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苹果最新资讯  > 正文

苹果 iPhone 15 选择直观的人工智能应用 而非生成式 AI

2023-09-14 09:56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9月14日消息: 2023 年技术产品的推出已经变得可预测:现在所有产品都配备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可以提供健谈且知识渊博的文本或惊人的图像。本周 iPhone 15 的发布显示出苹果选择了「不同的思考」(Think Different 非同凡想)。

苹果,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智能手机

这款新设备配备了 A17 Pro 处理器,是苹果设计的芯片,可为机器学习算法提供更多的动力。但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苹果强调的功能一般都很微妙,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该公司似乎专注于直观的人工智能,而不是生成式的人工智能,使得人工智能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平滑处理故障或提供有用的预测,而不显得突兀。苹果公司在今年 6 月的开发者大会上也做出了类似的选择,选择忽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

例如,iPhone 15 的新语音突显功能使用机器学习识别和聚焦你的声音,静音电话中的背景噪音。像往常一样,iPhone 发布会花了大量时间介绍新手机的相机和图像增强软件的功能。这些功能也依赖于人工智能,例如自动检测照片中的人、狗或猫,收集深度信息,帮助将任何照片变成人像模式照片。

通过新的 iOS 17 操作系统,额外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也将传递到新的 iPhone 型号上。它们包括语音邮件的自动转录,这样一个人在接电话之前就可以看到谁在打电话,并可提供更广泛的预测性文本建议,以及更强大的图像增强功能。这些功能都不如全知的聊天机器人那么引人注目。但通过让生活变得更轻松,它们可能会说服人们花更多时间使用手机,从而提高苹果服务的使用率

苹果的直观人工智能也在一些新的无障碍功能中发挥作用。对于盲人或视力较差的人,放大器应用程序中的新指向并说话功能将允许他们将相机对准带有按钮的物体,例如微波炉,并听到他们的手机说出他们的手指触摸的按钮。对于像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渐冻人症(ALS)」等会导致人们失去说话能力的医疗状况,iOS 17 可以在读取 15 分钟的文本提示后创建一个类似于它们的合成声音。

Gartner 公司的新兴技术研究主管 Tuong Nguyen 说,智能手机已经难以通过变革性的新功能进行改进,而总体上,iPhone 15 的发布是令人失望的。但苹果擅长的界面设计却能让人工智能驱动的微妙功能发挥作用

Nguyen 认为,自适应音频功能(将音乐或电话与附近的声音或环境音混合),这个秋季将投放 AirPods 市场,以及通过简单的双指互点控制 Apple Watch Series 9 的新的「双击」手势(两者均由机器学习提供支持)功能如此直观以至于它们有可能成为成为其他公司效仿的标准

苹果并没有将扭曲现实的图像生成集成到 iPhone 中,也没有像谷歌那样推出一项可以使人们消失在照片中的道德可能有问题的功能,而是在昨天赞扬了增强现实感的功能,例如 iPhone 15 上的新 5 倍变焦,较弱光环境下的更好图像质量,以及使用 iPhone 15 拍摄的空间视频,可用于 Apple Vision Pro。

创意策略公司的消费者技术分析师 Carolina Milanesi 表示:「重要的是为消费者带来价值,而不是使用消费者不一定理解的流行语或技术术语。」她说,改进会使颜色、变焦或自动人像拍摄变得更好,这对苹果来说很重要,因为相机是智能手机销售的主要驱动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智能手机的使用场景,如 ChatGPT 的助手、生成的图像和其他依赖该技术的应用程序变得更为普遍。苹果的新 A17 Pro 芯片的「神经引擎」,调整为更高效地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很可能可以提升在设备上本地运行的生成式 AI 应用程序的能力。尽管苹果迄今为止一直避免在发布会上谈论人工智能,但彭博社的报道称,苹果正在开发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框架,名为 Ajax

Gartner 的 Nguyen 怀疑,苹果自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项目将在未来的产品中显著地出现,但该公司可能不会称其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甚至不会讨论该项目,直到该项目足够成熟,可以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他说:「我认为,如果他们按照其他人的方式来谈论这项工作,那么这似乎更像是『像我也要这样做』,而不是苹果的典型风格。」

举报

  • 相关推荐
  • 跨境支付的未来:人工智能、嵌入式金融和即时结算

    本文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嵌入式金融与即时结算三大技术趋势如何重构跨境支付体系。人工智能通过智能填单、动态风控和预测性维护显著提升支付效率与安全性;嵌入式金融将支付功能无缝融入电商平台与供应链,实现“无跳转支付”;即时结算技术将跨境支付时间从数日缩短至秒级,并优化现金流。三大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推动跨境支付向更智能、高效、无缝�

  • 人工智能落地“最后一公里”,戴尔工作站助力AI应用提速

    AI应用落地面临“最后一公里”部署难题:传统流程繁琐耗时,从模型开发到上线需数周。英特尔携手戴尔与零克云打造“工作站-AI PC-云端”协同生态,通过本地工作站进行小规模测试验证,降低试错成本与数据泄露风险,再通过“一键部署”快速扩展至云端规模化落地。这种“先本地验证、后云端放大”的路径显著提升开发效率,释放团队创造力,让有价值的AI想法快速照进现实。

  • 荣耀提前出了iPhone Air 2:荣耀500弥补了苹果的影像短板

    微博话题荣耀提前出了iPhone Air 2”引发热议。此前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iPhone Air 2可能会多一个镜头,弥补iPhone Air的影像短板。 如今荣耀500系列即将发布,该机采用一体冷雕玻璃工艺背板,背部是横置相机DECO,不仅配备主摄,还有长焦和超广角,提供海蓝宝、星光粉、曜石黑以及月光银等多彩配色。 有网友表示,网传的iPhone Air 2居然被荣耀提前实现了。

  • iPhone 17通讯录一夜之间多出20个“爸爸” 苹果客服回应

    近日,有网友称购买iPhone 17后,手机一夜之间多出6000多个陌生联系人,其中包括20多个“爸爸”和30多个“老公”。该用户怀疑苹果iCloud系统错乱导致信息泄露,甚至可能同步了其他用户数据。苹果客服回应称可能与账户系统有关,需验证身份并调查账户异常,尝试解决问题。网友无奈调侃:“现在买苹果手机还送爸爸、送老公吗?”

  • 苹果喊话13和14iPhone用户换新机!国补叠加双十一库克终于妥协了,iPhone17降价,2025双十一苹果优惠最低价

    2025年双十一iPhone 17标准版256GB直降至4499元,比首发便宜1500元。国家首次将手机纳入补贴范围,叠加平台直降、红包雨和以旧换新,四重优惠后价格低至“白菜价”。iPhone 13/14用户面临性能不足和电池老化问题,且补贴政策精准针对6000元以下机型,促使其换机。关键操作包括:京东/淘宝搜“红包多多678”领统一红包,京东搜“国补降额678”认证资格;11月10日晚8点抢全年最低价。建议iPhone 13用户抓紧换机,旧机最高抵2100元,实现终极省钱。

  • iPhone 18 Pro或缩小灵动岛 苹果正测试特殊挖孔方案

    据站长之家报道,iPhone 18 Pro系列正进行屏幕形态革新,测试HIAA挖孔方案,将显著缩小沿用多年的灵动岛设计,提升屏占比与视觉简洁度。同时硬件升级包括:测试可变光圈技术以优化拍照;Pro+Max版采用钢壳电池增强耐用性与安全性;新增透明版本提供个性化选择。超透镜技术的研发旨在缩小Face ID组件体积,确保识别精度,进一步压缩灵动岛区域,提升交互流畅性。

  • 京东采销直播开启全网比价,贵就赔百万京豆、iPhone17手机等奖励

    京东11.11推出"采销直播比价+贵就赔"活动,11月9日起连续3天开启高潮期,覆盖全品类商品。用户可通过比价促使直播间降价,成功举证的消费者可获得奖励,包括iPhone17、万元京豆等。活动承诺打破价格壁垒,打造透明消费环境,吸引数千万网友参与,直播观看时长同比提升超167%。京东凭借专业选品和供应链优势,构建无中间商的低价直播模式,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 苹果“一块布”卖1299元:iPhone Pocket数量有限 售完为止

    本周苹果推出了一款配件iPhone Pocket,短带款售价1299元,长带款售价1899元。 苹果官网底部小字显示,iPhone Pocket by ISSEY MIYAKE于Apple Store零售店和apple.com.cn有售,数量有限,售完为止。

  • 苹果回应“iPhone面容解锁不用摄像头” 网友直呼:冷知识 才知道

    11月5日,“iPhone面容解锁不需要摄像头”话题引发热议。苹果官方澄清,面容ID并非通过前置摄像头,而是依赖原深感摄像头系统投射并分析数万个不可见点,生成面部深度图与红外图像,再通过安全隔区内的神经网络引擎进行数据比对。该系统能适应外貌变化,并在各种光线环境下工作。需注意,红外镜头仍属广义摄像头范畴,称“完全不需要摄像头”并不严谨。

  • 苹果新配件iPhone Pocket 1299元起售

    苹果公司与三宅一生合作推出iPhone收纳包配件“iPhone Pocket”,11月14日正式发售。产品以“一块布”为设计灵感,采用3D针织一体结构,适配所有iPhone型号,可收纳钥匙、卡片等小物,支持手提、系包或贴身佩戴。短带款售价1299元(八色可选),长带款1899元(三色可选)。高定价引发争议:部分用户赞赏其设计独特性,认为联名值得购买;更多网友质疑性价比,称其为“智商税”。产品命名因与华为折叠屏手机“华为Pocket”相近,一度引发消费者误解,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