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肠癌最新资讯  > 正文

王振国谈肠癌的预防和诊断

2025-07-25 12:4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核心提示:近几十年来,我国肠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在恶性肿 瘤中,占比很高。今天我们请到北京振国肿 瘤医院王振国教授,给大家讲讲肠癌。聊聊肠癌的预防与治疗。

我们先认识一下肠癌。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直肠癌,也可称为结直肠癌。肠癌属于下消化道肿 瘤,一定程度上讲,与吃得过好有关,因此也被认为是种“富贵癌”。吃得越多,肠道的排泄压力越大,尤其是动物蛋白、脂肪摄入过量,就容易产生很多毒素。一般通过观察大便情况,一定程度上可看出肠道的健康程度。

如果便血,大便变细或形状不规则,排便习惯改变,出现腹泻、便不净等情况,就应及时就医。然而,由于很多疾病都有便血症状,很多肠癌在早期易被误诊为痔疮。很多患者出现便血却一直以为是痔疮,来医院看病时已是直肠癌晚期。所以便血时,建议及时去医院做大便潜血等检查,以排除大肠癌的风险。除大便异常外,经常腹胀的人也需警惕,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腹胀特别难受,且在一段时间内突然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王振国教授提醒大家,一定要有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在固定时间排便,宁可提前一点去厕所,有了便意千万别忍着,别让废物在体内停留过长时间。通常有大肠癌家族病史、多发性结肠息肉、慢性肠炎、肠道有绒毛管状腺瘤等人群,都是大肠癌高危人群,易发生癌变。除注意观察症状外,临床上,我们主要借助以下检查,帮助早期发现大肠癌。

一是肛门指检、大便潜血检查。距离肛门 7 厘米以内的肿 瘤,90%可通过肛门指检发现,数据显示,国人直肠癌70%以上为低位直肠癌,直肠指检时可触及。80%的结直肠癌患者都有便血情况,且半数无法通过肉眼看到,却可通过大便潜血检验查出。

二是肿 瘤标志物CEA和CA19-9。如果发现其数值较高,应做进一步检查。已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将肿 瘤标记物纳入体检范围,如果体检报告显示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肠癌肿 瘤标记物检查的阳性率为50%~60%,也就是说存在不少假阴性,但确实能为我们早期发现肠癌提供依据。

三是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应遵医嘱,每年按时做肠镜。一般人群建议 45 岁开始,每隔3~ 5 年做 1 次。大便潜血呈阳性的人,应及时做肠镜检查。

多发性结肠息肉就有癌变倾向,属于肠癌的癌前病变,它是细胞发生不典型增生的结果,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 3 个级别。大家一定要尽早处理癌前病变,把长出来的东西切掉。对原位癌,国内外有一种内镜下切除黏膜内癌变的“时髦”治疗法,我个人认为,癌症就像螃蟹,如果只是切掉它的壳,复发概率较高。

手术治疗肠癌,尽量做到早诊早治。但遗憾的是,我国百分之六七十的肠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临床上肿 瘤多采用综合治疗,王振国教授提醒除手术外,放化疗以及中医治疗也非常重要。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进行术前化疗和中药治疗,能让肿 瘤变小,控制病变范围。此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靶向治疗,也疗效显著。

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大肠癌呢,可以尽量做到下面几点:

“吃货”适可而止。我们现在走向了一个极端:吃得过多,营养过剩。这时候,我们一定不要过分迁就口味。我们改变不了爹妈给的基因,能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

告别“三高一低”,回归传统。“三高一低”指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食品,要少吃。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为辅,这是非常健康、合理的饮食。中国菜有很多蒸煮方式,能留住更多营养;少量肉加蔬菜的快炒类菜,由于蔬菜较多,粗纤维丰富,既能满足口味,又能避免肉类产生的有毒物停留过久,减少对肠道的慢性伤害。

守住“鲜、野、淡、杂” 4 字诀。“鲜”指多吃新鲜食品;“野”指吃天然蔬果;“淡”就是少盐少油少肉;“杂”则是吃尽可能多的食物,不偏食。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大学生便秘五年没就医致直肠脱垂:排便后需手动推回体内

    近日,广州一名21岁大学生因长期隐忍便秘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引发关注。患者小李(化名)自高中起饱受便秘困扰,因羞于启齿未及时就医,五年间竟发展出每次排便后需手动将10厘米脱垂直肠推回体内的异常状况。直至某次排便时直肠完全脱出体外无法回纳,才紧急送医接受手术治疗,目前术后已恢复规律排便。 据小李自述,其便秘史可追溯至高中阶段,初期表现为排便�

  • 男子为通便将15cm火腿肠塞入下体 医生:不可、应以预防为主

    很多网友看完新闻后表示,再也无法直视火腿肠了! 媒体报道,近日,陕西一58岁男子因为不爱吃蔬果,便秘了十几天,出现腹胀、腹痛。 为了缓解不适,男子便突发奇想,便使用火腿肠通便,没想到这根长达15厘米的火腿肠滑入肛门直肠内,无法自行取出来。

  • 全球免疫细胞治疗火热,存储免疫细胞成前瞻性健康保障

    随着免疫细胞治疗快速发展,健康管理已进入免疫细胞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日常保健,而是前瞻性地选择储存免疫细胞,为未来健康提供保障。全球数据显示,免疫细胞储存被视为长期健康投资,中国家庭在博雅干细胞库储存免疫细胞的趋势显著增长。免疫细胞治疗通过体外培养扩增后回输体内,可增强免疫功能,在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展现潜力。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登记489项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占全球47%,位居世界第二。政府出台系列鼓励政策,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展望未来,免疫细胞治疗有望在更多疾病领域发挥独特优势,而免疫细胞储存作为基础将迎来更广阔前景,成为连接现在与未来的健康桥梁。

  • HKIT携手WALLX推出创新区块链奖励模型,引领心理治疗与AI技术融合新趋势

    香港智能有限公司(HKIT)与WALLX公司合作,将AI技术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开发出基于区块链的奖励和参与模式。该创新系统能精准评估用户心理状态并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利用区块链确保数据安全。双方还推出奖励机制,用户参与心理课程或贡献数据可获得,用于兑换咨询服务或健康产品。这一模式获得市场广泛关注,多家机构表达合作意向,被视为心理健康服�

  • 演员王楚然求助荨麻疹治疗方法:痒到崩溃 网友大呼感同身受

    据媒体报道,演员王楚然近日在粉丝群求助荨麻疹治疗方法,并晒出面部红斑照片。她透露自己长期受过敏困扰,经医院检测仍未能明确过敏原,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时易反复发作。看完她分享关于荨麻疹反复的症状,不少网友表示深有共鸣,纷纷留言晒出自己的经历。 据悉,荨麻疹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药物、感染、物理刺激、情绪紧张等。有时候,诱因是多个叠加的,比如

  • 5岁男孩脖子长小疙瘩确诊癌症晚期 医生提醒

    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大儿院)接诊了一位令人揪心的病例。5岁的乐乐(化名)出现持续低烧、食欲不振、全身关节隐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据乐乐妈妈回忆,大约一个月前,她在给孩子洗澡擦脖子时,当乐乐抬头,她意外发现其脖子上有一个小疙瘩。仔细查看后,她觉得这不像普通的蚊虫叮咬或碰撞造成的包块,更像是肿大的淋巴结。

  • steam账号注册教程——全网最新最全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Steam平台注册及下载安装的完整教程。主要内容包括:1.使用迅 游加速器优化网络环境,解决注册过程中的错误提示;2.详细说明客户端下载安装步骤,强调要选择简体中文和避开中文路径;3.分步指导账户注册流程,包括邮箱验证、地区选择和人机验证;4.提醒全程使用加速器保持网络稳定,避免注册中断。教程旨在帮助新手玩家顺利注册Steam账号并下载游戏,提升�

  • 夫妻因同一习惯双双确诊结直肠癌 很多人都有这个坏习惯

    近日话题#夫妻因同一习惯双双确诊结直肠癌#登上热搜。根据浙江杭州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公众号发文,4月初,一对夫妇预约接受了无痛胃肠镜检查。亚硝胺是一种一级致癌物,与食道癌、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高发风险相关联。

  • 聚焦临床,共探个性化治疗!YOUMAGIC舒立缇第二届「临床精英实践研讨会」高能举行

    7月4日,YOUMAGIC舒立缇举办第二届《焕新·源点 临床精英实践研讨会》。会议聚焦"能量医学技术创新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汇集全国皮肤科专家,围绕新一代单极射频技术的临床应用展开研讨。数据显示,该设备6个月有效率达96.2%,3个月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39%。专家指出,其创新温控技术能平衡高能量与舒适度,通过AI能量匹配实现个性化抗衰方案。作为国内首个获NMPA和FDA双认证的单极射频设备,YOUMAGIC将持续深耕临床科研,推动抗衰行业高质量发展。

  • 因直肠癌恶化 四川25岁“超棒的抗癌女孩”去世

    绵阳25岁超棒的抗癌女孩”刘怡去世。刘怡在2023年4月份确诊直肠癌晚期,其乐观抗癌经历感动了众多网友。如果家族中有大肠癌患者,或者患有肠息肉,都属于肠癌高发人群,这些人必须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