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警告人工智能将成为下一次金融危机的中心

2023-08-14 09:05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8月14日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 Gary Gensler 表示,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金融危机的核心,监管机构无法提前预知并应对。这是目前美国最重要和最有权力的监管者之一发出的信息。

股票,股价

Gensler 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授时撰写的一篇论文是了解这些风险以及监管机构能做多少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宝贵资源。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在金融市场中最明显的风险是由 AI 驱动的「黑盒子」交易算法失控,并同时大量卖出同样的东西,导致市场崩盘。

Gensler 写道:「实际上没有那么多人受过培训可以构建和管理这些模型,而且他们往往具有相似背景。」此外,在共同接受培训的人群中存在着强烈亲和性,所谓「学徒效应」。

模型同质化风险也可能由监管本身引起。如果监管机构对 AI 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进行控制,增加它们同时采取相同行动的风险,并增加公司选择使用少数几个无可指责的大型供应商提供的 AI 服务的可能性。

由于模型购买和销售的规则对人类来说是不透明且事先(甚至事后)无法知道的,监管机构很难阻止这种崩盘。

正如 Gensler 所写:「如果深度学习预测可以解释,那么它们一开始就不会被使用。」言外之意是: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比交易算法要深刻得多。

例如,许多人工智能致力于评估信用价值。由于其不透明性,很难确定它们是否以歧视方式评判人类。而且由于 AI 在以不可预测的方式不断演变,我们无法实时得知昨天没有种族主义倾向的 AI 今天是否已经产生了种族主义倾向。

「随着深度学习在金融领域更广泛采用,可能出现并将显著增加监管空白。」Gensler 写道。「我们得出结论认为深度学习可能会增加系统性风险。」

最简单、可能也是最有效的监管应对措施很可能就是增加金融机构(或其监管机构)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需要持有的资本量。

监管机构还可以要求所有由 AI 生成的结果经过更传统、可解释性更强的线性模型进行「嗅探测试」。公司可能会受到阻止或禁止采取无法从基本面广泛解释的行动。

监管机构可能能够减缓风险上升的速度,但很不可能能够阻止系统性风险上升。

Gensler 自己列出了一长串有助于应对问题的监管方法,但他明确表示,即使综合起来,「也不足以胜任当前任务」。

Gensler 在他的论文中指出,人工智能「对数据有永不满足的需求」。

风险在于人工智能模型最终会趋于具有相同的庞大训练数据集(例如 Common Crawl),共享该数据集可能存在的固有弱点。

「基于相同数据集构建的模型很可能生成高度相关的预测,呈现出群集和集体行为」,Gensler 写道。

对大量数据来源的需求往往导致垄断。Gensler 指出,洲际交易所通过收购 MERS、Ellie Mae 和 Simplifile,已经悄然占据了抵押数据业务的主导地位。

这些垄断企业随后可能成为威胁整个网络的「单点故障」,就像一家中型投资银行 Lehman Brothers 的失败引发了全球金融灾难。

即使最大的数据集也极不完整。「互联网使用数据、可穿戴设备数据、车载数据、GPS 和智能手机数据根本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跨度来覆盖一个完整的金融周期」,Gensler 指出。

这可能会产生毁灭性后果,就像我们在金融危机中所看到的那样。

拥挤风险已经存在。「据推测,高频算法交易中的集体行为和拥挤部分导致了闪电崩盘」,Gensler 写道。随着交易者越来越多地转向人工智能,这个风险只会增加。

发展中经济体的公司最终可能会使用根本没有接受过国内数据训练的人工智能,这使得风险更大。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这可能非常危险。

举报

  • 相关推荐
  • 十方融海小智AI:以科技温度诠释“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关怀

    近日,小女孩“小十三”与十方融海研发的小智AI机器人深情告别的视频走红网络。这段1分17秒的对话不仅让无数网友泪目,更展现了AI技术的情感温度。十方融海团队迅速响应,跨越600公里为女孩送上定制版机器人作为生日礼物,并推出儿童心理陪伴计划。该事件体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刻内涵,彰显科技企业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成为“技术向善”的生动实践。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开发延迟和隐私感知卷积神经网络分布式推理,助力可靠人工智能系统技术

    微算科技开发了延迟和隐私感知卷积神经网络分布式推理技术,通过创新队列机制和深度强化学习优化CNN推理过程,结合分布式计算与隐私保护机制,在降低边缘设备计算延迟的同时强化数据隐私。该技术将推理任务智能分配到不同节点,减少数据传输范围,实现高效推理与隐私安全的平衡,为智能医疗、交通等领域提供可靠解决方案。

  • 市值一日暴增近3000亿港元,阿里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创下四年新高,单日涨超9%,市值达到约3.32万亿港元,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引爆股价的,是阿里集团每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在会上,阿里释放多条重磅消息,尤其是在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的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表现就出现了明显的拉升。

  •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做对什么才能抢占先机?

    国务院8月26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新阶段。金蝶集团作为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以“AI优先”为战略,将AI技术深度融入SaaS产品与服务,推出金蝶云·星空EMA平台及多款智能产品,覆盖财务、供应链、差旅等场景,助力企业构建“AI+业务”新能力,实现高效管理与创新发展。

  • 向AI构建能力,用模型产出价值,让金融优质发展

    2025年云栖大会在杭州举行,聚焦“云智一体+碳硅共生”主题,展现中国前沿科技生命力。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张鹰介绍,“通义点金”平台全新升级,致力于构建金融行业垂直模型,打造具备业务洞察力的“专家级智能体”。核心突破包括:通过飞轮平台实现模型与业务双向螺旋上升,构建可观测、可评测、可迭代能力;赋予模型“自知之明”,精准调用工具并内化人类逻辑思维;建立多层次交叉验证测评体系,确保金融级严谨性。未来将持续推动通用模型与金融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助力金融业务核心效能提升。

  • 韩国人开始担心以后吃不上豆腐上热搜 面临材料短缺危机

    韩国多地豆腐加工厂因进口大豆库存告急陷入停产危机,引发民众对日常饮食中这一重要食材供应的担忧。韩国豆腐产业高度依赖进口大豆,近期进口量减少导致国民级食材面临前所未有的短缺风险。江原道已有40多家豆腐厂面临停产,中小企业压力尤甚。豆腐在韩国饮食文化中地位重要,是餐桌常见食材。政府考虑年内追加大豆进口以稳定供应,但措施能否及时缓解危机仍待观察。民众期待政企共同努力确保这一国民食材的稳定供应。

  • 专访金蝶智慧记:AI赋能小微商户,实现智能经营突破

    金蝶集团推出“智慧记AI”系统,专为小微商户设计。该系统通过五个AI角色(收银员、仓库管家、营销助手、财务顾问和生意参谋)提供全方位经营支持,能自动识别滞销商品、生成经营诊断报告。深圳一家零食店使用三周后,毛利率提升5%,库存周转从23天缩短至16天。目前产品已覆盖300万商户,并拓展至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助力全球小微商户实现高效经营与数字化转型。

  • 墨刀AI Agent:更懂产品经理的超级智能体上线

    2025年AI将进入"智能体时代",从被动工具升级为能理解意图、辅助决策的伙伴。墨刀AI+Agent专为产品经理打造,具备三层核心能力:懂逻辑(理解需求生成原型)、懂场景(熟悉全流程工作)、懂协作(跨角色沟通优化)。它能贯穿调研、原型、文档、评审等环节,解放重复劳动,让产品经理专注高价值决策,实现从效率提升到决策升级的人机协作新模式。

  • Zen7 Labs 开源全球首个去中心化支付智能体(DePA),打造下一代AI Agent 金融基础设施

    随着AI Agent经济崛起,支付成为制约智能体自主交易的关键瓶颈。Zen7Labs提出去中心化支付智能体DePA概念,并开源核心产品Zen7 Payment Agent。该方案具备原生多链兼容、免密授权、零托管安全等六大优势,通过四类Agent角色协同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支付,有效融合传统跨境支付与加密支付优势。团队计划12个月内推出DePA Chain网络,构建低延迟、高安全的支付基础设施,为万亿美元级A

  • 腾讯云安全发布人工智能风险评估框架,助企业构建可信智能体

    9月17日,腾讯云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发布人工智能风险控制框架及多款安全产品。该框架涵盖六大风险模块、七层级、130余项措施,系统性应对AI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挑战,包括数据泄露、供应链隐患及权限滥用等核心问题。同时推出LLM-WAF防火墙、AI-SPM态势管理等产品,构建覆盖研发、部署、运维的全链路防护体系,助力企业建立可信、稳定的AI服务生态。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