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Nreal最新资讯  > 正文

群访N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进军中国市场 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

2022-08-25 14:35 · 稿源: 中关村在线

科技行业已经很久没有迎来技术突破,关于下一代计算平台的讨论也从未停止。包含Google、苹果在内的科技巨头纷纷选择押注AR行业,AR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8月23日,中国AR眼镜市场迎来了一位新的巨人——Nreal,率先打响了消费级AR产品的第一枪。

据了解,Nreal成立于2017年1月,总部位于北京。Nreal在2022上半年消费级AR终端全球市场份额已经高达81%,迄今为止和近10家国际一线运营商建立了商业化合作,成为全球首个在消费级产品层面,实现将AR眼镜、手机厂商、电信运营商、AR内容生态全链条打通的企业。

Nreal CEO徐驰接受了媒体群访,从产品端、技术端、行业端与我们分享来自Nreal的心得体会,并解答了大家对于AR眼镜的诸多问题。

Nreal是不是非常坚定地走AR路线,而不是VR路线,坚持的理由是什么?

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所有VR的厂商同样都在悄悄的做AR,但是不一定所有的AR厂商都会去做VR。我们觉得如果不考虑技术的限制性,未来AR可能拥有更广泛的使用场景。

我们非常坦诚地讲,AR这一块还有非常多的东西需要去探索,所以我们短期之内,对于进入VR领域没有想法,我们也非常期待能看到VR领域能有更多的、丰富的体验从本质来讲,我们觉得无论VR还是AR,都是内容和交互的升维,这些内容未来都是相通的。

AR行业爆发式增长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条件?

我会觉得在未来一两年之内,我们一定能够看到一些在硬件的整体体验上,和一个交互范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能给到大家一个非常稳定的硬件终端的基础。然后,整个内容生态的繁荣应该会在未来的3-5年,有一个快速普及的过程。

上一次的爆发,其实完全是由美国公司引领,而这一次新的15年重新开始之后,这一次新的终端的爆发和内容生态的爆发,很有可能中国能更早的,甚至更强势的参与到全球的一个引领过程中去,我们期待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这里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Nreal之前是在国外发布的,今年才是在国内重点布局,徐总在这个方面是有什么考虑吗?

我最开始创业前在国外,有幸对国内和国外的文化和市场相对都有了解。我们当时会发现,国外上下游相对来说更成熟。所以,大家能看到,我们在商业化之前,很多出海的展会,或者是一些商务的合作,都是跟国外开展的会更快。好处就是我们把在海外积累到的用户的第一手反馈,真真正正的迭代了我们的产品,迭代了我们的内容。

对于中国市场,因为我们是扎根在中国,我们的研发、生产制造全都在中国。所以,其实中国是我们的大本营,这个市场是非常庞大的。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当我们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是准备最充分的。

AR将有哪些领域和行业将有机会先实现规模化的应用及商用?

首先随着今天连接的设备不一样,场景会区分几个大的方向,一个是我们眼镜和手机的移动场景的连接,其实是一个更通用的场景,就是我们可以把今天移动互联网的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够去放大和实现。

另外一侧是眼镜和电脑的连接,有可能在办公实现多屏的延展办公体验。再有是跟车的连接,因为我们觉得车越来越成为一个移动的第二个家。至于To B端,我们会觉得无论是医疗、文旅,还是教育、工业,都能看到今天全球有各式各样的设备和场景的创造者,在不同的方向去推动。于Nreal我觉得我们的产品形态,因为主打的是极佳的显示和轻便的体积,我们觉得今天的这个产品形态可能会在偏文旅呈现交互式的To B场景下做得更好。

Nreal Air产品的定价是怎么考虑的?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如何能够让这件事更快的规模化,规模化其实带来的就是更好的一致性、更好的品控质量、更低的成本。我们非常欣慰的看到,随着我们更好的整合上游的产业链,我们确实有机会把产品做到更加物美价廉,这件事其实对消费者是一件好事。Nreal很多核心技术都是自研,这样我们能够保障成本相对来说有优势。

我们想表达的是,虽然价格低,但产品的质量和体验要远超市面上的竞争对手,因为无论是我们自己采购的元器件,还是我们的用料,通过第三方的对比都能看得到。我们的目标不是去对标今天市面上的AR企业,因为这个市场特别小,我们真的希望大家试用了Nreal后,能切身发现,它不是Google glass那样的概念AR眼镜,真的是你今天立刻就能用的,随时随地可以用的一个口袋巨幕,我的显示质量非常棒,可以跟激光投影,激光电视相匹敌,同时我们还有更多的3D化内容源源不断地给到大家。当大家习惯了这样的体验之后,我们将来进一步会机会让更多人感受到混合现实,空间互联网的一个体验。

能够有一定的利润,可以维持继续开发下一代产品?

这是毫无疑问的。我稍微补充一下,其实基本功做好了,是能够保障有好的产品,同样有好的利润,这件事并不矛盾,我们并不是要把毛利率做得特别低,因为这件事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更想如何把产品做好,把体验做好,当更多用户愿意为这事买单的时候,就会通过综合的竞争力去赢得市场。

Nreal在国内销售渠道建设会有怎样的考虑?

我们在天猫和京东,以线上的渠道为主,跟中国移动和咪咕也有合作,也会上线中国移动和咪咕的商城,包括蔚来车商城,我们很快也会有线下的渠道。无论是跟上述合作伙伴,还是拓展新的渠道,我们都特别希望用户能够更好的去线下尝试产品,这样才能去建立对这个新的AR眼镜的认知。

目前Nreal是否在硬件方面供应链是比较成熟的,在制造供应链上还有什么样的挑战?如何去解决和应对?

我们很庆幸一路走过来的时候找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合作伙伴,我们内部一直有一个座右铭,无论内容端还是供应链端,我们一直崇尚和好学生一起学习,因为我们觉得在全新赛道上有非常多的创新点,无论是内容还是前沿制造,我们很庆幸,比如像索尼与我们的合作,包括今天供应链更上游的一些厂商,或者核心的一些供应商,其实都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大家真的在这个行业内实现了我们觉得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

在这里面,也包括了一些苹果这个级别的供应商,跟我们一起去把整个行业的BOM成本降到了更好的阶段,我们同样也觉得这个事会持续有一个新的创新和突破,因为今天的体量不高,我们会随着越来越接近VR,或者接近手机成本之后,整个BOM成本会进一步下探,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的材料、技术,甚至工艺的应用,在我们新的产品里有越来越多的呈现,其实从这一块我们会看到创新是在加速的。

Nreal的AR设备要和Google等海外厂商大家做得不一样,具体有哪些方面?

我们觉得AR眼镜就是有不同的产品形态,包括Hololens、Google Glass,Google的眼镜很明显在追求一款全天候佩戴的设备,所以要做得极致轻巧,在坚持这个第一原则下,大家就想,我在能够全天候佩戴的限制下,还能实现哪些功能能让用户用起来?所以,它的掣肘是功能非常有限,从而导致它的用户黏性变得非常差,这是当时我们认为Google Glass的问题。其实我们并不是追求大家全天候佩戴的眼镜,我们认为今天这样的眼镜是不存在的。

但反过来想,存不存在一个全天候携带的产品,随时随地戴上的时候,会立刻给你一个手机的体验升级?它是即插即用的,携带成本非常低,同时佩戴的成本也非常低,并有一个巨大的体验升级。无论是Nreal X还是Nreal Air,都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同时,我们在体验端更强,我们明显比Google眼镜的体验更好,给大家一个更沉浸式的、巨幕式的体验,具备让大家能够在这个场景下产生持续的黏性,会养成一部分习惯,用我们的眼镜去代替今天手机或者其他终端的一部分使用时长。

今天发布了两款AR眼镜,Nreal X和Nreal Air,特别针对的用户群和客户群有什么样的差别?

首先这两款产品主打的都是非常轻量化的体积,我们给到大家的是非常极致的显示的效果。Nreal X是对数码发烧友和开发者开发的一个全功能、6自由度的,叫6DoF全真空间的体验。这里面因为有更多的传感器,它能够实现的是更复杂的一些内容的开发和内容的体验。

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讲,Nreal Air其实是一个更加轻便,且漂亮的,能真的可以带在身边,随时随地即插即用的AR眼镜,更多主打娱乐、观影,甚至是移动投屏、口袋巨幕这样的体验。

Nreal自研的光学引擎有哪些技术突破,对AR产品普及会有多大的推动价值?

专业的人会意识到这件事带来的战略价值。为什么能把整个成本做到在行业内非常有竞争力?其实源自于过去这三年多的时间,我们持续去打造整个产品产线工艺的良率,以及它背后带来的一系列自动化,我们的自动化产业是全球第一个具备全链路的自动化AR设备的光学生产制造,我们落在无锡的2万平的一个厂房内,实现了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工艺的一个自闭环。

通过第三方机构给我们的真实的数据证明,我们在显示这个统一的大的范畴下,和AR、VR比,我们是最顶尖的。所以,我们期待在科学评价之后,大家能够对这个行业形成更好的辨别力。比如说,我们不再用屏幕的分辨率,说眼镜的肉眼分辨率,我们希望用更专业的参数,比如肉眼的亮度,真实的分辨率,肉眼的效果,包括色彩真正让用户能够去区分到底哪个显示效果最好。当然,戴上这个眼镜一刹那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我们希望最后能用销量告诉大家,当你把AR眼镜的显示效果做到极致的时候,其实用户是有机会能够快速实现这个赛道规模化的增长的。

国内的内容,有爱奇艺AR和咪咕。面对中国的开发者,我们现在有怎么样的举动?

首先,我们之前的开发者的活动从来都是面向全球,也包括中国,比如我们最近在做的AR Jam,邀请了国内外非常多知名的评委和我们一起开展,现在已经有大几百的项目同时在竞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

我们希望看到中国AR内容的数量和体量快速增长,这样才能让开发者有往前走的动力。所以,我们确实希望自己以身作则,让开发者享受到为中国空间互联网,3D化的内容贡献力量,同时他们也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

AR眼镜自2012年首次问世以来,距今已有10年发展时间,但目前市场上还是缺少一款真正的消费级AR产品。从产品体验来看,Nreal解决了此前AR眼镜诸多痛点,带给了用户更多实用的功能。于此同时,Nreal实惠的售价也能让更多普通人接触到AR行业,这对于行业的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2年是AR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Nreal将继续坚持在产品各个方向创新,为用户带来实惠好用的AR产品。我们很期待Nreal在接下来市场中的表现,同时我们也相信AR行业的普及已近在眼前。

举报

  • 相关推荐
  • 2025光博会直击:从AR碳化硅到VR Pancake,歌尔光学13款新品亮相

    歌尔光学在2025年光博会上展示了新一代XR光学技术,重点包括AR衍射光波导和VR/MR Pancake方案。AR方面推出碳化硅光波导F30Se,实现高色彩均匀性和轻薄设计;同时推出0.2cc全彩光引擎+衍射光波导方案,兼顾成本与性能。VR/MR领域推出单眼4K Pancake方案,覆盖高端头显和便携设备需求。此外还展示了三色激光投影仪、车载光学及工业视觉解决方案,体现多领域技术延伸。

  • 三星2025款OLED产品荣获VDE“Real Black”显示认证,画质达行业顶尖水平

    三星2025款OLED S95F系列获得德国VDE“Real Black”认证,其防眩光技术确保在明亮环境下仍能呈现深邃黑色,黑场水平低于0.005尼特。该技术通过减少反射,在各类光照条件下保持精准色彩和丰富层次,提供卓越画质体验。同时,该系列还获得AMD FreeSync™ Premium Pro认证,确保流畅游戏性能。三星连续19年领跑全球电视市场,彰显其在高端显示领域的领先优势。

  • OpenAI发布语音模型GPT-realtim:具备情感感知能力 多语言无缝切换

    OpenAI正式发布语音模型GPT-realtime。 据介绍,GPT-realtime是一款专注于语音AI Agent的多模态模型,能够生成高度自然流畅的语音,精准还原人类语调、情感和语速的丰富变化。该模型支持图像理解,并可结合语音或文本对话使用,非常适合应用于客服、教育、金融、医疗等领域,用于构建高质量的语音智能体。 官方表示,新模型在复杂指令遵循、工具精确调用以及生成更自然、�

  • 博士眼镜携八大智能眼镜品牌,亮相第36届中国国际眼镜业展览会

    第36届中国国际眼镜展于2025年9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办,汇聚20个国家近700家企业参展。博士眼镜携手八大智能眼镜品牌亮相,集中展示AI拍摄镜、AR眼镜等前沿产品,覆盖生活、办公、运动等多场景应用。展会通过专题演讲和互动体验推动行业交流,彰显博士眼镜在资源整合与生态共建方面的领先优势,为智能眼镜发展注入新动能。

  • 一场超20万人在线的校园直播,解密真我realme如何与全球Z世代同频共振

    realme于8月26日在印度维韦卡南达大学举办“下一代先锋”校园直播活动,邀请科技、喜剧、生活方式领域创作者,围绕创业创新与职业发展展开对话。活动通过多平台同步直播,吸引超800人现场参与,线上观看峰值达18.4万。realme以“轻资产、强互动”的营销模式,携手本土创作者走进高校,将科技产品与职业话题结合,为中国手机品牌出海提供了“本地化共创”的新范式。

  • realme真我15000mAh电池容量手机亮相

    在今日举办的真我粉丝节上,realme正式推出全球首款搭载15000mAh全硅负极电池的概念手机,携手珠海冠宇实现电池技术重大突破。 这款手机以1200Wh/L的能量密度刷新行业纪录,较传统硅碳负极电池提升超30%,其高容量正极材料与固体电解质组合,可保障充足储能与离子高效传输,官方宣称满电状态下续航可达5天。

  • 解放双手,智享轻盈:斗战者G1半框AI眼镜携新风来袭

    9月10日,斗士首款AI智能眼镜G1正式发售,售价1899元,赠送镜盒充电仓。主打37克轻量化设计,支持语音交互、AI识图翻译、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等功能。搭载高通骁龙AR1平台,配备12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IP54防尘防水。深度集成联想天禧智能体,实现跨设备协同。首发福利包括免费配镜、限时赠礼等,旨在推动AI眼镜从极客玩具迈向日常工具。

  • 智驾终局:VLA与WA的“强脑”之争

    当理想i8在暴雨中的山区公路上自动识别出被冲垮的路肩,平稳减速并规划出绕行路线时;当小鹏P7Ultra仅凭视觉传感器就精准避让了横穿马路的流浪猫与突发变道的货车时,智能驾驶行业悄然迎来了一场技术革命的临界点。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淘汰赛已进程过半,从电池续航、充电速度到座舱智能化,竞争之下市场早已进入红海,甚至智驾能力也正从争议不断的“加分项”转变�

  • 谁说电竞没有她主场?掠夺者PL Girls来了!

    PL Girls校园电竞女神联赛9月盛大启动,由掠夺者品牌主办,总奖金12万元。赛事专为女生电竞玩家打造,分武汉、广州两大赛区,包含线上招募、海选及线下城市赛。旨在为女性玩家提供展示技能、突破自我的专属舞台,推动电竞生态发展。报名即日开启,10月进行线下对决,最终诞生年度冠军战队。

  • AI日报:海螺AI首尾帧功能上线;元石科技发布问小白5;OpenAI发布全新语音模型GPT-Realtime

    AI日报栏目每日提供人工智能领域热点内容,聚焦开发者,帮助洞悉技术趋势、了解创新AI产品应用。最新动态包括:MiniMax海螺AI首尾帧功能上线;元石科技发布问小白5挑战GPT-5;OpenAI推出语音模型GPT-Realtime;谷歌Gemini AI优化表格处理;腾讯黑科技实现AI配音;百度计划培养千万AI人才;MathGPT.ai反作弊功能推广;苹果Xcode集成Claude Sonnet4;微软发布自研AI模型MAI系列;xAI推出高效编码模型Grok Code Fast1;SuperCLUE多模态评测Gemini-2.5-Pro居首;9月1日起AI内容标识新规实施,违规将承担法律风险。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