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ocket S迎来全版本直降1000元,到手价4988元起,现在小折叠屏手机也都这么卷了,难道华为即将出新款了?华为Pocket S继承了P50 Pocket外观设计,背部配备圆环副屏,采用竖向折叠方案,折叠后会更加小巧便携,加上樱语粉、薄荷绿等清新配色。
手机内屏为6.9英寸,2790*1188分辨率,支持120Hz高刷、1440Hz PWM调光,外屏为1.04英寸,340*340分辨率,支持60Hz刷新率。
(举报)
一加Ace+6曝光:搭载1.5K 165Hz超高频屏幕、骁龙8+ Elite处理器,提供四种存储组合及三款配色。内置7800mAh电池,支持120W闪充,重约214g。独家配备全新一代游戏内核,首次实现CPU、GPU与NPU协同调度,通过三大技术优化,实现165帧全栈部署,芯片调度效率提升29.8%,功耗降低11.7%。预计10月与一加15同台发布。
iPhone 17系列终于在万众期待中亮相,首先介绍的就是屏幕,采用更窄边框的6.3英寸屏幕。 大家盼望多年的重磅升级终于来了标准版首次支持高刷。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1点,苹果公司以“前方超燃”为主题举办了2025年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品,涵盖无线耳机、智能手表以及手机等多个品类,展现了苹果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本次发布会最受关注的当属iPhone17系列,包括标准版iPhone17、全新iPhone Air以及专业级的iPhone17Pro/Pro Max,全系支持120Hz高刷新率,标志着iPhone全面进入高刷时代。
9月23日,华为宣布《三角洲行动》鸿蒙版正式上线,支持120帧高刷新率,鸿蒙系统用户可与安卓、iOS玩家跨平台匹配。原安卓账号玩家登录无需重新注册,可完整继承历史数据资产。游戏由腾讯天美工作室研发,包含三种模式:烽火地带(类似《逃离塔科夫》,可单人/组队收集物资并撤离)、全面战场(32v32大型战场,类似《战地》,可驾驶坦克等载具作战)、黑鹰坠落。游戏已于2024年9月26日开服。
骁龙8 Elite+ Gen5处理器跑分曝光,单核3812分、多核11993分,超越iPhone 17 Pro的4019/11054分。爆料称其极限性能可达单核4000、多核12000,将完胜A19 Pro。该处理器采用自研Oryon架构,超大核主频4.61GHz,集成Adreno 840 GPU,缓存升级至32MB。小米17系列将首发搭载,下周正式亮相并拥有独占期,第二款机型预计国庆后发布。
华为9月26日推出首款100W旗舰级移动电源,售价399元。单口最高输出100W,搭载智慧动态功率分配技术,可同时为两台设备快充。新增鸿蒙智慧充电显示,支持手机实时查看电量。兼容多品牌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支持华为SuperCharge超级快充及PD、PPS、QC等协议,适配HarmonyOS/iOS/Android系统。内置12000mAh高品质电芯,具备四重NTC温度监测、13重安全防护,通过3C、CE等认证,可携带登机。出差旅行便捷,睡前连接即可实现双设备满电。
知名爆料人Mark Gurman透露,苹果折叠屏iPhone外观类似两台iPhone Air并排拼接,采用钛金属中框且极其纤薄。该设备起售价至少2000美元,将成为史上最贵iPhone,预计2026年9月与iPhone 18系列一同推出,但上市时间可能推迟至10月或11月。尽管近期有报道称苹果已在印度生产折叠iPhone,但Gurman表示实际生产仍将在中国进行。
一加与京东联合推出全球首款1.5K 165Hz超高频直屏,刷新行业标准。该屏幕分辨率与刷新率均领先行业,并针对游戏场景优化适配。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表示,新旗舰将引领行业进入超高频时代,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流畅体验,对标iPhone 17 Pro Max。
今天凌晨,苹果召开秋季发布会,正式发布包括iPhone 17系列在内的一大波新品。 外观上,iPhone 17提供了薰衣草紫色、青雾蓝色、黑色、白色以及鼠尾草绿色五种配色,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审美需求。 其采用6.3英寸显示屏,窄边框设计使得大屏视野更为开阔。屏幕显示堪称惊艳。 Super Retina XDR显示屏,具备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最高可达120Hz,并可根据不同内容动态响�
随着消费者对手机长焦拍摄需求提升,vivo X300 Pro、三星Galaxy S25 Ultra、小米14 Ultra与荣耀Magic6 Pro成为行业标杆。vivo X300 Pro凭借蔡司灭霸级潜望长焦、三焦段变焦闪光灯系统及软硬件协同,实现全场景清晰成像,DXOMARK评分177位居榜首;三星S25 Ultra以双长焦系统满足超远距细节捕捉;小米14 Ultra搭载徕卡光学,色彩均衡;荣耀Magic6 Pro则擅长运动场景动态捕捉。这些机型共同推动手机长焦从“看得远”向“拍得清、稳、美”演进,重塑移动影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