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To B领域的今天,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正经历从流程化工具向智能化伙伴的关键转型。3月19日,销售易在腾讯云城市峰会上发布了中国首款AI CRM产品——NeoAgent,标志着CRM向“智能增长伙伴”的蜕变。近日,中国信息化周报近日采访了销售易CTO刘志强和产品副总裁罗义,透过他们的阐述,能够清晰呈现出AI智能体在CRM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从“工具”到“伙伴”的体验重构
传统CRM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记录与流程管理,而销售易NeoAgent通过智能化提效、场景化赋能与自然化交互三大功能,实现了从“被动执行”到“主动辅助”的跨越。
罗义表示,传统CRM中,销售人员需手动录入客户信息、拜访记录等数据,表单动辄包含数十个字段,导致数据质量低下、录入意愿不高。NeoAgent通过“智能录入”功能破解这一痛点:依托语音识别、对话解析等技术,销售人员可通过自然语言实时记录拜访内容,系统自动提取关键信息(如客户需求、沟通节点)并进行结构化存储。例如,销售结束后说“今天拜访了米其林的采购总监,对方希望下周演示新产品”,NeoAgent即可自动生成拜访记录,同步更新客户状态与待办任务,大幅降低操作成本。
此外,NeoAgent的“信息检索”能力打破了传统CRM的菜单层级限制。销售人员无需逐层点击界面,通过语音或文字指令,如“查一下米其林本月的订单”“显示最近三次与采购总监的沟通记录”,即可快速获取数据,响应速度较传统操作提升80%以上。
在To B销售的高复杂度场景中,NeoAgent不仅是“执行者”,更是“策略顾问”。其核心在于将企业销售方法论与客户数据深度融合,为具体场景提供精准建议。例如,针对老客户拜访场景,NeoAgent可自动整合历史订单、服务工单、沟通记录等数据,结合企业“客户分层维护”策略,生成拜访方案:“该客户近3个月未下单,上次反馈产品安装复杂,建议本次重点演示新版操作流程,并附带老客户专属折扣方案”。
“这种赋能能力依赖于‘意图识别’与‘智能推理’技术:系统先精准解析销售需求(如‘准备拜访方案而非’‘修改订单’),再调用CRM平台的业务规则(如客户分级标准、报价体系),最终输出收敛性结论——而非通用AI的发散性回答。这要求NeoAgent在有限业务范围内实现高准确性,确保决策误差率低于0.5%。”罗义如是说。
同时,NeoAgent以“对话式交互”重构了用户与系统的关系。销售易APP内的AI入口支持语音、文字等多模态输入,用户无需学习操作逻辑,通过日常语言即可完成任务。这种体验适配了移动办公场景——销售人员在客户现场、通勤途中均可高效操作,无需频繁切换界面。例如,在展会现场接到客户咨询时,销售可即时问“这个客户的公司规模和历史合作情况如何”,NeoAgent快速返回客户画像与匹配方案,帮助把握沟通节奏。
并非颠覆 而是演进
事实上,NeoAgent并非独立产品,而是植根于原有销售易CRM平台的“新形态”。这种协同性体现在技术架构、功能兼容与迭代逻辑三个层面,确保企业平滑过渡至AI时代。
罗义表示,NeoAgent的底层依赖销售易搭建的“湖仓一体(Lake House)”数据平台。该平台整合了传统数据仓库的结构化能力与数据湖的多模态存储优势,可实时处理客户数据、交互记录、文档等多类型信息,为NeoAgent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与传统数据仓库相比,其优势在于:支持毫秒级数据更新,确保NeoAgent调用的客户信息为最新状态;轻松接入企业其他系统(如ERP的订单数据、客服系统的工单记录),构建“客户360度视图”;通过弹性计算架构降低数据存储与处理成本,避免过去“数据中台”的高投入陷阱。
刘志强表示,NeoAgent还实现了移动社交基因与AI能力的融合。销售易从2011年起以“移动CRM”切入市场,核心优势在于社交协同与移动化体验。NeoAgent并未替代这些功能,而是通过AI技术增强其效率。这种“兼容式创新”确保企业无需放弃既有业务流程即可享受AI价值,降低了落地阻力。
不仅如此,与传统CRM“每年3次大版本迭代”的节奏不同,NeoAgent采用“每月迭代”策略,且迭代方向紧密依赖原有平台的业务场景。例如,6月18日的升级聚焦“企业优质客户画像的潜客推荐和老客交叉销售推荐”,便是基于CRM中积累的海量历史交易数据;7月计划推出的“渠道伙伴智能管理”功能,则是对原有渠道管理模块的AI增强。这种迭代模式既保证了技术先进性,又避免了脱离业务的“炫技式创新”。
高质量数据是智能体价值落地的核心基石
AI的“智能”程度,本质上由数据质量决定。销售易NeoAgent的落地效果,高度依赖于“全面、准确、安全”的数据集,其构建逻辑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数据中台的“为数据而数据”。
罗义表示,传统企业尝试通过“数据中台”整合全量数据,但因技术复杂、成本高昂而多以失败告终。NeoAgent的思路是“聚焦客户数据”:以CRM数据为核心,逐步接入与客户相关的外部数据(如官网咨询记录、社交媒体反馈),且整合过程无需复杂建模。例如,企业可通过标准化接口快速接入客服系统数据,NeoAgent自动关联客户ID,生成“咨询—销售—服务”的全链路记录,无需投入大量资源构建数据模型。NeoAgent通过“闭环反馈”机制持续提升数据质量:一方面,智能录入减少人为错误;另一方面,系统内置“数据质检”规则(如客户名称重复校验、订单金额异常提醒),发现问题时实时提示销售修正。
同时,NeoAgent的“精调数据集”机制进一步优化模型效果。针对“订单修改”“客户分级”等高频场景,系统通过人工标注与用户反馈(如“这个建议不准确”)生成高质量训练数据,持续提升意图识别与决策准确性。
此外,刘志强表示,To B领域的客户数据涉及商业机密,NeoAgent的“权限继承”机制确保数据安全:系统严格遵循CRM原有的组织架构与权限设置(如销售只能查看自己负责的客户数据,经理可查看团队数据),即使通过语音指令查询,也无法越权访问信息。例如,当销售尝试查询同事负责的客户时,NeoAgent会提示“无权限访问该数据”,从技术层面杜绝信息泄露风险。
你无我有 你有我优
在当前 CRM 领域智能体(Agent)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销售易凭借多维度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了独特的差异化优势。
一是产品价值的实际落地能力。NeoAgent以 “解决真实业务痛点” 为核心,注重为企业创造可量化的实际价值。例如,在与米其林的合作中,针对销售拜访记录质量低下的问题,通过 AI 自动提取录音信息并强制留存核心数据(支持二次修改但留痕可追溯),有效解决了人工填报数据失真、敷衍的痛点,为企业业务决策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这种 “效果导向” 的产品设计,使其在与企业自研方案的对比中,凭借更高的准确率和更优的性能脱颖而出,让客户清晰感知专业厂商解决方案的价值。
二是技术与生态的协同优势。销售易通过与腾讯云的深度合作,确保NeoAgent在技术层面具备快速落地能力。其背后依托湖仓一体的数据平台和成熟的权限管控体系,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效的意图识别、智能推理和任务执行,能够满足 To B 场景对准确性和稳定性的严苛要求。这种技术协同不仅让产品快速达到商用标准,也为客户提供了 “即插即用” 的便利,避免了企业在技术适配方面的额外投入。
三是低门槛的落地与迭代能力。NeoAgent对企业前置条件的要求极低,已使用其 CRM 系统的客户可快速启用NeoAgent功能,无需复杂的数据准备或配置工作。这种 “轻量化落地” 特性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试用和部署成本,尤其贴合当前企业对 AI 工具 “快速见效” 的诉求。同时,产品保持每月大迭代的节奏,能紧跟技术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化,持续优化功能体验,让企业无需担心投入后产品快速过时。
四是基于真实场景的持续优化。通过大量客户试用反馈(包括正反馈与负反馈),销售易不断打磨NeoAgent在具体场景中的表现。例如,在拜访总结、知识问答等高频场景中,基于客户实际使用数据进行针对性优化,形成了 “试用—反馈—迭代—转化” 的闭环。这种以真实业务场景为导向的迭代逻辑,使得产品功能更贴合企业实际需求,而非停留在通用能力层面,从而在客户试用对比中建立信任。
对此,罗义进一步表示,NeoAgent不仅深度融合营销、销售、服务环节的多模态数据,构建了客户360度视图,借助动态工作流与智能体实时进化业务流程,还能与企业客户进行深度共创,共同梳理和验证高价值场景,成功实现了与客户在技术、业务场景以及价值创造层面的全面共创 。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