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医联:纵深互联医疗开创新未来

2023-08-07 16:5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早在 2017 年,互联网医疗还流行咨询与轻问诊阶段时,医联就开始向纵深的、技术门槛更高、整合难度更大、对患者结果负责的方向进行探索,寻找互联网与医疗真正的价值契合点,并试图找到一种更合理的方式去为患者服务。最终,医联确定了对患者疾病的全病程管理这一路径,通过为患者提供包括医疗筛查检测、诊疗、康复在内的全病程管理,造福广大患者。基于这种需要,医联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医疗大数据的清洗及数据结构化能力,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8 年,医联在布局慢病管理后一直完善横向的病种覆盖,纵向的服务完善与规范化。围绕数字化学科建设,在专家指导下,结合临床指南和临床路径,医联逐步形成着疾病的线上管理SOP,打造专业、规范、有效的互联网疾病管理。

基于NLP、CV等人工智能技术及AIoT物联网技术,医联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等领域皆有布局,并在预防、诊断和康复等环节落地了智能体液检测、智能分诊、TMD辅助诊断、口腔影像识别和智能医助等一系列应用场景。

也是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医联的决策者直观地看到了AI对医疗产生的巨大赋能,并进一步确定了之后的规划。根据医联和专家团队分别进行的外部独立测试,验证结果与模型性能指标高度一致。这一早筛AI模型可使61%、51%和49%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分别实现提前 1 年、 2 年和 3 年预警,提升了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预测和防控能力。

到了 2021 年,医联已经初步形成一套基于互联网医院的AI诊疗系统。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认知计算等AI技术建立的互联网医院系统将线上、线下和团队结合在一起,大大提升了就诊效率。尽管如此,但彼时的医联始终无法实现自然顺畅的全流程AI疾病诊疗。这是因为以NLP和CV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虽然具有强规则、可控性的优点,但在自然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也无法处理系统系、复杂性问题。不难发现,没有之前持续多年的深耕积累,医联也不可能在生成式AI领域达成今日的成就。用“天道酬勤”来形容医联的厚积薄发再合适不过。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揭秘真正的量子点技术:三星开创显示技术的新未来

    2023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量子点的发现与合成领域取得成就的科学家。诺贝尔奖委员会表彰了该领域科学家的开创性成果,并指出量子点技术已为显示产业和医疗产业做出重大贡献,且预计将在电子器件、量子通信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量子点是一种超微细的半导体颗粒,其发光颜色会随着颗粒大小变化而改变,进而呈现出极其纯净和鲜艳的色彩。

  • 卓驭科技2025上海车展预热:重构汽车智能化新视野,定义智能出行新未来

    2025年全球汽车智能化行业正经历从技术狂飙到价值交付的深刻转型。中国市场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突破65%,城市NOA功能覆盖城市数量较去年增长超200%。卓驭科技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将展示其"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技术矩阵,推出高算力域控产品、新型视觉传感器及车规级激光雷达等创新技术。同时,公司提出"高能、高维、高瞻"三大方向:算力升级实现全域智能进化;传感器突破提升感知冗余;重构"人-车-环境"共生的智能出行生态。本届车展将见证行业从功能落地到生态协同的跨越,卓驭科技以安全为核心,推动技术普惠与生态共建,引领智能出行新时代。

  • 时空AI专家路新江:用创新时间序列编织智慧未来

    文章介绍了时空AI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据,AI能提前15分钟预测主干道拥堵节点,并与智能信号灯协同优化通行效率;在地质监测站,毫米级土壤位移数据被转化为时间序列,AI模型能提前40分钟预警滑坡灾害;在城市规划方面,AI结合人口迁徙和卫星数据,可模拟20年后城区扩展形态。中国学者路新江提出创新性D3VAE框架,结合能量模型和变分自编码器,首创"生成式时序预测"模式,显著提升预测性能。他还开发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Table-to-Text方法,推动结构化数据处理。这些技术已应用于雄安新区规划、风力发电预测等多个领域,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 迈瑞医疗2024:国际业务“加速跑”,发展中国家成未来增长动力源

    2024年迈瑞医疗国际业务表现亮眼,营收达164.34亿元,同比增长21.28%,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45%。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增长引擎,贡献109.10亿元收入,占比达66.39%。公司在13个国家布局本地化生产项目,其中9个已投产,有效抵御地缘风险并加速市场拓展。监护仪、麻醉机等核心产品全球市占率保持前三。据预测,2029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893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市场增速更快。迈瑞当前在发展中国家收入仅占可及市场的8%,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公司计划以中国和新兴市场为主要增长动力,同时通过本地化运营提升全球影响力。

  • 太空创想与淘气猫动漫科技达成深度合作, 开创 “航天 + 游艺文旅 ” 全新范式

    中国航天太空创想与淘气猫动漫科技达成深度合作,以"航天文化+游艺文旅创新"为核心,打造沉浸式主题设备、文创周边和科普体系三维联动生态。双方联合开发的《太空创想号》航天科普教育设备,运用动态星轨转盘、AR舷窗等前沿技术,还原太空探索真实场景,并配套12款航天主题卡片系统梳理中国航天69年发展历程。此次合作突破传统科普模式,通过寓教于乐的创新形式,让航天文化融入大众生活。特别在5月10-12日广州文旅博览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模型将亮相淘气猫展位,为公众提供近距离接触航天实物的机会。这标志着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新范式,为"国潮+"生态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 我国干细胞医疗市场规模破千亿!博雅 “安全、资深、透明”优势显著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全景图谱》显示,2023年中国干细胞医疗市场规模已达880.4亿元,近两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行业企业可分为三个梯队,其中博雅干细胞等头部企业凭借品牌积累和技术优势占据领先地位。随着再生医学进步和个性化医疗需求增长,全球干细胞存储市场正处于强劲增长阶段,预计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94.5亿美元,到2034年有望突破200亿美元。博雅干细胞作为行业代表企业,通过"安全、资深、透明"三大特点重塑行业标杆,已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体系,在国内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存储市场占有率高达32%。在人口老龄化与健康需求升级背景下,中国干细胞产业正从规模增长迈向质量提升,为全球细胞治疗发展提供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

  • 锚定AI技术,艾力斯特深度布局人工智能康复医疗领域

    2025年3月21日,iRest艾力斯特在温州召开"AI+康复与产学研融合创新高峰论坛暨经销商大会"。大会汇聚全球顶尖学者、行业专家及千余名经销商代表,围绕智能康复、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的融合展开深入探讨。公司宣布将重点布局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设备中的应用,并接入DeepSeek AI系统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iRest总裁周玲卫提出三大目标:建立全球无感信息感知优势、打造国际化研发高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企业还与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智能康复设备进社区、进家庭。作为中国按摩器具行业领军企业,iRest持续深耕智能康复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实验室到家庭医疗场景的全面普及。

  • 重磅!仙库获批国内首个三维人体体表领域医疗器械注册证!

    深圳仙库智能公司近日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三维人体体表领域首个获证的医疗企业。该技术采用3D纯红外结构光扫描,具有无接触、零辐射、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快速完成毫米级精度的人体三维建模。产品可应用于骨科、康复科、儿科等多个科室,提供脊柱侧弯筛查、体态评估、康复跟踪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提升临床效率、优化治疗方案。此次获证标志着仙库在医疗健康领域的3D数字化应用取得重要突破。

  • 第十二届百度奖学金揭晓:半数攻坚大模型,AI解锁医疗、交通新场景

    4月25日,第十二届百度奖学金颁奖典礼在武汉举行的"Create 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举行。10位来自全球顶尖高校的青年学者获奖,每人获20万元科研资金。获奖者研究方向涵盖大模型、多模态学习、医疗AI等前沿领域,超半数聚焦大模型技术创新应用。百度CTO王海峰勉励青年人才共同奔赴智能时代。该奖学金自2013年设立以来已累计支持116名全球顶尖学子,提供奖金超千万元。除资金支持外,百度还通过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搭建产学研联动平台,持续推动AI技术生态繁荣。

  • 同心雁S-ERP:打造医疗器械数智化“中枢神经”,驱动全链路精准升级

    随着AI、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医疗机械行业正构建以数据为核心、智能驱动的新模式。文章指出行业面临供应链复杂、进销存效率低、合规要求严格等管理痛点。同心雁S-ERP系统通过智能化生产计划、精准采购管理、全流程数字化销售及严格合规监控,打造医疗机械"中枢神经",助力企业实现高效协同管理。该系统覆盖生产、采购、销售全链条,提供智能预警和数据分析,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