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普渡大学最新资讯  > 正文

充放电循环的背后:新研究揭示了影响新旧锂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

2022-05-05 18:44 · 稿源: cnbeta

据悉,在经历了一定次数的充放电循环之后,锂离子电池不可避免地会迎来报废的命运。而为了尽可能地延长它们的寿命,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也在付出持续不懈的努力。最新消息是,在 2022 年 4 月 29 日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美国能源部 SLAC 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携手普渡大学、弗吉尼亚理工、欧洲同步加速器辐射设施的研究人员们,共同探讨了电池衰减背后的深层原因。

经历 10 次充放电循环的一块电池正极

起初,衰减似乎由单个电极粒子的特性所驱动。但在持续了数十次充放电循环后,这些粒子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SLAC 科学家、斯坦福同步加速器辐射光源研究员、兼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 Yijin Liu 表示:

构成电池电极的这些粒子,属于最基本的构建块。但当你放大后,就会注意到这些粒子的相互作用。

正因如此,若你想要打造更优秀的电池,就必须深入了解这些粒子是如何组合到一起的。

这项研究的重点,并不仅仅放在单个粒子上,还涉及它们的协同工作,以找到影响其寿命长短的模式。

于是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Liu 与同僚们借助了计算机视觉技术,来研究构成可充电电池电极的单个粒子,是如何随时间推移而分解的。

研究资深作者、普渡大学机械工程教授 Keije Zhao 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化学教授 Feng Lin 拿人举例称:

一开始,电池粒子各走各的路。但最终,彼此之间就会撞到,然后一起朝着某个方向去使劲。

想要了解峰值效率,就必须深入研究粒子的个体、以及它们在群体中的行为。

(传送门:Science)

为了探索这个想法,研究一作、SSRL 博士后研究员 Jizhou Li、普渡大学研究生 Nikhil Sharma 与其他同事展开了合作,以期用 X 射线对电池的阴极展开研究。

在经历了 10 或 50 个充放电周期后,他们用 X 射线断层扫描方法重建了 3D 图像,然后将这些 3D 图片分割成一系列 2D 切片、并使用计算机视觉方法来识别粒子。

最终他们确定了 2000+ 的单个粒子,不仅计算了每个粒子的大小、形状、表面粗糙度等特征,还计算了更多的全局特性 —— 比如粒子彼此接触的频率与形状变化程度。

接下来他们他们研究了这些细分特性是如何导致粒子分解的,并找到了一种不可忽略的模式 —— 即在 10 次充放电循环后,单个粒子的特性影响最大,包括颗粒的球形程度、以及体积 / 表面积比率。

然而在经历了 50 次循环之后,两个粒子相距多远、其形状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以及更细长的足球形粒子是否具有相似的取向,又在推动粒子分解这件事上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

Yijin Liu 补充道:换言之,与单个粒子相比,此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基于此,锂电池制造商可尝试开发出控制这种特性的相关技术。

比如他们可以借助磁场或电场,以将细长的粒子彼此对齐。新研究结果已经表明,这么做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举报

  • 相关推荐
  • 香港理工大学 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揭牌 培育计算人才创新生态

    8月11日,香港理工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成立"香港理工大学+鲲鹏昇腾科技创新孵化中心"。该中心将依托华为鲲鹏、昇腾技术路线,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开展前沿科技研究、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双方将在算力、算法及数据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计算产业发展,孵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这是华为在香港落地的首家科研生态共�

  • 如何精准计算AI大模型调用成本?复杂参数太多,预算总超支怎么办?

    文章探讨了AI模型调用成本管理的痛点,包括GPT-4等模型复杂的计费规则(如Token分级、上下文溢价、多模态叠加收费)导致实际成本常超预算40%。提出AIbase计算器三步解决方案:自动匹配场景参数、实时联动报价、明细成本拆解。通过跨境电商客服和高校实验室案例验证工具有效性,强调数据溯源、用量预警和预算缓冲功能,帮助开发者实现精准成本控制,告别手动制表与定�

  • 将AI大模型费用计算器作为战略工具:企业如何规避AI项目的成本陷阱

    AI项目规模化应用面临不可预测的运营成本挑战,尤其是大模型API调用费用难以精准预测,导致项目ROI计算失效。成本失控源于计费维度复杂、价格变动频繁及用户行为影响。领先企业通过成本管控前移,在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引入AIbase等成本计算工具,实现成本可视化,支持技术选型和预算建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管理,提升AI应用的经济性和可持续竞争力。

  • 如何用3分钟精准计算AI大模型成本?避免生成一篇万字文章就超支?

    AI大模型成本控制指南:实测三步预算法+企业级避坑方案。文章揭露行业痛点:1)价格迷雾:各厂商计费规则差异大,长文本/多模态存在隐藏溢价;2)团队实测GPT-4生成20篇行业分析(50万字)实际账单超预算4倍。解决方案:通过AIbase计算器实现精准预测:①场景化选择自动加载计费规则;②输入需求实时生成动态成本矩阵;③智能规避四大隐性成本(长文本衰减补偿/区域差价预警等)。跨境电商案例显示,使用工具后成本降低60%。核心观点:在AI时代,成本控制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 百度第一!百度智能云一见领跑视觉大模型赛道

    IDC最新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凭借"文心一言4.5"多模态大模型和"文心X1"深度思考模型,在视觉大模型领域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其智能云平台在算法模型、工程化落地、行业覆盖等方面优势显著,已服务餐饮、钢铁、电力等20多个行业,帮助数百家企业实现生产全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典型案例包括:为风电集团构建安全管控系统,巡检效率提升6-10倍;与中钢研合作金相分析模型,检测准确率达95%;助力连锁餐饮实现全国1000+门店服务质量量化管理,订单覆盖率从5%提升至95%。通过"云端大模型+边缘小模型"的协同架构,在保障精度的同时大幅降低应用成本,推动专业级视觉AI应用普及。

  • AI应用太烧钱?我们用一款精准的AI大模型费用计算器做出了清晰预算

    初创团队“智询未来”在开发AI问答应用时面临核心模型选择困境:GPT-4-turbo能力强但价高,Claude-3长文本处理优,Llama-3成本低但性能稍弱。通过AIbase成本计算器精准测算,发现Claude-3-Sonnet性价比最优,每月可省近4000元,还能通过优化提示词进一步降本15%。数据驱动的决策让团队将节省预算投入数据安全和提示词优化,凸显成本测算对初创企业技术选型的重要性。

  • 如何快速精准计算AI大模型费用?试试这个三步完成的免费工具!

    文章讲述AI项目预算失控的普遍现象:李工团队因手动计算GPT-4等大模型调用成本复杂,最终预算比实际支出少25%。行业调查显示73%团队曾因模型成本失控被迫调整项目。AIbase推出三步极速成本计算器解决痛点:1)集成50+主流大模型参数库;2)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即可生成预算;3)10秒输出详细成本对比报告。该工具已帮助电商企业节省40%预算,其优势在于实时追踪官方定价、智能匹配场景规则、自动生成多模型对比报告,让晦涩的token计价变得直观透明。目前已有超12万开发者使用该工具优化AI项目成本。

  • 普渡机器人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 Max,重塑智能清洁新高度

    普渡机器人于2025年8月20日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Max。该产品在MT1基础上大幅升级,搭载3D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显著增强复杂场景感知与避障能力。通过AI技术实现自适应清洁、垃圾识别、巡检清洁等功能,支持10万平方米以上大场景作业。具备自动振尘过滤和智能避雨机制,提升安全性与运维效率,重塑智能清洁行业新标准。

  • 邦盛科技中标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高性能流式计算引擎平台

    邦盛科技中标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大数据基础能力升级项目,将建设高性能流式计算引擎平台。该项目通过实时处理通信流式大数据,提升浙江电信实时计算决策能力,构建基于现有基础设施的实时指标计算技术体系。项目采用邦盛自主研发的"流立方"时序大数据实时智能处理平台,支持每秒300万笔数据处理,平均延迟低于1毫秒,性能指标国际领先。平台将应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识别预警,通过分析风险网站的时序访问行为,实现秒级指标计算和分钟级预警输出,赋能公安部门更精准高效地开展反诈工作。该平台还将支撑浙江电信各业务场景在时效性、精准性和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助力数字化转型。

  • 第四代革新视觉体验!技嘉魔鹰Q280G WOLED显示器正式上市

    技嘉科技2025年8月18日发布旗舰电竞显示器魔鹰Q280G,搭载LG Display第四代WOLED Meta3.0面板。该27英寸专业显示器采用全新光源架构,峰值亮度达1500尼特(较上代提升50%),通过VESA DisplayHDR TrueBlack500认证,支持280Hz高刷与0.03ms响应,配备99.5% DCI-P3色域和原生1,500,000:1对比度。接口含双HDMI2.1、DP1.4及USB-C,支持KVM切换功能。首发优惠价2899元(原价3399元),前50名下单赠蓝牙音箱,8月18日晚8点正式开售。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