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扫地机器人,不相信视觉导航

2023-10-27 10:5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不可置否,激光雷达已经成为扫地机器人的“耶路撒冷”。

导航技术的从无到有

回顾扫地机器人的兴衰,本质是导航技术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少到多,而在这个过程中,激光雷达无疑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2010 年,首先台搭载激光导航技术(LDS SLAM)的扫地机器人Neato问世,它可以通过激光雷达反射计算障碍物的距离并进行环境地图构建,标志着扫地机器人从随机式清扫进入了规划式清扫时代。

十几年间,激光导航技术不断迭代,算法越来越完善,激光雷达的性能越来越强,成本也再不断下探,其精度高、反应快、稳定性高的优势让它成为了当下最成熟的导航技术。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否是激光导航,也是判断产品好坏的关键指标。

然而,正如激光导航替代随机式导航,导航技术又在发生新的革新,只是这一次是回到了机器人能够称之为“人”的原点,智能化。同时,大语言模型的兴起,更让智能化愈演愈烈。

人们对机器人的要求不再只是程式化的规划清扫每一块区域,它需要能够知道自身所处什么环境,懂得环境中的各种物体,并能通过人机交互或自主决策,完成跟随、自主寻路、定向清扫等各种智能逻辑。想象一下,简单一句“清扫一下餐桌周围”,机器人便能跑到餐桌区域进行一次规划清扫,自动处理油渍残渣,才应是真正的解放双手。

视觉、激光融合,谁才是未来?

能看“懂”环境,“眼睛”无疑是关键,然而激光导航受限于传感器属性,点云无法区别纹理信息,不具备场景辨识能力,在智能决策和智能交互方面存在天然缺陷。而这时,视觉技术出现在了厂商们的视野内。

视觉技术可以获取更多丰富的纹理信息,拥有强大的场景辨识能力。双目视觉导航通过双目采集到的2D环境信息,经过算法处理生成的3D环境地图,拥有丰富的语义信息,不仅可解算出机器与障碍物的距离,还有它的体积以及属性信息,这对实现智能决策和交互提供了充足的前提条件。然而更丰富的技术效果也意味着更高的开发难度。

由于视觉导航数据处理量巨大,对算力要求很高,且容易受环境光照、参照物的特征信息以及扫地机器人硬件条件等因素影响,算法开发难度很高,也因此导致现有的不少视觉导航方案有着精度低、稳定性不足的缺点,使得视觉一直给人不靠谱的刻板印象,且主要应用于低端产品。

没有人能够忽略视觉表现出的巨大潜力,既然纯视觉不行,如果加到激光导航里呢?

事实证明方法是可行的,融合导航方案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感知能力、避障能力和决策能力,从首批融合导航扫地机器人石头T7Pro &科沃斯地宝T8 出现,便打破了长期同质化严重的竞争局面,在消费市场中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在这之后,这类融合导航技术基本成为了高端机型的标配。

但融合导航方案并非没有缺点,成本高、开发难度大,随着传感器不断做加法,不仅对局促的机器人空间带来挑战,同样系统复杂度也明显提高,由此造成更多冗杂的运算压力,而不断提升平台算力,只会导致成本进一步提升。在当下消费紧缩,市场价升量跌的背景下,无疑会加大厂商的运营压力。

视觉能否正名?

技术研发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每一次迭代都步步维艰,激光导航如此,视觉导航同样需要如此,而行业中也从不缺少吃螃蟹的人。

如何解决视觉导航的精度和稳定性问题,INDEMIND进行了长达 5 年的死磕,并推出市面上新款真正意义上的纯视觉导航方案「家用机器人AI Kit」。

「家用机器人AI Kit」以INDEMIND自研的INDEMIND OS Lite家用机器人AGI系统为核心,搭配面向家用小型机器人专门研发的一体化立体视觉模组,可实现家用机器人导航定位、智能避障、路径规划、决策交互等核心功能,是包含软硬件的ALL IN ONE解决方案。

首先,现有的视觉导航方案在算力上大多需要TX2 及以上,甚至PC级算力需求,对CPU、GPU或NPU、内存均有较高要求,虽然摄像头成本较低,但无形中又增加了成本。而INDEMIND为此研发了多种轻量化技术,轻量化VSLAM(基于深度学习特征的SLAM架构)

、轻量化Depth(基于深度学习特征匹配的Depth)、轻量化深度学习模型(底层算子自研、剪枝、量化),同时还在硬件上,对于视觉处理采用NEON加速、GPU加速、DSP加速等方式,提升计算性能,显著降低算力要求。目前,INDEMIND视觉导航技术搭载 4 核A53/A55 级别芯片即可满足需求,能够适配如RK3566(全解决方案情况下,双目视觉多传感器融合SLAM、双目Depth、物体识别及整机完整SDK)。

同样对于影响较大的环境光照问题,INDEMIND开发了一套系统化环境补光策略,包含主动式环境补光配置和光照变化条件下的建图策略,在实际表现中,面对强光直射、无光源、昏暗等特殊光照环境均能无差异工作,满足全天候作业要求。

在实际表现中,搭载「家用机器人AI Kit」的扫地机器人,导航精度已实现相对定位精度<1%,姿态精度<1°,媲美激光雷达。

而基于独有的立体视觉技术,机器人可以识别物体、人、动物及空间语义,根据扫地机器人家庭应用场景需求,目前定义识别鞋、插线板等多种物体,且识别类别可根据特定需求调整和训练。同时配合智能决策引擎技术,机器人能够有策略的实现智能避障(如根据障碍物不同做出不同规避距离),且在交互上,可通过语音、手势、动作等自然语言指令,命令机器人进行安全、搜寻、跟随、自主寻路、定向清扫等多种智能逻辑。

从产品策略而言,堆料是高端产品的有效策略,但却并非多功能,同时容易陷入内卷难以自拔,能够成就高端的永远是体验。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扫地机器人公司追觅官宣造车:预计2027年亮相

    今日,全球清洁领域领军企业追觅科技正式宣布进军汽车制造领域,提出"打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的宏伟目标。这场跨界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源于2013年清华天空工场的一份造车计划书——历经十二年技术沉淀与市场淬炼,追觅认为已迎来"属于中国品牌的时代时机"。 面对被称作"工业王冠"的汽车产业,追觅展现出敬畏与雄心并存的姿态。企业坦言,当�

  • 普渡机器人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 Max,重塑智能清洁新高度

    普渡机器人于2025年8月20日发布3D感知AI扫地机器人PUDU MT1Max。该产品在MT1基础上大幅升级,搭载3D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显著增强复杂场景感知与避障能力。通过AI技术实现自适应清洁、垃圾识别、巡检清洁等功能,支持10万平方米以上大场景作业。具备自动振尘过滤和智能避雨机制,提升安全性与运维效率,重塑智能清洁行业新标准。

  • 小学生不想扫地2小时造扫地机 用废纸箱制作而成

    近日,一位来自天津的 10 岁男孩凭借其亲手制作的自动扫地机在网络上迅速走红。据相关视频显示,这位充满创意的小男孩因不愿扫地,竟萌生出自己动手制作一台自动扫地机的想法,并且仅用两小时就大功告成。不仅如此,他还有着诸多奇思妙想,想放松时便设计出一台自动捶背机,想要科学养植物时又造出了自动浇水机。 据孩子家长透露,小男孩平时

  • 重识vivo:做MR和家用机器人的隐性逻辑

    尽管苹果Vision Pro在发布一年后,市场表现并不如其它同门那样好,但2024年它仍以3499美元的高价拿下全球5.2%的市场份额,紧随Meta和索尼之后。 当然重要的不是份额,而是苹果对于空间计算的引领,以及对于智能头显市场的推波助澜。 IDC预计,在软硬件技术革新、AI大模型快速发展、交互技术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下,2025年全球智能头显市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6%至1280万台,其中�

  • 世界机器人大会|远东股份助力机器人产业实力出圈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落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历史性跨越。以优必选Walker S2为代表的中国整机产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实用潜力,其突破性技术实现了机器人运行的"柔性神经"。远东南缆等企业构建的国产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为行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大会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件前沿展品,其中100余款全球新品集中亮相,勾勒出机器人深度融入人类生活的图景。从2024年"概念元年"到2025年"落地打工",产业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远东南缆研发的机器人专用线缆实现千万次弯折寿命,通过材料创新赋予电缆卓越柔韧性,其专项实验室获CNAS国家认证,为产品可靠性保驾护航。随着AI技术发展,机器人群体智能将推动生产效率跃升,具备综合优势的国产供应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 INDEMIND三目AI避障-脏污检测模组,扫地机器人的“全能副手”

    文章介绍了扫地机器人避障技术的最新发展。传统避障方案(ToF、线激光、视觉)各有优劣,而"激光雷达+视觉"组合成为高端机型标配,因其能精准识别拖鞋、线缆等复杂障碍物。随着智能化需求升级,INDEMIND创新推出三目AI避障-污渍检测模块,融合立体视觉避障、AI物体识别、高精度污渍检测及彩色视频传输功能。该模块具备1.5米避障距离、40+类物体识别能力,污渍检测准确率超95%,且计算资源占用极低,可无缝替代现有方案,为扫地机器人提供"智慧之眼"和"敏锐嗅觉",推动清洁设备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 元萝卜联动疯狂动物城发布下棋机器人重磅新品,让孩子更聪明、更坚韧、更乐观

    商汤科技旗下元萝卜品牌与迪士尼合作,推出《疯狂动物城》朱迪系列下棋机器人。产品融合四种棋类与趣味编程,通过拟人化交互和低挫败成长体系,帮助孩子塑造乐观、坚韧、聪明的性格。外观采用朱迪标志性蓝灰色调,内置启蒙课程,支持人机、人人对弈模式,适合全家互动。售价3499元,预售价3199元。

  • “与智同行,共启新元”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暨 “IT老友会走进智元机器人”系列活动圆满举办

    2025年8月21日,智元机器人在上海成功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主题为“与智同行,共启新元”。大会同步开展“IT老友会走进智元机器人”系列活动,汇聚多领域精英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边界与产业生态构建。活动展示超100台智能机器人,呈现工业智造、商业服务等多场景应用实效,并深入交流技术突破与产业布局,加速推动智能机器人在各领域的规模化商用与生态发展。

  • 英伟达机器人底层技术突破,微美全息(WIMI.US)多维布局助推产业生态爆发

    英伟达发布机器人AI芯片,黄仁勋称AI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上海发布AI+制造方案,推动3000家企业智能化。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30年产量达23万台。微美全息等企业积极布局,在工业与家庭场景加速落地。机器人技术从"炫技"走向实用,正重塑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

  • 智能“机器狗”亮相广博会 视源股份四足机器人提供展会、赛事安保新思路

    广州博览会上,本土企业视源股份自主研发的四足机器人MAXHUB+X7引发关注。该机器人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可稳定穿越35°斜坡、台阶及沙石路面,支持自主导航、自动执行任务。搭载双摄像头、气体传感器等模块,能替代人工在复杂环境中执行巡检、灭火等任务,适用于展会安保、救援等多场景。其核心价值在于动态风险预测与人机协同响应,已在北京等地的实战中验证能力。产品未来将在广州多个城市管理场景部署,提升生产效率。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