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节省上亿云成本!FinOps治好了CIO们的降本焦虑

2023-09-21 13:5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前言

老板要求开源节流,但不追加云成本支出又保障不了业务运营。这让许多企业CIO陷入了降本焦虑:如何既降成本又保业务?

正文

当前,企业都在“谈钱色变”。自经济下滑以来,像小米、小鹏汽车、阿里、腾讯、百度等大厂都纷纷调整企业组织架构、实施自负盈亏政策等手段来进行[降本增效]。

然而在[降本]寒流下,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似乎管不住数字化成本的飙升。据Canalys报告显示, 2022 年我国企业云服务支出 303 亿美元,预计 2023 年将增长12%。

面对严格的企业支出审核,越来越多的企业CIO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云的自动化和精益运营,并通过FinOps优化云成本。

像欧派、维达、品渥食品等企业通过奇墨ITQMFinOps实现准确降本,荣获中国信通院[FinOps云计算成本优化先锋实践者]称号。据了解,目前奇墨ITQMFinOps已累计为企业客户节省超 1 亿元云成本。

面对降本大潮,为什么企业数字化都转向FinOps?

事实上,数字化的成效一直被诟病——用云成本水涨船高但业务价值不大,似乎与当初云计算诞生时宣称的“降IT成本”理念背道而驰。因此云成本也成为了大多数企业降本的[枪口]之一。

Kevin是国内某知名互联网企业的CIO。当看到周围的企业陆续宣布大幅度裁员、疯狂砍业务线等的时候,Kevin注意到自己管理的IT信息部门可能也面临着的“人财业三损”的压力:

一是部门被裁员不可避免,可能让本就缺人的数字化团队更混乱。

二是数字化投入将被压缩,无从获悉究竟该减少哪一部分云支出?

三是大规模减少云支出后,现有云设施支撑不了新旧业务怎么办?

那么该如何在有限成本预算下,继续利用云实现企业有效运营?进入数字化IT预算时代,CIO最紧要的任务是打造新的IT投资理念,真正实现IT预算的共同管理和与业务的融合。

FinOps(云财务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实践,可让财务、技术和业务团队紧密合作,通过比较准确的成本评估、资源分类和成本分配来实现降本增效。据研究机构预测,到 2025 年,全球70%的企业将采用FinOps来管理云成本。

近年来,FinOps基金会、CNCF、中国信通院等机构不断提出FinOps技术标准、云成本优化实施框架等,为企业的FinOps实践提供技术标准和工具参考。

在 2023 年云管大会上,Kevin了解到奇墨ITQM获得由中国信通院颁发的“ 2023 年度可信云技术最 佳实践-云成本优化工具”奖项,并为欧派、维达等多个大型集团企业打造过最 佳FinOps实践。于是Kevin也开始将企业的数字化转向FinOps,主动向奇墨ITQM寻求FinOps云成本优化解决方案。

奇墨ITQMFinOps,为何能助力企业节省上亿云成本?

都说数字化转型需要的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但大部分企业还是信息部门在单打独斗,导致常常“缺人、缺钱、缺话事权”,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缺乏数字化管理能力。

尤其是在云成本管理上,在大部分传统企业领导 者眼里的数字化战略,就是买买买!但是云厂商在云上提供了如此多的服务、基础设施和工具,云开销又复杂。无论是企业CIO、财务还是运维,都很难知道是否利用正确的服务、资源、工具来满足数字化业务需求。

作为业内较早通过中国信通院混合云成本优化工具评估的平台厂商,奇墨ITQM可助力企业构建自上而下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并提供云成本的“可视化分析-自动化分账-合理性预测-全闭环优化”的成本管理能力,助力企业加速“业务-技术-组织”之间的有效连接和协同,有效降低云成本支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优化业务决策。

自上而下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当前,业界公认成本优化最有效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减少用量,提升资源效用;二是降低单价,用更低价资源。但一个 10 级云架构师、一个专门做业务的高 级人员也未必做得了成本优化。为什么奇墨ITQMFinOps能为企业节省上亿成本?

关键在于“现场力”。据了解,奇墨ITQMFinOps积攒了10000+企业客户云成本优化最 佳实践,并研发成100+成本优化AI算法,可基于客户现实的IT技术架构、核心业务场景、实时资源应用、消费计费模式等精细化管理云成本,并在不影响业务运营的前提下提供更有利于优化成本的策略和服务。

奇墨ITQMFinOps产品能力

例如,通过奇墨ITQMFinOps的费用来源追踪、历史成本分析算法,企业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成本分析直观判断不同业务部门在云上的费用支出是否合理,从而有效的杜绝云成本浪费。通过资源配比推荐、成本透视、成本关联分析等高阶算法模型,企业可统筹优化每个应用系统ROI,赋能财务和IT管理者实现及时、准确、有效的决策。

“奇墨ITQMFinOps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 大的生产力,帮助我们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实现公司利益最 大化。”一位使用了奇墨ITQMFinOps的企业IT负责人提到。

结语

正如之前的DevOps,FinOps最终也是一种文化转变,公司越早将其投入运用,就能越早实现成功的云成本管理。

依托像奇墨ITQMFinOps等FinOps工具的自动化功能服务和成本优化链路体系,企业可最 大限度地提高云支出的洞察力和控制力。一是快速打造跨职能FinOps团队;二是实现自动化的云成本管理;三是构建持续的成本优化循环。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一开始通过实施FinOps节省10-30%云成本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假如企业月云支出是百万元级别,那么每月便可节省数十万,而且是持续有效的成本节省。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GOPS 2025北京站|联想智能云CloudOps专场圆满收官,五大技术议题点燃智能运维新思潮!

    第26届GOPS全球运维大会上,联想智能云CloudOps专场聚焦企业智能化转型,探讨大模型时代下的智能运维实践。联想提出双AI引擎架构:智能分析平台和IT运营智能体xSpark,实现运维流程自动化,提升效率40%。专家分享企业级LLMOps平台设计理念,强调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此外,联想FinOps方案通过可视化云资源、精细化成本分摊,助力企业降本30%。会议还展示了跨区域�

  • 从车企CIO视角看Testin云测的智能座舱AI测试实施案例

    文章探讨了智能座舱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核心的趋势。2024年数据显示,智能座舱故障率高居新能源汽车投诉首位,暴露传统测试模式在复杂系统下的不足。以Testin云测为代表的AI测试服务商通过三大技术重构测试体系:1)视觉引擎实现跨系统界面识别,测试效率提升3倍;2)缺陷预测模型使65%问题在开发阶段暴露,降低后期修复成本50%;3)云端设备池化使硬件利用率从30%提升至65%。某头部车企案例显示,该方案使测试效率提升35%,缺陷检出率提高55%,年节省测试费用超千万元。未来趋势将向AI深度渗透、虚实结合测试和全生命周期管控发展。

  • 山姆·奥特曼称Meta用上亿美元“挖角”失败:OpenAI顶尖人才没人跳槽

    “Meta已经开始向我们团队很多人提出超级夸张的报价,”奥特曼在节目中表示,“比如 1 亿美元的签约金,还有更高的年薪……”

  • 性价比陷阱?视觉导航如何破解“降本即降效”难题

    文章探讨了视觉导航技术在扫地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困境。虽然视觉方案在自动驾驶领域风头正劲,但在机器人领域仍不受待见,主要存在三大缺陷:强光线依赖性、高算力要求和硬件稳定性不足。相比之下,激光导航技术凭借高精度、快响应和高稳定性成为中高端产品的标配。视觉导航虽成本更低,但仅用于低端产品,导致市场对其形成刻板印象。INDEMIND公司通过多年研发,推出纯视觉导航方案"家用机器人AI Kit",采用轻量化技术和智能化算法,在算力要求(仅需4核A53/A55级别芯片)和环境适应性(强光、无光源等特殊光照环境)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开发了智能决策引擎、三维语义地图等核心技术,使机器人能在语义层次理解环境信息,实现策略化智能避障、"按需清洁"等智能化功能。

  • 交通组网不用专线?蒲公英异地方案降本又高效

    文章介绍了智慧交通建设中远程协同与实时互联的重要性。贝锐蒲公英基于自研SD-WAN技术,推出异地组网方案解决交通设备分散部署、无公网IP、专线成本高等网络难题。其X5Pro企业路由器支持多网协同,实现秒级组网和智能路径选择,确保数据传输稳定。方案还具备毫秒级数据回传能力,提升交通调度效率90%,并通过国密加密和等保三级认证保障数据安全。该方案实现了动态�

  • 增量计算掀架构革命:云器定义新标准,Flink高成本遇挑战

    云器科技提出"通用增量计算"技术,解决大数据处理痛点。相比传统流计算框架Flink,该技术采用"按需增量"模式,仅计算数据变化部分,在保证分钟级时效的同时大幅降低资源消耗。云器还制定了行业首个增量计算标准SPOT,推动技术生态发展。该技术已在小红书等企业应用,实现流批一体化开发,支持标准SQL语法,开发效率提升显著。增量计算代表数据处理第四范式革命,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可能。

  • “增收、降本、提效”,这些品牌用AI抢赢天猫618

    “整个5月份,我们单个部门有600小时以上的工作由AI来完成。” 说这话的是渊虹,森马旗下童装品牌“巴拉巴拉”线上运营总监。他的另一重身份是森创启睿CEO,这家公司致力于为品牌提供AI驱动的智能解决方案。 渊虹已在电商行业深耕10余年。在他看来,AI早已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半成品,而是所有商家的必修课,能在“增收、降本、提效、内控”四个维度带来切实可见的�

  • 喂养不焦虑!小熊电器「托管级」喂养方案,安心直达

    文章介绍小熊电器推出的消毒泡奶一体机,专为现代家庭设计,解决传统喂养中的消毒、泡奶、摇奶等繁琐流程。产品采用12L不锈钢消毒仓和高效紫外线杀菌技术,实现99.99%杀菌率;智能定量出水系统可精准控制水温和水量;无水暖奶器通过450r/min双向摇动技术,避免奶块和气泡产生;40℃恒温热风系统快速加热。该组合设备简化了喂养流程,让父母从重复劳动中解脱,获得更多亲子时光,重塑科学育儿的轻松体验。

  • YY 直播首部 AIGC 真人短剧上线!实现了制作效率与成本控制的双重突破

    YY直播旗下短剧厂牌麦芬推出首部AIGC真人短剧《权谋之帝王心术》,取材于平台主播真实故事,联合百度AIGC技术实现剧本创作与视觉制作的智能化。该剧制作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58%,周期缩短53%,通过多平台分发扩大传播范围。作为"生态短剧"创新尝试,既展现YY在内容领域的深耕,也验证了AIGC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降本增效能力,为行业探索"真实生态+智能技术"的内容生产新模式提供了实践样本。

  • 从“治病”到“防病”,卫中科技致力破解中国家庭的健康焦虑!

    文章揭示了慢性病给中国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42.7%因病致贫家庭中,超6.3亿肥胖人群和1.14亿糖尿病患者深陷"药罐循环",年均治疗费超10万元。卫中科技提出"慢前逆转"技术,将健康防线前移,融合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打造"新中式·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家庭健康管理、营养分析仪等科技赋能,实现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的转变,让每个家庭都能享有健康幸福生活。创始人刘捷强调,当"防病于未然"成为家庭常识,才是健康中国最坚实的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