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龍鹰一号最新资讯  > 正文

吉利首颗7nm车规芯片“龍鹰一号”正式公布:8核CPU+14核GPU

2021-12-11 08:29 · 稿源: 快科技

12月10日晚间消息,吉利汽车在官微正式公布吉利芯龍鹰一号”面市。

龍鹰一号”是智能吉利2025的排头兵产品,定位是吉利首款国产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

官方介绍这是一颗由旗下芯擎科技自研中国第一颗7纳米制程车规级SoC芯片,标志着龍鹰一号”在智能座舱领域正式启航。

龍鹰一号”将于2022年三季度实现量产,并于年底按计划前装量产上车,量产上车的首款车型是吉利旗下的主力车型。

规格方面,龍鹰一号”采用8核CPU、14核GPU、NPU”可变成卷积神经网络引擎算力8TOPS INT8。支持LPDDR5-6400内存,系LPDDR5在座舱SoC首款商用,提供51.2GB/s内存带宽。

安全性方面,达到AEC-Q100 GRADE 3级别,ASIL-D标准的安全岛设计,内置独立的SECURITY ISLAND信息安全岛,提供高性能加解密引擎,支持SM2、SM3、SM4等国密算法,支持安全启动,安全调试和安全OTA更新等

此前在10月底的智能吉利2025活动(吉利龙湾技术荟)中,吉利以SE1000的名字称呼这款智能座舱芯片,当时给出的参数包括面积83平方毫米,采用87层电路,集成88亿颗晶体管。

彼时吉利还规划,2024年~2025年推出5nm车载一体化超算平台芯片和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

举报

  • 相关推荐
  • 全球DRAM价格飙升 长鑫LPDDR5X量产成市场“稳定器”

    DRAM合约价近期暴涨,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暂停DDR5报价,导致供应链紧张,现货价格一周内飙升25%。机构预测四季度DRAM价格将上涨18%-28%,NAND闪存合约价也将全面上涨5%-10%。与此同时,长鑫存储已量产LPDDR5X产品,覆盖多种容量和速率,技术达国际一流水平。全球内存市场格局正从“三足鼎立”向“四方争霸”演变,下游客户纷纷签署长期协议以确保供应稳定。

  • 华为乾崑生态大会即将启幕,MoLA重塑智能座舱发展方向

    华为乾崑生态大会将于2025年11月20日在广州举行,届时将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新动态。重点包括:智能座舱通过MoLA架构实现全感官体验、自然交互和主动服务,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感知;Harmony Space 5已搭载该架构,具备导航纠错、口语控车等能力。未来座舱将像人类助理持续进化,可能建立类似自动驾驶的等级标准,推动行业智能化新突破。

  • 腾讯智慧出行助力朗逸Pro升级智能座舱体验 推动微信等腾讯生态产品上车

    上汽大众11月17日发布朗逸Pro,起售价8.88万元。作为亮点,该车型率先搭载车载微信,支持语音播报消息、接听电话,确保驾驶安全;集成腾讯地图车机版,提供实时精准导航,并实现手机车机信息无缝流转。腾讯智慧出行基于云、AI及生态优势,推动微信等产品上车,助力打造差异化智能座舱体验。未来双方将持续合作,拓展更多服务场景,结合AI能力优化用户出行。

  • 探秘长城汽车健康座舱,用心守护用户呼吸健康

    长城汽车关注车内空气质量,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可能来自内饰、胶粘剂等材料,长期接触影响健康。为此构建贯穿研发、检测、供应、生产环节的空气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有害物质,投入超600万元建设专业实验室,并培养“金鼻子”团队进行主观气味评价,确保座舱环境清新健康,让消费者安心出行。

  • 小米手表S4 eSIM/Sport宣布支持开通中国移动一号双终端

    小米手表S4 eSIM版与S4 Sport版正式上线,用户连接小米手机后可通过中国移动“一号双终端”业务实现手表与手机共享号码的便捷通信。目前云南、四川两省暂未开放,其他地区用户可通过小米运动健康App在线自助办理。办理需确保手表与手机连接,并在手表设置中开启移动网络开关,待eSIM数据传输完成后即可使用全部功能。其他支持eSIM的小米手表产品也在逐步认证中,未来将陆续开放服务。

  • 智能座舱的“理想”样本背后,为什么需要一朵AI云?

    文章探讨了智能座舱体验作为汽车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指出在AI时代汽车正从“出行工具”转变为“移动空间”。理想汽车与阿里云的合作展示了如何通过端云协同架构实现“速度”与“深度”的结合:端侧确保交互响应速度(如通义Qwen模型延迟仅211ms),云侧承担深度推理和长期记忆(基于Tair、Lindorm等数据库实现99.5%召回率)。这种协作既定义了“家”般的座舱温度感,也揭示了车厂与云厂商的高效合作模式,推动移动智能体持续进化。

  • 软件定义汽车的质量革命:AI Agent如何终结座舱OTA的“路测噩梦”

    在“软件定义汽车”浪潮下,智能汽车竞争核心转向座舱体验、ADAS功能及OTA迭代质量。然而,传统软件测试模式成本高、耗时长,难以覆盖复杂场景,易导致漏洞。AI驱动的“无人测试”通过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实现三大突破:需求自主解析与测试规划、GUI自主探索与自愈维护、智能诊断与根因分析。这将催生“人机协同”新范式,测试工程师角色转向质量策略师。到2027年,超80%企业将集成AI测试工具,汽车行业2025年成为转型关键节点。

  • 工程师变身AI“指挥者”,吉利与阿里云的软件开发变革实验

    1975年,IBM工程师Fred Brooks在《人月神话》中指出软件工程的核心难题:系统与团队规模增长会导致复杂度指数级上升,且“没有银弹”能单一提升生产力。如今汽车行业正经历软件史上最大挑战,吉利汽车软件人员占比从不足10%跃升至40%,智能汽车代码量超亿行。面对异构系统协同、安全标准严苛等难题,吉利与阿里云通义灵码深度合作,通过AI生成代码(占比超30%)、代码审查测试等,提升开发效率20%,并探索用AI破解遗留系统维护、知识传递等痛点。工程师角色正从“执行者”转向“AI指挥官”,未来或实现从需求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协同。

  • 卢伟冰:小米汽车预计本周完成全年35万台的年度交付目标

    小米集团11月18日发布2025年Q3财报,汽车业务表现亮眼:第三季度交付超10万台,前三季度累计突破26万台,预计本周完成全年35万台交付目标。交付效率显著提升,后20万台仅用232天,较前10万台提速近一倍。9月单月交付40023台创品牌新高,10月持续突破4万台。门店覆盖125城达424家,11月计划新增17家并拓展8个新城,全年出货量有望接近40万台。

  • 零跑汽车:第三季度净利润1.5亿元 共交付17.39万台汽车

    零跑汽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总收入194.5亿元,同比增长97.3%;净利润1.5亿元,连续季度盈利。汽车交付量17.39万台,同比增长101.8%。自3月起连续8个月稳居中国新势力月销冠军,9月首破6万台,10月冲上7万台,刷新纪录。CEO朱江明宣布提前45天完成年度50万辆目标,多款新车待发,明年将冲击百万销量,争取更上一层楼。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