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一个半旧不新的工业园里,十月妈咪的办公楼并不起眼,但刚进门口就可瞅见挂在墙上的巨幅海报。海报上十月妈咪的代言人小S红唇黑皮衣,海报下面则拥挤地停了十几辆电动车。
这样咫尺之间的鲜明对比,在后面的交流中还不时闪现。比如,如今占了孕妇服装20%的市场份额的十月妈咪,原本只是起源于杭州一家门店。又比如,体量还小时便邀请台湾女星小S代言,被行业认为疯了肯定会完蛋,结果却成为十月妈咪向上走的历史性转折。
白手起家的老板,血液里面容易保留着进攻市场的活力与生意人的精明。在电商发展的新一轮赛跑中,十月妈咪的步子依然带着杭州开门店时的新锐,以及接近于“傲娇”的冷静。
他们不敢做的事我敢了
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这句话经常被创业者用来自我激励。实际上,很多时候,只要方向对了,路就不会远。
1997年,十月妈咪创始人赵浦还是杭州西湖边一家外贸孕妇装小店的掌柜,之后五年的时间他过加盟把摊子铺大,但终归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小批发商而已。直到2005年,十月妈咪从杭州搬到上海,开始品牌化运作之后才快速奔跑起来。
“当时我们认为建立品牌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找人代言,2007年用数百万(当年十月妈咪10%的销售额)签了小S独家代言2年时间。同行说我们这么做肯定要死,谁知道一下子渠道全打开了。原来我们总是求着渠道商,后来是消费者看到我们的广告直接问经销商要我们的产品。”上海有喜副总经理卫达告诉亿邦动力网,当时孕妇装公司都是小公司,不敢在品牌运营上大投入,十月妈咪的高举高打的做法迅速一炮而红。
十月妈咪的代言广告与七匹狼、鸿星尔克等晋江品牌比起来,成本低许多而又见效快,在这背后实际上占了不为人知的两个便宜。
第一,不花一分钱找到最响亮的广告语。当时十月妈咪找了许多广告公司,文案都不够带劲,最后是十月妈咪一位女性创始人的一句话震撼了所有人——闪开!十月妈咪驾到。
“孕育生命是多么牛叉的事情,准妈咪们应该被人尊重才对,结果产检时被医生呼来喝去,在家不打扮变妇女,走出去也不被人照顾。我们创始人就呼吁准妈妈们站起来,为自己代言做辣妈。”卫达说,这句品牌广告语一下子戳中了一批准妈妈的心。
第二,用最便宜的费用签下了上海地铁屏2/3的广告。2007年地铁小屏幕的广告还没有人投,赵浦一签就是几年,每天播放800次不同长短的宣传片,加上令人耳目一新的广告语,令许多消费者以为十月妈咪是来自台湾的中高端品牌。
幸运的是,小S在2007年怀孕后,又接连两次怀孕。就在2007年当年,十月妈咪的市场占有率从行业第四上升到了第一。此后,赵浦采用了子品牌,一是推出85至90后的萌妈系自有品牌“Uki有喜”,2012年又代理了意大利孕妇装品牌Pietro Brunelli,自此三个品牌以金字塔状覆盖了不同层次的用户群。
他们热衷的事我不参与
受众较窄的品牌在互联网上更有发展的土壤。2011年前后,淘宝先后出来了韩都衣舍、裂帛、茵曼这样的原创品牌,而在孕产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具备品牌意识的卖家,比如专注孕妇洗护的亲润、袋鼠妈妈,如今在淘宝每个月有一千三四百万的销售额。
看到电商的凶猛增长,一直关注行业发展趋势的赵浦,2011年再也没有犹豫,第一步选择在天猫开店。
和许多传统品牌不同的是,十月妈咪没有参与淘宝和天猫的价格战,哪怕是双十一这样令无数品牌心动的促销大节,十月妈咪也只是蜻蜓点水般降价抓用户。
正是因为如此,十月妈咪头两年线上销售额增长不快,直到2013年才开始爆发式增长,而这一年正是其他传统品牌感叹电商成本太高难做销量的开始。
“有店铺的地方销量一般就更好,2013年网上能突飞猛进做到2亿,主要是原因还是品牌积累到一定的阶段。”卫达2005年加入十月妈咪,他见证了品牌崛起的力量。
而创始人赵浦一直比较重视品牌形象塑造,除了不参与电商的价格大战之外,针对线上和线下还做了产品区隔,卖的产品完全不一样,并没有把电商当作下水道。
据卫达介绍,十月妈咪线上的客服和推广团队非常强悍,一共八九十人,其中一半是客服,客服的平均工资达到六七千。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