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广东省高新区最新资讯  > 正文

做实做好“高”“新”两篇文章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5-01-17 16:25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1月14日,广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暨“百园百校万企”科技产业创新合作示范行动在湛江正式启动,紧扣“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题,加强全省各高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广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暨“百园百校万企”科技产业创新合作示范行动启动仪式

高新区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凸显

在广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世文表示,全省46家省级以上高新区2023年实现GDP约3万亿元。14家国家高新区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3.9万亿元,同比增长6.2%;营业收入5.3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除了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作用显著、产业创新发展成果丰硕、高端创新资源加速汇聚等优势外,高新区在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也充分展现了其社会责任担当。近三年来,广东省各地市科技局、高新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积极组织开展科研助理岗位开发落实工作。截至2024年8月底,广东省上报年度国家落实科研助理岗位数24979人,14家国家高新区及21个地市均超额完成任务数,完成率达201%,占全国落实科研助理岗位总量的七分之一,总量连续三年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首先。其中,湛江高新区完成706人,为粤东、粤西、粤北各国家高新区最多。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吴世文

吴世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表示,省科技厅将加强与省工信厅等部门协同联动,立足科技产业互促双强,大力推进广东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全省高新区发展布局,着力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优化国家高新区管理体系,着力形成协同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高新区产业创新发展,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让金融成为科技创新之源》作为开班首先课,为与会代表介绍了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走势、广东省科技创新总体情况、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科技金融重点工作方向,使大家深刻领悟科技金融融合的重要性与广阔前景。《科技成果转化与广东实践》则通过一系列鲜活的案例,向与会者介绍了多种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模式,以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湛江湾实验室展厅参观讲解

随后,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湛江湾实验室展厅,进一步了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比较新成果与趋势。湛江湾实验室于202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建立3个院士工作站(室),引进麦康森、林君、刘少军等19名院士领军人才,成功研发“湛江湾1号”、“海塔1号”等,在细分行业成为全球首例,多个海洋牧场装备研发成果在国内实现“零的突破”。

促进校企院对接 深化产学研合作

如何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新区、高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培育新质生产力与广东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有哪些?

“百园百校万企”科技产业创新合作示范行动启动仪式上,全省21个地市科技局(委)以及46家省级以上高新区管委会代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代表齐聚,共同为高新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力量。

湛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坡头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哲辉

湛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哲辉汇报“百园百校万企”科技产业创新合作示范行动做法、目标及后续推进设想,并发布《湛江科技成果供需榜单》,涵盖了企业技术需求及高校、院所科技成果100多项。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松山湖及江门高新区代表分享“百园百校万企”示范行动经验,聚焦产学研合作,展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创新培育成果,探讨合作机制优化,共谋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湛江高新区、湛江市科技局积极与各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签订“产学研意向合作协议”

此外,湛江高新区、湛江市科技局积极与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展开深入交流,并逐一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些协议涵盖了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食品科技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实现互利共赢。盛年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5家优秀企业现场路演,展示创新项目,充分展现多元地域的智慧结晶。

当天晚上,还举行校、企、院所对接会,与会代表共同观摩了湛江湾科技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湛江市各县(市、区)的代表也借此机会宣讲了各自支持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

全面实施“五园共建”计划打造高新产业集群高地

湛江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主战场就在高新区。“经过近年来的打基础,今天的湛江高新区交通优势明显,发展势头强劲,合作空间广阔,是机遇叠加的战略高地,是充满活力的高能新区,是充满发展希望的热土。”黄哲辉表示。

据了解,2023年,湛江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8.48亿元,同比增长6.33%;2024年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70.97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0.79亿元,营业收入1573.7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2.07亿元。

其中,东海岛园区形成了以绿色钢铁、绿色石化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湛江宝钢、中科炼化、巴斯夫等重大项目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海东园区聚焦海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海洋科技等领域,加快发展海洋产业。在推动中海油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以湛江湾实验室为总链主,吸引了广东蓝水、江苏海力等28个海洋产业项目落户,投资额约170亿元,吸引2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驻,海洋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组建粤西地区县(市、区)头家AA+投融资平台,启动总规模50亿元的省内首支海洋牧场产业基金和湛江湾海洋科创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金融支撑。

目前,湛江高新区拥有研发机构6家、研发机构分中心2家、相关资质的产品检验检测机构4家,广东省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企业研发机构9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众创空间4个,研发创新水平持续增强。

黄哲辉(湛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坡头区委副书记、区长)表示,当前湛江高新区(海东园区)正在全面实施“五园共建”计划,加快建设国家高新区、官渡科技、龙头科技、高岭物流、海工装备等5个综合性产业园,正在建设吉成智造、通用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粤西数谷、海洋科技等5个主题园,打造高新产业集群高地。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西安高新区第一楼宇党委赴西安保伦考察交流,以党建赋能产业升级→

    9月24日,陕西省政协及西安高新区第一楼宇党委组织科技企业代表赴西安保伦考察交流。双方围绕“党建搭桥促联动、共商合作启新程”主题,通过参观智慧会议室、AI体育等应用场景及座谈交流,探讨党建与科创融合机制。企业代表分享了“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经验,强调党建引领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双方表示将深化多级联动,推动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为陕西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itc保伦股份受邀出席2025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并签订重点项目合作!

    9月18日,2025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发布活动在重庆举行。大会以“新引擎、新前景”为主题,通过考察调研、榜单发布、项目签约等环节搭建政企研合作平台。ITC保伦股份受邀出席,并与重庆市江北区政府签约共建西南区域总部项目,聚焦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等领域。该项目将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ITC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深化与重庆合作,促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为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际现代服务业高地贡献智慧力量。

  • 海乐行联会视角下中欧建交50年后的经济合作新阶段

    2025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时刻。回顾半个世纪的合作历程,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自1975年建交以来,中欧逐步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4年双边货物贸易额达7858亿美元,互为重要贸易伙伴。随着全球格局变化,中欧关系面临新挑战与机遇,呈现“竞争性合作”态势。海乐行联合会认为,未来中欧经济将走向“管理性竞争和选择性合作共存�

  • 热AI无限,剧力生长:2025北京文化论坛“微短剧专业沙龙”共话科技内容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9月24日,北京文化论坛“热AI无限,剧力生长:微短剧内容与技术创新沙龙”在京举办。论坛聚焦AI赋能微短剧发展,探讨技术如何推动内容创新、产业升级与国际化传播。百度启动“AI星河计划”,通过资源扶持与生态共建,助力创作者成长。行业专家指出,微短剧正从爆发式增长转向高质量“精耕细作”,需平衡商业与艺术价值,突破同质化挑战。活动还围绕内容精品化、跨界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旨在推动微短剧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构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 复星国际郭广昌:复星已迈进退守平衡新阶段,AI +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复星国际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总收入1921.42亿元,同比微降3.06%;归母净亏损43.49亿元,主要受菜鸟项目账面价值调整影响,一次性非现金损失51亿元。若剔除该因素,归母净利润为7.5亿元。公司持续优化资产结构,三年退出非核心资产约750亿元,聚焦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尤其重视AI技术应用,提升运营效率。未来将深耕核心业务,目标五年内产业运营利润提升至100亿元左右。

  • 明月镜片再度荣获“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打造高科技镜片

    明月镜片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续约,成为唯一获“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认证的镜片品牌。双方将深化航天科技与光学镜片融合,推动视觉健康服务升级。合作期间,明月镜片以航天标准研发多款创新产品,并启动“中国航天人视觉健康保障计划”,为超50万人次提供高水平验配服务。品牌还积极开展航天科普活动,助力国民视力健康与航天知识普及。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推动尖端技术民用转化,守护国民视觉健康。

  • 王忠林赴格创东智调研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9月11日,湖北省领导王忠林一行调研格创东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公司CEO何军汇报了自主研发的工业智能平台、能碳管理系统等应用成果。王忠林强调要深化人工智能在工业研发、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全要素智能联动,更好服务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 高频科技携多元化业务亮相IC WORLD 2025,为产业发展注入“芯”活力

    2025年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暨IC WORLD大会于9月24日在北京亦庄开幕。高频科技携超纯水工艺及多元化业务亮相,成为全场焦点。其超纯水系统以高水质、稳定供应和高效节水为核心优势,覆盖半导体超纯水供应、运维服务、水处理专用药剂等全链条解决方案。现场通过3D沙盘、数字化平台等互动形式生动展示技术实力,吸引大量观众咨询交流。高频科技致力于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高效衔接,为合作伙伴创造更大价值。

  • 聚焦“视觉+机器人”!思看科技与艾利特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9月22日,思看科技与埃利特机器人在苏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视觉+机器人”领域,在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生态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视觉感知与决策控制、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思看科技在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域技术领先,埃利特机器人拥有协作机器人全栈自研能力,双方优势互补,致力于在高端制造场景中实现“手眼合一”,赋能行业智能化转型。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企业在机器人与视觉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将共同推动三维视觉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协同创新。

  • 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开展合作:股价大涨9% 创4年新高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大涨近9%,市值突破3.3万亿港元,创2020年以来新高。市场普遍认为,此次股价异动与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在当日举行的2025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达成全面Physical AI合作,覆盖数据处理、模型训练优化等核心技术环节。集团CEO吴泳铭首次提出“阿里云要做AI时代的安卓”的战略定位,强调将推进通义千问大模型开源生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