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世纪华通最新资讯  > 正文

游戏与AIDC协同 世纪华通加速AI产业链布局

2025-05-14 10:22 · 稿源:站长之家资讯动态

“我相信AI行业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在种类繁多的AI应用里,较早赚钱的一定是AI游戏。”世纪华通董事长王佶近期通过答投资者问,传达出他和公司对AI价值的坚定看好,也揭开了世纪华通在AI领域全力布局、加速奋进的大幕。

5 年前,当世纪华通巨资投入数据中心业务时,并不被许多投资者所理解。毕竟相较于轻资产、盈利模式清晰的游戏业务,数据中心业务显得重资产、回报周期长,很难在短期内展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经济效益。

世纪华通深度参与的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及产业生态园

然而,当ChatGPT的横空出世点燃了整个AI生态时,人们才惊觉地发现世纪华通的远见。实际上,在王佶看来,一个新型产业发展的首要步骤,往往是让产业基建具备强大的盈利能力。通过五年的努力,世纪华通已经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布局了两座大型数据中心,为像腾讯、华为这样的顶 级巨头提供智算力服务。目前,上海数据中心项目累计已交付上万个机柜并逐步投入运营,并且实现经营盈利;深圳数据中心一期部分机柜已经交付,二期土建部分已于 2024 年年底封顶,上架率和运行效率稳步提升。

除了在AI基础设施上加大布局之外,世纪华通也在应用层面大力破局。例如,在核心的游戏业务上,世纪华通也借助AI技术进行着深度革新。旗下的盛趣游戏已将AI工具深度融入游戏研发的各个环节。在美术创作流程中,AI工具的运用使得批量生产环节的效率大幅提升,最 高可达80%,从原画设计到3D建模,AI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缩短了开发周期,还降低了成本。而且,AI技术在代码研发、智能客服、质量检测等领域也广泛应用,全面提升了游戏的品质和运营效率。同样的情况也在点点互动上发生,其自研的全球首 款冰雪题材SLG手游——《无尽冬日》大量采用AI生成剧情,再经过人工精心优化,内容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世纪华通对AI应用的探索并未仅仅停留在工具层面的运用,而是朝着更深层次的融合不断迈进。在公司内部,盛趣游戏启动了“Idea-X计划”,以小游戏大赛的形式,鼓励全体员工积极探索AI技术与游戏开发的结合点。经过为期 2 个月的广泛征集,共有 20 多款游戏DEMO精彩亮相。这些作品中不乏富有创意的作品,它为盛趣游戏在AI原生游戏的开发上积累了宝贵经验,推动公司在这一领域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外部,世纪华通联合ChinaJoy等实力机构于四月发起了“数龙杯”全球AI游戏及应用创新大赛,旨在汇聚全球顶 尖技术人才、创意和资本,加速AI技术在互动娱乐乃至更多行业的普及。事实上,大赛一经发起,便吸引了全球开发者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截至目前有超过 30 支团队报名,其中还有不少来自海外的AI团队。众多相当创新性的作品纷纷涌现,也为AI游戏及应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随着大赛进一步推进,也将提升世纪华通在AI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从AIDC到AI游戏,世纪华通在AI领域的布局正逐渐完善,形成了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应用创新的完整生态链。而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持续拓展,世纪华通有望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强大的执行力以及对创新的不懈追求,在AI浪潮中脱颖而出,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举报

  • 相关推荐
  • 心理健康异常儿童减少45.3% 世纪华通“童心领航”很有效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 2021 年完成的国内首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乡村儿童的抑郁检出率为25.2%,焦虑检出率为25.7%。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风险更大,留守儿童抑郁检出率为28.5%,留守儿童过度焦虑检出率为27.7%,均高于非留守儿童。

  • 以数字化驱动穿透式服务,微众银行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链稳健发展

    微众银行通过"微业贷"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突破传统供应链金融依赖核心企业确权的局限,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和交易数据挖掘能力,实现全链条企业智能识别。该模式依托科技金融能力,在秒级完成审批流程,覆盖超500家品牌合作伙伴、120家头部企业及73万家链属中小微企业,累计授信超6100亿元。未来将持续深化产业金融融合,推动交易银行与科技金融结合,构建可持续的产业金融体系,释放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潜力。

  • 关税壁垒下的逆势突围:震雄注塑机重塑PET包装产业链价值

    PET材料凭借轻量化、高透明度、可回收和优异阻隔性能等优势,正在重塑全球包装产业格局。尽管部分国家对铝材加征25%关税带来短期震荡,但PET在食品饮料、日化等领域加速渗透,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震雄集团作为注塑机龙头,其PET/S2系列通过电液混合熔胶技术实现能耗降低20%-30%,专用塑化件设计提升熔体均匀度40%,爆罐率控制在0.01%以内。针对母婴、化妆品行业对黄变值的严苛要求,独立温控模块确保产品稳定性。震雄提供的智能生产解决方案整合上料、除湿、粉碎等模块,实现16.5克产品10秒成型、日产82.9万瓶的卓越效率。在绿色转型趋势下,PET材料引领的产业革新或预示包装行业新黄金时代来临。(140字)

  • 产业不需要炸裂的AI,但需要有用的AI

    我的工作搭子终于懂我的工作了! “昨天开会说了哪些重点?”“这个季度的目标在哪个文档?”以前一旦涉及到动态私有化的工作环境,哪怕是再聪明的大模型产品也无法搞定,工作搭子不懂具体的工作场景,只能手动查找、反反复复传资料。 5月21日,飞书上线了「知识问答」功能,它巧妙地激活企业沉淀在飞书的消息、文档、知识库等丰富信息资产,通过AI实时解析、推理�

  • AI机器人赛道竞速,英伟达/微美全息GPU+AI全栈布局双轮驱动产业化浪潮!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Computex2025电脑展发表主题演讲,宣布公司转型为AI基础设施提供商。重点展示了四大方向:消费级RTX显卡、B300服务器芯片、Omniverse软件平台及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推出全新GB300 Blackwell Ultra AI平台,提升训练和推理能力。黄仁勋强调机器人技术将引领下一场工业革命,推出Isaac GR00T机器人开发平台和Jetson Thor处理器。摩根士丹利预测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60万亿美元,中国到2050年市场规模或达6万亿元。微美全息等企业正加速布局该领域,通过AI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提升机器人环境感知与决策能力。黄仁勋指出智能体(Agent)、模型(Model)和机器人(Robot)将成为未来十年技术话语权争夺的关键。

  • 云迹科技港交所申请上市,加速AI服务机器人多元化布局

    近日,云迹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总裁支涛针对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产业,尤其是机器人“智造”的发展等话题进行分享,她说,在国家政策红利、技术突破以及行业趋势的多重驱动下,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正迎来发展黄金期。

  • IDC发布AI智适应教育行业报告,揭示AI赋能教育契机与未来趋势

    IDC报告《AI智适应变革教育行业:契机与趋势》指出,AI正通过六个发展阶段(L0-L5)重塑教育模式。当前教育AI智能化正从基础数字化(L0)向全场景智能体(L5)演进,其中松鼠Ai智能老师是唯一达到L5级的应用代表。报告分析了AI在教育领域的五大应用场景:虚拟实验、个性化学习路径、智能作业批改、情绪识别支持和跨学科知识贯通。典型案例显示,AI能实现90%作业批改准确率,并显著提升学习效率。行业启示强调,教育机构应聚焦算法优化和个性化能力,投资者需关注技术壁垒和商业模式创新。未来AI将推动教育公平化,缩小资源鸿沟。

  • AI+ESG双轮驱动:慕思如何重构睡眠产业价值版图

    随着失眠成为全民健康问题,睡眠产业正经历由技术革命与价值重构带来的深度变革。文章指出2025年国民平均睡眠时间降至6.67小时,睡眠障碍呈现"慢性病化"趋势。以慕思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通过AI技术与ESG理念重塑产业价值:构建亿级睡眠数据库,实现毫米级精准支撑,使入眠速度提升50%;获得51项绿色专利,建立环保供应链;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发慢病预警模型,将心血管疾病识别准确率提升至78%。企业从"产品制造商"进化为"健康生态构建者",2024年营收56亿元,通过技术输出与标准制定推动行业升级。实践表明,当科技突破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家居企业将创造超越商业的社会价值。

  • 日本内容产业的新宠:揭秘Vidu征服东京的三大法宝

    生数科技旗下AI视频生成平台Vidu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尤其在日本动漫市场表现亮眼。其旗舰产品Vidu Q1模型在VBench评测中位居榜首,能快速生成高质量动漫风格视频,极大提升创作效率。平台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2500万。Vidu通过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功能,结合丰富模板库,实现"秒级创作",解决日本动漫行业制作周期长、人力成本高等痛点。典型案例�

  • IBM高管详解如何加速企业AI应用:Agent是路径,不是噱头

    IBM在2025 Think大会上提出,企业AI竞争已从实验阶段转向实际应用阶段,关键在于定制化AI解决方案和可量化的业务成果。IBM强调企业级AI Agent需具备"动手能力",能嵌入业务流程、完成任务并监控维护,而非仅是对话助手。其watsonx平台构建了模型、数据、任务执行的完整技术栈,并通过三层架构(交互层、任务分解层、系统连接层)实现闭环运行。IBM还推出"AgentOps"体系,将智能体模块化、服务化,建立能力目录和监控机制,解决企业部署AI Agent时的系统对接、价值评估和管理难题。实践案例显示,制造业设备巡检Agent可节省70%人力成本。IBM认为AI Agent是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延伸,需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而非追赶技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