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震雄集团最新资讯  > 正文

节能增效双突破!震雄注塑机助力家电产业智能化转型

2025-07-08 09:5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盛夏临近,全国多地气温持续走高,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进入消费旺季,带动上游制造设备需求持续攀升。作为全球注塑机行业的技术标杆,震雄集团深耕家电领域市场需求,以精准的行业洞察为驱动,持续突破技术壁垒,推出多款高性能注塑解决方案,以节能增效、精密智造等核心优势,助力家电企业应对产能挑战。

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升级,多系列产品覆盖全场景需求

近年来,家电市场呈现高端化、精细化发展趋势,塑料件作为关键部件,其性能与工艺要求日益严苛。震雄深耕家电领域数十年,精准把握行业脉搏,打造出覆盖全场景的注塑机产品矩阵。其中,MK6系列以高端全能的定位成为旗舰机型,MK6PRO干周期较同类产品缩短21%,射胶速度提升5.5%,功率输出增强26%,在能效表现上超越国家一级标准,可满足高混色、高精度家电制品生产要求。该系列搭载的超强动力系统、高刚性机械结构、高性能电脑控制器等,完美匹配空调面板等精密部件的制造需求。

面对中端市场规模化生产难以降本的痛点,MK6.6系列以经济适用的特性突围。通过配置智能电脑控制器和线性导轨射台,制品重量以及厚度CPK值远超同行机型,干周期缩短15%,产能提升14%,助力客户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针对大型家电部件的特殊工艺需求,TP-SMART系列二板机以其高强度圆形模板与第四代伺服驱动系统,使开模位置重复精度提升60%,可以62.5秒为一周期的速度生产ABS材质的65英寸液晶电视中框等大型配件。配合多组份、低压注塑和微发泡等特殊工艺的注塑解决方案,除了可以快速完成特殊注塑成型,还提升了厂房空间利用率,极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定制化方案驱动高效生产,赋能全球家电品牌创新

除了在设备性能上的突破,震雄紧抓家电产品功能和美观并重的消费趋势,持续探索先进工艺,聚焦精细化模具制造的技术突破。同时,在绿色制造转型趋势下,震雄同步实现了效率提升和能耗管控,并积极配合环保材料应用及低碳技术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国内外家电制造业对注塑设备的差异化需求,震雄依托深耕注塑机领域67载的技术积淀,通过整合全球研发资源,持续为Beko、美的、格力等国内外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绿色转型的双重突破。

在“双碳”战略和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震雄家族正加速布局联网加黑灯工厂等技术矩阵,从高温季的产能保障到全年的品质攻坚,从单点设备供应到整体产线升级,以创新者的姿态,助力家电企业在存量竞争中开辟新赛道,共绘智能制造蓝图。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董明珠:家电行业很卷 因为不再追求技术突破 用价格来忽悠

    今日,格力电器董明珠健康家包头店”开业。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亲至现场,并进行了线上直播。 直播过程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家电行业很卷,因为大家不再追求技术上的突破,简单的就偷工减料,用价格来忽悠你。 董明珠称,相信只要坚守自己的品质,消费者就会看到。她提到,好多空调一个月就坏了,维修成本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第十八届中国�

  • 顺丰亮相亚宠展,数智物流解决方案助力宠物产业高效发展

    8月20日,第二十七届亚洲宠物展览会在上海开幕。顺丰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展示了其数字化物流解决方案,包括智能仓储、智慧物流等最新方案。针对宠物食品时效性、安全性需求提升,顺丰构建全国仓配生态体系,提供高效履约服务,并优化末端配送网络,助力宠物产业升级。未来,顺丰将持续关注行业趋势,迭代服务能力,推动宠物产业发展。

  • 卢伟冰:小米不参与家电行业价格内卷 不在意短期排名

    今日,小米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该季度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大增66.2%,实现量价齐升。 其中,小米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60%,创历史新高。 据媒体报道,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大家电价格战比较激烈,很多老大哥对我们比较重视,下起手来也不是很轻,但小米扛住了价格战的冲击。

  • CCF HPC China 2025 | KunLun HPC解决方案赋能多行业创新升级 并获全国产异构创新HPC解决方案奖

    8月13-16日,第21届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在鄂尔多斯召开。本届大会以"绿动计算 超智融合"为主题,汇聚顶尖学术阵容,展示全产业链成果与前沿趋势。河南昆仑技术有限公司重点展示双生态硬件平台、极致性能软件平台、应用迁移调优服务等HPC全栈解决方案。其KunLun HPC解决方案实现100%国产化,兼容x86设备,具备东西方双生态兼容、高性能、高能效等五大特点,并获全国产异构创新HPC解决方案奖。昆仑技术同期发布KunLun V2系列服务器产品,助力科研转化和行业智能化升级。多位专家在主题论坛分享国产超算软件生态建设经验,强调需持续投入构建自主可控的超算软件生态。昆仑技术表示将持续深耕高性能计算领域,推动行业向智能高效方向发展。

  • ESG标杆企业名单:海尔智家成家电业唯一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贯彻“两山”理念+沪市ESG实践二十年》,从2284家上市公司中遴选出32家ESG标杆企业,覆盖钢铁、金融、家电等17个重点行业。其中,海尔智家是家电行业唯一入选企业。报告指出,ESG理念在中国资本市场扎根二十多年,推动企业从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海尔智家ESG实践具有“早、广、深”特点,2012年就将绿色理念融入战略,立足全球视野提供绿色解决方案,探索产品全生命周期减碳。ESG不仅是成本,更是投资和竞争力,为更多中国企业提供高质量发展路径。

  • Starlinkx:AI赋能中国企业出海,一站式解决方案引领全球市场新风尚

    Starlinkx作为创新型科技企业,凭借AI领域技术优势,在助力中国企业出海方面表现突出。其核心业务包括:1)AI穿戴设备研发,推出翻译机、智能耳机等创新产品;2)一站式AI企业管家服务,覆盖内容生成、矩阵传播和智能翻译三大领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帮助企业快速生成多语言营销内容;依托数据分析能力,制定个性化传播策略;提供毫秒级响应的高精度翻译服务。这些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企业出海成本,尤其在东南亚市场广受好评。未来,Starlinkx将继续发挥AI技术优势,助力更多中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 格创东智再获权威认可,AI Agent解决方案入选甲子光年报告

    格创东智凭借工业AI+Agent创新实践入选甲子光年智库《企业级AI+Agent(智能体)价值及应用报告》,继获评"星跃100"2025中国AI产业逐浪者奖项后再获头部科技媒体认可。报告指出,该公司在复杂工作流编排、工具集成和领域知识沉淀三大维度表现突出,成为工业智能化转型标杆案例。其自主研发的章鱼智脑Agentic+AI平台支持多Agent协同和复杂工作流编排,通过"模型即服务、知识可视化、流程任编排"重构工业AI开发范式。典型案例"设备知识库Agent小鲁班"为半导体企业实现故障处理效率提升62%,年增收数千万元。公司持续深化"工业智能体"等研发投入,累计投入超10亿元,沉淀工业机理模型35000+个,构建了AI、工业软件、智能装备三合一的全栈服务生态。预测到2026年认知型Agent将覆盖70%企业复杂决策场景,格创东智将持续引领工业AI解决方案创新,助力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 中国企业掌握国际洗碗机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从市场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转变。卡萨帝洗碗机主导制定的多腔洗碗机核心性能测试方法被纳入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体系,成为行业首个参与IEC标准制定的品牌。通过双层抽屉设计等产品创新,以及聚焦洁净效果、干燥性能等四大维度的标准创新,卡萨帝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洗碗机行业掌握更多话语权,带动技术标准与解决方案加速"出海",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话语权。

  • 竞争迫使高端家电也降价,卡萨帝为何量价双升?

    2025年上半年高端冰箱市场数据显示,万元以上产品中仅3个品牌实现份额增长,卡萨帝冰箱逆势上扬,在1.5万+市场占比超50%,1万+市场7月销量增长14%。其成功源于精准把握用户需求:2017年首创自由嵌入式冰箱,通过平嵌技术实现"零闪缝"效果;创新MSA控氧保鲜科技,升级版AI智控保鲜技术可使草莓保鲜7天,营养留存率超99%。数据显示嵌入式冰箱份额从12%飙升至52.1%,用户需求已从基础保鲜升级为"美学+功能"综合标准。卡萨帝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高端市场引领地位,印证了创造不可替代的用户体验才是长久增长之道。

  • 从24小时直播到破界进化:智元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与未来图景

    智元机器人远航A2在上海浦东新区完成全球首次24小时户外行走直播挑战,成功验证了人形机器人在高温、弱光等复杂环境下的自主行走能力。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圆桌论坛,探讨AI与机器人融合的技术突破与未来形态。专家指出,通用智能的核心在于泛化能力,需突破传统自动化规则式弱AI的限制。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养老护理、太空建设等场景实现突破,逐步成为人类生活的延伸工具。安全是商业化前提,需构建覆盖硬件、软件、算法的全链路冗余体系。当前技术瓶颈在于小脑与大脑的协同,需上下游生态伙伴共同攻克。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

热文

  • 3 天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