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技术驱动“厚积薄发”,智云影视灯凭什么再次引领行业

2023-08-29 15:45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产品的本质是发现新需求,满足需求。数百年来,人们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往往前后提出不同解决方案,新事物得以源源而生。

截止 2022 年, 100 瓦功率以上的专业影视灯受限于体积,高度依赖于供电,大多在室内使用,而如今摄影师已经可以将便携式的百瓦灯具揣进口袋,户外也能快捷使用专业布光。智云带来的这一改变让视频和摄影创作不受限制,也让产业几乎被完全重塑。而这一切,也都来源于智云坚持技术驱动带来的行业质变。

智云电子回压散热:带算法FOC风扇+散热器定制

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发光二极管(LED)大幅减少了工业灯光体积,核心的散热器在空间占比依旧突出,约占整体的40%-60%。在缩减散热器体积的基础上,保持、突破大功率或是革命性的改变。研究发现,散热器随着大功率影视灯需求,体积和散热鳍片增多,然而对等的散热效率并没有同步提高,仍有不同的因素阻碍了散热。

智云从微观层面分析,空气作为流体极易因为粘性在金属散热鳍片内形成微米级“薄膜”,导致中间空气流速快,两侧流速慢,又碍于空气本身带有热隔绝属性,散热受阻;同时,类似于河道内不同方向的水流,鳍片内也会存在气流对冲,形成湍流和涡流,进一步限制散热效率。基于该原理,智云去年发布了MK I型电子回压散热系统,这种普通型流道电子回压使用风扇作为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散热环境风压进行空气建模,利用间隔运作的风扇主动消除湍流和涡流,减少粘在散热器表面的迟滞空气,功率密度达到0.1-0.15w/cm³,高于行业常规的0.05w/cm³。

在宏观层面,智云没有采用行业完整采购供应的散热部件,而是针对不同功率的影视灯重新设计,从鳍片厚度,数量,结构,热管的组成均使用定制设计的散热器方案,在保证体积足够小巧的同时,也同步减少湍流和涡流,针对性提高了散热效率,唯 一不足是定制散热需要极 高的研发成本和制作周期,这对于急功近利的行业来说无异于推翻了“躺平”规则。

轻量化优势突显,智云影视灯帮助解放双手

基于电子回压设计的智云功率王G60 COB灯,五倍M40 LED口袋灯和五倍F100 棒灯陆续上市。玩具魔方般大小的 60 瓦影视灯也悄悄改变了个人创作生态,电子回压的散热优势出现“厚积薄发”现象。

借助电子回压散热和自适用供电技术,传统影视灯依赖的移动供电,体积不便得到彻底改变。个人使用移动电源,配合智云PD快充就能为户外专业拍摄提供充足续航,同时小巧的形态给予摄影师更多空余,他们也从传统拍摄布光中解放了双手,更有赋予时间和空间投身于艺术创作之中。

“智云影视灯突出的特点是“轻小,大功率”,在产品设计阶段我们力求轻小为最 优先级,MK I电子回压散热器通过优化散热器结构使用带风压感应的变频风扇,散热效率明显提高, 60 瓦功率的主灯也仅有传统规格灯具的三分之一体积和重量,相当便携和拓展性。”展会活动现场,智云相关人员介绍到,摄影灯通过便携的智云影视灯,创作变得游刃有余。

与此同时,在行业内向来习惯颠覆传统的智云,并没有将全部筹码放在百瓦功率之内。全面进军专业市场的大功率影视灯市场是其持续投入研发的最终目的。几乎是同时立项,MK I型电子回压散热适用于便携轻量功率的影视灯具, 40 瓦、 60 瓦的近景拍摄,大功率 100 瓦, 200 瓦需要依靠不同的电子回压技术,智云对散热器整体结构进行大幅度优化,MK II型电子回压散热也由此诞生。

MK II型电子回压:散热设计再次打破常规

“MK II型属于高压高速流道电子回压,形态上降低了散热器的厚度,把散热器扁平化,降低了空气流动的距离从而降低阻力。使得风扇可以在同等噪音下提高更高的风压,加大吹散粘在散热器表面的静止空气层的力,配合空气建模算法控制的风扇,提高散热效率。”智云研发人员介绍到,这种全新的散热设计虽没有一代电子回压的小巧紧凑,但比较于行业的百瓦级以上的摄影灯,依然只有同类30%左右的体积和重量。

MK II型电子回压的散热器均采用FOC散热风扇内嵌式的设计,用MK II型制作的灯具一改“1+1”的风扇配合散热器布局,智云将两者合二为一个整体,在大功率影视灯上大幅度降低散热器厚度,功率密度高达0.16-0.23W/cm³,智云功率王X100 和G200 均采用该散热方式。功率王G200 具有200W大功率,且支持超频至 300 瓦功率长时间工作,而这样一款专业影视灯,散热器重新设计后整体灯体厚度不超过7cm,打破业内常规。

大功率影视灯新趋势:智云设计引领行业潮流

得益于出色的工业设计和散热技术加持,智云不同系列影视灯在业内声势和口碑持续攀升。同时,智云对于“掌上影视灯”的理念被创作者广泛喜爱,市场也逐步打开,越来越多厂商品牌加速布局该系列产品:市面上主打“掌上”系列的 40 瓦、 60 瓦 COB灯相继问世,类似智云功率王G200 的方盒形大功率专业COB摄影的也同步出现,并且在智云 2022 年间提出更为轻巧的ZY卡口附件生态后,厂商也纷纷投入mini卡口附件开发和生产,个人创作的影视灯市场被重新定义和打开。

在智云看来,将轻量化市场激活对于刚进军影视灯的新生力量来说本身就是成功的表现,但其背后根据不同电子回压散热系统研发设计的智云影视灯已初具规模和体系,作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的专业产品正按照智云规划投产出现。

据了解,智云电子回压散热系统技术已储备至六代,已研发投入近亿元用于技术验证和设计开发,今年上市的新品基本上使用MK I、MK II电子回压作为技术原型定制设计散热器,明年将使用散热效率更为激进的MK III电子回压技术,依靠更为出色的流体力学和硬件设计, 500 瓦功率以上的影视灯也能获得同规格更小巧的体积,届时也将突破更多行业瓶颈,带来积极市场表现。

新品首秀?超频性能的便携棒灯或近期上市

在刚闭幕的北京BIRTV2023 展会上,智云亮相了一款还未正式发布的棒灯新品。据介绍,此棒灯命名智云五倍V60,采用 6 个FOC变频风扇,配合全新MK II电子回压散热技术,通过压扁散热器提高散热风压,并且采用散热和外型融合一体的硬核设计,极大提高散热排风效率,产品有黑、白两色,风格硬核,做工精致细腻,轻小便携同时也拥有极 佳的握持手感,国内预计 9 月初发布上线。

根据智云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智云五倍V60 棒灯常规电池续航峰值功率为 60 瓦,配合智云自适应集成供电技术,使用PD快充和DC供电能够一键超频至 100 瓦峰值功率输出,相比较智云发布的F100 系列棒灯,V60 体积更小更紧凑,主打拍摄的场景更为丰富,设计语言也别具一格。

从新技术的产生,到被市场认可之路往往不平坦,独当一面的硬核技术经得起市场考验。

投入巨额研发到多款新品相继发售,智云历时 2 年的产线布局终有所获,正如智云创始人廖易仑介绍的,智云早早就披露了产品的技术和设计思路,并不排斥和担心传统行业或者后来厂商跟进,只有将“蛋糕”做大,才能确保市场规模提高,良性的市场竞争和产品快速更迭,厂商和用户均能获利,行业才有更多技术发展潜力。未来,坚持“想到做到”的智云也将持续以技术驱动,探索科技捕捉光影的新科技,让每个创作者都能感受到纯粹艺术创作的魅力。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这个为全民造梦的AI工具,正在改写影视行业的规则

    ​过去一年,AI视频技术开启了一个全民造梦时代。 从OpenAI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技惊四座”的Demo,到快手旗下的可灵AI“后来者居上”,整个影视行业仿佛瞬间被推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如果我们把电影工业史的坐标轴拉长,会发现它就是由一个个技术变革的新纪元串联起来的,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 但AI影像纪元的颠覆性在于,这不仅是一次工

  • 极速、可靠、灵活|移动云以云硬盘为前沿技术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4月,第十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在成都成功召开。移动云举办“AI时代先进存力:构建新型数据存储前沿基础设施”论坛,聚焦AI大模型应用下数据存储、处理及算法框架的高要求。论坛探讨了存储技术、架构和安全创新,旨在推动存储技术发展,构建先进可靠的存力基石。移动云推出极速型云硬盘等产品,满足高IOPS、低延迟需求,并全面接入国产大模型DeepSeek,降低技术门槛,助力用户实现智能化升级。通过完善产品矩阵,满足多元业务场景需求,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高质量存储保障。

  • 从经验驱动转向智能驱动,AI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传统企业决策依赖管理者经验与直觉,存在主观性、信息不全面、数据处理滞后等问题,常导致决策偏差。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推动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提升精准度与效率。启信慧眼等工具整合多维度数据,构建智能决策系统,助力企业规避风险、捕捉机遇,实现科学高效的数字化转型。

  • 行业首个AI数字云仓项目获中物联科技进步一等奖,释放了什么信号?

    物流行业面临传统仓储效率低下、库存滞销率高等结构性矛盾。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召开科技大会,聚焦数智供应链和AI+物流,其中日日顺的AI数字云仓项目获一等奖。该项目以AI算法为核心,打通全链路数据,实现库存资源共享与智能调度,有效解决库存积压和配送滞后问题。政策层面持续支持物流数智化转型,企业应用案例显示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未来行业竞争将聚焦技术创新与全链路协同能力,物流正从"资源驱动"向"科技驱动"深度变革。

  • 韧性与创新并进:慕思股份在变革中引领家居行业新航向

    慕思股份在家居行业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凭借全球化战略和技术创新实现逆势增长。其海外业务同比增长61%,智能床垫T11PRO集成了AI算法、传感器等核心技术,提供健康睡眠解决方案。公司构建"研发-生产-服务"全链条本地化体系,在欧美设立研发中心并收购当地品牌,打造立体化销售网络。通过1800余项专利和ESG理念,慕思以科技与全球化双轮驱动差异化发展,展现中国品牌在全球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未来或重塑全球睡眠产业格局。

  • AI睡眠龙头,喜临门凭什么?

    中国床垫行业龙头企业喜临门在睡眠经济万亿市场下面临转型挑战。文章指出,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61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955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万亿。喜临门作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87.29亿元但净利润下滑24.84%,反映出行业普遍存在的研发投入与市场回报失衡问题。企业通过布局AI睡眠技术、收购意大利品牌M&D等举措推动转型,其智能产品线营收突破亿元但占比仍需提升。文章强调,在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觉醒背景下,企业需平衡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构建"硬件+服务"的睡眠健康生态。喜临门40年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制造业从代工到智造的转型路径,其战略选择为行业提供了观察样本。

  • 东郊到家:严格品质把控,树立行业服务典范

    在按摩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服务品质成为用户选择平台的关键因素。东郊到家始终将品质把控放在首位,通过严格的技师选拔、规范的服务流程、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以及定期的培训考核,确保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上门按摩服务。其树立的行业服务典范,不仅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和信赖,也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华为擎云亮相第八届南方信息大会,助力行业数字化新未来

    第八届南方信息大会在广州开幕,聚焦"AI时代CIO的机遇与挑战"。华为擎云携智慧办公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推出首款搭载HarmonyOS 5的商用笔记本HM940,展示"1+2+3"鸿蒙办公架构:1个企业级鸿蒙系统+2个云专区+3大核心方向(管理/安全/生产力)。方案支持大型企业原子化能力开放和中小企业流程简化,通过端云协同实现数据跨设备流转。华为终端商用领域获"2025年度CIO优选数字化服务商"认证,未来将持续联合生态伙伴,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 从技术协同到生态共建:BOE(京东方)“双京赋能计划”三周年树立行业创新合作新标杆

    2025年8月20日,京东方与京东联合举办“双京赋能计划”三周年庆典。双方通过三年深度协同,开创“需求反哺研发-技术直达用户”的双向赋能模式,重塑显示技术从实验室到消费场景的最短价值通路。京东方三大显示技术品牌全面落地,推动技术普惠化与生态共赢,成立高价值产业联盟,引领行业从竞争转向共生,为全球显示产业注入可持续增长新引擎。

  • 光子精密丨驱动产业生态,全球“智造”战略级胜负手

    工业4.0背景下,国内工业自动化检测行业竞争从单纯价格战转向全产业链生态竞争。光子精密公司以“可持续发展、合作共赢”理念,通过上游技术协同研发、中游产业联盟协作、下游场景应用反馈,构建全链条智能制造生态,推动国产工业传感器替代进程,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赋能,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