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科技讯 5月11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期,圆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约155.89万人民币增至约215.64万人民币。
据报道,圆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大学魏文胜教授于2021年4月创立,主要研究环状RNA技术在创新药物和创新疗法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不久前,魏文胜课题组发表研究论文显示,团队制备的针对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对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广谱保护力。
(举报)
泰邦生物花溪生物制品生产基地项目近日奠基,总投资20亿元,占地192.21亩。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最先进的血液制品产研基地,预计年处理血浆产能翻倍至1200吨,年产值突破36亿元,年贡献利税1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个。该项目将按照智能制造高标准建设,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标杆工厂,助力贵州打造西南地区生物制药产业新高地。
回森AI美音黑科技亮相“回森音乐·成都制噪局”活动,8月30日至31日在成都东郊记忆举办。活动融合音乐街区、K歌互动、弹幕合唱等创新玩法,邀请傅如乔、刘莉旻等音乐人现场助阵。回森通过技术降低创作门槛,提供AI美音、一键修音等功能,打造便捷有趣的音乐社交生态,致力于实现“人人皆可唱歌”的梦想。
在信息爆炸时代,计算社会科学对多模态数据高效检索需求激增。传统方法面临依赖人工标注、忽视邻近信息及实值特征映射效率低等挑战。微算法科技开发了无监督稳健的图卷积哈希算法框架,通过二次语义融合、自适应计算策略和哈希学习结合,实现高效鲁棒的多模态检索。该技术减少人工依赖,提升特征鲁棒性和检索效率,为计算社会科学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文章探讨如何写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五篇大文章”,重点聚焦“科技金融”篇章。核心在于将创新技术深度融入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毛细血管。以小赢卡贷为例,通过专项计划、智能技术应用和持续迭代,精准滴灌实体经济,覆盖用户超800万,服务全国31个省市。未来将持续深化科技赋能,提升服务精准度与用户体验,拓宽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贡献科技金融力量。
康姿百德豪华柔压磁性枕通过科学设计实现全方位睡眠呵护。其“中央低洼、两侧微高”的独特形态精准贴合头颈曲线,提供自然支撑;慢回弹材料智能适应睡姿,分散压力;高透气面料与多孔设计保持干爽舒适。产品融合科技与人性化细节,从脊椎保护到温感体验,重新定义现代枕头的健康价值,守护每一晚深度睡眠。
近日,安吉尔专利V12超能泵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被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采用桥式对置布局,实现“三平衡”并配合超微振幅运动隔膜,大幅改善水泵运行中的振动噪声和隔膜疲劳破裂问题,具备超大通量、更低噪音、超长核心寿命等优势。安吉尔V12超能泵已获中、美、韩三国20项发明专利,此前荣获多项国际发明大奖,彰显了其在净水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未来,安吉尔将继续以技术创新驱动行业蓬勃发展。
如新集团推出PRYSM iO超光谱智能扫描仪,仅需手掌扫描一分钟即可完成皮肤类胡萝卜素检测分析,提供个性化营养建议。该便携设备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帮助用户日常精准评估营养摄入,开启量化健康管理新篇章。作为科技向善的实践,产品聚焦抗衰老、代谢健康及认知健康三大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带来普惠健康解决方案。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于2025年7月16日启动“丝路万里行”跨国全媒体活动,以西安为起点,穿越中国西部及中亚多国,通过无人机表演等科技手段展现丝路文化。活动亮点包括在新疆哈密的千机共舞灯光秀、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城的无人机演出等,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展示中国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成果。
8月26日,阳光新能源联合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在北京举办“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活动。通过馆企联动创新模式,展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站技术,以模型、实验等方式普及绿电知识,打破产业与科普壁垒。活动促进公众认知提升,推动新能源技术普及与产业协同发展,为双碳目标注入持久动力。
拍拍贷自2007年创立于上海,2017年纽交所上市,深耕数字技术应用,连接普惠金融人群与金融机构。截至2025年Q1,注册用户达1.77亿,展现广泛市场影响力。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初心,通过技术搭建金融桥梁,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社会化。注重扶持小微企业,2022年合作推出亿元免息贷款计划,2023年发起“好样的小店”公益项目。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全方位保障用户权益。未来将持续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强化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坚守消费者权益底线,稳步践行普惠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