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小米成立15周年最新资讯  > 正文

雷军发文纪念小米创业15周年:这只是开始 会继续努力

2025-04-06 11:33 · 稿源: 快科技

快科技4月6日消息,今天是小米15周岁生日,2010年4月6日小米正式成立。

雷军刚刚发文纪念小米创业15年,并表示这只是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

雷军发文纪念小米创业15周年:这只是开始 会继续努力

在科技行业,小米相较于苹果、华为、谷歌、三星、联想等前辈来说,还是一家非常年轻的企业,但如今已经成长到与行业巨头比肩的高度。

根据小米2024年全年财报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营收365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5.0%,经调整净利润为27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1.3%。

具体来看,智能手机4K-5K元价位段市占率24.3%,排名国内第一;第四季度中国区市占率15.8%,连续4个季度提升,高端智能手机市占率23.3%,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根据第三方数据,2024年全年小米稳坐全球前三的手机市场排名,Omdia直言小米整个2024年的表现超出预期。

汽车业务,2024年小米交付新车136854台,2025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小米SU7 Ultra提前完成全年1万台销量目标。

雷军发文纪念小米创业15周年:这只是开始 会继续努力

IoT业务营收首次破千亿,空调出货量超680万台,同比增长超50%;冰箱出货量超270万台,同比增长超30%;洗衣机出货量超190万台,同比增长超45%。

研发方面,小米2024年研发投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5.9%。

雷军发文纪念小米创业15周年:这只是开始 会继续努力

举报

  • 相关推荐
  • 小米汽车:全国已有424家门店 覆盖全国125城

    小米汽车10月新增22家门店,全国门店达424家覆盖125城。11月计划再开17家,将扩展至吉安等6座新城市。门店体系完善,含体验店、销售服务中心等四类。全国服务网点235个覆盖140城。产能突破瓶颈,北京工厂双班生产,2025年交付目标上调至35万辆。多家机构预测,小米汽车业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单季盈利,规模预计达70亿至100亿元。

  • 电视行业进入结构性变革期,海信百吋电视凭高端技术狂吞50.36%份额

    全球电视市场增长放缓背景下,中国超大尺寸电视需求逆势飙升,前三季度98英寸以上产品线上销量同比增长133.3%。海信凭借RGB-Mini LED技术突破,以50.36%份额稳居百英寸市场第一。该技术采用三色独立发光芯片,实现更广色域、更高色彩纯度及更低能耗,结合自研AI画质芯片,推动超大屏电视进入全民共享时代。随着双十一及政策红利驱动,海信有望通过产品创新持续引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小米最火数字旗舰:小米17系列激活量即将突破200万

    小米14系列销量火爆,截至10月26日累计激活量突破185万台,即将突破200万。该系列9月25日发布,首发起售价4499元,开售5天销量破百万,创小米数字旗舰销售纪录。创新亮点在于背部副屏设计,支持时钟显示、AI头像生成、出行提醒等功能,还能实现后置摄像头自拍预览和他人协助拍摄时的实时构图查看。配合复古造型保护壳,用户可用副屏玩怀旧游戏。小米总裁卢伟冰透露,下一代手机将继续沿用副屏设计并加大研发投入。

  • 小熊电器2025年三季报:营收与利润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显成效

    小熊电器通过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展现稳健增长,前三季度营收369.1亿元(同比增17.59%),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36.49%)。其成功源于向“生活方式品牌”转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全场景产品布局(如个护类产品占比跃升至12.77%),结合数智制造与持续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62亿元)。公司通过“用户直达计划”精准捕捉需求,以场景化方案(如喂养台一站式解决育儿痛点)提升体验,在行业价格战中开辟高质量增长新路径。

  • 卢伟冰:雷军40岁创办小米 是出于对理想和使命的追求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近日接受专访,分享加入公司多年的深刻认知:小米是使命驱动的企业,创始人雷军40岁创业正是出于对理想与使命的追求。他强调与雷军共事7年形成的共识——必须将小米打造成世界级科技公司,与苹果、谷歌等巨头竞争。目前卢伟冰将50%精力投入手机业务,其余分配至国际业务、生态链及汽车出海等领域,其个人目标与企业愿景高度重合,坚信成就小米即是成就自我。

  • 雷军回应为何小米还在路测:投入远超平均水平 自己再忙也会亲自测试

    小米CEO雷军回应SU7与YU7路测问题,称每款车研发中均进行多轮严格测试,包括冬测(黑河零下30℃)、夏测(吐鲁番50℃)及高原测试(帕米尔5100米)。截至10月底,SU7投入727辆测试车,总里程超1300万公里;YU7投入664辆,总里程超850万公里。雷军强调测试规模、里程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符合国家标准才上市。

  • 海尔智家2025三季报:利润增14.7%,增速持续超营收

    全球家电行业面临内需承压、海外不确定性增强的挑战,海尔智家2025年三季报逆势增长:前三季度营收2340.5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173.7亿元,增长14.7%。业绩韧性源于三大变革:打造爆款与套系产品竞争力,多品牌协同提升用户体验;推进AI与数字化,优化成本效率;聚焦本土化建设,实现全球运营升级。国内市场份额稳固,海外收入增长10.5%,欧洲、东南亚等市场表现亮眼。通过数字化与本土化战略,海尔持续降费提效,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 空气净化器成母婴刚需,2025 市场乱象与优选指南榜

    空气净化器正从“小众电器”转向“健康刚需”。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零售额增长近20%,新装修、母婴、宠物等家庭场景是主要驱动力。但行业存在隐忧:不同品牌甲醛去除效率差距达20倍以上,抽检产品中仅28.6%甲醛CADR值超400m³/h,近三分之一产品存在净化效能不达标、宣传与实际不符等问题。针对母婴群体特殊需求,经实测筛选出斯帝沃A8L、布鲁雅尔7410i等10款硬核机型,其中斯帝沃采用纳米胶分解技术,1小时甲醛去除率超98%,睡眠档噪音仅28.5dB,成为新装修家庭优选。建议消费者重点关注甲醛CADR值、CCM等级及噪音控制三大参数,优先选择具有母婴级认证的产品。

  • 美的小米,正面开战

    10月29日,美的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1119.3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118.7亿元,同比增长9%。 这份看似常规的财报,此刻却备受关注。因为美的真正的挑战者,已非格力、海尔,而是小米。 两者体量惊人:美的市值6319亿港元,一天净赚1.3亿;小米市值高达1.17万亿港元,市盈率是美的的两倍。两大巨头,正在家电市场直接交锋。 这场交锋引起外界关注,是因为今年3月

  • 寒武纪2025Q3营收净利高增 多领域突破构建生态

    寒武纪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净利润5.67亿元。前三季度总营收46.07亿元,增长2386.38%。作为智能芯片领域新兴公司,其产品覆盖云边端一体解决方案,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近期完成对DeepSeek-V3.2等大模型的快速适配,并与商汤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AI产业生态。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巩固了在AI芯片领域的优势地位。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