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蚂蚁财富开放平台3.0升级:与机构全场景联合运营,开放三大AI助手

2025-09-12 13:34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行动在金融产业加速落地。2025年5月,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鼓励基金公司加大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应用。

1757655347403.jpg

9月12日,在外滩大会财富论坛上,蚂蚁财富开放平台3.0升级:面向金融机构、内容创作者等合作伙伴开放“三大专业AI助手”,包括AI投研助手、AI运营助手和AI内容创作助手,同时向机构开放全场景联合运营,助力行业更高效提供专业服务,更好提升投资者体验。蚂蚁财富开放平台数据显示,目前AI助手已经有上百家基金、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注册使用,辅助机构在投研、运营、内容陪伴等工作中提质增效。

AI落地金融专业场景潜力初显,调研显示7成机构在使用AI工具

近几年,面向C端理财用户的AI应用逐渐成熟,“理财不懂问一问AI”已成为个人投资者的日常。B端机构普遍看好AI+金融带来的价值,但目前使用深度还不够,需要更多专业AI应用的破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最新调研显示,7成机构投资研究用户在使用AI工具,其中近64%为偶尔使用,深度使用AI工具的比例仅为7%。

“AI将广泛地应用于投研自动化、风险预警等领域,推动财富管理行业向更高效、更透明、更普惠的方向发展。”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表示,目前机构用户更关注AI对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研报生成、交易信号挖掘等方面的效率提升,期待AI成为真正的“智能研究助理”。

在专业投研场景,一些基金公司开展了智能投资新尝试。据易方达基金首席信息官刘硕凌介绍,易方达将AI应用到了主被动投资的部分环节,如提升投研人员的研究效率和能力边界,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投资信号,并在量化策略产品中探索AI智能决策。他认为,进入大模型与生成式AI阶段,智能投资已从“试验”变为“必选”,资管机构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用AI实现“投得更好”。

AI带来的 “人机协作”新模式,也为投顾服务提升效率和专业深度带来契机。中信建投证券执委会委员王广学表示,传统财富管理服务受限于人力,在个性化、科学性、投后跟踪方面都存在不足。基于大模型的“人机协作”能打破限制、优势互补,既保证投资建议有理有数,又能兼顾人工经验与情感信任,让普惠、个性、高质量的投顾服务成为可能。

蚂蚁财富开放“三大专业AI助手”,与机构开展全场景联合运营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内财富管理行业从产品线上化、服务线上化,正式进入服务智能化新阶段。作为行业率先开展AI探索的平台,近几年,蚂蚁财富基于生态专业优势和大模型能力,推出了面向个人用户的AI理财助理“蚂小财”,服务用户中45%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并将AI技术运用到内部的业务运营、投研风控和人工服务等环节。

来自蚂蚁财富平台的数据显示,“AI运营助手”3月试运行以来,通过智能经营线索感知、智能页面生产和触达等能力,帮助首批接入机构的服务平均生产时长缩短90%”。“AI投研助手”已有352家金融机构率先注册体验,辅助快速汇集市场数据和观点,洞察市场机会和风险。借助“AI内容创作助手”,金融机构、内容创作者等提供的优质投教陪伴短视频数增长203%。

蚂蚁集团财富事业群总裁王珺表示,AI技术贯穿了蚂蚁财富开放平台演进的全过程。平台3.0升级,向合作机构开放全场景联合运营,因此更需要AI工具来提质增效。AI技术为合作伙伴更新生产工具,最终让大众投资者获取专业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大幅跃升,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

据了解,在1.0阶段,蚂蚁财富开放自运营场景,帮助机构在财富号线上“开店“,并在后台提供AI决策参谋等散点的AI工具。开放平台2.0阶段,蚂蚁财富开放服务场景,搭建了理财社区、理财直播、理财AI等用户服务矩阵,成熟的AI工具让机构与更多用户建立连接。随着3.0阶段全场景开放,蚂蚁财富平台的生态伙伴可借助三大助手,更好满足用户在理财全链路对专业服务、产品和内容的需求。

王珺表示,在保证金融领域专业严谨性的基础上,蚂蚁财富开放平台还会持续打磨平台沉淀的AI能力,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建高质量的服务生态,持续提升投资者体验和获得感。

1757655368104.jpg

举报

  • 相关推荐
  • 卖家精灵加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加速AI赋能跨境电商

    卖家精灵凭借在跨境电商智能化运营与AI大数据应用领域的领先实力,近日正式加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成为该国家级AI产业生态重要成员。此次加入标志着其AI技术实力获权威认可,未来将携手联盟推动AI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助力中国品牌全球化。依托八年积累的海量电商数据与算法体系,卖家精灵已构建覆盖选品决策、市场分析等全链路AI解决方案,服务超百万跨境卖家,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精准度。

  • 厚植AI创新沃土!麒麟信安打造人工智能孵化器,赋能创业梦想

    10月28日,麒麟信安人工智能孵化器在长沙启动,旨在汇聚AI领域人才、技术与资本,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该项目获湖南省多部门支持,已吸引60余个项目入围,组建了首批30余位专家导师团,并与多家顶尖机构共建联合体,通过政策扶持、资本对接等多维度赋能,培育优质AI项目在湘落地发展,助力区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科杰科技董事善于洋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表演讲,强调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产业决胜关键。他指出,算力、算法和数据构成AI三大要素,而数据决定模型认知边界与输出可靠性。当前需构建Data&AI一体化平台作为核心基础设施,通过集中管理、分散赋能模式,打通数据采集、治理到AI训练全链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该平台已在制造、金融等领域落地,助力企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弯道超车。

  • 共建·共智·共享--新一代AtomGit平台暨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布

    10月28日,AtomGit平台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升级发布会,正式推出"开源+AI"一体化平台及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出席并致辞,强调建设AI开源社区对汇聚创新资源、把握科技革命机遇的重要意义。平台将整合开源模型、数据集及算力资源,打造开放中立的基础设施,计划于11月21日正式上线。华为、百度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开源实践,多所高校签署了共建AI生态倡议。此举标志着我国开源生态迈向智能化时代的重要一步。

  • 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拟上市 估值或高达1万亿美元

    OpenAI正积极推进上市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可能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目标在2027年正式上市。 此次IPO的估值有望达到约1万亿美元,或将跻身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之列。 在初步讨论中,OpenAI曾考虑通过上市筹集至少600亿美元资金,实际融资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 行业首个!海尔冰箱获ISO/IEC 42001人工智能管理体系认证

    2025年10月,海尔冰箱成为全球首个通过ISO/IEC42001人工智能管理体系认证的家电企业,标志着其AI技术研发与管理达国际领先水平。该认证覆盖语音交互、视觉识别、健康保鲜等核心功能全流程,确保用户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目前AI系统已应用于博观、麦浪等高端产品,推动智能冰箱行业规范化发展。未来海尔将持续优化AI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智能的健康饮食体验。

  • AI浪潮下的产业变革与三星实践

    2025年人工智能已全面融入日常生活,从实验室技术发展为驱动全球产业变革的引擎。我国生成式AI用户达5.15亿,应用场景覆盖智能搜索、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三星等科技企业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创新,构建从芯片到终端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推动AI在智能家居等场景落地。行业同时面临技术伦理、数据安全等挑战。随着第八届进博会临近,更多AI创新成果将推动技术向更智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 从识别到修复,联想想帮帮AI服务智能体打造你的AI智能维修管家

    AI时代重塑陪伴形式,联想“想帮帮AI服务智能体”以公益之心推出,通过五大功能(智玩、智验、智检、智修、智换)构建全流程闭环服务。它能随时响应、精准诊断、智能优化系统,一键解决电脑卡顿等问题,让用户省时省心。该服务强调责任与长期守护,结合北京领养日公益理念,传递科技向善、服务有爱的智能温度,重新定义AI陪伴的全部意义。

  • AI 无人测试:破解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质量与效率困局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快速迭代高频业务满足用户即时性需求,又需在严监管下保障系统安全合规。传统测试因效率低、成本高难以应对复杂场景,而AI驱动的“无人测试”通过三阶段演进(辅助生成→协同执行→自主决策)实现质效双升。实践显示,AI测试可将周期缩短70%、成本降30%,并自动生成合规报告。未来75%金融机构将采用AI增强测试方案,国内厂商如Testin云测更适配本土合规需求。无人测试已成为兼顾业务增长与风控的战略选择,推动行业进入高质量、高效率、高合规新阶段。

  • AI强攻翻译行业,人工译员面临“生存大战”

    在会被AI轻易取代的行业中,翻译长期被列为高风险领域之一。 眼下,这一观点不再是人们对于未来的臆测,而是有数据和案例印证的事实:“翻译界哈佛”蒙特雷明德国际研究学院宣布关停,带来的震动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翻译界炸开,这所久负盛名的学院走向衰败与AI浪潮的冲击密切相关;网易有道词典“AI同传”用户量突破2000万,引发外界对AI翻译商业化落地的广泛关注,�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