可直连市面上95%以上的充电桩品牌,且在充电设备接入管理上有严格规范,仅接受设备电表数据,并实时校验设备数据上传的完整性与合理性,以杜绝数据不准而带来的充电费虚增问题。以数据驱动安全,守护用户的充电权益。

促进交通能源绿色融合,引领低碳出行

作为“源网荷储”的深度参与者,云快充在发展中持续发挥自身作为充电物联网与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服务商的重要作用,从平台技术赋能,到布局综合能源管理,再到探索推进城市交通“净碳”的关键路径,致力通过前沿的技术方案与能源管理建设绿色未来。

图片来源:云快充

继案例入编《高成长企业碳达峰行动》后,云快充成为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研究院认证的高成长企业研究调研基地-碳达峰行动研究观测点,持续以企业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云快充平台充电桩累计充电量可供新能源车辆行驶总里程约394.8亿公里,减少47.2亿升汽油燃烧,减少1089.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后续,云快充也将继续以促进交通能源绿色融合为目标,持续引领低碳出行,与广大用户及生态伙伴一起迈向更加美好的充电未来!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下一代企业 AI 基础设施要来了?云天励飞与金蝶共建融合新范式

    11月4日,云励飞与金蝶在2025全球创见者大会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企业数字化软件生态与国产AI算力底座为双引擎,打通“算力-软件-场景”全链路,推动AI推理能力融入企业数字化全流程,打造国内首个算力与软件生态深度融合标杆。未来计划联合推出软硬件一体化方案,共建实验室,聚焦技术攻关与行业创新,优化AI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体验,助力政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国产算力规模部署提供实践路径。

  • 平安云原生AI算力资源调度平台,荣获IDC “AI-就绪数字基础设施领军者优秀奖”

    近日,IDC公布2025年中国未来企业大奖获奖名单,平安科技打造的《云原生AI算力资源调度平台》创新项目荣获“AI就绪数字基础设施领军者优秀奖”。该平台通过统一资源池化管理、动态调度及GPU虚拟化等技术,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约30%,降低运营成本,并支持金融级高可用与弹性伸缩,助力企业高效应对AI推理与训练场景需求,体现了平安在AI基础设施构建与产业赋能方面的技术实力与国际认可。

  • 科杰科技&甲子光年:2025中国Data&AI数据基础设施白皮书

    当前全球正经历地缘政治重塑与人工智能革命驱动的深刻变革。全球化向区域化演进,供应链加速本土化,AI从前沿技术跃升为核心生产力。麦肯锡研究显示,生成式AI有望为全球经济贡献7万亿美元,中国预计占2万亿美元,接近全球总量三分之一。传统数据系统难以满足AI对实时性、多模态处理和高弹性算力的需求,企业需构建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实现数据生产、治理与AI应用的动态融合,突破"数据烟囱",支持跨场景智能部署。Data&AI一体化将推动数据价值从效率提升向产业协同跃升,成为智能社会的核心引擎。

  • 海信视像三季报:98吋及100吋电视全球销量增长超64%与59%

    全球电视产业在大屏化趋势下迎来格局重塑,中国品牌海信凭借显示技术创新实现突破。2025年前三季度,海信电视营收利润全面增长,其中98英寸及以上大屏市场表现突出,全球销量同比提升超64%。通过布局液晶、激光、Micro LED三大显示技术,海信构建了覆盖全场景的100英寸解决方案,并推出RGB-Mini LED等高端产品,以技术优势掌握全球高端市场话语权。同时,海信自研AI画质芯片和极黑抗反屏幕,结合AI技术优化画质与交互体验,重新定义大屏电视边界。

  •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科杰科技董事善于洋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表演讲,强调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产业决胜关键。他指出,算力、算法和数据构成AI三大要素,而数据决定模型认知边界与输出可靠性。当前需构建Data&AI一体化平台作为核心基础设施,通过集中管理、分散赋能模式,打通数据采集、治理到AI训练全链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该平台已在制造、金融等领域落地,助力企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弯道超车。

  • 魏牌新能源产品与服务双重实力,展现国产品牌优势

    魏牌新能源作为国产新势力品牌,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凭借可靠产品与贴心服务赢得消费者青睐。国庆假期数据显示,其车型总行驶里程达2.24亿公里,覆盖重庆、成都等核心城市,最高抵达西藏阿里(5566米),展现全路况适应性。智能混动模式最受喜爱,单次无补能续航达1307.8公里。智能化功能大幅提升驾驶便利性,辅助驾驶里程超1928万公里。西部保障线提供767次服务及62次道路救援,通过“省心、诚心、悦心”服务理念全程守护车主。品牌以用户为中心,彰显国产新能源实力与深度关怀。

  • 得一微荣获2025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国产存力芯片支撑汽车智能升级

    2025年10月30日,第七届“金辑奖”在上海举行。得一微电子凭借车规级存储芯片的自主创新和规模化量产,入选“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彰显国产高可靠存储芯片在支撑汽车智能化进程中的核心价值。本届奖项聚焦ADAS、智能座舱、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等十大细分领域,旨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升级。得一微围绕存储控制、存算互联等核心技术构建智能处理范式,其车规级存储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主流车企并实现规模化量产,将持续以安全可靠的国产存储解决方案助力汽车智能化发展。

  • Zen7 Labs 开源全球首个去中心化支付智能体(DePA),打造下一代AI Agent 金融基础设施

    随着AI Agent经济崛起,支付成为制约智能体自主交易的关键瓶颈。Zen7Labs提出去中心化支付智能体DePA概念,并开源核心产品Zen7 Payment Agent。该方案具备原生多链兼容、免密授权、零托管安全等六大优势,通过四类Agent角色协同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支付,有效融合传统跨境支付与加密支付优势。团队计划12个月内推出DePA Chain网络,构建低延迟、高安全的支付基础设施,为万亿美元级A

  • 全球跨境第三方收款服务市场快速增长,万里汇市占率第一

    全球跨境电商市场持续扩大,货物贸易占比稳步提升,中国稳居全球主力地位,出口导向格局强化。跨境支付进入实时支付、稳定 币与数字货币时代,小额高频场景推动结构重塑。第三方支付服务价值凸显,中国出口收款市场快速扩容。头部服务商优势扩大,万里汇市占率领先。行业集中化趋势明显,未来服务商将通过深化场景理解、拓展服务边界赋能跨境商家增长。

  • 从全球充电技术领先者到苏超赞助商:酷态科的跨界“赋能”之路

    2025年10月31日,南京举办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为“青奥赋能,文旅融合”。大会聚焦释放高质量户外运动潜力,推动“苏超”联赛带来的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本土科技企业酷态科技作为苏超赞助商亮相,其凭借创新产品实现爆发式增长,在国内外市场表现亮眼。此次合作是科技与体育的跨界融合,共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助力南京建设世界体育名城和全国足球重点城市,展现本土企业支持家乡体育事业的担当。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