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未雨绸缪,厉兵秣马
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最近两个月在收紧招聘上纷纷有所动作,引发大量解读,被视为是BAT对资本寒冬做出反应。然而,三家公司的解释无关经济,都指向“人才结构优化”这个关键词,意在改善人力资源臃肿,提升效率。
根据看准网平台上的职位大数据,截止10月25日,BAT公开放出的职位需求经历了明显的变化。三家都利用3-5月的招聘旺季大举招兵买马,而到了9-10月的另一个招聘旺季,除了岗位需求始终较为稳定的腾讯,百度和阿里在社招岗位上都有明显收缩。
百度陡峭的岗位需求走势印证了其上半年激进的招聘策略,员工数达到5万人。正如在暂停社招后,李彦宏10月27日在和复旦大学学生交流时回应说,百度“前期招人有点猛,想消化一下。”数据显示,10月份百度社招职位数相比9月锐减两倍。
然而大厂做决策通常不是闪电袭击式。百度在人才上的主动收缩在进入下半年后已见端倪;百度内部人士也证实,两三个月前已启动经费和岗位缩减,直至最近的社招冻结。根据Boss直聘的数据监测,一向非常积极的百度系Boss在10月的活跃度大大下降,查看求职者简历和交换联系方式等核心互动行为下降了66.1%。
从招聘岗位分布角度,技术与运营类职位在三家巨头中都占据了主导。其中,一向以“技术流”为荣,更愿意在如无人驾驶等不产生短期利润的“黑科技”项目上投入资源的百度对工程师岗位的需求超过40%。百度10月30日公布的2015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当季的研发成本为2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9%,主要为研发人员数量增长带来的人力成本。
阿里巴巴为实现其重构商业生态的野心,在运营和市场方面大量吸纳人才。业务广泛的腾讯岗位需求在三家中最为平衡,运营和产品类岗位对于其把控移动端社交和娱乐入口的战略则尤为重要。
对能力的高要求同样印证了阿里在2015年“优中取优”的人才战略调整,82%的新开放岗位要求3年以上工作经验。阿里巴巴10月27日公布的2016财年二季度财报披露,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其员工数量增加了3423名。而此季度增加的2229名员工则主要来自校园招聘和所收购公司。
根据Boss直聘数据监测,阿里系Boss们10月查阅求职者简历和聊天行为均有超过200%的增长,但交换联系方式等进一步推进行为则下降了30%。因创业大潮等种种原因,过去两年中阿里员工离职率亦有所增长,没有大肆补血而是有所收敛,3.6万人的阿里在招聘上显示了足够的克制。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