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特斯拉最新资讯  > 正文

特斯拉AI Day首秀:FSD进化?还有超算Dojo、500亿个晶体管D1芯片、人形机器人

2021-08-21 10:36 · 稿源: TechWeb.com.cn

【TechWeb】北京时间8月20日,特斯拉在美国成功举办AI Day活动。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人工智能部门总监Andrej Karpathy等多位工程师,在线讲解特斯拉纯视觉方案FSD的进展、神经网络自动驾驶训练、D1芯片、Dojo超级计算机等相关信息。

特斯拉的纯视觉传感器方案的实现,离不开多任务学习HydraNets神经网络架构。每辆特斯拉汽车拥有8个环绕车身、覆盖周围360的摄像头,来获取交通信号灯、信号牌、匝道、路缘等周边信息,为神经网络学习提供了绝佳条件。

Andrej说:“我们希望能够打造一个类似动物视觉皮层的神经网络连接,模拟大脑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就像光线进入到视网膜当中,我们希望通过摄像头来模拟这个过程。”

多任务学习HydraNets神经网络架构可以将8个摄像头获取的画面拼接起来,并完美平衡视频画面的延迟和精准度。通过人工或自动标注车道、车辆、信号灯、障碍物等环境和动静物体,系统会逐帧分析视频画面,了解物体的纵深、速度等信息,再将这些数据交给车队学习。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发现了几个问题:这些参数和空间追踪是很难通过C++这个基础架构实现拼接的;有一些空间数据的输出质量不高;不同摄像头获取的物体信息不同,拼合时很难进行整体把握。

为解决这些问题,特斯拉开发了“矢量空间”(Vector Space)技术,同时兼具了非凸优化算法(Non-convex)、高维度两大优势。该技术可以通过8个摄像头输入的数据为基础绘制3D鸟瞰视图,形成4D的空间和时间标签的“路网”以呈现道路等信息,帮助车辆把握驾驶环境,更精准的寻找最优驾驶路径。

有了海量、精准的视频数据,特斯拉还需要创造一个强大的神经网络,并对网络进行特殊的布局,使这些数据能在一个总的主干网络上进行整合和重新分析。因此,特斯拉“高楼平地起”,自主研发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训练方式。

特斯拉拥有一支由世界各地人才组成的数据标注团队,规模在1000人左右。团队每天对视频数据中的物体在“矢量空间”中进行标注,在善于把握细节的人工标注和效率更高的自动标注配合下,只需要标注一次,“矢量空间”就能自动标注所有摄像头的多帧画面。这为特斯拉带来了上百亿级的有效且多样化的原生数据,而这些数据都会用于神经网络培训。

同时,特斯拉还开发了“仿真场景技术”,可以模拟现实中不太常见的“边缘场景”用于自动驾驶培训。在仿真场景中,特斯拉工程师可以提供不同的环境以及其他参数(障碍物、碰撞、舒适度等),极大提升了训练效率。

由此,特斯拉FSD系统已可以实现每1.5毫秒2500次搜索的超高效率,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在其中找到最安全、最舒适、最快速的自动驾驶路径。

当下,随着所需处理的数据开始指数级增长,特斯拉也在提高训练神经网络的算力,因此,便有了特斯拉Dojo超级计算机。

特斯拉的目标是实现人工智能训练的超高算力,同时还要扩展带宽、减少延迟、节省成本。这就要求Dojo超级计算机的布局,要实现空间和时间的最佳平衡。

组成Dojo超级计算机的关键单元,是特斯拉自主研发的神经网络训练芯片D1芯片。D1芯片采用分布式结构和7纳米工艺,搭载500亿个晶体管、354个训练节点,仅内部的电路就长达17.7公里,实现了超强算力和超高带宽。

1500个D1芯片共53万余训练节点,组成了Dojo超级计算机的训练模块。由于每个D1芯片之间都是无缝连接在一起,相邻芯片之间的延迟极低,训练模块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带宽的保留,配合特斯拉自创的高带宽、低延迟的连接器,算力高达9PFLOPs(9千万亿次)。

得益于训练模块的独立运行能力和无限链接能力,由其组成的Dojo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拓展在理论上无上限,是个不折不扣的“性能野兽”。实际应用中,特斯拉将以120个训练模块组装成ExaPOD,它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工智能训练计算机。与业内其他产品相比,同成本下它的性能提升4倍,同能耗下性能提高1.3倍,占用空间节省5倍。

与强大硬件相匹配的,是特斯拉针对性开发的分布式系统DPU(Dojo Processing Unit)。DPU是一个可视化交互软件,可以随时根据要求调整规模,高效地处理和计算,进行数据建模、存储分配、优化布局、分区拓展等任务。

不久后,特斯拉即将开始Dojo超级计算机的首批组装,并从整个超级计算机到芯片、系统,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

除了备受期待的神经网络学习与Dojo超级计算机,在活动末尾,马斯克在谈到AI发展方向时,还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抛出了“Tesla Bot”。Tesla Bot高1.72米,重56.6千克,脸上的屏幕可显示信息,拥有人类水平的双手,并有力反馈感应,以实现平衡和敏捷的动作。

马斯克表示,Tesla Bot将利用Dojo超级计算机的训练机制来改进功能,并补充道:“未来劳动力不会短缺,但体力劳动只是一种选择。Tesla Bot可以执行一些危险性、重复性、枯燥的任务。”Tesla Bot或将在明年推出首个原型机。

想象一下,如果特斯拉生产线的人类工人一半替换为机器人,Model3、Y会不会进一步降价,跌入20万以内区间?

举报

  • 相关推荐
  • 马斯克:特斯拉FSDV14.2会大规模推送

    特斯拉FSD V14.2无人驾驶系统即将全面更新,马斯克确认该系统稳定性更佳、功能更完善。新版已解决超92%技术障碍,尤其在变道迟疑和刹车异常方面优化显著。新增"疯狂麦克斯"模式兼顾高速行驶与主动变道策略,智能性较前代大幅提升。实测显示系统能高效应对复杂路况,完成并行操作,体现高识别功能与稳健驾驶风格。马斯克表示V14.2将推动FSD大规模应用,后续版本将持续迭代,助力无人驾驶迈向新时代。

  • 特斯拉新一代Roadster年内亮相 马斯克曾称零百加速不到1秒

    特斯拉首席设计师弗朗茨冯霍尔茨豪森近日在一档播客节目中明确表示,新一代特斯拉Roadster将按计划于今年亮相,研发进展顺利且已接近完成。 作为特斯拉的最强性能版本车型,新一代Roadster的性能参数一直受到网友关注。 特斯拉CEO马斯克此前曾披露,该车型设定了极为大胆的性能目

  • 红魔11 Pro独家首发纯平设计:摄像头不凸起

    今天下午,红魔11 Pro系列正式亮相,这是红魔最强电竞旗舰。 作为新一代电竞旗舰,红魔11 Pro系列重新定义未来电竞性能美学。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倪飞表示,手机行业设计雷同,红魔敢于不同。 据悉,红魔11 Pro系列延续了红魔透明设计血统,率先采用水冷可视化设计,同时加入了透明RGB灯效,辨识度拉满。

  • 他提前马斯克7年就提出了硅基生命的概念

    中国创业者司马华鹏于2017年首次系统提出“硅基生命”概念,比马斯克公开讨论类似理念早七年。他构建了完整理论框架,强调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的“共生进化”关系,体现东方“天人合一”哲学。相比之下,马斯克2024年提出的概念更侧重“竞争进化”与风险意识。七年来,司马华鹏带领团队专注技术实践,从数字人研发到多模态AI系统,逐步推出拟人化数字生命体。尽管其贡献因语言壁垒和低调作风未被国际广泛认知,但技术积累与东方智慧正日益获得认可。

  • 马斯克称xAI Grok“儿童模式”已上线 完善布局全年龄段

    马斯克10月26日在X平台宣布,其人工智能助手Grok的“儿童模式”已全面上线。该模式是7月预告的“Baby Grok”计划阶段性成果,承诺为儿童提供友好内容,但具体功能设置、过滤机制及适用年龄等细节尚未披露。媒体分析指出,Grok正构建覆盖全年龄段用户的AI生态体系,从标准对话到儿童专属版本,展现xAI在人工智能助手领域差异化竞争的雄心。

  • 网信办宣布开展“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自即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四类问题:严查低俗团播诱导打赏行为;深入治理虚假人设欺骗打赏现象;严格管控诱导未成年人打赏问题;着力遏制刺激用户非理性打赏倾向。专项行动要求各地网信部门细化工作措施,督促平台完善审核标准、打赏规则和限额管理,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对屡教不改的账号、平台及MCN机构将依法严惩并曝光典型案例,推动形成网络直播打赏问题常态化治理格局。

  • 特斯拉全新功能上线:氛围灯会随音乐跳舞

    特斯拉通过2025.26版OTA更新推出“音彩光舞”功能,让车内灯光随音乐律动,提升座舱氛围,还支持锐舞洞穴等玩法及专辑封面颜色匹配。同时上线“车鱼视听”应用,可登录抖音账号浏览视频、收听头条新闻,并支持Apple Music百首以上播放列表随机播放及自定义音频均衡器预设,优化听觉体验。此次升级大幅提升了座舱娱乐体验。

  • 微算法科技(NASDAQ:MLGO)开发延迟和隐私感知卷积神经网络分布式推理,助力可靠人工智能系统技术

    微算科技开发了延迟和隐私感知卷积神经网络分布式推理技术,通过创新队列机制和深度强化学习优化CNN推理过程,结合分布式计算与隐私保护机制,在降低边缘设备计算延迟的同时强化数据隐私。该技术将推理任务智能分配到不同节点,减少数据传输范围,实现高效推理与隐私安全的平衡,为智能医疗、交通等领域提供可靠解决方案。

  • 苹果前员工因名叫“三星”走红网络:最终他选择改名

    苹果前员工因撞名三星走红网络,他最终选择改名。 据媒体报道,2012年,一位名叫Sam Sung的苹果零售店员工意外走红,因他的名字Sam Sung跟苹果竞争对手三星的英文(Samsung)字母一致,而且二者的发音接近。 Sam Sung在接受采访时详细讲述了那段经历以及自己最终决定改名的原因。2012年,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Sam Sung的苹果工作名片,相关内容迅速传播开来。苹果方面随即�

  • AI日报:Hailuo 2.3发布;豆包AI编程史诗级升级;马斯克推出AI百科全书Grokipedia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领域突破:海螺AI 2.3实现视频生成技术跃升,支持双模式免费试用;豆包AI编程工具实现零基础可视化开发;马斯克推出AI百科Grokipedia;Mistral发布企业级AI开发平台;Anthropic推出金融版Claude,显著提升分析师效率;Pinterest升级AI购物助手功能;英伟达推出全能模型OmniVinci刷新性能纪录;DeepSeek模型在港大美股交易竞赛中以10.61%年化回报率夺冠。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