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各大手机厂商就开始了密集的新机“轰炸”。10月,小米Note2发布;11月,魅族PRO6s与华为Mate9接踵而至。各种配置强悍、外形诱人的新机“揭竿起义“,誓要给一年尾声上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智能手机品牌在产品设计上保持自身的优秀品质十分不易,以手机的拍照功能为例,手机厂商要想以主打拍照功能为主突出重围,势必要做到:不堆砌硬件,升级优化软件。在众多品牌都纷纷以摄像头大像素作为主打时,而在手机硬件和软件上的双双发力,才能真正为用户带来行业领先的拍照体验。
意图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的国产手机厂商们在硬件方面的调校上没少下功夫。全面升级索尼IMX278、IMX298等比较新图像传感器;镜头部分增加OIS光学防抖或是中置镜间马达;大范围普及使用相位/激光对焦;甚至是不惜血本重金投入自主研发ISP。
在这一方面,华为1200+2000万徕卡双摄像头在业界或许小有名气,视觉呈现效果也不错。另外一款高像素手机小米Note2也不遑多让,但与魅族PRO 6s的1200万像素相比,实际拍照效果并没有多大区别。对于像素越高拍照效果越好的误区早已昭然若揭,一张照片的好坏取决于传感器能够接收多少光线,因此像素感光部件的大小要比质量更加重要,这一点上魅族显然深谙此道。而在摄像头闪光灯上,小米Note2要逊色一些,魅族PRO 6s的环形闪光灯不仅美化了产品,甚至在拍照时还保证了画面的质量,尤其是在夜拍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如下图魅族PRO 6s拍摄出的样张,对夜间噪点的控制非常不错,在昏暗的弱光环境下,画面纯净度高,色彩表现很让人满意。
提及夜拍,就不得不提到智能手机的光学防抖技术。在华为新发布的Mate 9中,除了搭载大像素摄像头之外,也具备了光学防抖,而初次搭载光学防抖系统的魅族PRO6s,在传统的两轴防抖基础上,又加入了两轴,形成了四轴光学防抖技术,可以在拍照时大大提高照片清晰度。值得一提的是魅族Flyme相机通过其智能N选1算法,在开启快门后连拍,从这些照片中选取出最清晰的一张照片。既有手机硬件上的光学防抖,又从软件层面将拍照过程中因用户的手抖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较低。但小米Note 2就略显诚意不足,使用EIS系电子防抖技术对画质影响很大,这一功能与新发布的几款旗舰机相比处于弱势。
在软件方面,有赖于各家手机对自研系统的开发,各家系统各具特色,因此在拍照时色彩的饱和度、对焦速度、边缘处理、白平衡等方面在优化后都有不错的表现。但是由于各手机厂商采用的算法以及镜头、CCD等硬件的差异,不同手机在色彩表现力上同样千差万别。以华为Mate 9为例,在最近被爆出的样张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最近雾霾比较多,但华为拍出的照片清晰度还是有不错的保证,不过在色彩上的中规中矩略有些流于平淡。而魅族PRO 6s无论在清晰度还是在色彩表现力上可谓后起之秀超群绝伦,尤其是对画面曝光的控制,让整体画面偏暖,对色彩的中性调校使成像风格更加细腻柔和。
除了色彩上的调校能力,优秀的软件算法也会为手机增添更多亮点。工业品和艺术品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其中是否融入了其作者内心的温度。为了让用户拍出更加有“温度”的照片 ,vivo光学实验室曾与美国Arcsoft公司合作,专门对vivo手机的美颜算法进行革新,创造出第二代复眼防抖和夜景加强算法。华为P9的拍照功能合并了黑白、彩色两种算法。而魅族一贯在这类自主算法研究上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包括比较新旗舰机PRO 6s的全景算法和盲测平台,不仅让全景算法的成片率得到了提升,还让用户能够拍出尺寸更大,融合更好的全景照片。“盲测平台”则是通过调研用户的视觉偏好,结合用户的反馈,在海量的数据中归纳出了一种最为接近人们肉眼喜好的成像风格,让经过软件算法调整后的照片在人眼中同样具有自然的美感。
根据TSR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亿部,预计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接近20亿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饱和,许多洋品牌纷纷开始跨界转战其他细分领域,相较之下,国产手机如今虽已占有一定优势,但若没推陈出新,优势必将难以为继。由此看来,在众多机型纷纷偏重大像素,拼硬件实力的时候,魅族除了硬件的诚意,更是在软件层面深度发力,软硬件紧密配合双重发力,反倒为智能手机拍照界注入一股清流。在年末的这场国产智能机的大比拼中,笔者也希望各大品牌能够真正好好在算法和调校方面下功夫,想必高像素之争回归理性也将指日可待了。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