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苹果智能眼镜布局全面加速,Meta/微美全息产业生态协同撬动万亿市场

2025-07-09 15:4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据新消息,苹果(AAPL.US)对智能眼镜市场蓄势待发,即将进军智能眼镜市场。近日,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公布了一张苹果Vision产品线的路线图,揭示了苹果在未来三年内对眼镜和头显设备的布局。

苹果智能眼镜布局全面展开

据该路线图显示,苹果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搭载M5处理器的Vision Pro,而在2027年,将推出主打拍摄、音频以及AI功能的智能眼镜“Vision Air”,以及更轻便的设计搭载iPhone处理器的头显设备。

彭博社也爆料称,苹果内部正在探索一款有线版Vision Pro,需要通过连接Mac使用。这一系列新品不仅丰富了苹果的产品线,也展现了苹果在智能眼镜和头显领域的雄心壮志,并且2028年还将发布Vision Pro2和带有显示技术的XR眼镜。

此外,在探索新产品的过程中,苹果采用了一种“头脑风暴”式的方法,将自家不同的产品结合一起,寻求新的创新点。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苹果产品的整体实力,也为未来的智能眼镜和头显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Meta智能眼镜Hypernova曝光

与此同时,7月1日消息,Meta(META.US)与Ray-Ban合作推出的智能眼镜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今该公司正加大投入,推出更多款式。

除了现有的产品线,Meta还被传闻正在研发一款高端版本的智能眼镜,这款眼镜内置屏幕,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发布,现在这款名为Hypernova的眼镜的渲染图已曝光。

据此前的报道,Hypernova眼镜将配备一款名为Ceres的“神经”腕带控制器。这款控制器原本是为Meta的Orion增强现实眼镜开发的,但似乎也可以用于Hypernova眼镜,以识别诸如旋转手掌浏览应用、用拇指和食指捏合选择项目等手势。

方正证券表示,随着更多品牌厂商的加入,将头戴式设备视为消费电子产品的下一个主要趋势。而智能眼镜作为AI应用落地的最佳载体,驱动智能穿戴设备迭代升级,智能眼镜既弥补了XR设备在佩戴舒适性上的不足,又开创了更契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交互模式,眼镜市场正由初探期向高速发展期迈进。

微美全息跃跃欲试构筑产业生态

公开资料显示,微美全息(WIMI.US)作为全球领先的AR+AI技术企业,近年来通过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与生态合作,全面布局智能眼镜领域,通过全新全场景架构,带来更创新的全场景应用,其技术积累与场景化能力为未来AR眼镜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展现出显著的战略前瞻性与技术竞争力。

当前,微美全息自主研发的动态实时渲染引擎显著降低AR内容制作门槛,支持高精度环境感知与虚实交互优化,提升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等能力。并且,微美全息通过MicroLED光机模组与光波导技术,推出MicroLED光机模组及衍射光波导显示技术,兼顾轻量化与高显示性能,嵌入AI智能眼镜后可实现3D内容叠加与实时翻译功能。

结语

当前,智能眼镜作为XR技术的重要衍生品类,在AI大模型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迎来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应用拓展至智能眼镜。伴随“百镜大战”愈演愈烈,包括互联网大厂、智能硬件厂商乃至传统眼镜企业都竞相入局智能眼镜领域,这将进一步赋能办公、影视、游戏等领域。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三星年底推出XR新品头显,字节跳动/微美全息加速MR眼镜布局卡位争夺先机

    三星确认将于2023年下半年推出三折折叠智能手机与XR头显组合设备,搭载Android XR系统,配备Micro OLED/OLEDoS显示屏,支持90Hz刷新率和眼动追踪功能。字节跳动旗下PICO公司正开发代号"Project P"的MR头显,直接对标Meta计划2027年推出的旗舰产品"Phoenix"。微美全息(WIMI.US)作为AR领域重要参与者,通过技术研发和生态合作持续强化竞争力。行业分析指出,XR设备正朝着轻量化方向发展,分体式设计可能成为未来主流趋势,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 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发明 15国销冠 这家智能眼镜品牌横扫欧美市场

    中国AR眼镜品牌VITURE在欧美市场表现亮眼,占据美国52%市场份额。该品牌由前谷歌眼镜成员创立,2022年首款产品VITURE ONE XR打破行业众筹纪录,获《时代》年度最佳发明等多项国际大奖。2024年推出旗舰级VITURE Pro XR,支持双人同屏游戏等创新功能,并与任天堂Switch2深度适配。产品主打便携大屏体验,通过颈挂式设计实现135英寸虚拟屏幕,兼容多平台游戏设备。目前VITURE已入驻Best Buy,并入选全球50家最具发展潜力公司榜单。品牌持续深耕游戏生态,即将亮相德国科隆游戏展。

  • 光子精密丨驱动产业生态,全球“智造”战略级胜负手

    工业4.0背景下,国内工业自动化检测行业竞争从单纯价格战转向全产业链生态竞争。光子精密公司以“可持续发展、合作共赢”理念,通过上游技术协同研发、中游产业联盟协作、下游场景应用反馈,构建全链条智能制造生态,推动国产工业传感器替代进程,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赋能,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 微云全息(NASDAQ:HOLO)打造区块链创新型金融协同设计方案,引领行业变革

    金融行业协同工作面临效率与安全挑战。微云全息开发的金融智链协同方案融合区块链技术,通过智能合约、分布式账本和先进加密技术,实现数据安全、透明同步与自动化处理。该方案提升协同效率,保障数据完整性,支持跨机构无缝协作,有望推动金融行业建立更高效、安全的协同标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

  • 苹果首秀脑机技术解锁意念操控,微美全息(WIMI.US)追赶推动脑机接口驶入快车道

    苹果首次将脑机接口技术纳入操作系统原生输入方式,与Synchron公司合作开发Stentrode设备,通过植入大脑血管的微型金属支架捕捉神经信号。iOS26/iPadOS26系统将支持脑控功能,标志着该技术从医疗领域向消费电子拓展。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6.2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1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7.35%。中国市场规模达28亿元,占全球15%。微美全息(WIMI.US)等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布局脑电信号处理算法等核心技术。该技术融合神经科学、AI、材料学等多学科成果,未来将推动人机交互革命,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商业化应用。

  • 量子机器学习或“搅动”芯片制造,谷歌/微美全息攻关突破取得阶段性成果

    澳大利亚科研团队开发出结合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原理的新型量子机器学习技术,可能改变微芯片制造方式。该技术仅需5个量子比特,性能优于7种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可立即应用于现有量子架构。2023年量子计算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微软成功创建拓扑量子比特,D-Wave量子退火处理器性能超越经典模拟器,谷歌量子AI团队探讨扩展超导量子计算机面临的挑战。量子科技正从理论研究迈向工程实现阶段,微美全息(WIMI.US)等企业积极推进量子密码生成器、QGAN技术等研发,有望为数据安全提供更高保障。量子技术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将推动行业进入更安全可靠的发展阶段。

  • 电动车巨头雅迪加速布局:剑指全球三轮车市场

    近年来电动三轮车需求持续增长,雅迪作为行业龙头加速布局。8月15日,雅迪金寨新能源基地二期投产,首车交付,年产能将达150万台。该基地融合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助力提升"智造力",完善全国产业协同布局。同时,基地将作为全球化战略重要"出海通道",拓展欧洲、东南亚等市场。雅迪坚持用户为中心,通过跨界联名等创新营销赢得Z世代喜爱。企业创始人董经贵与钱静红以高度协同的创业伙伴关系,推动公司稳健发展。金寨基地的投产标志着雅迪新一轮扩张启动,也是中国电动车产业向"全球智造"迈进的重要一步。

  • 推客的爆发印证了创新落地的核心规律:单点尝试易折戟,生态协同方成势

    "推客"作为依托微信生态的新型社交电商模式,其发展经历了从概念萌芽到生态爆发的完整周期。2005-2018年为探索期,新浪虽在2009年率先注册商标,但因生态未成熟未能落地。2018年苏宁尝试社群裂变模式但受限于封闭生态。2025年初迎来爆发拐点:微信官方将推客纳入战略,打通"视频号-小店-社群"交易闭环;私域机构沸点会举办万人大会引爆行业声量。爆发动因在于:1)微信生态基础设施完善;2)行业级资源整合;3)高佣金+裂变分成的经济模型驱动。当前推客已实现指数级增长,预计2025年底汇聚1000万推客影响13亿消费者,标志着全民分销时代正式到来。发展规律表明:单点尝试易折戟,生态协同方成势。

  • ​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成功举办 以全链条布局加速具身智能商用落地

    2025年8月21日,智元机器人在上海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主题为“与智同行 共启新元”。大会展示了“一体三智”全栈技术架构与全系列产品矩阵,推出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系列覆盖多元场景。CEO邓泰华强调2025年是具身智能商用拐点,目标三年内实现十万台级机器人部署。通过开源集成、资本赋能、生态共建三大路径汇聚全球创新力量,并启动“智元A计划”孵化早期项目。大会明确未来将加速技术普及与产业落地,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

  • 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投资热度攀升,阿里/京东/微美全息齐上阵探寻长期发展潜力

    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融资热潮,京东、腾讯、阿里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摩根士丹利预测205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5万亿美元。国内政策大力支持,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70%,今年产业规模有望达379亿元。微美全息(WIMI.US)等企业加速技术突破,布局关键组件研发。行业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养老等场景实现应用落地。未来3-5年有望实现商业化突破,逐步融入生产生活各领域。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