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与理想体重的当下,不少控制体重者将碳水化合物视为导致长胖和血糖波动的“罪魁祸首”,对其避之不及。然而,最新研究却带来了全新观点:碳水化合物并非“一概而论”的敌人,而是存在“好”“坏”之分,选对碳水,既能吃得饱又能避免长胖。
“好碳水”食物种类丰富。全谷物类,像糙米、燕麦、藜麦、全麦粉等,完整保留了谷物的胚乳、胚芽和麸皮,富含B族维生素与膳食纤维,为身体提供持久能量;薯类如土豆、红薯、紫薯、山药等,具有高钾高纤维的特点,食用后饱腹感强烈;杂豆类包含红豆、绿豆、芸豆、鹰嘴豆等,兼具优质碳水化合物与植物蛋白,营养均衡;淀粉类蔬菜如南瓜、莲藕、百合等,升糖速度较慢,可部分替代主食;低GI水果如苹果、梨、桃、蓝莓、橙子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糖尿病患者也可在适量范围内食用。
与之相对的是“坏碳水”食物。精制谷物如白米饭、白面包、白面条等,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流失殆尽;甜食与饮料,如糕点、糖果、奶茶、汽水等,几乎只能为人体提供毫无营养价值的“空热量”。
除了合理选择碳水食物,日常饮食习惯也至关重要。专家建议,用餐时应保持七分饱,进食过程要小口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在食物选择上,尽量偏向清淡,减少高糖、高盐、高油脂食物的摄入。
此外,积极投身户外运动也不可或缺。避免长时间久坐,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的锻炼时间,同时,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稳定体重同样有着积极意义。通过科学认识碳水化合物,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与运动习惯,人们能够在追求健康与理想体重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