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Soul调研Z世代领证新态度,探索婚姻登记新趋势

2025-05-17 12:27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取消户口簿要求、实现“全国通办”,仅凭身份证就能登记,这一变革让“偷户口本结婚”成过去式,也为Z世代的领证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Soul作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平台,主动探索年轻人生活态度和诉求。今年4月,Soul App对年轻人婚姻登记态度变迁做了调研,揭示这一群体在婚姻观念上发生的变化。

95后坚定领证,

认为领证是爱情从浪漫到现实的“仪式感里程碑”

Soul App的调研发现,50.83%的95后坚持"必须领证",比例高于00后的41.87%和90后的51.78%,且随年龄递减趋势明显。从性别差异来说,男性更坚持领证的必要性,女性对不领证的接受度则更高。

年轻人普遍认为,

“领证”的核心作用在于获得社会认可和公开承诺

超过六成受访者选择“对伴侣的公开承诺与社会认可”,显著高于其他选项,表明社会关系的正式化是领证行为的关键驱动力。不过,在对非传统婚姻形式的接受度上,性别和地域差异明显。女性对“只办婚礼不领证”的支持率比男性高,一线城市居民又高于中小城镇,这反映出城市发展程度和观念开放度之间的联系。

专业摄影、电子动态及定制微电影,

成主流记录方式,性别、观念及代际差异显著

在记录领证时刻上,专业摄影、电子动态、定制微电影成主流。男性爱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女性更注重专属纪念。数据显示,00后选择专业摄影师跟拍比例达57.02%,显著高于85前群体(42.11%),且随年龄段递减呈现明显趋势。

多数人希望民政局有仪式服务支持,

重点关注女性和年轻群体需求

多数人希望民政局提供仪式服务,领证当日免费捧花和纪念相框受欢迎,偏好无明显性别差异。男女选择捧花&纪念相框的比例均超过62%,且性别间差异小于1%,表明仪式感服务具有普适吸引力。00后选择礼金和捧花的比例分别达52.78%、64.59%,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突显年轻世代对仪式与经济支持的双重需求。

本次Soul调研表明,Z世代在婚姻登记上传统与创新并存。这不仅为理解当代青年婚恋观念转型提供思路,也给婚庆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后续持续关注Z世代婚姻观念变化,对预判婚姻制度走向至关重要。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Soul App Z世代婚姻登记态度调研领证是爱情从浪漫到现实的“仪式感里程碑”

    5月10日起,我国婚姻登记制度迎来重大改革: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取消户籍限制、实现"全国通办",仅凭身份证即可完成登记。新政首日,上海婚姻登记中心迎来462对异地新人,其中山西小伙与开封姑娘在相恋第1000天完成"异地登记"。年轻人通过国风旅拍、宠物见证、景区颁证等创新形式重构仪式感,既坚持法律保障的契约精神,又追求个性化表达。调研显示,91.2%的年轻人重视法律保障,72.6%青睐创新登记形式,00后更以角色扮演(17.37%)、携宠登记(25.28%)等突破性方式重塑仪式场景。六成青年愿尝试"领证+旅行"模式,杭州、厦门等地已出现"高铁婚旅专线"。数据揭示当代青年婚姻观呈现"法律根基稳固,仪式创新多元"特征,既强调社会认同,又通过个性化表达重构婚恋价值。值得注意的是,27.39%女性支持"只办婚礼不领证",同时该群体对婚姻法律课程(38.7%)和心理测试(41.2%)需求旺盛,反映年轻人挣脱形式束缚时仍渴求情感稳定性。

  • 解码Z世代AI使用场景:Soul发布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Soul App旗下Just So Soul研究院发布的《2025Z世代AI使用报告》显示:Z世代已成为"AI原住民",95%年轻人习惯用AI辅助工作学习,05后高频使用占比达62.5%。AI显著提升效率,近八成年轻人认为工作效率提升超50%。在情感领域,超四成年轻人每天使用AI获得情感陪伴,71.1%愿与虚拟人做朋友,平均每人拥有1.8个AI伙伴。尽管存在隐私安全等"AI焦虑",但年轻人积极应对:59.2%看到AI催生新职业的潜力,19.9%已通过AI创收。报告展现了Z世代与AI的深度共生关系,AI正重塑其工作、情感与经济价值创造方式。

  • Soul发布《2025年Z世代新职业洞察报告》,描绘Z世代新职业版图,告别传统束缚

    Soul App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Z世代新职业洞察报告》显示,Z世代对新兴职业展现出多元化态度。40%受访者对心理健康与情感陪伴类职业最感兴趣,12%从业者已实现月入过万。Z世代更青睐时间自由、创意自由的职业模式,近半数认为"铁饭碗"吸引力强但非首选。超三成Z世代已参与新职业实践,其中15%全职从事。报告指出,Z世代能接受收入波动风险,88%受访者持开放态度。他们主要通过社交平台获取职业技能,48%使用AI工具辅助学习。Z世代正在重塑职场格局,推动更个性化、灵活多元的职业新时代到来。

  • 何以“解忧”——Soul App“解忧房”,让心事不再沉重

    文章聚焦当代年轻人面临的心理压力与情感困扰,介绍了Soul App上三种不同风格的"解忧房":刘健的"恋爱大师"以犀利分析见长,提供直接解决方案;"德芬妮姑姑"营造温暖客厅氛围,专注倾听与陪伴;"秋月老师"则开设心理课堂,培养用户自我觉察能力。这些线上空间通过匿名机制和语音互动,为用户提供情感支持、归属感和成长机会,展现了Soul平台在满足都市青年心理需求方面的独特价值,成为他们短暂停靠、获取力量的心灵港湾。

  • 应届毕业生,把Soul们玩成了招聘软件

    氛围轻松的社交App上,如果有人突然发来简历,别慌,对方也许不是在搞抽象,也不是在整蛊,而是真的在求职。 如今,Soul、青藤之恋、探探等社交App,正被一些人玩成招聘软件,“主动出击派”“水到渠成派”“愿者上钩派”的弟子们,为获得一份心仪工作,开始了技能大比拼。 想找工作的年轻人,为何盯上社交App?这似乎是因为,相比于很多招聘软件,社交App活人气息�

  • Soul App发起“职场妙计”活动,帮助年轻人职场人际破冰

    Soul App成为330万职场人的"深夜树洞",通过"职场妙计"等活动帮助用户突破职业困境。北京师范大学钱婧教授指出,建立在共同成长基础上的职场关系互助转化率高达67%,远超物质维系的12%。平台用户通过知识共享建立信任网络,如某产品经理分享的"敏捷开发避坑指南"被下载超2万次,助其获得跨部门推荐。Soul从社交工具进化为成长伙伴,通过群聊房"职场急诊"等场景实现即时智慧流动,重构职场学习场景。AI技术匹配、社群关系、内容养分共同培育适应液态职场的生存能力,为探索者提供"数字地图",在连接中成就独特价值轨迹。

  • 打造健康社交环境:Soul Q1 生态报告彰显平台责任与成效

    Soul App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生态安全报告,展示平台在反诈治理、未成年人保护、内容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平台通过AI技术构建智能反诈系统,诈骗风险下降20%;升级青少年保护机制,新增51条策略,假成年人识别率达99%;处理违规账号超19万个,拦截低质内容日均超10万条。报告显示,Soul持续优化社交礼仪体系,日均引导文明发言23.8万次,签署友善互动声明的用户超21万。平台还通过更新《社区公约》、强化警企联动、开展专项治理等举措,构建起技术防控与用户共治相结合的多维生态安全体系,致力于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 “金三银四”春招季,超330万职场人在Soul讨论职场有妙计

    文章讨论了社交平台Soul中的职业发展、职场挑战及个人成长等内容,强调在数字化时代,真实的职业安全感比表面光鲜更重要。同时提到通过AI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并探讨了职场中情感与价值的复杂互动,以及如何在跨界合作中保持清晰的生存智慧。此外,还涉及Soul平台上的虚拟社交活动及用户分享自身经验,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网络社区生态。

  • 安卓/iOS双端无障碍适配覆盖核心社交社区场景,Soul App持续升级“数字盲道”

    社交平台Soul App在无障碍宣传日之际推出"被看见的无障碍"活动,倡导关注无障碍设施建设。数据显示我国残障人士总数达8591.4万,其中视力障碍者2856.5万。Soul自2022年起组建专项小组推进无障碍适配工作,目前已覆盖注册登录、内容发布、社交互动等核心场景,让视障用户也能流畅使用平台。平台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无障碍交互空间,获评"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等荣誉。未来将持续优化信息无障碍环境,从可用到易用,实现更自然流畅的无障碍社交体验。

  • 小红书56万篇“人机恋”笔记背后,Soul正在上演一场社交叛逃运动

    “深夜两点,她打开手机,虚拟恋人准时发来晚安语音。屏幕微光中,那句‘今天辛苦了’像一颗电子布洛芬,短暂缓解了孤独,却让空虚感在寂静中愈发尖锐。”这是《 2025 年社交趋势报告》中一位用户的真实独白,也是Z世代社交困境的缩影:既渴望“溏心蛋社交”的半熟安全感,又执着于“回形针情感”的弹性空间。这种矛盾的本质,是年轻人在不确定的社会环境中,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