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RGB高密度LED显示最新资讯  > 正文

索尼发布RGB高密度LED背光系统,引领显示技术新变革

2025-03-21 09:2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3 月 20 日,索尼正式发布新一代显示技术——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该系统通过可独立驱动的RGB三原色背光灯与高密度 LED 光源的深度整合,实现了对红(R)、绿(G)、蓝(B)三原色的准确独立控制,为大尺寸显示设备带来更宽广的色域、更高的峰值亮度以及更准确的色彩表现。结合索尼全力的芯片和背光控制技术,该系统能够充分激发显示面板的性能,在家庭场景中忠实还原影视内容的光影细节与色彩层次,为观众呈现创作者的真实意图。

索尼电视总部首席工程师相马邦彦分享

RGB背光系统的开创者,二十年不断突破背光显示技术边界

索尼背光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说等同于电视背光技术的进化史,引领与启发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自2004 年推出全球新款 RGB LED 背光电视 QUALIA 005 ,以划时代创新技术开启了显示标准的新纪元。此后,从动态背光系统的先驱 X4500,到量子点技术电视 X9000A,实现高密度LED背光独立控制的Z9D,再到搭载22bit灰阶控制技术的Mini LED电视与基准级监视器,索尼不断突破显示技术的边界,将电视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表现推向新的高度。

索尼 20 年电视背光研发技术积累

其中,X4500 搭载的动态背光系统早已成为高端液晶电视公认的标准;Z9D的动态背光系统大师版则实现了更加准确的背光控制精度;索尼电视 9 系更是采用源自索尼基准级监视器的背光技术,再现忠实于创作者意图的细腻的光影细节。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让索尼得以运用先进的背光显示技术,深度整合显示面板,成为显示行业里的画质标杆。

新显示系统的三大优势:广色域、高亮度与 LED 准确控制

传统液晶电视的背光往往使用单色光源,存在色域窄、亮度低等问题。索尼 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的成功开发,有助于突破现有背光显示的技术限制,实现更加丰富细腻的色彩质感。

独立驱动 RGB LED 实现广色域表现

在 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中,通过对红(R)、绿(G)、蓝(B)三原色(RGB)进行单独控制,能够实现相比传统单色光源更高的色纯度,能够覆盖超过 99% 的 DCI - P31 色域空间,以及 ≥90% ITU - R BT.2020* 色域标准。

QD Mini LED & 新RGB LED & 新RGB背光系统

传统Mini LED电视在呈现夜景时,会将光线集中在明亮区域来提升峰值亮度,而索尼 RGB 高密度LED显示系统可根据特定场景为每个 RGB 通道动态分配最适合的亮度。

这一处理方法的优势在于,同时确保了明亮区域的高亮度与高饱和色彩表现,而不会因为白色光线的过度集中,损失色彩的鲜艳程度。尤其是单色调场景,如深蓝色的天空或鲜艳的红色秋叶,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通过只点亮某一RGB通道,避免了杂色的引入,让整幅图像以明亮、生动的细节感呈现出来。

高达4000nits的峰值亮度,96bit高精度灰阶控制实现准确色彩

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能够达到索尼基准级监视器专业水准的峰值亮度*(≥4000/m² ), 这也创造了索尼显示设备历史上比较高的色彩空间。

色彩空间:

WOLED & QD-OLED &Mini LED & 新型 RGB 发光二极管RGB LED

同时,索尼新技术以高达 96bit 的高位元率对信号进行高速、高精度的处理。这不仅能够同时呈现深邃的黑色和明亮的白色,还能在包含多种中间色调的场景中,呈现亮度和暗度的细腻差异。最终获得现有 OLED 面板难以实现的图像:即便在中等亮度与饱和度下,也能做到准确的色彩表达。96bit高精度灰阶控制不仅仅能提升光影与色彩渐变,还有助于改善可视角度。通过高精度灰阶和索尼精密的背光控制,可显著降低侧视时的色彩偏移,能让用户在不同角度观看,都能享受到色彩和亮度的一致性。

专用控制芯片,实现比较准确的色彩还原

借助索尼新开发的背光显示系统专用控制芯片,以及对高密度 RGB LED 的独立亮度调节,能够生动地呈现明亮区域,而不会出现白色裁切的情况。同时,在暗部区域也能准确描绘出光线的细微差别,而不会出现黑色压缩。索尼 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的处理能力强大,并配备了像素校正技术,能够再现像素级别的微妙色彩差异,准确还原色彩。

“从镜头到客厅”全产业链优势,助力创作到播放无缝衔接

电影画面的魅力,来源于精细微妙的色彩表达与明暗鲜明的层次展现。这不仅依赖于内容创作者对色彩的运用经验,更需要强大的拍摄与显示设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索尼始终致力于影视制作产业链的深度布局。从CineAlta系列电影摄影机、BVM-HX3110 旗舰基准级监视器,到作为参考监视器的BRAVIA系列产品,索尼通过设立统一的色彩科学,为影视创作者提供从拍摄、监看、调色、审片及观看的全流程技术支持,确保忠实还原创作者意图。

从“镜头到客厅”全产业链优势

此次 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融合了索尼全产业链的优势以及 20 多年背光控制的领先经验,持续拓展显示技术与画质表现的边界。

索尼始终坚持用创意和科技的力量感动世界,索尼电视也始终以领先的音画技术与丰富的内容积淀,致力于将影院级视听体验的感动传递至用户家中。索尼电视已有 60 多年历史,开发了包括特丽珑、数字图像处理引擎、RGB背光系统、动态背光系统大师版、XR芯片等众多全力黑科技。未来,索尼电视将继续帮助创作者激发无限的创意与可能性,推动行业技术和内容创作的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三星全球首发Micro RGB,为高端显示技术树立标杆

    三星电子发布全球首款Micro RGB显示技术,采用小于100微米的微型RGB LED阵列,实现精准独立控光。该技术突破性地应用于115英寸超大屏幕,带来100% BT.2020色域覆盖和VDE认证的精准色彩表现。搭载AI引擎可实时优化画质,配备防眩光技术和超薄金属机身。产品集成Vision AI系统,支持生成式AI语音助手Bixby,并配备三星Knox安全方案,提供7年Tizen系统更新支持。这款产品重新定义了高端显示标准,即将登陆中国市场。

  • 2025年三星商显新品鉴赏会北京站圆满落幕 引领商用显示技术革新与场景革命

    三星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一屏观世界”2025年商显新品鉴赏会,集中展示了The Wall IWB/IWC系列、115英寸QHFX液晶屏、彩色电子纸及多尺寸智能数字标牌等创新产品。活动全方位呈现了三星在商用显示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与场景化解决方案,通过行业合作推动显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三星持续以深厚研发积淀引领行业标准提升,构建高性能数字显示生态系统,满足多元商业场景需求。

  • 索尼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值得等待!

    索尼在2023年AWE展会上发布了全新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这是其20年来在背光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采用独立驱动的RGB三原色背光灯与高密度LED光源深度整合,能精准控制红绿蓝三色,实现超99% DCI-P3色域覆盖和约90% BT.2020色域。相比传统LED背光,新技术在亮度、对比度和可视角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峰值亮度可达4000nits,灰阶控制精度达96bit。索尼从2004年就开始研发RGB LED技术,此次突破结合了Mini LED灯珠和独家芯片算法,解决了光晕和色偏问题。虽然海信等品牌已推出类似产品,但索尼凭借深厚技术积累,有望重新定义高端电视画质标准。

  • LG第四代OLED技术落地:LG 显示器新品引领夏日

    LG推出全新Ultra OLED显示器家族,主打第四代OLED技术,覆盖27-45英寸多款机型。新品包括27GX700A(首发第四代OLED面板,1500尼特峰值亮度)、32GX870A(4K240Hz/FHD480Hz双模)、45GX950A(5K2K超宽屏)等,满足电竞、办公、娱乐多场景需求。产品亮点包括双模切换功能、AI智能优化、高刷新率(最高480Hz)及人性化支架设计。LG强调"自由显示"理念,通过可移动、可旋转屏幕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启动"W计划"招募超级玩家,提供专属福利。新品已在京东等平台上线,为不同用户打造个性化视觉体验。

  • 第二届脑机接口(技术)开发者大会在成都举办!

    第二届脑机接口开发者大会于2025年8月16日在成都锦江举办,由姬动机科技集团发起,成都锦江科技局支持。大会聚焦脑机接口与类脑智能技术,邀请麻省理工、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专家分享前沿进展,涵盖侵入式芯片设计、神经健康监测、康复应用等主题。会议发布了《脑机接口技术手册》及产业协同框架,推动技术标准化与跨领域合作,吸引近千人参与,展示脑机接口在医疗和科研领域的突破与应用前景。

  • 华为发布AI推理技术UCM:降低HBM依赖 计划9月正式开源

    在2025金融AI推理应用落地与发展论坛上,华为重磅发布了其AI推理创新技术UCM(推理记忆数据管理器)。这项技术被业内视为有望重塑国内AI推理格局的关键突破。 UCM技术的核心在于其先进的KV Cache系统,通过融合多种缓存加速算法工具与精细的分级管理策略,高效处理推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记忆数据。这带来了多重显著优势:有效扩大上下文窗口,确保推理过程的高吞吐量与

  • 聚焦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昇腾突破知识增强大模型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骞团队基于昇腾平台开发了工业知识图谱构建框架和大模型增强推理技术。该研究通过融合领域小模型与大语言模型,构建了"初始识别-知识抽取-知识引导反思"三阶段框架,显著提升了知识抽取准确性。在智能运维系统应用中,团队采用ETL架构处理多模态数据,结合RDF语义网技术构建知识图谱,并研发故障智能预测诊断模块。同时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增强与过滤框架,利用PLM嵌入空间降低计算负担,有效提升知识增强的灵活性。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工业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适配,为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工业体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从中国工厂到中东豪宅!海信RGB-Mini LED电视引千万粉丝博主探厂打call

    中国高端电视在中东市场表现强劲,海信电视凭借RGB-Mini LED等创新技术成为当地热门科技产品。中东博主实地探访海信研发中心,深入了解ULED、AI画质芯片等核心技术。海信UX系列电视采用三原色独立背光,突破传统显示限制,实现精准色彩控制,色域覆盖率达97% BT.2020。该产品搭载自研芯片,支持高精度色彩管理,推动全球电视行业进入RGB多基色显示新时代。海信计划在2025年德国IFA展发布重磅消息,加速RGB-Mini LED技术市场化进程。

  • 极速、可靠、灵活|移动云以云硬盘为前沿技术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4月,第十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在成都成功召开。移动云举办“AI时代先进存力:构建新型数据存储前沿基础设施”论坛,聚焦AI大模型应用下数据存储、处理及算法框架的高要求。论坛探讨了存储技术、架构和安全创新,旨在推动存储技术发展,构建先进可靠的存力基石。移动云推出极速型云硬盘等产品,满足高IOPS、低延迟需求,并全面接入国产大模型DeepSeek,降低技术门槛,助力用户实现智能化升级。通过完善产品矩阵,满足多元业务场景需求,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高质量存储保障。

  • 远东电缆石墨烯材料技术赋能新能源转型

    石墨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核心,被誉为能源革命的“梦幻材料”。凭借超强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直击新能源效率与寿命痛点。国内企业远东电缆率先突破分子级焊接技术,开发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大幅提升导电与散热性能。该材料已通过权威认证,未来将应用于5G基站、新能源车电控系统等高功率场景,重塑能源存储与传输规则。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