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广 > 关键词  > 微博运营最新资讯  > 正文

知乎问答精选:如何运营好一个公司的官方微博

2012-07-16 15:18 · 稿源:站长之家-知乎

站长之家(7月16日)知乎问答精选:越来越多企业利用微博来进行市场营销,但究竟需要如何做,从哪儿入手,一直困扰着许多希望从事微博运营的网友和企业。编辑精选了知乎上业内人士对企业微博运营的经验内容,分享给网友,希望能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企业微博运营的方法。

问:如何运营好一个公司的官方微博?

精彩回答一:黄海均的十条微博运营经验

1、基本资料、用户标签、头像、公司名、网站 url、个性化皮肤背景完整,让用户第一眼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名字和公司或产品名一致即可。最烦那些「xxx 网官方微博」了,你发的内容到位,自然能证明你就是「官方」的。

3、适当的发布节奏。不要刷屏,不要连续 2 天不说话。

4、良好的内容组织。措词用语、内容挑选,都有很多可优化的空间;一个微博的运营,不比做一款真正的产品轻松。

5、不要过分的王婆卖瓜。别把微博做成了硬广告,要根据你的产品特征,组织一些相近的话题讨论;通过内容影响人。

6、为用户提供好处。除了优质有用的内容外,电子商务网站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些优惠券,实在的利益更有效。

7、优质的内容。或有实用价值,或有独到观点,或有独家报道。

8、适时的互动。通过评论回复用户的负面意见,通过转发放大用户的正面观点,

9、真正的沟通。要让 followers 感觉到背后是一个人。有人性,通人情。不要总是说「您的意见很宝贵,我们会认真听取,谢谢您」之类的空话。如果用户提的意见落实了,不妨到微博上去回复这个用户。

10、多产品线的公司,如果产品之间跨度较大,可建立多个姊妹账号。否则还是不要多账号了,会导致 followers 分散,结果是影响力也会被分散。

精彩回答二:陈梓琳的微博运营经验

在网上流传很多能一日或者是一个星期突破1000个粉丝量的文章,但是那些文章几乎可以说是针对个人博客而言的,什么要发或者转发一些有趣的微博,和一些活跃的微博主保持互动,去加一些想要加人的微博啊,比如説是腾讯的“互粉大队”什麽的,找一些标签相同的人,感觉这些都没有办法实际运用到官方微博上……

官方微博不仅要注意到公司的形象,还要结合公司的产品信息,不能太卖广告,因为很容易会让人觉得讨厌;不能刷屏,因为刷屏绝对会让人反感;不能随便转发一些所谓“有趣”的信息,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这公司不够专业,不够专註;不能只发关于自己公司的微博内容,因为那样会觉得好像在不停推销自己的产品;如果还是初级的官方微博,也不能转发一些社会新闻,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自己的产品都没有做好,干嘛去关注些有的没的?

所以,官方微博的管理学问要比自己的ID难得多,自己得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官方微博上,每走一步就代表着公司得形象!

最近看到有一篇文章,是xbox在Twitter上得运行模式,他们在微博上奉行得宗旨就是“不放过任何一条关于这个产品得微博,不定时的与用户进行互动!”其实也对,因为用户的体验对企业来说是尤其重要的。但是微博不是客服,不能在微博上解答所有人的问题,所以适当的转介到客服是必须的,相信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找专人打理官方微博和与粉丝互动哪是必须的,也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怎样在官微上发布有效的企业信息呢?我自己也在摸索当中,想到什麽再补充吧!

在网上看到有一个人关于官微的管理观点挺好的,在这里引用一下:(@杜子建)

“官微,以我个人的谬解,大致有四个主要功能。其一是企业信息发布;其二是与目标消费者建立情感;其叁是前沿客服;其四是危机监测、预警和快速公关。一个官微,同时要肩负四大使命,可见其不是一两个人所能担当的,它需要企业的多个部门进行横向协调配合,所以,“经营”起来颇有难度。”

“企业官方微博,最大的忌讳是急功近利地给自己的企业做硬广。以目前态势来看,只要你斗胆在官微商做硬广,你的粉丝必会产生逆反,如果你硬广的次数过多,那就会对你的粉丝数量和粉丝质量都会造成巨大影响。官微经营不易,千万不要急于将官微的广告功能最大化,这是官微的第一大忌。”

“你对自己的官微定位,一定要基于你企业的产品特质和你的企业文化,围绕这两个核心来建构自己的【微博个性】,而所有的微博个性建构,必须坚持“鲜活、生动、有趣”的网络塬则。如果你的官微每天发布100个帖子,而每一个帖子都是拷贝来的、枯燥的、没有营养的,那幺这个官微是失败的。”

“官微主贴的大体构成:1,关于企业的重要信息发布;2,公司内部活动或员工工作以及生活动态(趣味好玩第一,有生气活力的图文更好);2,公司外围的生活休闲动态(趣味好玩图文为主);3,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抓取;4,有效知识的平等分享;5,适当的企业玩笑;6,企业新闻的微博直播。”

举报

  • 相关推荐
  • 微博的自我重启

    从短视频兴起冲击图文内容,到小红书等生活分享社区崛起,这几年用户日常“刷”的APP几经更迭,社交内容平台的竞争格局也早已悄然重塑。 在这场持续的变局中,微博这个曾经的舆论主阵地,却逐渐显露出一种结构性困境:对外看,平台整体竞争力不足,声量呈下行趋势,外界对它的关注度与新鲜感都在减弱;向内看,平台内容主要由明星与大V驱动,逐渐成为品牌曝光、事

  • “三驾马车”带飞微博

    作为一款上线了16年的互联网“老”产品,2025年的微博,下一步要怎么增长? 微博刚刚给出了答案:打造“关注流+推荐流+热点流”三驾马车。 10月18日,微博V影响力大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微博运营高级副总裁曹增辉坦承:“今年是微博内产品消费场景变化最大的一年”。 一方面,微博发力“推荐流”,与基于社交的“关注流”,

  • 雷军回应完成100次健身打卡:坚持健身了 只是微博没打卡

    10月26日,雷军发文祝大家周末愉快。针对网友询问“完成100次健身后打卡变少”,他回应称仍在坚持健身,只是未在微博打卡。此前他在跨年直播中分享2025年三个新年愿望:完成100次健身打卡、交付30万辆汽车、去更多地方旅行并顺便测试汽车。9月28日,他已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100次健身目标。不少网友表示受其鼓舞开始主动锻炼。

  • 企业海量IT设备运维管理有哪些痛点?贝锐向日葵实现远程运维管理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IT设备数量激增、架构日益复杂,运维压力持续加大。2024年中国IT运维市场规模已达2324.3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3668亿元。面对规模化运维挑战,贝锐向日葵方案通过远程控制、跨系统支持、IT资产管理、AI脚本生成及智能审计五大核心能力,构建高效运维体系。该方案支持批量设备管理、自动化巡检、一键脚本分发,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已服务超120万企业客户,接入设备超20亿台,是值得尝试的优质解决方案。

  • 什么是GEO品牌监控?为什么企业必须关注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搜索的兴起,传统SEO已不足以应对新挑战。文章提出GEO(生成引擎优化)概念,指出AI搜索直接生成答案而非链接列表,品牌需关注在AI回答中的提及率、描述方式和推荐场景。GEO指数通过品牌提及率、平台覆盖、引用质量等指标评估表现。针对监测难点,建议采用专业工具实现多平台覆盖、竞品分析和实时数据追踪,并强调优化官网内容、构建行业权威的重要性。GEO已成为数字营销必修课,帮助企业在AI搜索时代保持竞争力。

  • 千匠福利商城解决方案:破解企业福利管理难题

    传统企业福利管理面临流程繁琐、成本高昂、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痛点。千匠福利商城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企业、员工与供应商三方共赢: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并优化税务结构,员工获得多样化福利选择提升满意度,供应商扩大市场覆盖。该方案以轻资产运营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个性化福利配置,有效提升管理效能与人才吸引力。

  • 从消费级到企业级: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的存储升级之路

    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正经历AI算力爆发与周期性复苏的双重变革。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凭借技术创新,率先推出LPCAMM2和SOCAMM2内存模块,实现容量密度提升50%、功耗降低30%,切入超薄笔记本和AI服务器市场。其产品适配国产CPU,构建“自研主控+封测制造+全球品牌”生态壁垒,并进军智能汽车等边缘计算领域,以技术突破推动中国存储产业从消费级向企业级跨越,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 低代码赋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效破局之道

    在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与机遇。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因定制周期长、成本高、依赖专业团队,使企业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如今,低代码平台以“标准功能+低代码拓展”的组合,通过可视化配置和拖拽组件,帮助企业灵活搭建覆盖项目管理、库存管理、合同管理及预算管理等系统,显著降低技术门槛与成本。这种模式不仅满足基础需求,更以高效、低成本优势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助力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接替被辞退的王腾 魏思琪微博认证变更为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

    日前,小米集团副总裁、CMO许斐发布10月市场体系全员会视频,她在会上称魏思琪为新任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 经查询,此前魏思琪微博账号认证信息显示为小米手机市场部总经理,小米汽车市场部副总经理”,目前已更改为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

  • 如何证明企业已满足EUDR认证要求?绿舟带来三大核心要素解析

    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将于2025年底全面实施,企业需通过完整体系证明合规性。核心要求包括:建立可追溯的供应链数据,记录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路径;开展尽职调查,涵盖风险评估、缓解措施及持续监控记录;向欧盟提交附证明文件的尽职调查声明。企业需建立常态化监控机制,并保存数据至少五年。建议采用卫星遥感、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数据透明度,借助现有认证体系降低成本。系统性合规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赢得欧盟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起点。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