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生成式AI最新资讯  > 正文

生成式人工智能吸引公众眼球,但企业高管并不认为它已准备好投入商业应用

2023-10-30 10:08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0 月 30 日消息:根据 Nash Squared 的年度数字领导力报告,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但这种激动人心的情感并没有让企业高管们相信它已经准备好在商业领域中部署。报告显示,全球仅有十分之一的技术领导者报告他们已经实施了大规模的 AI 应用

人工智能,AI (2)

尽管围绕生成式 AI 的炒作不断,但 Nash Squared 的报告指出,大规模投资 AI 的企业比例在过去五年中并没有改变。

从外部看,似乎 AI 的噪音远大于实际效果。虽然每个人都在谈论生成式 AI 和机器学习,但很少有公司投资于大规模的 AI 实施。

然而,数字转型和招聘专家 Nash Squared 的首席执行官 Bev White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这些标题数据放在背景中非常重要。White 说:「我们实际看到的是一个相当大的接受度,」她指出,目前对 AI 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研究而非生产阶段

报告显示,约一半的公司(49%)正在测试或进行小规模的 AI 应用,而三分之一的公司正在探索生成式 AI

White 通过将 AI 的崛起与十多年前云技术的初始迁移相比较,来说明这种情况。「就像当时一样,『让我们试探一下水温,了解所有政策、数据、隐私和培训的含义,』」她说。

她解释说,通过进行小而有意义的试点,企业正在为自己创建用例。这种情况在上次云技术崛起时发生过,她对此并不感到惊讶。事实上,White 表示,目前很多企业对大规模 AI 投资的犹豫不决是合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由于 COVID-19 大流行期间和之后对 IT 的大量投资,许多公司的现金流都比较紧张。「数字领导者正在努力平衡账本——他们在想『现在什么会为我提供最大的投资回报,』」她说。

她建议,小心翼翼、良好规划的试点,同时执行一些较为突出的数字转型项目,将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很多新兴技术——特别是生成式 AI——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每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的新迭代,例如 OpenAI 的 ChatGPT,都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但也存在风险

「作为大型企业的 CIO 或 CTO,你要负责,你想确保你知道你正在做什么,」她说,「这里存在很大的风险,你需要考虑你的风险暴露——你如何保护为你工作的人?你想有什么样的政策?」

White 谈到了 AI 安全和隐私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员工使用其他人拥有的数据来训练模型时,可能会打开诉讼的大门。

她说:「存在很大的风险,人们可以复制和粘贴。我不是说生成式 AI 不好。我真的很喜欢。但我是说,你必须非常清楚数据的来源和你基于那些信息所做的决定。」

考虑到这些对新兴技术的担忧,Nash Squared 报告仅有 15% 的数字领导者感觉准备好应对生成式 AI 的需求,可能会让人感到奇怪。

然而,White 说,鉴于目前如何安全和可靠地实施 AI 的不明确,以及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的方向突变,这种缺乏准备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你要负责技术在你的企业内的安全、安全和声誉,你最好确保你已经仔细考虑了所有事情,并且在过程中也教育了你的董事会,」她说。

很多首席执行官都知道他们的组合中必须有 AI,因为它会提供竞争优势,但他们还不知道具体的应用领域。这实际上是一个发现阶段。

White 表示,探索和调查的重点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全球只有 21% 的组织制定了 AI 政策,而超过三分之一的组织(36%)没有制定这样的政策的计划。

「你知道多少创新项目是从考虑潜在的门槛和失败点开始的?」她说。「大多数情况下,你一开始都会说,『哇,我能用这个去哪里呢?』 然后你就会弄清楚你需要关闭哪些大门,以确保你的项目和数据安全并受到控制。」

尽管专业人士想要在探索 AI 的机会时尽情享受,但这项对全球超过 2000 名数字领导者进行的研究表明,CIO 们对于在这个快速发展领域中需要强有力的治理并不感到陌生。

在大多数情况下,数字领导者正在寻求法规来帮助他们的组织安全和可靠地调查 AI。然而,他们也不相信来自行业或政府机构的 AI 规则会有效。

尽管有 88% 的数字领导者认为需要更严格的 AI 法规,但高达 61% 的人表示,更严格的法规不会解决所有与新兴技术相关的问题和风险

「你总是需要一个稻草人来反击。并且从行业团体和政府那里获得指导是件好事,你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之对比,」White 说。「但你不一定会喜欢它。如果它被执行并写入法律,那么你突然之间就必须遵守它,并找到保持在这些指导方针内的方法。所以,法规可能是福也是祸。」

即使在 AI 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法规的出台较慢,White 也表示,这不是企业探索这项技术的借口。她建议,数字领导者,特别是安全负责人,应该立即考虑企业内 AI 使用的自己的护栏。

她说,这是她自己的组织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的 CISO (首席信息安全官)一直在考虑生成式 AI 如何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真正礼物。它可能无辜地打开通向重要、大量数据的大门。这可能意味着访问你的秘密武器。你必须权衡风险和收益,」她说。

考虑到这种平衡,White 向专业人士发出警告——为一些高调的 AI 事件做好准备。她解释说,就像影响少数人的网络安全事件可以帮助展示给更多人看到的风险一样,AI 事件——如数据泄露、幻觉和诉讼——将导致高级专业人士在探索新兴技术时暂停并反思。

「作领导者,我们需要担忧,但我们也需要保持好奇。我们需要倾身参与,以便我们可以看到外面有什么机会,」她说。

举报

  • 相关推荐
  • 卖家精灵加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加速AI赋能跨境电商

    卖家精灵凭借在跨境电商智能化运营与AI大数据应用领域的领先实力,近日正式加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成为该国家级AI产业生态重要成员。此次加入标志着其AI技术实力获权威认可,未来将携手联盟推动AI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助力中国品牌全球化。依托八年积累的海量电商数据与算法体系,卖家精灵已构建覆盖选品决策、市场分析等全链路AI解决方案,服务超百万跨境卖家,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精准度。

  • 厚植AI创新沃土!麒麟信安打造人工智能孵化器,赋能创业梦想

    10月28日,麒麟信安人工智能孵化器在长沙启动,旨在汇聚AI领域人才、技术与资本,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该项目获湖南省多部门支持,已吸引60余个项目入围,组建了首批30余位专家导师团,并与多家顶尖机构共建联合体,通过政策扶持、资本对接等多维度赋能,培育优质AI项目在湘落地发展,助力区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 共建·共智·共享--新一代AtomGit平台暨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布

    10月28日,AtomGit平台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升级发布会,正式推出"开源+AI"一体化平台及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出席并致辞,强调建设AI开源社区对汇聚创新资源、把握科技革命机遇的重要意义。平台将整合开源模型、数据集及算力资源,打造开放中立的基础设施,计划于11月21日正式上线。华为、百度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开源实践,多所高校签署了共建AI生态倡议。此举标志着我国开源生态迈向智能化时代的重要一步。

  • 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拟上市 估值或高达1万亿美元

    OpenAI正积极推进上市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可能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目标在2027年正式上市。 此次IPO的估值有望达到约1万亿美元,或将跻身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之列。 在初步讨论中,OpenAI曾考虑通过上市筹集至少600亿美元资金,实际融资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科杰科技董事善于洋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表演讲,强调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产业决胜关键。他指出,算力、算法和数据构成AI三大要素,而数据决定模型认知边界与输出可靠性。当前需构建Data&AI一体化平台作为核心基础设施,通过集中管理、分散赋能模式,打通数据采集、治理到AI训练全链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该平台已在制造、金融等领域落地,助力企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弯道超车。

  • 行业首个!海尔冰箱获ISO/IEC 42001人工智能管理体系认证

    2025年10月,海尔冰箱成为全球首个通过ISO/IEC42001人工智能管理体系认证的家电企业,标志着其AI技术研发与管理达国际领先水平。该认证覆盖语音交互、视觉识别、健康保鲜等核心功能全流程,确保用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目前AI系统已应用于博观、麦浪等高端产品,推动智能冰箱行业规范化发展。未来海尔将持续优化AI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智能的健康饮食体验。

  • 十方融海小智AI:以科技温度诠释“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关怀

    近日,小女孩“小十三”与十方融海研发的小智AI机器人深情告别的视频走红网络。这段1分17秒的对话不仅让无数网友泪目,更展现了AI技术的情感温度。十方融海团队迅速响应,跨越600公里为女孩送上定制版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并推出儿童心理陪伴计划。该事件体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刻内涵,彰显科技企业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成为“技术向善”的生动实践。

  • 什么是AI生成式引擎优化GEO?GEO与传统SEO的核心区别

    ​GEO(生成式引擎优化)是AI时代的流量新密码。随着生成式AI全面渗透信息获取场景,传统搜索引擎优化(SEO)正在被GEO所补充甚至部分取代。截至2025年,中国AI搜索用户规模已超6.5亿,文心一言、豆包等平台日均处理查询超过20亿次,用户已经从“翻页搜索”转向“对话获取答案”。 与传统SEO关注网页排名不同,GEO的核心目标是让品牌内容被AI优先引用和推荐。研究表明,72%�

  • 免费 AI 可见度检测器工具推荐:监控你品牌在生成式搜索中的曝光

    AI搜索时代,58.5%的Google搜索已成"零点击",ChatGPT日查询超10亿次。品牌若未出现在AI工具推荐中,将错失新流量入口。文章提出GEO(生成引擎优化)概念,强调需监控品牌在豆包、DeepSeek等AI平台的曝光排名,并推荐AIBase工具实现数据可视化。建议企业建立监测基线,聚焦高价值问题优化内容,形成"监控-优化-验证"闭环,抢占AI推荐流量先机。

  • AI生成式引擎优化选择哪个平台好?GEO优化工具推荐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品牌如何在AI平台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认识一个新兴的营销策略——GEO。 GEO,全称为生成式引擎优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其核心目标是让品牌内容能够被AI搜尋工具理解、引用和推荐,最终被纳入AI生成的答案中。这与传统的SEO(搜索引擎优化)专注于在搜索结果列表中排名靠前有着本质的不同�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