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诺贝尔奖最新资讯  > 正文

揭秘真正的量子点技术:三星开创显示技术的新未来

2025-04-14 14:3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2023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量子点的发现与合成领域取得成就的科学家。诺贝尔奖委员会表彰了该领域科学家的开创性成果,并指出量子点技术已为显示产业和医疗产业做出重大贡献,且预计将在电子器件、量子通信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量子点是一种超微细的半导体颗粒,其发光颜色会随着颗粒大小变化而改变,进而呈现出极其纯净和鲜艳的色彩。作为全球领先的电视制造商,三星电子将这一先进材料应用于显示技术中,以全面提升画质表现。

量子点纳米晶体的研发引领显示技术迈向新时代

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的半导体晶体,具有独特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其尺寸以纳米(nm)为单位衡量( 1 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粒子直径仅为人类发丝厚度的几千分之一。

当半导体颗粒被缩小到纳米尺度,其能级结构会被量子化,也就是说,只能以离散的状态存在,这种现象被称为量子限域效应。在这一尺度下,通过调节颗粒尺寸即可控制对应的发光颜色。粒子越小,其发光波长越短,颜色就从红向蓝偏移。换句话说,量子点纳米晶体的颜色是由其尺寸决定的。

三星量子点薄膜具备卓越的色彩表现、发光效率与耐用性

量子点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医学和量子计算等多个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率先将这一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化的,却是显示行业。三星电子视觉显示事业部高档显示实验室负责人Sanghyun Sohn指出:“三星专注于量子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发射光谱的峰值极窄,这种窄带宽和强荧光特性,使量子点成为准确还原各种色彩的理想材料。”

▲ 量子点通过纳米级别的控光水平,产生超纯净的红、绿、蓝(RGB)三原色,其光谱带宽窄且荧光强度高。

为了在显示技术中充分发挥量子点的优势,所采用的材料与结构必须能够在严苛条件下长时间维持优异性能。三星QLED通过引入量子点薄膜实现了这一点。一款量子点膜若要实现商业化,必须满足若干关键要求,例如有效的光转换能力与良好的透光性。

三星QLED显示屏所使用的量子点薄膜,是通过将量子点溶液加入高温加热的聚合物基底中,均匀铺展成薄膜后进行固化而制成的。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三星依然突破了技术壁垒,三星的量子点薄膜能够实现准确的色彩表现和卓越的发光效率,同时还具备行业领先的耐用性。

亮度通常以尼特为单位来衡量,一尼特相当于一支蜡烛的亮度,传统LED屏幕大约能达到 500 尼特,而三星的量子点显示屏可达到 2000 尼特甚至更高,使画质体验由此迈上全新台阶。通过引入量子点技术,三星显著提升了显示设备的亮度与色彩表现力,其QLED电视的色彩还原能力已超过DCI-P3 色域的90%。

▲ 在CIE1931 色彩空间中,可见光谱、sRGB和DCI-P3 的RGB色域对比图

 真正的QLED电视,显示屏必须包含足够数量的量子点

随着业界对量子点技术的关注不断升温,各类标榜“量子点”的电视产品纷纷涌入市场。然而,并非所有打着量子点标签的电视都具备同等的画质表现力。首尔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特聘教授Taeghwan Hyeon表示:“所谓量子点电视,其本质要求是必须利用量子限域效应,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用量子点来创造色彩。”

若要被认定为是真正的量子点电视,量子点材料必须作为核心的光转换材料,或是主要的发光材料。对于光转换型量子点,显示屏必须有包含足够数量的量子点,才能有效吸收并转换背光单元发出的蓝光。三星QLED使用的量子点材料浓度超过3000 ppm,屏幕上所有的红光和绿光,高都由量子点生成。

 三星无镉量子点技术真正开辟了量子点商业化之路

20 世纪 80 年代,量子点开始引起科学界的关注。 2004 年,首尔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特聘教授Taeghwan Hyeon在学术期刊《自然·材料》上发表了一种可规模化量产的方法,被广泛视为该行业潜在的变革性突破。

然而,这些努力并未立即促成量子点的商业化应用。当时量子点严重依赖镉作为核心材料,而镉是一种已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被欧盟《有害物质限制指令》(RoHS)列为受限材料。

能够可靠地用于生产量子点的材料只有硒化镉(CdSe)和磷化铟(InP),传统量子点材料硒化镉,因其性能稳定且能在相对低温下制备高质量纳米晶体而长期受学术界青睐,在量子点合成中使用镉一直被视为学术标准。与镉基量子点相比,磷化铟基量子点本身就不稳定,合成难度也更大,纳米晶体合成缺陷概率高。

但三星选择了一条“零妥协”的道路。

三星电子视觉显示事业部高档显示实验室负责人Sanghyun Sohn表示:“我们从 2001 年起就开始研究和开发量子点技术。早在当时,我们就判定对人体有害的镉不适合用于商业化。虽然一些国家的技术法规允许电子产品中镉含量比较高不超过100ppm,但三星从一开始就采取了零镉政策。不含镉,零妥协——这就是我们的战略。在消费者安全问题上,绝无妥协余地。”

2014 年,三星成功研发出全球新款无镉量子点材料,为确保耐用性和图像质量,三星引入了三层保护涂层技术,使磷化铟纳米颗粒免受氧气和光线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次年,三星推出了全球新款采用无镉量子点的商用SUHD电视。

最初,磷化铟基量子点只能达到镉基量子点性能的80%左右。然而,通过三星深度研发,成功将性能提升至高,并确保了 10 年以上的可靠性。

首尔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特聘教授Taeghwan Hyeon坦言:“实验室技术开发已属不易,但商业化需要付出完全不同量级的努力以确保产品稳定性和色彩一致性。三星成功实现无镉量子点显示产品商业化,令我深受震撼。”

三星树立量子点技术行业标准,并引领学术界研究趋势转变

量子点的光学特性正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而量子点显示技术仍是迄今为止研究最为活跃、商业化最为成功的应用——三星正是该领域的开拓者。

基于多年的基础研究以及SUHD电视的创新,三星于 2017 年推出了QLED电视,为高端显示屏树立了新标杆。 2022 年,三星进一步突破,发布了全球新款将量子点与OLED结构相结合的QD-OLED电视。

▲LCD、QLED与QD-OLED结构对比

QD-OLED是新一代显示技术,它将量子点集成到OLED的自发光结构中,实现了更快的响应时间、更深邃的黑场和更高的对比度。 2023 年,三星QD-OLED荣获全球比较大显示技术组织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颁发的“年度理想显示奖”。

三星不仅凭借其磷化铟基量子点电视引领市场,而且还是仅有一家成功将量子点集成到OLED中并实现商业化的公司。

“三星量子点电视发布前后,学术界的研究趋势发生了显著转变,”韩国科学技术院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Doh Chang Lee指出,“自产品问世后,学术界讨论重点更多转向实际应用而非材料本身,这反映出通过显示技术实现现实应用的潜力。”

首尔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特聘教授Taeghwan Hyeon还表示,三星量子点电视的成功商业化,为Bawendi、Brus和Yekimov荣获 2023 年诺贝尔化学奖铺平了道路。他说:“诺贝尔奖最重要的评选标准之一,就是该技术通过商业化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程度。三星QLED代表了纳米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如果没有实现商业化,量子点很难获得诺贝尔奖的认可。”

三星正在重新定义量子点的应用可能性,开创显示技术的新未来

自QLED电视问世以来,三星加速推动了量子点技术在产学研各界的发展。学术界预测显示技术的未来将发生重大变革——电致发光材料可使器件组件微型化,从而满足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所需的高分辨率、有效率与高亮度。三星未来的目标是开发出可通过电致发光自主发光的量子点,即通过注入电能产生三原色。此外,三星还在研发蓝色量子点。

三星电子视觉显示事业部高档显示实验室负责人Sanghyun Sohn总结道:“理想的显示屏应是观众浑然不觉其存在的显示屏,我们的先进目标是打造与现实无异的体验。作为量子点显示技术的创新引领者,我们将继续自豪前行。”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技嘉 M27Q2 QD 高清2K 量子点电竞显示器正式上市

    技嘉推出27英寸M27Q2QD电竞显示器,采用量子点IPS面板,色彩表现接近OLED水平,覆盖99% DCI-P3和Adobe RGB色域。配备210Hz刷新率、1ms响应时间,支持战术功能键和智能OD技术,提升游戏体验。采用无风扇散热设计,通过莱茵护眼认证,支持KVM切换和65W USB-C供电。提供纯白版本选择,兼顾娱乐创作需求,是高性能电竞显示器的优选。

  • 2025年三星商显新品鉴赏会北京站圆满落幕 引领商用显示技术革新与场景革命

    三星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一屏观世界”2025年商显新品鉴赏会,集中展示了The Wall IWB/IWC系列、115英寸QHFX液晶屏、彩色电子纸及多尺寸智能数字标牌等创新产品。活动全方位呈现了三星在商用显示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与场景化解决方案,通过行业合作推动显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三星持续以深厚研发积淀引领行业标准提升,构建高性能数字显示生态系统,满足多元商业场景需求。

  • 三星全球首发Micro RGB,为高端显示技术树立标杆

    三星电子发布全球首款Micro RGB显示技术,采用小于100微米的微型RGB LED阵列,实现精准独立控光。该技术突破性地应用于115英寸超大屏幕,带来100% BT.2020色域覆盖和VDE认证的精准色彩表现。搭载AI引擎可实时优化画质,配备防眩光技术和超薄金属机身。产品集成Vision AI系统,支持生成式AI语音助手Bixby,并配备三星Knox安全方案,提供7年Tizen系统更新支持。这款产品重新定义了高端显示标准,即将登陆中国市场。

  • 50+案例见证!格创东智SPC让工序发声,用数据决策,筑牢半导体品质根基

    格创东智SPC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实现半导体制造全流程质量监控。该系统覆盖数据接入、异常预警、闭环处理及持续优化,已助力50余家企业提升良率、降低成本。核心优势包括全链路数据覆盖、智能预警机制、多维分析工具及高效可视化操作,推动企业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驱动,迈向零缺陷制造目标。

  • EBC金融集团CEO接受央视连线:美国关税难阻中国半导体崛起

    白宫今年发起新一轮贸易战以平衡国内通胀和财政赤字。虽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框架协议,但具体领域仍在加码政策。特朗普计划对钢铁和半导体征收关税,半导体税率或达200-300%,先低后高以吸引建厂后大幅提税。美股半导体企业普跌,行业高度依赖全球化,如光刻机来自荷兰,高端晶圆生产依赖台积电和三星。专家称若脱离全球化基础,欧盟难实现20%本土利润率,并预测美国关税无法阻挡中国半导体快速发展。贸易阴云加剧资产表现分化,EBC金融集团引入ETF等多元资产,助投资者分散组合以平抑波动,凭借全球视野帮助交易者驾驭市场机遇。

  • 女子点“拼好饭”被骑手当面称狗饭 平台称会处罚骑手

    近日,美团“拼好饭”业务因超低价格成为打工人群体的热门选择,用户仅需几元即可订购奶茶等外卖,部分商品还支持拼团优惠。这一模式不仅吸引大量消费者,也促使众多商家入驻平台。 8月20日,广东某商场小米手机店员工张女士(化名)通过拼好饭订购外卖,骑手送达时当面辱骂订单为“狗饭”。

  • 从“同质化”到“价值创造”,LED行业迎来转型关键点

    LED封装行业在成本高压与政策东风交织下掀起自救式涨价潮。2025年8月木林森率先调价,东山精密、晶台光电等企业跟进,形成近十年规模最大、节奏最密集的涨价。行业长期陷于低价竞争恶性循环,政策层面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低于成本倾销,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头部企业凭借供应链和技术优势加速整合,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此次涨价是成本压力下的短期反弹,也是行业告别内卷、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信号。

  • 量子机器学习或“搅动”芯片制造,谷歌/微美全息攻关突破取得阶段性成果

    澳大利亚科研团队开发出结合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原理的新型量子机器学习技术,可能改变微芯片制造方式。该技术仅需5个量子比特,性能优于7种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可立即应用于现有量子架构。2023年量子计算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微软成功创建拓扑量子比特,D-Wave量子退火处理器性能超越经典模拟器,谷歌量子AI团队探讨扩展超导量子计算机面临的挑战。量子科技正从理论研究迈向工程实现阶段,微美全息(WIMI.US)等企业积极推进量子密码生成器、QGAN技术等研发,有望为数据安全提供更高保障。量子技术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将推动行业进入更安全可靠的发展阶段。

  • 格创东智ALIOTH系列S800F自动目检仪,实现半导体硅片0.3μm级缺陷检测

    国内某半导体硅片企业专注研发生产4-12英寸硅片产品,覆盖酸腐片、抛光片、外延片等关键材料。针对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成本高、精度不足等问题,企业采用格创东智ALIOTH S800F自动目检仪,通过CV+AI算法实现0.3μm级缺陷检测,准确率达99%。设备支持20+种缺陷自动分类(准确率95%),30秒/片检测速度,年减少不良损失超千万元。系统建立百万级硅片缺陷数据库,为工艺优化�

  • 卢伟冰回应格力能否接入米家App:技术上没问题

    今日,小米米家App宣布,西门子家电正式接入米家App,支持小米澎湃智联、超级小爱控制等功能。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欢迎更多的家电品牌接入米家,一起加速传统家电的智能化,让更多用户更早地体验到智能科技所带来的美好生活。” 有网友向卢伟冰提问:格力能接吗”,卢伟冰回复称技术上没问题”。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