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越来越卷的“秋一杯”,瑞幸凭何成功突围?

2025-08-11 14:46 · 稿源: 营销兵法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营销兵法,作者:兵法先生,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顶着30多度的高温,“立秋”就这样水灵灵地来了!自打2020年开始流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起,就有不少年轻人跟风打卡。没想到6年过去了,“秋一杯”的热度不降反增,反而成了新的“互联网赛博习俗”。

有一说一,今年应该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一次“秋一杯”——有网友拍照感叹,方圆十里、店内店外全是外卖小哥,一杯奶茶甚至要等4个小时!

店里的订单更是像“瀑布”一样打出来,根本没有时间核对,贴错标签、拿错单子是常事。

图片

于是,不少人点奶茶点出了“开盲盒”的感觉。这种“无心插柳”的失误,更是激发了网友们晒奶茶的分享欲。毕竟每一杯“错版奶茶”都是限定隐藏款,惊喜和愉悦感直接拉满。

图片

还有比较硬核的外卖小哥开始亲自上阵,抢单配送还不够,还要挽起袖子摇奶茶......

之所以有这样的盛况,一是因为三大平台又开始“放大招”,各种免单福利不断。

图片

图片

二是因为茶饮品牌也卯足了劲儿整活,益禾堂买奶茶送黄金、茶百道抽奖送车...

而上一届“秋一杯”的优胜玩家瑞幸,光是立秋一天就卖出了2000万杯!

图片

瑞幸的店员也在线“直播”:已经堆了400多单,咖啡机和人都“燃”起来了!

已经拿到的网友都在猛猛晒图,第一口可以等,但是朋友圈不行!

其实对于“卖咖啡”的瑞幸来说,自己在“秋一杯”的话题里并没有太多的先天优势。但是瑞幸却能牢牢把握这个契机,在这么卷的必争节点里“卖爆”,直接把节点营销做成年度级别的营销事件。我们不妨来盘一盘瑞幸的“突围”策略,看看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思路。

01

产品顺“时”而为,

用限定风味把仪式感拉满

在大部分国人的认知里,桂花是专属于秋季的感官记忆,只要桂花香一飘,就知道秋天是真的来了。当然,瑞幸也没有错过这个撩拨感官的好机会,品牌主推的鲜萃轻轻桂花金桂花香拿铁都是围绕“桂花”这种季节风味在做文章。

大多数消费者喜欢桂花味的产品,一方面因为桂花本身的清香风味,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类产品自带“当季风味”“一期一会”的时令光环,很有稀缺感。而瑞幸直接在季节限定的基础上,加上了产地限定——所有产品都采用了中国桂花之乡的咸宁金桂,双重稀缺的buff一叠,感觉这次不“秋一杯”就要等一整年!

02

联名顺“势”而为,

在“共情”中激发购买欲

有着“联名狂魔”之称的瑞幸,把秋天的第一杯联名给了《浪浪山小妖怪》。

这部脱胎自《小妖怪夏天》的电影,没有接着前作讲,而是讲述了四只小妖化身假冒版唐僧师徒,踏上取经之路的故事。整个故事披着喜剧的外衣,但是内里裹着让不少打工人共情的心酸,片子的口碑在各大平台都很不错。

而瑞幸联名最有意思的点在于,它似乎能摸准观众对几个小妖的“意难平”。比如在电影中,四只小妖连名字都没有,被打回原形时也让不少观众心里空落落的。

而瑞幸就顺着这个劲儿,给小妖们整了不少周边,比如让杯套成为他们的“个人写真”、用“华容道”周边暗指他们能勇闯难关。包括和秋日场景完美融合的纸袋,也让大家看到了四小只终于安静坐下来赏秋的画面,这些细节也转化了不少电影粉丝。

图片

03

玩转“玄学”营销,

赋予这一杯更多社交属性

更关键的是,瑞幸不仅承接了电影中想要传递的情绪,也在这些职场焦虑、生活压力的共情背后,找准了自己与消费者的沟通“支点”——那就是围绕“诸邪退散”“大富大贵”去做互动,让更多人有了“秋一杯”的理由。

比如,瑞幸借着小猪妖的口喊出了那句“桂花开道,诛邪退散”,直白有力的情绪传递,精准呼应了很多消费者想要转运的心理。而“大富大贵”则巧妙化用“桂花饮品+小食大福”的谐音双关。

这些巧妙的情感引导,不仅让一杯每一口都成了秋日的好运buff,同时也赋予了产品更多的社交属性,让其成为“送大富大贵、送诛邪退散”最佳媒介。

写在最后:

其实梳理之后不难发现,瑞幸应对“秋一杯”的策略并不是简单的热门节点借势,而是一场体现高度协同性的“系统化作战”

在产品力层面,是锚定具有节令属性的原材料,例如桂花、荔枝、杨梅等,用稀缺性更强的产品,提升消费者的仪式感。同时,“咖啡+非咖”的双线布局,也降低了很多消费者的选择门槛,不管什么年龄、什么时段,都能在瑞幸找到合适的产品。

在IP的选择上,是敏锐捕捉当季的话题“黑马”,然后联动其中的黑马角色(比如此次的小猪妖),并通过一系列能接住IP情绪的联名周边,唤起消费者的共鸣和购买欲。在社交价值上,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赋予一杯饮品在功能以外的“情绪价值”,埋下“社交货币”,将产品转化为传递美好祝愿的“媒介”,让其成为这些节日中表达感情的优选“载体”。

也正是这种在产品、IP和社交价值这三个维度上同时发力,才能让瑞幸在“秋一杯”及214、520、38节等关键营销节点持续领跑。

举报

  • 相关推荐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为啥传了5年还这么火?

    ​立秋了,第一杯奶茶的仪式感再度在各大平台上燃起。早在半个月前,楼下外卖柜就已换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贴纸。 昨日,多个奶茶品牌推出活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话题又一次登上热搜榜,刷屏朋友圈。 在抖音#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话题突破160亿次播放量,微博47亿+的阅读量让相关话题词条持续飘红。

  • 今日立秋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束火了

    今天(8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相关话题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热潮,除了预订奶茶之外,一种融合了鲜花与奶茶的创新礼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束走红网络,成为不少市民表达心意的新选择。 据报道,在这种热潮之下,不少商家推出奶茶花束套餐,一位商家表示,从本周开始,陆续有顾客咨询和预订奶茶花束,主要是送给恋人或朋友,大家都想�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束火了:立秋将至 成表达心意新宠

    8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社交平台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而今年,除了传统的预订奶茶方式外,一种将鲜花与奶茶巧妙结合的创新礼品——“立秋的第一杯奶茶花束”正悄然兴起,成为众多市民传递心意的热门之选。

  • 微博CEO自曝喝了一杯水后差点过去 靠AI救回一命

    微博CEO王高飞日前发文称:真没想到隔夜的VC水不能喝,差点过去”、AI关键时候确实救命”。 微博CEO自曝喝了一杯水后差点过去 靠AI救回一命 他进一步解释道:昨天晚上睡前突然头晕目眩,路都走不动,用老妈血压计一测高压不到90,而且已经晕到站不起来了,老妈嚷嚷打车去医院,我说等我问问AI。 他又把症状夸大一点,把晚上吃喝的发给AI,AI直接给出答案,原来喝了�

  • 雷军:小米在辅助驾驶技术上投入很大 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小米也正在发力辅助驾驶,而雷军直言,他们会越来越好。 小米YU7交付的同时,全新的1000万Clips版本的辅助驾驶同步量产上车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雷军跟网友互动时表示,欢迎大家测试!我们在辅助驾驶技术上投入很大,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5月4日,小米调整了SU7新车定购页面中的措辞,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具体来看,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由小米�

  • 男子背40公斤蜜雪冰城上武功山售卖:一杯15元 仅当负重训练

    ​近日,湖南一名男子背着约 40 公斤重的蜜雪冰城饮品攀登武功山,并在途中以每杯 15 元的价格售卖,这一举动被拍摄成视频发布后,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网友直呼“大佬”。 美金介绍,除了背负饮品,他还额外携带了饮用水、餐食等个人用品,所有物品都由他一人背负,相较于平时爬山,负重明显增加,但他将此视为一次难得的训练机会。由于背负物品较重,这次�

  • 23岁小伙每天一杯奶茶膝盖肿成馒头 果糖摄入过量留下隐患

    ​“膝盖突然肿得像馒头,疼得路都走不了。”近日,23岁的小林(化名)在家人的搀扶下,满脸痛苦地来到南京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医生为其安排检查后发现,小林的血尿酸值竟高达880μmol/L,远超420μmol/L的正常值上限,最终被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小林是个不折不扣的奶茶爱好者,每天至少要喝一杯奶茶。近半年来,他几乎雷打不动,每天午休都会前往公司�

  • 格创东智荣获维科杯卓越服务商奖,工业AI实力再获认可

    格创东智荣获"维科杯·OFweek2025中国智能制造成熟度卓越服务商"奖项,凭借工业AI技术实力入选。公司以"AI+工业软件+智能装备"三大支柱构建工业AI服务体系,推出章鱼大脑Agentic AI平台及系列AI产品,提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与良品率。其AI解决方案已获IDC等权威机构多次认证,并入选福布斯中国AI科技企业榜。在半导体等领域,格创东智的专家垂类大模型显著提升研发效率,问题解析时间缩短20%。公司通过超10亿元研发投入构建竞争壁垒,持续引领工业智能服务发展,为中国智能制造转型提供标杆案例。

  • 越普通越出彩,达成千万级DAU成就的厂商迎来第2个爆款?

    自从「Block Blast!」在2023年横空出世,Hungry Studio 一下子跃入了大众视野,在这个时间点将看似普通的方块玩法做出了千万级日活用户,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参见文章《“爆发”4千万DAU的“小方块”,背后故事是什么?| 对话一线》)。 之前的对话,我们浅显了解了他们的“方法论”,也更加好奇他们的下一次实践。

  • 专家建议10岁开始存养老钱最划算:越早规划 复利效应越惊人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阎志鹏公开分享了一系列关于养老规划的专业见解,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养老储备提供了详细指导。 阎志鹏指出,对于 50 岁以上的人群,养老规划要聚焦缺口测算。具体而言,需精确计算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与目标生活水准之间的差额,进而利用个人养老金、商业保险等方式加以弥补。在这一阶段,降低风险敞口至关重要,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