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INDEMIND:扎根底层技术,推动机器人换代式升级

2023-12-28 17:1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热赛道和冷市场的矛盾之下,机器人需要一次换代式升级。

冷中有热的资本市场

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下,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从 2022 年开始出现明显放缓,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都处于同比下滑的状态,一时间,行业明显转冷。

与此同时,今年的资本市场也到处充斥着寒气。根据中国机器人网统计, 2022 年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超 300 起,融资金额过亿的超 100 起,总融资金额超 300 亿。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融资次数和金额明显下降,至 6 月 30 日,今年国内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共 63 起,已披露金额的融资事件中亿元级融资 18 起,融资金额总计约在50~ 60 亿元之间。不过相对于投资市场普遍收缩,机器人赛道热度并没有减少,仍是投资焦点。

事实上,机器人市场出现降温,经济大背景纵然是重要原因,但近几年的爆炸式增长也充斥着大量泡沫,当增长势能难以维系,机器人本身产品力不足的问题就再也无法忽视,如质量问题、价格问题等。

商用机器人目前的价格大多在几万到十几万之间,替代价值不明显,导致终端用户购买意愿不高。根据亿欧数据测算,清洁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3.7-6. 3 万元/月;讲解引导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0.6-1. 4 万元/月;终端配送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0.6-2. 4 万元/月,同时由于实际场景的应用限制,作业效率差距也较大,这会导致替代价值进一步下降。

同时,商用机器人还存在着各种产品问题,部署周期长、场景适应能力差、避障能力差等,机器人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家用方向的扫地机器人同样有着较多问题。在厂商们的持续堆料下,机器人的清洁能力、导航能力、避障能力、智能化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消费者们也对这类产品有了一定认可,但堆料带来的成本问题也导致机器人售价不断拔高。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 2022 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价格依然维持着上年的增长趋势,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平均售价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 999 元、 1873 元,上涨幅度明显。目前市面上的全功能型扫地机器人售价基本在 4000 元以上。利润空间虽然更大,迎接来的却是销量下跌。

到 2023 年,机器人厂商们纷纷采用以价换量策略,但市场销售额却并没有如愿涨起来。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 2023 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销量为 145 万台,同比下滑5.39%,销售额约为 47 亿元,同比下滑3.66%。堆料没作用、降价也没作用,机器人真的卖不动了?

答案显然不是,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这句的朴实的真理总是有效,且目前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依旧不足,如不支持智能作业等,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出现,智能化无疑是未来的核心竞争点。

技术创新,赋能机器人加速升级

无论是商用机器人,还是家用机器人,想要适应新的市场,都需要一次“脱胎换骨”。作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AI技术公司,INDEMIND一直扎根于技术底层,致力于做整个行业的赋能者。针对现有服务机器人的核心问题,推出了「商用机器人AI Kit」和「家用机器人AI Kit」机器人解决方案,为机器人升级提供方向和选择。

「商用机器人AI Kit」以自研的商用机器人AGI系统INDEMIND OS Fusion为基础,采用以双目立体相机为核心的多传感器融合架构,支持市面上不同品类的主流传感器,满足商用机器人导航定位、智能避障、路径规划、决策交互等核心功能的开发,能够广泛应用于商用清洁、酒店配送、送餐、巡检等商用服务机器人平台。

相较于现有商用机器人方案:

•无需预部署,开机即用

基于独有的立体视觉技术,搭载「商用机器人AI Kit」机器人能够实时自主构建地图,新机器、新场景无需预部署,开机即用,且变更场景后,机器人也能自主更新地图,无需技术人员参与,大大降低使用成本,这与现有的机器人产品有着天然的区别。

•精准避障,无惧复杂动态场景

基于系统化的安全决策系统,机器人具备智能避障和主动安全功能。机器人能够稳定检测各类障碍物,支持低矮障碍物避障(地插、桌椅底座等);高反障碍物避障(玻璃、镜面等);全高障碍物避障(桌面、警戒线等),根据突发情况,还能够实时进行潜在风险判断(行人等),根据风险分类,提前做出规避策略,实现主动安全。

•更低成本,成本下降60-80%

「商用机器人AI Kit」相比激光雷达方案,成本下降60-80%,机器人开发成本最 低可以下探到 2 千元以内,包含导航和电池的完整底盘成本则可以下探到 5 千元以内,成本优势明显。

「家用机器人AI Kit」采用INDEMIND面向家用小型机器人专门研发的纯视觉一体化立体视觉模组,搭载自研的家用机器人AGI系统INDEMIND OS Lite,可为家用机器人导航定位、智能避障、路径规划、决策交互等多种核心功能,相较于上一代激光雷达及激光融合方案,在用户体验及性价比上拥有明显提升,可广泛应用于家用扫地、陪护、教育、玩具等家用服务机器人平台。

相较于现有激光方案:

•低成本,高鲁棒性

「家用机器人AI Kit」采用轻量化模型,对算力配置要求较低,能够在几美金的计算平台上稳定运行整套VSLAM算法。拥有标准化的控制接口,可快速适配各种机器人平台,以持平单线激光雷达的成本,实现了“激光+视觉传感器”融合方案的导航精度水平,(目前已实现绝 对定位精度<1%,姿态精度<1°)。

•智能决策避障

基于自研的物体识别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准确识别家用场景中的低矮障碍物(例如:动物粪便、拖鞋、钥匙串、线材、地插等)、透明玻璃容器类障碍物、动态障碍物(人、宠物)等等,自研的智能决策引擎可结合物体识别信息根据物体分类进行避障,可以有效避开动物粪便、拖鞋等特定障碍物,识别策略可配置,目前精度可达1%,最小尺寸1cm。

•智能交互作业

通过语音、手势、动作等自然语言指令,命令机器人进行安全、搜寻、跟随、自主寻路、定向清扫等多种智能逻辑。以定向清扫为例,发布语音命令:“清扫一下客厅”可被识别为针对地图上识别到的客厅区域进行一次规划清扫。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既能读懂情绪,还能多模态交互!INDEMIND用空间智能重新定义陪伴机器人

    TCL与INDEMIND合作推出的陪伴机器人“Ai Me”通过空间智能技术实现突破,从传统2D感知升级为3D语义感知,赋予机器人动态语义建图、实时环境适应及多模态交互能力。该平台借助立体视觉与多传感器融合,让机器人精准构建三维地图,识别家居属性,实现主动避障与个性化服务。同时,结合低算力混合模型与情感交互功能,机器人可感知用户情绪、提供安全防护,并支持宠物看护等场景拓展,从“工具”升级为有温度的“家庭伙伴”,真正满足复杂家庭需求。

  • 全民可感可玩可参与!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落幕,昌平区打造沉浸式体验推动机器人产业场景融合

    10月2日,北京昌平举办“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机器人文化节,聚焦“全民可感、可玩、可参与”,通过四大沉浸式未来场景展示机器人技术。活动汇聚多家科技企业,覆盖人形机器人、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领域,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促进机器人产业与本地场景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国际领先机器人产业集群,彰显昌平区打造北部机器人产学研示范区的决心。

  • 0卡顿!vivo Origin OS 6官宣:行业首发三大流畅底层技术!

    vivo于9月24日宣布OriginOS 6系统将于10月10日正式发布,主打“0卡顿”流畅体验。系统通过三大底层技术突破:超核计算技术智能调度资源,优先保障重要任务流畅度;双渲染架构分别处理日常操作与重负载场景,优化显示性能;光子存储技术提升内存读写效率,解决DMA盲区问题。官方测试显示,在高温环境下连续启动多轮应用仍保持0卡顿。新系统将由vivo X300系列首发,旧机型适配计划同步公布。

  • 马斯克晒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练功夫:由AI驱动 不是遥控

    特斯拉CEO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台X分享其机器人Optimus学习中国功夫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Optimus能精准识别招式意图并自主做出反击动作,展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应能力。马斯克明确表示该机器人由AI自主驱动,非远程操控。网友反应两极,有人赞叹其酷炫,也有人认为AI尚无法完全掌握武术精髓。此外,马斯克曾在内部会议透露,特斯拉计划今年内完成首批Optimus机器人的生产目标。

  • 马斯克:特斯拉正推进“擎天柱”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

    马斯克近日表示,特斯拉正全力推进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并认为该产品最终将成为公司最重要产品。该项目重要性显著提升,成为核心关注点。去年10月,该机器人曾在活动中承担递酒、表演及互动等任务。不过,项目部分环节难度超出预期,其中手部研发是最受关注的难题之一,特斯拉希望其手部具备足够灵活性,甚至能完成穿针引线等精细动作。

  • 首驱科技重磅发布智能座舱系统,两轮车驶入“智能出行机器人”时代

    9月25日,首驱科技发布无界·妙享1.0技术,推出Skymotor中央智慧大脑、超级雷达、SkyKey1.0 AI无感解锁及零阈OS全域操作系统。通过汽车级电子架构与AI融合,实现两轮车全面智能化升级,打破传统分散式ECU局限,支持整车OTA升级。超级雷达提供全场景安全守护,AI技术提升驾驶辅助体验。零阈OS构建智能出行生态,开放接口支持硬件快速适配。此次发布标志着首驱科技“智能出行机器人”战略的深化,推动行业向智慧出行新时代转型。

  • 聚焦“视觉+机器人”!思看科技与艾利特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9月22日,思看科技与埃利特机器人在苏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视觉+机器人”领域,在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生态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视觉感知与决策控制、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思看科技在三维视觉数字化领域技术领先,埃利特机器人拥有协作机器人全栈自研能力,双方优势互补,致力于在高端制造场景中实现“手眼合一”,赋能行业智能化转型。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企业在机器人与视觉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将共同推动三维视觉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协同创新。

  • 腾讯云:扎根产业,出海破圈

    与产业共生共长,一直是腾讯云的愿景。 2025年9月16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如期举行,其间腾讯云展现了多项新产品的进展和能力升级,并全面开放AI能力。 这意味着,腾讯云的产数融合又进了一步。 当下,腾讯云正在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拥抱“智能化”与“全球化”,进而推动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毋庸置疑,腾讯云“智向远大”。

  • 金蝶参编工信部机器人行业场景图谱(2025 版)

    工信部印发《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参考指引(2025版)》,聚焦14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金蝶依托机器人行业数字化实践经验,深度参编机器人行业场景图谱,为行业转型提供参考。该指引以“一图四清单”体系为核心,明确转型路径与四大攻关重点(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金蝶通过企业AI平台提供“SaaS+智能体+数据”服务,分步助力制造业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普渡机器人发布 CC1 系列自清洁工作站,商用清洁进入全栈智能时代

    9月23日,深圳普渡科技发布全球首款全流程自主清洁工作站CC1系列,适配PUDU CC1及CC1Pro清洁机器人。该工作站采用超声波+高温技术,实现吸水扒全面洁净,内置100W超声波模块与65℃高温水热模块,可快速溶解糖类、脂类污渍,避免二次污染。同时配备隐藏式清洁刷,自动清洁滚刷,去除95%以上可见脏污,延长设备寿命。工作站支持三种形态切换,适应不同场景需求,维护效率提升35倍以上,实现“解放双手”与深度清洁效果,推动商用清洁行业迈向全栈智能时代。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