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蒙纳字库观察:哪些字体最受中国企业青睐?

2024-07-13 18:0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Arial 还是 Times New Roman?过去几年,一个基本的观察是,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放眼海外的字体流行趋势。虽然 Arial 或 Times New Roman 这两个“基础款”字体依然广受欢迎,但和以往相比,对于西文字体,国内的品牌营销人变得更加“挑剔”。

本篇,我们复盘了这几年中国企业的字体需求,总结了7款最受国内品牌欢迎的西文字体,期待帮助品牌和创意人士打开灵感。

一、Arial:“默认”的较高排名

尽管 Arial 看似朴实,但的确是众多国内企业考虑西文字体的优选,尤其是传统科技,医药生物,制造业等企业形象相对中性又保守的行业。

Arial 是 Windows 系统预装字体,又以字母 A 开头,这种便利性使得不少企业一开始就“想当然”地将其作为品牌用字并长期使用。所以,与其说 Arial 受欢迎,倒不如说 Arial “天生好命”。

正因为 Arial 的“中性”与“普通”,同时还有广泛的语种支持,对于特定行业的企业,从网页到电子文档,再到纸质的手册或说明书,选择 Arial 往往“不会出错”,但也不容易“出彩”。因此,如果企业期望通过字体为品牌形象注入个性,或精致优雅,或亲和人文,可以放眼蒙纳字库中更多经典杰作。

二、Helvetica:经典,就该用来发扬光大

回溯历史,Helvetica 算是 Arial 的“师父”。Helvetica 的流行,既源于自身品质,也得益于诞生之时的天时地利,还归功于成功的营销策略。

Arial 和 Helvetica 让人一眼难辨区别,Arial 也的确和 Helvetica 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这两者虽然都以“中性”为标签,但 Helvetica 提供了更多样式的选择:从极细到极粗,从极宽到极窄,可以突破“中性”,营造浓烈的情感色彩,因此也更受设计师欢迎。

在网络检索 Helvetica,你可以看到大量关于 Helvetica 的讨论。这种热度也促成了关于Helvetica的纪录片《传奇字体 Helvetica》以及《字体传奇 : 影响世界的 Helvetica》一书。

如今,Helvetica 已经有了三个版本,按发布时间先后是:Helvetica,Neue Helvetica,Helvetica Now(及其可变字体)。其中,从 Neue Helvetica 到 Helvetica Now 是一次巨大的跨越。最明显的升级是 Helvetica Now 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视觉字号(Display, Text, Micro)。通俗说,Helvetica Now 对同一个字符微调,做出3个有微小差异的造型,让文字在不同字号下仍然清晰美观。

当然,Helvetica 和 Neue Helvetica 一些固有的原始特征,仍然会被眼光细腻的设计师偏爱。

三、DIN:“年轻”的老者,国内金融行业的“新宠”

如果说 Arial 和 Helvetica 的名字已经出圈,那么 DIN 算是国内设计圈“新宠”。正如我们此前的文章中提及,DIN 这款“德味”字体已经退去地域标签走向“普适”。

虽然 DIN 的原始版本距今已百年,但从它走出故乡德国,再影响到国内设计师,时间不算长。值得一提的是,DIN 还因其造型干练的数字被国内的金融行业的青睐:包括知名的支付软件,理财 APP,甚至车企。

目前,蒙纳旗下有两款 DIN 受欢迎:DIN Next 和 FF DIN。两者都美好传承了 DIN 原始的造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了做了精心的微调,还衍生除了圆头体、板状衬线体、漏板体等创意变体。和所有艺术作品一样,这两者并无优劣之分,设计师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和实际需要综合考量选择。

四、Times New Roman:“自带流量”的学者

和 Arial 一样,Times New Roman 作为常见的系统预置字体“自带流量”。在印刷品占主导的年代,Times New Roman 因为节省版面空间以及良好的易认性广受推崇。这也是国内许多企业选择 Times New Roman 作为印刷品文字的原因之一。

大概是常用于学术论文,还常见于政府公文,Times New Roman 也被烙上了“保守”的刻板印象。对于国内企业,如果期望通过衬线字体还传达精致古朴的形象,除了 Times New Roman 之外,我们也我们也推荐 Garamond,Baskerville,Didot 等经典作品,以及蒙纳比较新发布的 Cotford 可变衬线字体。

五、Avenir:未来感也可以很亲民

在蒙纳浩瀚的字库里,有三款以 World 命名的字体备受关注:Neue Helvetica World,Neue Frutiger World 和 Avenir Next World,皆自名家之手,更重要的是,这三款“旗舰级”的字体可以覆盖150余种(甚至更多)语言。

Helvetica 传达中性,Frutiger 彰显人文,而 Avenir 正如其名,规整的造型即刻营造了现代感(Avenir 在法语中意为“未来”)。区别于其他几和无衬线体,Avenir 既能融入几何感,又能保证良好的易认性:现代、清新、亲和力。这也让 Avenir 获得了用户界面设计师的偏爱。App Store 冥想类 APP 榜首的 Calm,就在其官网和 APP 使用了 Avenir Next。


对于有品牌出海的国内企业,如果期望找到一款语种全面、有现代感、有亲和力、又能让用户界面清爽整洁的字体,Avenir Next World 是优先之选。

2022年初,主导 Avenir Next World 设计的小林章先生携国际团队,发布了日文字体 Shorai Sans(松籁),这款基于 Avenir Next 特征的日文黑体,进一步拓宽了 Avenir 的语言版图。

六、Futura:穿越时空的跨界佼佼者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 Futura 在国内出现的频率远超你的想象:文字商标、海报、包装,文创图案……虽然不少作品完成后,设计师都不一定记得那款字体名叫 Futura。

Futura 也许是“优雅永不过时”较好的诠释:规整、简洁、利落的字母造型,都市感和高档感扑面而至。猜不到的是,Futura 居然诞生于百年前,之后成为首先款登上月球的字体,深得 NASA 偏爱。就算被 LV、Supreme 等品牌用于 LOGO,依然散发着高档感的格调。从百年前穿越未来到现在,从硬科技跨界到奢潮,Futura 一直都是毫无违和感的存在。

Futura 问世后的一个世纪里,经历了无数的山寨,当然也不乏“正规军”的用心复刻与推陈出新。这其中,蒙纳比较新发布的 Futura Now 更是将 Futura 带到了新的高度,除了优化字符造型,样式还突破了100种,并增加了可变字体。

七、Gotham:总统字体

打开特斯拉的英文官网,你看到字体就是 Gotham。

如果说 New Balance 被称作“总统跑鞋”,那么 Gotham 可谓字体界的 NB。Gotham 字体二十年前由 Hoefler&Co. 发布,最初为 GQ 杂志定制,但直到2008年被奥巴马竞选活动使用才出圈风靡。除了在影视剧海报中频频出现,使用 Gotham 的品牌还包括:汤姆·福特、塔可钟、Spotify 等。

Gotham 在美国的盛行,也影响到了国内设计师的字体选择,我们收到了越来越多 Gotham 的购买需求,用于商标设计、企业网站等场景。

受欢迎的中文字体

作为海量字库,蒙纳(蒙纳字库中文网站)拥有海量的西文字体,但还有丰富的中文字体供选择。除了旗舰中文字体盈黑和翔鹤黑,蒙纳经典的宋体和黑体仍然广受欢迎。此外,超刚黑,中金体,雅丽体等创意字体也在市面上一众艺术字体中脱颖而出。

结语

国内品牌愈发看重字体之于品牌的加持力,企业定制字体的热潮正是这一趋势的佐证。就算企业尚未开展海外业务,品牌营销人也开始关注国外的字体流行趋势,更加看重西文字体的美学特征和情绪号召力。蒙纳也将继续以字体为纽带,让品牌和创意人士利用字体的艺术与技术,为企业带来实际的商业成果。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从消费级到企业级: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的存储升级之路

    全球半导体存储市场正经历AI算力爆发与周期性复苏的双重变革。中国存储企业江波龙凭借技术创新,率先推出LPCAMM2和SOCAMM2内存模块,实现容量密度提升50%、功耗降低30%,切入超薄笔记本和AI服务器市场。其产品适配国产CPU,构建“自研主控+封测制造+全球品牌”生态壁垒,并进军智能汽车等边缘计算领域,以技术突破推动中国存储产业从消费级向企业级跨越,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 TCL会议电视:“屏”实力赢得企业青睐

    如今远程协作成为企业提升效率、保持竞争力的关键。TCL会议电视以卓越显示技术(如AG防眩光、178°超广视角、4K精准色彩)保障视觉体验;智慧协同功能实现"一拍即投"快速投屏、双频Wi-Fi稳定连接;内置主流会议软件及专业拾音系统,打造高效远程协作。凭借"硬件+软件+服务"全链路方案,TCL正推动会议电视向智能协作平台演进,以强大"屏"实力重塑企业会议体验,成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可靠伙伴。

  • 信锐助力TCL获 “2025中国IDC未来企业大奖联接领军者”优秀奖!

    10月17日,TCL空调办公网络智能连接与体验升级项目在IDC中国CIO峰会获“2025未来企业连接领军者”优秀奖。该项目依托信锐“AI+网络自动驾驶”理念,通过全网智能2.0与小信GPT方案重构企业网络管理模式,实现从感知、分析到决策的智能闭环,助力TCL实现20+维度数据采集、7*24小时AI调优及自然语言交互运维,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 什么是GEO品牌监控?为什么企业必须关注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搜索的兴起,传统SEO已不足以应对新挑战。文章提出GEO(生成引擎优化)概念,指出AI搜索直接生成答案而非链接列表,品牌需关注在AI回答中的提及率、描述方式和推荐场景。GEO指数通过品牌提及率、平台覆盖、引用质量等指标评估表现。针对监测难点,建议采用专业工具实现多平台覆盖、竞品分析和实时数据追踪,并强调优化官网内容、构建行业权威的重要性。GEO已成为数字营销必修课,帮助企业在AI搜索时代保持竞争力。

  • “双11”观察 :为什么海信“新风空调”能成为价值标杆?

    双11期间,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空调参数与低价标签,选择困难症凸显。这背后是消费逻辑的根本转变:用户不再仅为“凉爽”买单,而是追求健康呼吸、智慧交互与低碳节能的完整空气解决方案。海信空调以“新风技术”为核心,通过增氧、净化、静音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结合AI智能与节能创新,重新定义“好空调”的黄金标准——健康舒适、低碳节能、AI智能。其产品实现精准送风、智能节电与深度睡眠场景优化,将空调角色从温度调节器升级为“主动空气品质管理者”。市场数据显示,海信新风空调持续领跑行业,印证了以用户真实体验为导向的价值竞争力。

  • 如何证明企业已满足EUDR认证要求?绿舟带来三大核心要素解析

    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将于2025年底全面实施,企业需通过完整体系证明合规性。核心要求包括:建立可追溯的供应链数据,记录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路径;开展尽职调查,涵盖风险评估、缓解措施及持续监控记录;向欧盟提交附证明文件的尽职调查声明。企业需建立常态化监控机制,并保存数据至少五年。建议采用卫星遥感、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数据透明度,借助现有认证体系降低成本。系统性合规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赢得欧盟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起点。

  • DocuVerse AI赋能:让企业文档“活”起来,开启智慧办公新体验

    飞天云DocuVerse通过AgentsCo AI智能体,将传统文档管理系统升级为“可对话”的知识资产。用户只需右键点击文件即可直接提问,AI能快速提炼技术专利、合同条款等核心信息,实现零门槛交互。系统支持封装高频文档集成为专属智能体(如HR政策助手、客服知识库),7×24小时响应咨询。在研发、销售等场景中,AI加速创新进程、精准匹配客户需求,推动办公模式从“人力驱动”向“智能驱动”升级。

  • 智启申城,共赴新程|华为坤灵中国行2025上海站,助力中小企业智能化跃升

    10月30日,华为坤灵中国行2025首站活动在上海启动,聚焦"助力中小企业智能化跃升"。活动发布"百&万计划"分销伙伴激励政策及"4+10+N"场景化方案,通过一站式场景展示、精英伙伴授牌及本地化案例分享,推动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华为联合政企机构构建分销体系,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灵活部署方案,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 中国智能制造标准海外评选:海尔智家行业唯一上榜

    11月5日,中国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论坛公布首批通过评估的海外工厂名单,标志中国智能制造标准在海外实质性落地。海尔智家作为洗涤行业唯一上榜企业,其越南洗衣机互联工厂通过自动化产线、AI与机器人技术应用,实现效率提升10%、能耗降低5%,年产百万台产品远销多国。依托“中国+N”供应链体系及全球35个工业园布局,海尔持续提升交付速度与产品稳定性。中国智能制造标准出海印证了技术实力与全球适配能力的综合提升,未来将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更深层次融合。

  • 低代码赋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效破局之道

    在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与机遇。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因定制周期长、成本高、依赖专业团队,使企业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如今,低代码平台以“标准功能+低代码拓展”的组合,通过可视化配置和拖拽组件,帮助企业灵活搭建覆盖项目管理、库存管理、合同管理及预算管理等系统,显著降低技术门槛与成本。这种模式不仅满足基础需求,更以高效、低成本优势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助力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