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腾讯云
12-20
2025年6月11日,海辰储能在SNEC展会上发布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Cell 1175Ah,开启长时储能规模化应用新阶段。该产品专为4-8小时储能设计,具备超大容量、超长寿命、超高安全和超低成本四大优势,填补了中长时储能专用电池空白。海辰通过五大工艺创新实现量产突破,包括突破性宽幅厚涂布工艺、高效叠片技术等,使生产效率提升35%-45%。产品采用多层安全防护体系,获得UL1973和UL9540A国际认证。同时海辰与以色列EPC公司EI-Mor达成战略合作,推动首个海外长时储能项目落地。作为全球首批量产千安时电池,∞Cell 1175Ah及其6.25MWh储能系统有望成为行业新标杆,彰显海辰在储能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近日,供应链传出关于苹果新机的消息。即将推出的全新超薄机型iPhone17Air有望成为第一款采用先进电池技术的苹果手机,其日本供应商TDK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相关工作,计划在6月底前完成新一代硅负极电池的发货。 据了解,TDK此次推出的新型电池采用了硅负极技术,替代了传统的石墨材料。这一技术革新使得同等体积下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了15%,对于超薄机型而言,这一突破
快科技5月17日消息,苹果将推出全新超薄机型iPhone 17 Air,成为首款采用日本TDK新一代硅负极电池技术的苹果手机。TDK新型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5%,计划6月底前提前出货。该机厚度仅5.5mm,取消物理SIM卡槽仅支持eSIM,配备自研C1基带芯片并移除超广角镜头以腾出电池空间。iPhone 17 Air将取代Plus机型,预计9月亮相。
2025年4月10日,海辰储能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重磅发布尺寸为73.5*286*216mm的∞Cell587Ah储能电池及搭载该款电池的∞Power6.25MWh2h储能系统。∞Cell587Ah储能电池已于2025年4月份开始全球送样,∞Power6.25MWh2h储能系统将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海辰储能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定义∞Cell587Ah电池的尺寸标准,充分展示了海辰储能作为专业储能品牌的技术创新实力和行业领导力,朝着以“极致成本重构能源经济性,极致安全筑牢生命防线,极易维护解放用户价值,超高适配突破场景边界,环保领先守护地球未来”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昆工科技控股子公司昆工恒达与中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电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分别签订昆工中电灵武10万千瓦和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保障性风电项目合作协议。随着公司在铅炭电池领域的布局,未来储能业务可能会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自然界中钠储量丰富,其地壳丰度是锂元素的400倍以上。如果将其中1%做成钠电池,按照全球储能每年新增1TWh计算,能满足150亿年的储能需求。海辰储能将继续站在储能技术的前沿,以“快人一步”的创新,全力挖掘和释放钠电储能的巨大潜力,助推储能产业的新发展。
11月25日,宁德时代天行重型商用车系列电池发布,在续航里程、补能速度、安全标准等多方面均实现突破,全面开启纯电重型商用车全场景时代。宁德时代国内商用车事业部CTO高焕击穿5大行业技术瓶颈,塑造重型商用车电动化新标准随着重型商用车电动化进程不断提速,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制约纯电重型商用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从2024年7月至今,宁德时代已接连在物流领域与公共交通领域推出天行L-超充版、长续航版和天行B-客车版,实现商用车全产品覆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半固态锂电池已经实现商业应用。该电池和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能量密度更高,能够平均延长无人机飞行时间20%,能够使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新能源电池之一。尽管我国在大科学装置领域的起步相对较晚,但自40年前首个装置破土动工以来,我们已逐步构建起包括航空遥感系统、人造太阳以及地面空间站”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利器。
蜂巢能源今日宣布,近日,蜂巢能源低容量高电压商用轻卡100kWh电池系统标准品正式下线。该电池满足当前电动轻卡市场需求,单次满电续航能力可达300公里,轻松覆盖城市内部及周边的日常运输需求,为物流、货运等行业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今年1-6月份,蜂巢能源在商用车装机量以0.66GWh的装机量排名全国第六,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1%。
就在今日,安徽发布”官方发文称,安徽国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全球首款可商用的钾离子电池产品两轮电动车用钾离子电池组和钾离子储能系统钾能壹号”。该产品系安徽国芯新材料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麦立强教授团队通过产学研合作,基于该团队发明的电子/离子双连续输运储能材料与器件多尺度调控技术研发的。预计今年年底即可实现钾离子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电芯与储能系统的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