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伯恩斯坦分析师抨击特斯拉试图“过度自动化其面向客户的功能”

2022-10-01 09:30 · 稿源: cnbeta

据Wccftech报道,人们并不是每天都能读到来自华尔街资深人士对特斯拉的愤怒抨击,特斯拉是支撑大量高贝塔投资组合的关键性股票。然而,伯恩斯坦分析师的最新投资报告正是这样写的:一系列的抱怨,偶尔夹杂着赞美之词。伯恩斯坦的Toni Sacconachi在其最新的投资说明中首先指出,他最近完成了特斯拉 Long Rage Model Y的提车 --这是他自2016年以来的第三辆特斯拉电动汽车--在忍受了11个月的交付等待时间之后。

虽然这位分析师注意到了大量的小问题,使得整个交付体验如同地狱一般,但他指出了四个关键的不足之处:

特斯拉的交付时间缺乏确定性;

对查询的文本答复导致缺乏连续性和相互矛盾的声明;

特斯拉交付团队坚定不移地拒绝对程序上的缺陷进行补偿;

不稳定的服务预约。

Sacconachi接着讨论了特斯拉面向客户的职能部门表现不佳的一些原因。首先,由于这个电动汽车巨头目前处于超速增长的状态--特斯拉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年交付量将增长50%。

BR`9O5P0HFFAU9}AXP{K[HW.png

其次,这位伯恩斯坦的分析师认为,埃隆-马斯克已经被自动化的概念所吸引。这种痴迷在推迟Model 3的生产速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家电动车制造商花费了大量资源来实现最终组装的超自动化,但结果却不尽人意。当然,马斯克后来也同意,“特斯拉的过度自动化是一个错误。准确地说,是我的错误。人类被低估了”。然而,根据Sacconachi的说法,特斯拉现在正试图“过度自动化其面向客户的功能”。

最后,这位分析师认为,由于过度关注自动化和精简客户体验,特斯拉正在失去人情味,而人情味往往构成衡量客户满意度的决定性标准。

Sacconachi在结束其非正统的说明时披露,特斯拉本应给予他200美元的信贷,以支付移动连接器的费用,但他最终只收到了只提供该金额的一半的电子邮件。你可以在这里浏览整个投资说明:

Tesla-1.jpg

举报

  • 相关推荐
  • 软件测试的“自动驾驶革命”:从工具自动化到思维智能化

    AI正推动软件测试领域变革,测试团队脚本维护时间减少60%,工作重心转向策略设计与异常监控。行业报告显示,AI驱动的测试效率提升显著,尤其在探索性测试中可发现人工难以预见的边缘场景缺陷。实践案例表明,金融、汽车等行业引入AI测试后,迭代周期缩短,用例自动生成率大幅提升。未来测试工程师将更专注于质量体系设计和风险分析,而非脚本编写,实现从“人工密集型”向“智能驱动型”的转变。

  • 马斯克个人财富达5000亿美元 特斯拉市值飙升助力

    美股近日表现强劲,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科技股普遍上扬。英特尔涨幅超7%领跑,微软、苹果等巨头涨幅不足1%。特斯拉股价上涨3.31%,市值飙升至1.53万亿美元,单日增加490亿美元。其CEO马斯克个人财富突破500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主要得益于特斯拉及其他企业持股持续增长。

  • 雷军回应对标苹果保时捷特斯拉:敢于对标就是勇气

    雷军将于明晚举行2025年度演讲,主题为“改变”。今日上午他提前回应网友提问,针对“造车造手机还做大芯片是否忙得过来”表示,各业务均有专业团队负责,且业务间相互关联、协同促进。对于对标苹果、保时捷、特斯拉的问题,雷军称这些公司是各自领域的世界第一,敢于对标是勇气,只有学习第一才能最终超越。他坦言演讲虽非自己长项,但希望借此机会与大家深入沟通,介绍小米的业务和发展,只要大家愿意听就会一直讲下去。

  • 马斯克:特斯拉正推进“擎天柱”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

    马斯克近日表示,特斯拉正全力推进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并认为该产品最终将成为公司最重要产品。该项目重要性显著提升,成为核心关注点。去年10月,该机器人曾在活动中承担递酒、表演及互动等任务。不过,项目部分环节难度超出预期,其中手部研发是最受关注的难题之一,特斯拉希望其手部具备足够灵活性,甚至能完成穿针引线等精细动作。

  • 雷军:四年前小米全部造车 满屏都是干翻特斯拉

    今日晚间,雷军发布2025年度演讲。 会上,雷军介绍,今年6月,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官方圈速榜上拿到了第三的排名,SU7 Ultra量产车位居全球量产电动车榜首。 雷军称,很多人都很震惊,小米是一家手机公司,造车只能算汽车行业的新兵蛋子,但为何会这么生猛? 雷军表示,故事要从四年前讲起,阿灿是小米的首席测试车手,动态性能工程的负责人。他出生在浙江诸暨

  • 雷军:小米造车就要对标特斯拉保时捷 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

    在正在进行中的2025雷军年度演讲”中,雷军谈到了小米造车的初衷。 他表示,小米造车就要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 小米汽车一开始造车,就提出了这么夸张的目标,今天我想一想,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要做全球最强,困难非常多的。”雷军如此表述。 对于为何要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雷军日前也有回应。 他表示:这几家公司都是各个领域的世界�

  • 雷军:不买小米YU7的 可以考虑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i6

    今日晚间,雷军发布2025年度演讲。 会上,雷军介绍,小米YU7我们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投入,力求把每一个细节都干到完美。 例如,我们原来规划标准版续航是620公里,对纯电SUV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也比 Model Y 好不少。

  • QQ传文件功能升级,闪传功能便捷支持长假批量传图

    国庆假期临近,QQ推出“闪传”功能,解决大文件传输难题。单文件上限提升至10GB,支持批量发送与不限速传输,用户可生成链接或二维码直接分享至微信等平台,接收方无需登录QQ即可下载。该功能适用于旅行照片、婚礼影像快速分享,也便于办公人群传输设计稿、项目资料,实现跨平台无缝协作。测试期间获用户好评,摄影师称其大幅提升节日期间紧急交片效率。QQ持续优化核心功能,强化独特价值。

  • 捷停车×腾讯乐企:“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停车场景电票服务体验升级

    捷顺科技旗下捷停车平台负责人王恒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分享电子发票创新实践。捷停车基于腾讯乐企平台,实现停车缴费与开票一体化,推出“支付即开票”功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该合作通过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理念,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秒级开票,并与微信生态深度融合。目前覆盖1.4亿车主和5.9万智慧车场,未来将持续推动电子发票在智慧出行生态的创新应用。

  • iPhone 17成了!分析师:需求好于iPhone 16系列 Pro Max版最受欢迎

    分析师郭明錤发布了iPhone 17系列首周末预购重点分析报告,今年的iPhone 17系列首周末预购需求优于去年的iPhone 16系列。 郭明錤指出, 以Pro Max、Pro与标准版的第三季总生产量来说,iPhone 17系列较iPhone 16系列多出约25%,但出货时间增加约一周,代表上述三款iPhone 17系列机型的总预购需求较好。 其中需求最强的机型还是Pro Max,今年的iPhone 17 Pro Max Q3生产量较去年同期的16 Pro Max增�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