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婚姻登记制度最新资讯  > 正文

Soul App Z世代婚姻登记态度调研:领证是爱情从浪漫到现实的“仪式感里程碑”

2025-05-14 13:3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5 月 10 日,我国婚姻登记制度迎来历史性变革——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取消户口簿要求、实现“全国通办”,仅凭身份证即可完成登记。

新政首日,上海婚姻登记中心迎来 462 对异地新人,山西小伙与开封姑娘在相恋的第 1000 天完成“异地登记”,更有新人拉着行李箱直奔高铁站开启“领证+旅行”新体验。

这场变革不仅让“偷户口本结婚”成为历史,更折射出Z世代对婚姻的多元诉求:他们既坚持法律保障的契约精神,又渴望打破传统框架,以国风旅拍、宠物见证、景区颁证等创新形式重构仪式感。

政策迭代背后是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对“领证自由”的迫切需求。正如一地婚姻登记处的婚俗博物馆里从“奖状式”到“电子化”的结婚证变迁,婚姻登记正从“管控”转向“服务”,从“家族联姻”转向“个体选择”。而年轻人用行李箱装着的,不仅是身份证和誓言,更是一个时代对婚恋价值的重新定义。

今年 4 月,Soul App对年轻人婚姻登记态度变迁做了调研。经过调研发现,当代年轻人认为:领证是爱情从浪漫到现实的“仪式感里程碑”。

调研显示,91.2%的年轻人坚持法律保障作为婚姻基石,同时72.6%受访者热衷将国风旅拍、宠物见证、景区颁证等创新形式融入登记仪式,展现传统契约精神与个性化表达的交融。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年轻人在婚姻登记行为中呈现“法律根基稳固,仪式创新多元”的特征——既强调法律保障与社会认同,也通过个性化仪式重构婚恋价值表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这些亮点:

双轨并行:九成青年坚守法律保障,七成重构仪式形态

50.83%的 95 后坚持"必须领证",同时超七成受访者将国潮服饰、萌宠见证等个性化元素融入登记仪式,传统契约精神与创新表达形成共生。

代际分野: 00 后领跑创意婚登

00 后群体以角色扮演(17.37%)、携宠登记(25.28%)等突破性形式重塑仪式场景,其创新指数较 85 前群体高出 12 个百分点。

婚旅融合:六成青年愿为体验买单

"领证+旅行"模式获63.4%的 95 后青睐,与新政催生的"婚登+文旅"消费趋势深度契合,杭州、厦门等地已出现"高铁婚旅专线"定制服务。

价值重构:社会认同与情感内核并重

60%受访者视领证为"对伴侣的公开承诺",同时女性对婚姻心理测试(41.2%)及情感课程(38.7%)的高需求,揭示年轻群体在打破形式束缚时,对情感稳定性的深层渴望。

完整报告揭示更多趋势细节,以下是全文。

调研样本

本报告基于 2091 份有效问卷数据,回收样本中的用户样本:

男性占比53.04%,女性占比46.96%。

00 后、 95 后和 90 后三个年龄段合计占比94.74%,其中 00 后占比近四成。

北上广深16%、新一线25%、普通地级市30%。

调研洞察一

95 后坚定领证,

认为领证是爱情从浪漫到现实的“仪式感里程碑”

男性更坚持领证必要性,女性对不领证接受度显著更高

男性选择必须领证的比例达51.76%,而女性仅41.04%;同时女性不想领证的比例(14.36%)是男性(4.60%)的 3 倍以上。

法律保障认知驱动领证意愿

在认为领证关键作用是法律保障的群体中,50.40%坚持必须领证,显著高于其他作用认知群体的对应比例。(以下数据为多项选择的结果)

95 后领证态度最坚决

95 后群体中50.83%坚持必须领证,比例高于 00 后的41.87%和 90 后的51.78%,且随年龄递减趋势明显。

调研洞察二

年轻人普遍认为,

“领证”的核心作用在于获得社会认可和公开承诺

超过六成受访者选择“对伴侣的公开承诺与社会认可”,显著高于其他选项,表明社会关系的正式化是领证行为的关键驱动力。

调研洞察三

女性及一线城市对非传统婚姻形式接受度更高

女性对“只办婚礼不领证”的支持率显著高于男性

女性受访者中27.39%支持该形式,而男性仅17.76%,且女性对不领证的接受度在性别维度呈现更开放态度。

一线城市居民对此形式接受度高于中小城镇

北上广深受访者支持率(27.98%)明显高于中小城镇(15.28%),反映城市发展水平与观念开放度相关。

调研洞察四

专业摄影、电子动态及定制微电影,

成主流记录方式,性别、观念及代际差异显著

男性更倾向通过社交媒体分享领证时刻,女性更关注专属纪念

男性选择发布电子结婚证动态的比例(47.79%)显著高于女性(38.19%),而女性在定制爱情微电影(45.01%)选择率略高于男性(40.04%)

重视法律保障者更倾向专业记录,仪式感追求者偏好创意表达

关注法律保障的群体选择民政局跟拍比例达60.28%,而重视仪式感里程碑的群体选择电子动态(52.55%)和微电影(50.43%)比例更高。

00 后更热衷专业影像记录,年龄增长偏好递减

00 后选择专业摄影师跟拍比例达57.02%,显著高于 85 前群体(42.11%),且随年龄段递减呈现明显趋势。

调研洞察五

领证仪式设计呈现传统与创新并存,

代际与观念差异显著

国风服饰和专属物品是领证仪式设计的优选,近三成受访者倾向从简

超过三成受访者选择国风/传统服饰(37.59%)和专属物品(36.15%),显著高于其他选项。同时27.16%的群体明确表示不需要特殊仪式,形成第二梯队需求。

性别显著影响仪式偏好,男性更热衷毕业礼服和角色扮演

男性选择穿毕业礼服(17.49% vs 11%)和cosplay(15.6% vs 10.18%)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带宠物领证的比例高出男性 6 个百分点(24.13% vs 18.03%)。

仪式认同度与领证旅行意愿正相关

尝试领证旅行群体的仪式设计比例全面领先,特别是在国风服饰(40.68%)和专属物品(39.91%)上,较保守群体分别高出 8 和 17 个百分点。

00 后群体引领个性化仪式潮流

00 后在毕业礼服(19.38%)、宠物参与(25.28%)和角色扮演(17.37%)等创新形式选择率比较高,且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 85 年前群体仅15.79%选择这些形式。

调研洞察六

多数人希望民政局有仪式服务支持,

重点关注女性和年轻群体需求

领证当日免费捧花&纪念相框为最吸引人的服务,偏好无明显性别差异

男女选择捧花&纪念相框的比例均超过62%,且性别间差异小于1%,表明仪式感服务具有普适吸引力。

愿尝试领证旅行新模式者更关注仪式服务

非常愿意尝试新模式的人群选择捧花的比例达64.08%,高于传统支持者(53.02%),显示创新体验与仪式服务存在强关联。

年轻群体更倾向选择心意礼金和仪式服务

00 后选择礼金和捧花的比例分别达52.78%、64.59%,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突显年轻世代对仪式与经济支持的双重需求。

调研洞察七

大部分受访者对“领证旅行”新模式持积极态度

超过六成受访者表示“非常愿意”尝试该模式,认为其兼具仪式感和体验感,表明此类创新形式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请用一句话来描述您心中“领证”的意义:

结语

本次调研揭示了Z世代群体对婚姻认证体系的价值认知与行为选择呈现“传统根基与创新表达并存”的鲜明特征,为理解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念转型提供了启示:

法律保障与社会认同构成领证行为的双重支柱。

超六成受访者强调领证的社会认可价值,但深入分析显示,对法律保障有明确认知的群体更坚定选择领证(50.4%),且男性对法律效力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女性(51.76% vs 41.04%)。

这意味着婚姻法律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同时当代青年男女仍在对包容性的婚姻价值评估中仍有待提高。

仪式创新呈现代际与地域双轨分化。

00 后群体通过角色扮演(17.37%)、宠物参与(25.28%)等个性化仪式重塑领证场景,其创新力度较 85 前群体高出 12 个百分点;

而一线城市对“领证旅行”的接受度(64.08%)显著高于中小城镇(53.02%)。

这种分化要求婚庆产业建立分层服务体系,既保留传统元素满足下沉市场需求,又需开发沉浸式体验产品适配先锋群体。

婚姻契约形式面临价值重构挑战。

尽管27.39%的女性支持“只办婚礼不领证”,但该群体同时表现出对婚姻法律课程(38.7%)和心理测试服务(41.2%)的高需求,揭示当代青年在挣脱形式束缚时仍渴求情感关系的稳定性。这种矛盾心态预示着未来“轻仪式、重内核”的婚姻服务模式将成为市场突破点。

需特别注意的是,样本年龄结构向 00 后倾斜(42.95%)可能放大年轻世代的行为特征,中高龄群体的观念演变趋势仍需持续追踪。

或许持续观测Z世代“仪式设计热”是否真正转化为领证行为增量,这对预判婚姻制度演变方向具有关键意义。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穿拖鞋办婚礼?Z 世代情侣流行在 Soul App 制造云端浪漫!

    Soul App用户"毛毛绒"和"小方"在相识五周年纪念日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线上婚礼。这对情侣2018年在社交平台相识,疫情期间互相扶持,共同养宠物培养责任感,最终步入婚姻。他们在领证当天选择回到相识的平台,举办了一场没有繁文缛节的云婚礼,近2000名网友送上祝福。这反映了Z世代婚恋观:轻形式重情感,追求个性表达。数据显示,当代年轻人更重视婚姻中的精神契合,六成受访者认为领证是对伴侣的公开承诺。平台近年已促成超10万对情侣,见证着数字时代年轻人从"流程化仪式"到"个性化叙事"的婚恋方式变革。

  • Soul App:以AI为驱动,构建多元社交生态

    Soul App是中国首个基于虚拟形象进行社交互动的平台,致力于打造温暖多元的社交空间。平台通过兴趣图谱建立关系,采用游戏化设计,主张不看脸的灵魂社交。近年来,Soul持续创新AI技术应用,推出自研语言大模型Soul X和语音生成模型,实现更真实的交互体验。2024年升级为多模态端到端大模型,支持文字对话、语音通话等功能。同时推出"数字分身"等创新功能,帮助用户高效社交。平台还通过主题群聊派对、瞬间广场等多元场景满足年轻人社交需求,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打造健康文明的社交环境。

  • 线下在左 Soul App在右:为何年轻人选择“不彻底”的亲密?

    文章探讨了当代年轻人社交方式的转变,通过内蒙古星空摄影师牧牧与网友的线上友谊案例,展现了Z世代"永不面基"的新型社交关系。这种关系既亲密又疏离,被称为"溏心蛋社交"——外层凝固的蛋白是安全边界,流动的溏心则是灵魂共鸣的温度。年轻人更倾向与"半熟"网友建立深度情感连接,通过"无声连麦"等低介入方式实现高共鸣。社交平台角�

  • Soul “心理医诗3.0”:诗歌与音乐交织,共筑Z世代情绪疗愈新范式

    Soul App升级"心理医诗3.0"IP,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打造首个"治愈诗&歌展"。活动融合诗歌艺术装置与治愈系音乐会,通过诗歌的深度思考和音乐的即时共鸣,为年轻人提供情绪疗愈空间。数据显示,平台每日超百万用户通过"树洞"表达情绪,每周参与心理主题活动的用户超50万人次。Soul创新性地将线上社交与线下沉浸体验结合,构建全链路心理支持网络,填补专业心理咨询与日常心理疏导之间的"中间地带"。活动选址城市绿地,利用自然环境与艺术疗愈力,帮助年轻人在快节奏生活中获得心灵平静。平台还推出线上专属活动"我的情绪树洞"和"心事日记本",形成多元包容的"精神生态"。未来Soul将持续关注用户心理健康需求,探索创新解决方案。

  •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对话Soul App:AI时代,重新定义社交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发起"新质生产力调研行"活动走进社交平台Soul App,探讨AI社交时代创新技术如何赋能关系体系、升级交互体验。作为AI社交领域代表,Soul App通过自研"灵犀引擎"智能推荐系统,运用AI技术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实现精准内容匹配。平台持续升级AI大模型能力,推出AI陪伴、AI聊天助手等功能,打造差异化社交体验。数据显示,国内AI情感陪伴产业规模快速增长,预计三年后将达近600亿元。Soul致力于构建"原生情绪价值第一模型",重点发展超拟人、多模态等能力,让AI实现自然流畅的情感交互。调研显示超八成年轻人通过AI辅助建立了真实社交关系。

  • 小米厨师用心了:特制玄戒O1粽子 仪式感拉满

    小米集团在端午节为员工准备了特别福利,包括15元餐券和定制粽子。其中特制粽子以"O1"造型呈现,呼应小米15S Pro首发搭载的玄戒O1芯片。该芯片采用十核四丛集CPU架构,配备16核Immortalis-G925 GPU,支持主流游戏满帧运行。同时集成6核低功耗NPU,配合小米第三代端侧模型,在低功耗场景下实现更强AI处理能力,并对100多种AI算子进行芯片硬化加速,全面提升AI计算效率。

  • 年轻人开始爱上端午挂艾了 专家:赋予传统节日新的仪式感

    近日,“年轻人开始爱上端午挂艾”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挂艾草作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具有驱虫杀菌等功效。如今,这一传统习俗在年轻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他们不仅继承了挂艾草的传统,还玩出了新花样。 民俗学家指出,新式艾草花束的流行反映了年轻人对“仪式感消费”的重视。他们在爱上艾草花

  • 仪式感拉满!小米15S Pro用户喜提专属证书

    小米15S Pro正式发布,起售价5499元。该机搭载第二代3nm工艺的玄戒O1旗舰芯片,集成超190亿晶体管,CPU采用10核4丛集架构,主频达3.9GHz;GPU配备16核Immortalis-G925,安兔兔跑分达300万。配备新一代翼型环形冷泵Pro散热系统,散热效率提升30%。采用6.73英寸2K屏,后置5000万三摄组合,电池容量6100mAh,支持90W有线和50W无线快充。性能表现优于iPhone 16 Pro Max,游戏和日常使用场景温度控制出色。

  • ALATS复古收音音响M1,以机械美学重构数字时代的声学仪式感

    ALATS品牌推出复古收音音响M1,融合复古设计与现代科技。产品采用木质箱体、荔枝纹皮革覆盖和机械指针表盘设计,定价500-1000元。搭载AB类高端功放芯片、蓝牙5.3和TWS立体声串联技术,支持2.0立体声场,高频延伸至18000Hz。配备6600mAh锂电池,支持QC快充和FM收音功能(87-108MHz)。特色包括Type-C接口、U盘播放和3.5mm音频输入,可连接多种设备。上市后销量突破2000台,用户评价其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精准捕捉了数字用户对怀旧情感与现代功能的双重需求。

  • Soul举办“心理医诗”音乐会 用音乐搭建情绪疗愈桥梁

    文章探讨了音乐对情绪的治愈作用,指出集体音乐活动正成为都市人对抗孤独的良方。Soul App联合多家机构将于6月1日在上海举办"心理医诗音乐会3.0",通过"诗歌+音乐"的复合形式为都市人提供心理疗愈。研究表明音乐能直接调节情绪,全球"焦虑缓解"歌单播放量激增90%。文章追溯了音乐疗愈的历史渊源,从远古动物通过鸣叫传递安全信号,到现代人用音乐唤醒被封存的情感记忆。这场音乐会融合多种艺术形式,旨在为原子化时代的年轻人搭建情感连接的桥梁,让每个孤独个体在集体共鸣中找到归属。活动体现了社交平台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创新探索,为数字时代的情感陪伴模式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