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AI写作最新资讯  > 正文

AI副业高大上,宇宙尽头是卖课

2025-09-19 13:41 · 稿源: 深响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深响,作者:林之柏,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这年头,任何职业似乎只要沾上AI的光就会“升价百倍”——就连副业也不例外。

基础一点的,是“普通人都能干”的AI写作,号称1小时小赚200+不成问题;技术含量稍微高一点的,像AI设计、AI方案撰写,月入过万不是梦;更高阶一点的如AI视频生产、AI玩偶吃播,爆款内容点赞数动辄10万+,被宣传成自媒体快速起号秘籍、号称零经验也能入行当博主,AI店铺自主经营更是躺着赚钱的“财富密码”……

但现实绝非表面上这般美好。那些看似轻松、躺赚的AI副业,大多是营销号为卖课制造的噱头。当代人对搞钱的热情,对AI的认知局限,给了各类培训机构、网红主播钻空子的机会。但随着AI逐渐褪去神秘面纱,技术不断普及,人们的认知也在变化:AI副业远非想象中“一本万利”,大多数暴富故事背后,都有着利益与目的。

AI副业不好做:

占卜、写作、设计各有各的难

市面上流行的AI副业花样百出,但大体来说也离不开几个常见类目。

一是玄学类,AI占卜,尤其是塔罗牌占卜,是最早火起来的AI副业赛道之一。

早在AI刚兴起那会儿,利用大模型占卜算命就是互联网流量密码之一,并带火了AI占卜概念。随后各大大模型应用闻风而动,推出相应功能,比如Kimi的塔罗师会话,后续还诞生了Quin这样的专属AI算命模型,进一步降低用户参与门槛——即便是缺乏深度认知、没有经验的小白,都能在AI的帮助下“扮演”好占卜师的角色。

毕竟比起和大模型直接对话,真人占卜师更有温度,互动效果更好;比起专业的占卜师,靠AI辅助的新人供应更多、价格更实惠,在性价比和体验感之间取得微妙平衡,让AI占卜成为一种可行生意。翻看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都能看到不少新手塔罗师,发布自己利用AI学习解牌的过程引流,评论区总不乏“有偿求解”的占卜爱好者。

图片

图源:小红书

二是娱乐、消费类,如AI贴纸、AI头像、AI表情包设计等,主打轻量级投入、快速交付。

和AI占卜一样,这一类副业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消费者提供素材或者想要的主题、关键词,借助市面上大部分大模型工具都可以快速生成对应产品。像AI定制头像、表情包等虚拟商品,线上就可直接交收,交易链条简单直接。卖方通常在社交平台账号接单,定价也很有弹性,普通款大多9.9元起步,要求较高的艺术风格、二次元风格头像和高端定制款,售价也可以达到99元以上。

图片

图源:抖音

贴纸等实体商品生产门槛也不高。

《天下网商》的调查显示,网店常见的贴纸制作成本大多在0.5-0.9元之间,义乌等地有大批小作坊提供小批量代工生产服务。翻看淘宝、抖音电商等平台,可以发现不少成立2-3年,粉丝量不足一千的AI贴纸小店,却拥有售价10-15元的爆款产品,像前段时间大火的AI“外国山海经”贴纸,销量高达数万,毛利率极高

图片

图源:淘宝

三是技术含量相对稍高的实用类副业,如AI文案写作、AI翻译、AI方案撰写、AI视频制作等。

打开BOSS直聘、前程无忧等平台,都能搜到大量AI兼职文案、AI设计、AI小红书编辑、AI美编等岗位信息,工作要求大同小异,大多数根据提示词、甲方需求用AI生成简单内容,甚至一些职业门槛较高岗位——如词曲创作、视频编导、营销方案策略等,也都有AI相关兼职。

和以上两种路线相比,这一类副业最大的优点是更规范、供需链条更完善:上游对接着专业的公关、广告代理企业或MCN机构,需求相对稳定。不过这些岗位的待遇和“暴富”关系不大,许多AI写作类岗位单篇付费20-50元左右,AI方案、AI视频等也不过100-200元/次。

图片

图源:BOSS直聘

总结下来,三大类AI副业都有不少相似之处。

一方面,技术含量不高,副业内容确实和AI相关,但应用到的AI技术又相当有限。往好的角度想,这让更多人享受到AI技术红利,找到短期赚钱途径;但低技术含量意味着更高的可替代性和更激烈的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竞争者涌入,AI副业赛道日渐拥挤,供需关系也面临失衡。

另一方面,大部分AI副业只是停留在“赚点小钱”的阶段,和传统的写作、设计等兼职差别并不大,和互联网上盛行的“暴富”故事则有很大落差。AI副业之所以被渲染成新时代致富之路,除了流量、算法的助推,或许也少不了部分“有心人”的暗中操纵——这背后的套路,值得所有人提高警惕。

热闹背后的冰冷真相:

“造富”传说竟是卖课话术?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背后,是AI副业被忽视的两点挑战。

首先是被“夸大”的需求。

不可否认,AI文案写作、AI视频制作、AI营销方案撰写确实有市场需求,但问题在于,这些赛道正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大型企业、平台下场搭建AI自主生产工具、组建AI创作团队,留给“非职业选手”的发展空间越来越有限。

以AI文案、方案撰写等营销类内容为例,头部营销机构、广告公司都在努力开发AI Agent,负责轻量级内容创作,试图进一步减少人工参与、提高创作效率。比如钛动科技旗下的AI Agent Navos功能基本覆盖整个营销链路,可以自主生产跨平台、跨地区的爆款内容。

其次,还有被轻视的准入门槛。

如前所述,AI占卜、AI写作、AI设计这些副业技术含量并不高,表面上是降低了门槛,让更多人得到入行机会,但其副作用也很明显:交付的内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口碑褒贬不一。

针对AI塔罗牌解牌,各大社交平台都有用户抱怨可信度飘忽不定、重复概率太高,远不如专业占卜师能聊、会聊;AI写作、AI图片设计同样有同质化倾向,高要求内容甲方不敢轻易用兼职AI写手,低要求内容能做的人又太多了,长此以往市场难免要走向低质量竞争。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反差正在放大人们的焦虑,更多人试图找到进一步“掌控”AI的方法——这正好给各类AI培训机构提供了可乘之机。

事实上,当前许多包装精美、看似高大上的AI副业案例,最终都是指向卖课,且对年轻的90、00后和中老年用户形成无差别覆盖,只不过包装话术、引流平台略有差异。

针对年轻人,各大平台直播间、短视频、公众号都是AI培训机构的重点引流阵地,中老年用户则集中在百度、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宣传话术上,针对年轻人的话术更喜欢渲染焦虑情绪,如“用AI月赚XX,跑赢同龄人”、“00后现身说法,再不学会用AI赚钱就晚了”,针对中老年人的话术则放大收益潜力、制造夸张噱头,如“63岁大爷收益XX”、“初中学历大叔通过AI副业月入XX”等;课程包装大同小异,不过一些机构会专门针对中老人设计大字体、多图排版内容,并不断强调零基础、培训周期短、限时优惠等卖点,精准命中中老年人注重性价比的特点。

比如北京某家2024年才成立的教育机构,在百度、西瓜视频等平台大量投放广告、截留中老年用户,按照指引添加培训导师联系方式后,对方就会出具一系列自证身价的证明材料——“清北博士”、“10年自媒体大咖”等身份tittle博取信任,再推送定制课程资料,以“4天传授AI秘籍”、“包教包会”、“45岁以上都能学”为卖点吸引下单。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从自媒体、主播等内容风口,再到VR/AR、AI等技术风口,似乎每一股新潮流兴起,总是先养活卖课机构。

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卖课同时满足“三低两高”标准:边际成本、时间要求、认知门槛低,传播速度、利润率高,最适合早期变现。从本质上讲,AI卖课机构就是利用信息差,抢先收割一波财富。另一方面,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出现“FOMO”(错失恐惧)情绪:害怕被取代、被颠覆,很容易被焦虑冲昏头脑,陷入冲动消费的陷阱。

但这种利用时间差赚钱的机会窗口,总是短暂的。AI从兴起到普及已有一段时间,逐步褪去神秘色彩,信息差也被抹平,公众的鉴别能力相信会不断提升,伪劣卖课机构的生意终究难以延续。

而对仍怀揣副业热情的普罗大众来说,这一系列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利好的一面是市场得到净化,日后将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但AI副业的门槛也会相应提高,只有掌握真正技术的人,才能吃到AI风口的红利。

举报

  • 相关推荐
  • 阿里妈妈发布万相台AI无界:新流量新节奏之下的双11,AI是经营唯一解

    电商生态持续演化。 闪购业务的爆发,为淘宝带来了大量新增用户和更高的下单频次;超级88购物节激活了更加轻量、日常的“小促”形式,消费者从一年一度的“囤货式购买”,转变为高频次的“循环式购买”;“红猫计划”则支持用户从小红书笔记直达淘宝货品链接,显著缩短转化链路。 这一系列变化揭示了:淘系在走向全域大消费平台的路上,新的流量场景正在涌现,新�

  • AI日报:接入MJ!夸克发布造点AI;Wan2.5-Preview发布;可灵推最新视频生成模型可灵2.5Turbo

    近日AI领域迎来多项重要更新:阿里夸克发布AI创作平台“造点”,整合通义万相Wan2.5与Midjourney V7,支持音画同步视频生成;Wan2.5-Preview实现多模态输入与电影级视频同步生成,提升视觉创作能力;可灵AI推出视频生成模型2.5Turbo并降价30%,降低使用门槛;阿里通义推出Qwen3-ASR-Toolkit,实现小时级音视频转录;谷歌相册AI编辑功能扩展至安卓用户,支持语音修图;谷歌Mixboard工具助力创意设计,生成情绪板;Qwen发布Qwen3-Max模型,在代码生成与智能体能力表现突出;Figma推出MCP服务器,实现设计到代码的一键转换,提升开发效率。

  • 爱诗科技,一家AI视频创业公司的生存哲学

    “你还是回去吧,大模型在中国没有机会。” 2023年刚创业,爱诗科技创始人兼CEO王长虎收到了天使投资人朱啸虎的“劝退”。 但两年时间过去,两个节点颠覆了投资人对AI视频生成赛道的固有印象。先是

  • 天网杯纳米AI视频创作赛圆满落幕,ISC.AI学苑推动“教育AI+”新范式

    9月23日,第三届“天网杯”网络安全大赛在天津落幕,吸引全国顶尖战队角逐,同期举办纳米AI视频创作赛。赛事聚焦个人信息保护、防诈 骗等网络安全议题,通过“以赛促学”模式提升学生防护意识与AI应用能力。ISC.AI学苑作为平台支持,依托“纳米AI”技术降低创作门槛,推动“安全+AI”人才培养。大赛评选出24个奖项,并联合多所高校深化合作,促进AI技术在教育场景的落

  • 月流水上涨数倍、多品类爆发,AI产品在移动端越来越赚钱?

    近日,Sensor Tower 发布《2025年 AI 应用市场调查报告》,报告中提到,移动端 AI 产品 IAP 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半年度环比增长率为100%,但具体到产品上,全球 IAP 收入 Top10全部都是 ChatBot,相比于 Web 端的百花齐放,App 端能赚到钱的 AI 原生产品依旧单一。 但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大,其实在 Chatbot 之外,很多品类借助 AI 实现了收入提升,甚至是数倍的提升。

  • 周鸿祎称不用AI的员工有理由裁掉 “对不起 不是我裁掉你 是AI时代裁掉你”

    360创始人周鸿祎在访谈中表示,公司正推动AI与工作结合,要求员工坚持使用AI,即使效果不佳也要持续尝试。他强调,拒绝使用AI的员工可能面临裁员,并称“不是公司淘汰你,而是AI时代淘汰你”。周鸿祎认为,与其担忧哪些岗位被替代,不如思考如何利用AI提升能力。他还透露将亲自挑战完成一场新产品发布会,测试6月11日发布的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此前他曾提出裁撤市场部以节省成本,此次言论进一步凸显其对AI应用的强硬态度。

  • AI投资,走到哪了?

    AI赛道,从不缺少追梦人。 多年来,创业者的名单持续刷新。从“AI四小龙”时代的汤晓鸥、印奇、朱珑、周曦,到大模型爆发后的王慧文、李开复、王小川、杨植麟、闫俊杰、唐杰,再到眼下炙手可热的90后王兴兴、彭志辉、肖弘、郭文景.....众多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纷纷涌入这场AI的浪潮。 推动这股浪潮加速前进的,还有另一股力量——资本。红杉、高瓴、英诺天使、毅

  • “老登”应用,霸榜AI

    AI应用的争夺战,打到哪儿了? 如果把整个AI行业想象成一座金矿:基础设施层(芯片、算力)相当于“卖铲子”,提供挖矿的基础工具;模型层(大模型研发)好比“卖地图”,告诉大家哪里有金子;而应用层是直接“下场淘金”,把金子变现。 近两年AI应用的使用者越来越多,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8月,移动端AI应用用户规模达6.45亿,PC端达2.04亿。其中原生APP亿级应用的

  • 国内首家AI回答监测判断系统“玄鸟AI监测1.0版本”正式发布

    9月21日,“玄鸟AI监测系统”正式上线,这是国内首个专注于用户端AI交互数据采集与分析的企业级解决方案。该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闭环反馈”三层架构,能有效识别行业“AI幻觉”监控难题,实现跨平台实时数据抓取与智能分析。系统依托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双重验证机制,精准识别AI生成内容中的事实偏差,并通过自动化报告生成功能帮助企业快速定位风险。该系统的上线标志着国内在AI内容监测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构建可信AI生态提供重要支撑。

  • 联想大学生“青春有AI”超能校园行助力高校学子拥抱AI新时代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联想推出“青春有AI”教育计划,助力大学生掌握AI应用能力。该计划通过购买、服务与成长三大权益体系,降低学生获取AI设备与技能的门槛,并提供实践平台与职业发展机会。9月22日,联想与复旦合作举办校园活动,结合产品体验、专家分享及互动环节,推动学用结合,强化AI技术在实际学习与创新中的应用。活动还展示了多款AI终端设备,如拯救者笔记本、Y700平板等,构建完整的多端协同生态,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智能科技如何提升效率、激发灵感。联想将持续赋能青年成长,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