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行星科学》最新资讯  > 正文

行星防御:研究发现NASA的DART航天器可以消灭小行星

2022-08-08 08:06 · 稿源: cnbeta

作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项目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正在进行世界上第一个针对潜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全面行星防御测试。来自伯尔尼大学和国家研究中心(NCCR)PlanetS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表明,DART航天器对其目标的撞击可能会使小行星被破坏到几乎无法辨认,而不是留下一个相对微小的坑。

恐龙的灭绝被认为发生在6600万年前,是地球上大规模小行星碰撞的结果。现在没有已知的小行星带来直接的危险。但是,如果有一天发现一颗大的小行星直奔地球而去,可能需要改变它的路线以避免灾难性的后果。

DART-Infographic-scaled.jpg

显示DART对Didymos B轨道的影响的信息图,来源:NASA/Johns Hopkins APL

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发的DART空间探测器于去年11月发射,作为这种机动性的首次全面测试。它的目标是击中一颗小行星并使其偏离轨道,以便为建立行星防御系统收集重要数据。

来自伯尔尼大学和国家研究中心(NCCR)PlanetS的研究人员在最近发表在《行星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使用了一种新方法来模拟这种撞击。根据他们的发现,它对目标的破坏可能比以前认为的要严重得多。

碎石而不是坚硬的岩石

与人们想象中的小行星相反,来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隼鸟2号探测器等太空任务的直接证据表明,"小行星可能具有非常松散的内部结构--类似于一堆瓦砾--通过引力相互作用和微小的内聚力而固定在一起",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伯尔尼大学物理研究所和国家行星研究能力中心的萨比娜-拉杜坎说。

然而,以前对DART任务撞击的模拟大多假设其小行星目标Dimorphos的内部更为坚实。

Raducan指出:"这可能会极大地改变DART和Dimorphos碰撞的结果,该碰撞计划在未来9月发生。"

DART在160米宽的小行星上没有留下一个相对较小的坑,而是以大约2400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击,可能会使Dimorphos完全变形。除此之外,这颗小行星还可能被偏转得更厉害,而且从撞击中喷出的物质数量可能比以前的估计要大。

一种获奖的新方法

"这种内部结构松散的情况至今没有得到彻底的研究,原因之一是没有必要的方法",研究主要作者Sabina Raducan说。

研究人员说:"这样的撞击条件无法在实验室实验中重现,而且这种撞击后相对漫长和复杂的陨石坑形成过程--在DART的情况下是几小时的事--使得到目前为止无法现实地模拟这些撞击过程"。

Raducan报告说:"通过我们新颖的建模方法,考虑到冲击波的传播、压实和随后的物质流动,我们第一次能够对像Dimorphos这样的小型小行星的撞击所导致的整个陨石坑过程进行建模"。由于这一成就,她获得了欧空局和尼斯市长在DART后续任务HERA研讨会上的奖励。

拓宽期望的视野

2024年,欧洲航天局欧空局将向Dimorphos发送一个空间探测器,作为太空任务HERA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直观地调查DART探测器撞击的后果。"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来自物理研究所和国家行星研究中心的马丁-朱齐说:"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HERA任务,我们需要对DART撞击的潜在结果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我们关于撞击模拟的工作增加了一个重要的潜在场景,要求我们扩大这方面的预期。这不仅与行星防御有关,而且还为我们对小行星的总体理解增加了一块重要的拼图。"

举报

  • 相关推荐
  • 大麦、猫眼、摩天轮实测:票务平台如何科学选择?

    文章分析了票务平台对消费者购票习惯和现场娱乐行业的影响,重点比较了大麦、猫眼、摩天轮三大平台的运营模式、票源价格和保障机制。大麦以官方直供为主,猫眼侧重数据驱动和全产业链布局,摩天轮采用二级市场竞价模式。消费者需综合考量平台安全性、价格机制和退改政策,理性选择最适合的购票渠道。

  • 一起追更科学浪漫!9月我只蹲这个直播间

    9月1日起,中国科协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科普之光”。活动包含19场主题策划和11场特别节目,覆盖大国重器、科学冷知识、实验室突破等硬核科技内容,通过直播、慢直播等形式,让公众沉浸式体验科学魅力。活动还设有地域特色科普内容,聚焦西藏、新疆等地的科技发展成就。适合全年龄段参与,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 英氏配方米粉:6个月-1岁宝宝的科学喂养方案

    6个月宝宝进入发育黄金期,能量与营养需求剧增。配方奶无法满足每日2500kJ能量和10mg铁需求,存在808kJ能量缺口。英氏分阶段配方米粉精准匹配各阶段需求:1阶(约6月龄)帮助肠道适应,2阶(7-9月龄)锻炼咀嚼能力,3阶(10-12月龄)侧重味觉开发。每阶段搭配不同营养成分,从30g逐步增至50g,实现"吃饱吃好"与能力成长的双重目标。

  • 护肝片十大品牌盘点,Swisse护肝片科学护肝更高效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熬夜加班、频繁应酬等不良习惯给肝脏带来沉重负担。肝脏作为人体“解毒器官”,负责代谢毒素、分解脂肪等重要功能。文章强调护肝需从日常做起,保持良好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必要时可借助科学护肝产品。肝脏健康与身体状态息息相关,建议每年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了解肝脏状况。科学合理地呵护肝脏健康,内外兼顾才能让肝脏持续高效运转。

  • 男子10年暴涨100斤半年减30斤 科学减重方法揭晓

    ​近日,一名男子的体重管理经历引发社会关注。据公开信息显示,该男子因长期工作压力导致体重在十年间激增100斤,最高体重达223斤,后通过半年坚持跑步与节食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减重30斤,目前体重降至193斤,并自述精力较减重前显著提升。 医学专家指出,成年男性体重短期内大幅增长可能引发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而科学减重能有效改善身体机能。该�

  • “碳水”选对了吃得饱还不长胖 科学选择助健康控体重

    ​在追求健康与理想体重的当下,不少控制体重者将碳水化合物视为导致长胖和血糖波动的“罪魁祸首”,对其避之不及。然而,最新研究却带来了全新观点:碳水化合物并非“一概而论”的敌人,而是存在“好”“坏”之分,选对碳水,既能吃得饱又能避免长胖。 “好碳水”食物种类丰富。全谷物类,像糙米、燕麦、藜麦、全麦粉等,完整保留了谷物的胚乳、胚芽和麸皮,�

  • 《黑神话:钟馗》先导预告公布 游戏科学宣布《黑神话:钟馗》官网上线

    在科隆游戏展开幕活动上,游戏科学团队压轴登场,为全球玩家带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惊喜——并非《黑神话:悟空》的DLC,而是全新力作《黑神话:钟馗》的正式公布。这一消息瞬间引爆了现场气氛,标志着黑神话系列第二部作品正式拉开序幕,其官网也同步上线,供玩家们一探究竟。

  • 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黑神话:悟空》DLC有惊喜 会以更完整更扎实的方式回来

    就在无数粉丝对黑猴DLC翘首以盼的时候,游科深夜放了一枚重磅炸弹新作《黑神话:钟馗》正式官宣。 与此同时,《黑神话:悟空》官微改名《黑神话》。这也意味着,黑神话将变成一个游戏系列,一个全系游戏宇宙。除了悟空、钟馗,后续还会有很多新故事。 但《黑神话:悟空》DLC呢?放心,它没有流产,只是会迟一些。 游戏科学创始人、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

  • 聚焦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昇腾突破知识增强大模型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骞团队基于昇腾平台开发了工业知识图谱构建框架和大模型增强推理技术。该研究通过融合领域小模型与大语言模型,构建了"初始识别-知识抽取-知识引导反思"三阶段框架,显著提升了知识抽取准确性。在智能运维系统应用中,团队采用ETL架构处理多模态数据,结合RDF语义网技术构建知识图谱,并研发故障智能预测诊断模块。同时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增强与过滤框架,利用PLM嵌入空间降低计算负担,有效提升知识增强的灵活性。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工业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适配,为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工业体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女子让螳螂吃掉颈后肉瘊子 医生:此举不科学

    8月10日,四川成都发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一只螳螂意外闯入一家店铺,没想到却引发了一场“特殊治疗”。 当时,店内一名女子发现了这只螳螂,她没有将其赶走,而是突发奇想,抓住螳螂让它去啃食自己颈后的肉瘊子。事后,该女子在评论区回复他人询问时表示,螳螂啃食时有点疼,那种感觉就像针扎一样。 这一奇特行为经网络传播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医生�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