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二手车交易最新资讯  > 正文

淘车车:全面接入DeepSeek并上线场景化应用,推动二手车行业数智化转型

2025-03-25 09:2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国内专业的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平台淘车车宣布,上线“二手车智能分析”应用功能。这是淘车车在实现DeepSeek-R1 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后,结合二手车行业特征和客户实际需求开发的场景化应用。由此,淘车车成为业内头家在业务中落地该技术的二手车企业。

淘车车“二手车智能分析”是通用大模型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据悉,该应用以独立第三方视角,通过DeepSeek-R1 的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结果,向消费者提供车辆的实时评估结果。不仅包含车辆历史车况、市场价格波动、残值评估及保值率预测等关键信息外,还能基于大数据分析,提供驾驶体验评估、保养维护建议和竞品横向比较,从而更全面、客观地展示在售二手车的实际价值。目前,消费者已可在淘车车二手车APP和微信小程序的车辆详情页点击查看车辆的“智能分析”结果。

上图蓝色框:淘车车车辆详情页的“二手车智能分析”模块

长期以来,二手车车况信息不透明、检测数据的保障性难定义,一直是困扰行业从业者和消费者的难题。该应用的上线,能通过AI的“准确分析”弥补消费者的购车信息差,从而帮助后者实现“透明购车”,亦体现出淘车车倡导“放心二手车”,让消费者“买车更放心”的经营理念。

淘车车自成立伊始,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业务流程和辅助服务标准化。据淘车车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此前公司已实现多次技术赋能。譬如,淘车车通过自研二手车TCN合作运营体系,对每一辆入库车辆进行至高 335 项严格检测,确保车况透明、安全可靠,实现了非标二手车交易的标准化。从 2022 年开始,伴随大数据技术发展,淘车车也积极在各业务节点布局AI技术能力,先后推出AI智能会话、AI智能车况分析、AI智能内容生成和AI智能质检等机器人辅助工具,累积服务超 100 万人次,生成内容 10 万余条,完成AI质检 500 万次,大幅提升了淘车车的业务效率和标准化服务能力。

上图:淘车车平台中的AI主播

此次将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进业务,标志着淘车车技术赋能跨出了新一步。该负责人表示,淘车车目前在全国拥有直营门店近 80 家,在日常经营中累积了大量数据。在二手车这类复杂的销售场景中,行业准确数据的积累为公司训练垂类大模型、重塑业务流程提供了可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度融合,将在提升平台运转效率、提高业务运行的智能性和可靠度、降低营销成本、实现准确获客和属地化服务,乃至完成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淘车车将充分利用DeepSeek高性能、低成本、高开放度的优势,加快发展自身AI技术能力,积极探索AI大模型和二手车垂类场景的深度融合,持续推进自身业务的数智化转型。未来,淘车车还将进一步聚集行业大数据应用,探寻AI技术的创新融合方式,搭建行业模型平台,持续输出准确获客、标准化服务、低成本有效率运营模板,积极促进二手车行业的整体智能化发展。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麦当劳奶昔炒疯 二手平台2杯卖150元

    ​近日,麦当劳奶昔在全国13个城市开启限时发售活动,此举瞬间引发了消费者的抢购热潮。8月13日至31日活动期间,麦当劳门店前排队购买奶昔的顾客络绎不绝,不少人甚至清晨6点就前来等候,只为尝到这一口久违的味道。 麦当劳作为全球最大的连锁快餐品牌之一,此次奶昔限时回归意义非凡。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麦当劳强大的品牌效应无疑为活动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免费使用!腾讯地图已接入DeepSeek-V3.1

    DeepSeek V3.1于2025年8月21日发布并开源,腾讯地图率先完成接入。新版AI助手“AI叮当”在三大核心能力显著提升:思考效率更高,响应更快;上下文理解更强,支持多轮连贯对话;智能体调用更精准,尤其在中文网页理解和跨领域搜索方面表现突出。依托升级,AI叮当可提供个性化行程规划、周边推荐及景点知识问答等智能出行服务,让导航升级为全程智能生活陪伴。

  • 2025年大模型选型核心指南:Beyond GPT-4,如何理性评估Qwen、DeepSeek等强者?

    大模型选择能力已成为AI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文章提出“能力-成本-场景”三维评估框架,强调需超越单一指标崇拜,基于客观数据和实际需求进行理性选择。通过Qwen2-Plus与DeepSeek-V3的对比分析,展示不同模型在特定场景下的差异化优势。建议企业建立科学选型流程,采用专业工具进行多维度评估,通过三阶段验证策略确保决策既数据驱动又经实践检验。最终目标是选择最适合业务场景的模型,而非盲目追求流行模型。

  • 泡泡玛特新品还没卖已被炒到800元 二手平台价格飙升超 4 倍

    8 月 21 日即将发售的泡泡玛特星星人、MOKOKO等系列新品,在二手交易市场引发炒作热潮。尽管距离正式上市仍有两天时间,但多款新品价格已在二手平台暴涨数倍,部分商品溢价幅度超过400%。 据二手平台 8 月 19 日数据显示,发售价 199 元的"晒晒夏日系列-MOKOKO搪胶毛绒挂件",已出现多名商家提供 800 元代抢服务,其中某商家宣称"保单成功"并已接获 9 笔订单。�

  • AI日报:DeepSeek V3.1正式发布;企业微信5.0推出全新AI能力;快手 Klear-Reasoner 模型成功登顶

    AI日报栏目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最新动态。DeepSeek V3.1发布,大幅增强长文档分析和代码理解能力;企业微信5.0集成智能搜索、总结和机器人功能;快手Klear-Reasoner模型数学推理准确率超90%;谷歌Docs新增AI语音朗读功能;Firecrawl完成1450万美元融资并推出V2版本API;Meta上线AI语音翻译功能;微软Excel集成Copilot实现一键数据分析;Claude桌面客户端推动AI编程可视化;苹果Xcode将原生集成Cl

  • 电动车巨头雅迪加速布局:剑指全球三轮车市场

    近年来电动三轮车需求持续增长,雅迪作为行业龙头加速布局。8月15日,雅迪金寨新能源基地二期投产,首车交付,年产能将达150万台。该基地融合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助力提升"智造力",完善全国产业协同布局。同时,基地将作为全球化战略重要"出海通道",拓展欧洲、东南亚等市场。雅迪坚持用户为中心,通过跨界联名等创新营销赢得Z世代喜爱。企业创始人董经贵与钱静红以高度协同的创业伙伴关系,推动公司稳健发展。金寨基地的投产标志着雅迪新一轮扩张启动,也是中国电动车产业向"全球智造"迈进的重要一步。

  • Gemini 2.5 Flash-Lite与 DeepSeek-V3 深度对比:谁在性价比上更胜一筹?

    面对琳琅满目的大模型API,开发团队常陷入选择困境。文章指出,2024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的时代,闭源模型选择丰富但性能与成本平衡复杂。通过AIbase等数据驱动平台进行客观对比至关重要。以Gemini 2.5 Flash-Lite和DeepSeek-V3为例,前者综合能力强适合多语言场景,后者在代码生成和成本控制上优势明显。建议开发者明确需求,通过实际测试验证模型表现,理性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 智能体迎来“DeepSeek时刻”,为何主角是纳米AI?

    大模型重塑了人工智能的产业格局,但却没有彻底颠覆人类的生产模式。 在这背后,并非其技术力量不足,而是当前的应用形态仍停留在“工具赋能”的初级阶段,大模型的潜力被束缚在碎片化场景中,未能转化为重构生产逻辑的核心动能。 正如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所言,大模型的能力其实已经相当强大,甚至超越了我们中的许多人。只是其潜力尚未被挖掘。 而�

  • Google Gemini vs Deepseek:谁更适合你的业务场景?AI大模型选型终极对比指南

    企业在选择大模型时面临两难:国际大厂的Gemini技术先进,但国内DeepSeek性价比突出。AIbase平台通过真实场景测试数据指出:1)跨境电商客服场景中,Gemini多语言识别准确率提升12%,但需注意API延迟问题;2)金融研报分析场景下,DeepSeek支持128K长文本且成本仅为Gemini的1/3。决策关键:抛开参数迷雾,聚焦成本、响应速度、语言支持和场景匹配四大维度。AIbase提供可视化对比工具,3分钟生成专属选型报告,让技术决策不再玄学。

  • 别再猜了!手把手教你用数据选择AI模型,我的Gemini 2.5 Flash-Lite vs DeepSeek选型心得

    开发者分享模型选择心路历程:从盲目试错到数据驱动。曾因追求低价模型导致成本飙升,后通过AIbase平台对比Gemini 2.5 Flash-Lite和DeepSeek-V3,基于价格、上下文长度和代码能力等数据,最终选择更适合代码生成任务的DeepSeek-V3。强调没有“最好”的模型,只有“最适合”的模型,建议开发者善用专业工具进行数据驱动决策,避免隐性成本。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