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AI最新资讯  > 正文

快手电商“中秋美食季”上线,全方位资源助推商达打爆中秋节点

2025-09-17 11:0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9月13日,由北京市委网信办承办的北京文化论坛首场专业沙龙——“文化智造: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主题沙龙在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办。现场,众多AI领域权威专家、快手等科技企业代表,以及优质内容创作者们汇聚一堂,围绕“AI驱动的内容生产变革”和“人工智能与创意转化”两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AI在数字内容生产中的创新模式、变革路径。

据介绍,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邀请了国内外嘉宾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围绕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视听产业融合破圈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其中包括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20余场专业沙龙以及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常态化活动。

近年来,随着全球AI技术革命进入深水区,北京市海淀区始终走在人工智能前沿,已成功推动备案大模型总量突破105款,成为全国首个且唯一达到“百模规模”的地市级区域,筑牢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基础。

其中,以可灵AI为代表的视频生成大模型,为数字时代的内容生产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一背景下,2025北京文化论坛AI专业沙龙的举办,不仅是对当前文化与技术融合进程的集中研讨,更是探索未来内容生产新范式的重要契机。

沙龙上半场围绕“AI驱动的内容生产变革”展开,北京连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科技博主高庆一担任主持人。可灵 AI 超级创作者郭致聪以《不被牵着走,艺术创作的控 AI 术》为主题,分享了如何驾驭 AI 工具的同时,守住艺术创作的人类核心。他通过“AI画龙”的对比案例,清晰展现了控AI能力对创作效果的影响,既阐述了AI如何重塑内容生产流程、放大创意,更强调了人类在情感注入、审美把控上的不可替代性,让人们看到 “人机协同” 下艺术创作的新可能。

中国传媒大学郭艳民教授深耕视听产业研究多年,他从 “术” 的层面分析了 AI 给视听产业带来的效率革命与岗位重构,更从 “道” 的层面明确AI时代新闻传播需守 “真实”,艺术创作需重 “原创”、商业娱乐需防 “同质化” 的核心准则,为行业发展划出了清晰坐标。

智谱 AI 总裁王绍兰则以 “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为核心,结合实践案例解读大模型如何重构内容生产逻辑,让观众们直观感受到 “机器模拟人类思考” 为产业带来的效率与创新突破。

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覃京燕,从数实融合、可持续发展视角,探讨了 AI 如何助力文化新质生产力培育,为 AI 赋能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思路。

沙龙下半场以“人工智能与创意转化”为主题展开圆桌对话,由量子位联合创始人、总编辑李根担任主持人。快手科技副总裁、快手研究院院长蔡雄山表示,AI重塑内容创作生态表现在一方面大幅降低创作门槛,拓宽内容创意边界;另一方面显著提升了制作效率。据了解,自2024年6月发布以来,可灵AI已累计完成超30次迭代,全球用户规模突破4500万,累计生成超过2亿个视频和4亿张图片。

“目前可灵已实现与影视制作、广告创意、电商营销、文旅体验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更大机遇则是为千行百业赋能。”蔡雄山进一步表示,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今年在全球设立了首个海外成果转化中心,这个中心就设在巴西快手,未来以可灵为代表的AI技术在一带一路国家会有更多使用。

自由量级(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TO兼执行CEO姜涛分享了音乐大模型正在实现创意平权,让越来越多人可以随时随地创作音乐作品,以及如何持续拥抱这种新变化。

当红齐天集团联合创始人马子涵表示,AI让内容有了更好的交互性与个性化,对于科技文旅等领域有了更强助力;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管理合伙人、常务副总裁赵晨分享了AI领域投资的最新变化,新的技术浪潮激发了更多AI领域的早期创业团队,尤其是华人团队在海内外快速涌现。

沙龙下半场,圆桌嘉宾们就文化与科技融合达成了三个共识:第一,AI不是替代者,核心还是人类自身的创造力;第二,文化创造领域,未来的机遇大于挑战;第三,面向未来,人机协同时代,最好的答案就是做好自己,保持自己。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举办首场专业沙龙,聚焦AI重塑内容生产

    9月13日,北京文化论坛首场专业沙龙“文化智造:AI重塑数字内容生产”在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活动聚焦AI驱动的内容生产变革和人工智能与创意转化两大主题,汇聚AI领域专家、科技企业代表及内容创作者,探讨AI在数字内容生产中的创新模式与变革路径。与会嘉宾强调AI不是替代者,人类创造力仍是核心,未来人机协同将带来更大机遇。海淀区作为全国首个备案大模型超百款区域,为文化科技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

  • 热AI无限,剧力生长:2025北京文化论坛“微短剧专业沙龙”共话科技内容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9月24日,北京文化论坛“热AI无限,剧力生长:微短剧内容与技术创新沙龙”在京举办。论坛聚焦AI赋能微短剧发展,探讨技术如何推动内容创新、产业升级与国际化传播。百度启动“AI星河计划”,通过资源扶持与生态共建,助力创作者成长。行业专家指出,微短剧正从爆发式增长转向高质量“精耕细作”,需平衡商业与艺术价值,突破同质化挑战。活动还围绕内容精品化、跨界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旨在推动微短剧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构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 从数字工具到效率员工,AI员工赋能企业营销服务生产力全面提升!多款AI工具口碑推荐,用AI驱动新增长!

    如今,AI赋能业务已非遥不可及,而是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的新方案。文章以获客、销售、服务、办公四大场景为例,说明AI如何替代重复性工作:营销人员可借助AI工具快速生成高质量素材;销售可将客户跟进、资料更新等琐事交给AI,专注高价值沟通;售后AI能24小时响应基础问题,提升服务效率;办公场景中,AI还能辅助招聘筛选、邮件撰写等日常任务。通过引入具备理解、推理、执行能力的智能工具,企业能以更少人力、更高效率实现业务优化,未来率先布局AI的企业将更具竞争优势。

  • 深耕睡眠科技新质生产力,喜临门大健康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25年9月30日,喜临门家具与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成立"大健康联合研究中心",聚焦脊柱健康"防筛诊治康"一体化方向。双方将整合资源,围绕睡眠科技与AI智慧健康,重点开发智能健康监测系统、构建睡眠研究平台、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致力于打造医疗级睡眠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带来更具科技含量的健康新体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 聚焦科技运动融合!北京apm AI运动会引领沉浸商业体验升级

    北京APM于9月20日至21日举办“AI运动会”,集结多元智能机器人阵容,打造融合科技竞技与深度互动的沉浸式活动。活动以运动为核心,通过足球、拳击、马拉松等特色机器人项目,结合每日4场舞台表演和100个机器人领舞,直观呈现科技与运动的融合之美。现场设置AI互动环节,观众可体验机器人对抗赛、AI棋局对弈及机械臂操控,实现“科技可触、未来可感”。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竞技盛宴,更以科技体验激发情感共鸣,通过沉浸式内容驱动消费新活力,突破传统商业增长极限,为城市商业生态注入创新动能。

  • 绚星破局AI落地困境,四大业务重构企业智能生产力新范式

    MIT研究报告显示仅5%的AI试点项目能成功规模化并创造财务价值。企业面临AI应用“高采用、低转化”挑战,主要障碍是业务学习能力差距和业务适配能力不足。缦星智慧科技推出智能生产力矩阵,以智立方AI Box、缦才TalentNova、睿学NeoLearning、慧销SaleSmart四大业务为支柱,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助力企业从“人力驱动”升级为“人机协同智能驱动”的新运营模式。

  • 《澳门2049》敦煌文博会展示科技赋能非遗新成就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文化传播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与创新。论坛强调科技赋能非遗保护,通过《澳门2049》等案例展示数字化技术如何打破时空限制,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项目首创“非遗马拉松”概念,以直播接力和沉浸式体验吸引超20亿传播量,成功推动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破圈传播。与会专家达成共识:非遗保护需融合学术研究、科技应用与市场活力,为全球文化传承提供“守正创新”的中国方案。

  • BOE(京东方)携手UNESCO联合主办WCBR“科学十年”分会 彰显中国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实力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开幕,这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及亚太地区举办。BOE(京东方)作为首个支持联合国“科学十年”倡议的中国科技企业,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科学十年”分会,展示其以技术创新赋能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会议期间,BOE通过“Windows to STEM”倡议推动非洲STEM教育能力建设,并发布可持续发展品牌“ONE”,彰显其全球化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未来,BOE将持续携手全球伙伴践行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科学普及与绿色低碳贡献力量。

  • 智造标杆!英氏超级工厂揭秘国际级生产硬实力

    英氏以智能制造、科研创新和全链条质控体系,持续领跑中国婴幼辅食行业。其智能工厂通过BRCGS A级与IFS高级双认证,实现十万级GMP无尘生产;科研端构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团队+产学研平台,参与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质检端严格执行42项高风险指标检测,并共建国家级质检中心。英氏以“生产+科研+质检”三位一体硬实力,重新定义国产辅食行业标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 2026届校园招聘大战启幕 科技企业派机器狗进高校抢人

    2026届校园招聘启动,科技企业创新招聘形式,引入智能化和互动化手段。视源股份在深圳大学宣讲会使用四足机器人MAXHUB+X7互动引导,展示技术实力。企业不再仅靠高薪吸引人才,而是通过技术展示与文化传递,彰显创新理念。毕业生更看重企业技术实力与创新氛围,企业也注重系统化人才支持体系。科技引才正从“抢人”转向“留人”,以产品说话,靠诚意吸引人才。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