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多地豆腐加工厂因原料大豆库存告急而陷入停产危机,引发民众对日常饮食中这一重要食材供应的担忧。据报道,韩国豆腐产业高度依赖进口大豆,而近期大豆进口量的减少,正让这一国民级食材面临前所未有的短缺风险。
在韩国江原特别自治道江陵市,豆腐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产之一,其生产状况尤为引人关注。当地一家豆腐工厂负责人透露,由于进口大豆库存即将耗尽,江原道已有 40 多家豆腐加工厂面临停产危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一情况尤为严峻,进口大豆库存的见底意味着若转向使用国产大豆,生产成本将陡增,停产风险随之加大。
韩国消费者对此普遍表示担忧,他们担心豆腐价格上涨,甚至可能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豆腐在韩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日常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受儒家饮食思想和农耕文化影响,豆类制品一直是韩国人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豆腐因其口感清淡、营养丰富,且适配韩国饮食的多样烹饪方式,逐渐成为国民级食材。
从饮食传统来看,韩国的豆腐种类丰富多样,既有常见的嫩豆腐、老豆腐,还有经过发酵的“豆腐渣酱”、“豆腐泡菜”等衍生制品,这些豆腐制品已深深融入韩国人的日常饮食场景。在具体菜品中,豆腐的身影随处可见。例如,经典的“嫩豆腐汤”以滑嫩的内脂豆腐搭配海鲜、泡菜或辣酱,成为韩国人早餐、正餐的热门选择;“煎豆腐”则搭配蒜蓉、酱油或辣酱食用,是街头小吃和家常菜的常见款;此外,豆腐还被广泛用于凉拌菜、拌饭、火锅等,满足不同口味需求。
为缓解行业困境,韩国当地政府已考虑年内追加大豆进口,以稳定市场供应。然而,在进口大豆库存告急、国产大豆产量有限的背景下,这一举措能否及时有效缓解豆腐供应危机,仍待观察。韩国民众对此保持高度关注,他们期待政府和企业能够共同采取措施,确保这一国民级食材的稳定供应。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