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川酒文化最新资讯  > 正文

一江共一脉·川鄂共举杯 2023川酒全国行掀起川酒旋风

2023-05-12 15:5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一脉长江水,横亘东西分界南北,上酝巴蜀佳酿,下氲楚风汉韵,让川鄂两省水脉相通、酒脉相连、文脉相通。

4 月 21 日,以“一江共一脉·川鄂共举杯”为主题的2023“川酒全国行”武汉站活动暨线上推广活动盛大启幕,五大产区齐聚,川蜀佳酿汇聚,酒香最浓的文化盛会,在荆楚大地掀起川酒旋风

本届“川酒全国行”由泸州老窖承办,iPlus艾加营销作为本次活动的执行公司,从“传播川酒文化,弘扬产区集群化概念”的项目诉求出发,携手泸州老窖,为2023“川酒全国行”打造了一场华美盛大的诗酒雅宴。

挖掘川鄂历史渊源,以长江串联两地

一脉江水映川鄂,iPlus团队以长江为线索,探寻川鄂两地在文化、经济、历史上的渊源与传承,输出活动主题:一江共一脉·川鄂共举杯。

在视觉创意上,主K画面采用了书法、剪影、飘带等元素营造出古风感。同时,使用大熊猫、三星堆面具、长江大桥、黄鹤楼等文物与地标性建筑分别代表四川和武汉。一道墨笔行云流水,寓意川鄂两地以长江为脊,一脉相通。

展厅延续一江一脉美学,展现川酒品质文化

活动展厅整体呈现出长江中上游脉络,宾客可随“奔腾江水”,感受川酒、川水、川酒、川烟的品质品牌文化。

展厅第 一空间造型取自船篷,宾客进入通道,如同乘船游于长江之上,准备开启川鄂之旅。

展厅第二空间中,展区沿“长江”蜿蜒错落而置,使宾客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宾客顺“长江”而下,可探寻川酒文化、技艺、品质,一步一景酒韵悠长。

展厅第三空间聚焦产区概念,以泸州、宜宾、成都、德阳、遂宁川酒五大产区呈现,借产区六朵金花代表深化川酒产区品质认知,带动产区概念下全新品牌价值升维。

展厅第四空间搭建了川茶川烟川水展台,与川酒一并向外递出独具特色的四川名片。同时,品鉴区还带来了以泸州老窖·国窖 1573 为基酒调制的特调鸡尾酒,弘扬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带来独具匠心的美酒盛宴。

推介会内场特色节目演绎,紧扣川鄂历史文化

在内场创意上,iPlus秉持“一江共一脉 川鄂共举杯”的概念,围绕川酒及川鄂两地的文化渊源,通过定制化的节目,打造了一场相当创意的文化与视觉盛宴。

内场活动以展现川鄂两地倾情携手的《川鄂共酒香》短片拉开序幕,短片讲述了川酒与武汉的一脉之源,共融共生之情。

非遗琴艺曲目《流水》,出于蜀派成于楚地,堪称蜀风楚韵之代表。iPlus特邀川派古琴学会秘书长邓丽珠、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陈信喆,奏响川鄂情深。

知名作家魏新从川酒历史长、川酒文化渊源流长、川鄂文化交流时间长等三个维度深刻解读川酒,展现川鄂两地的深情厚谊及川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清音作为四川传统戏曲剧种,是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iPlus邀请中国曲艺家高利红,将川酒“六朵金花”改编进唱词内,形成清音《金花绽放》并现场演唱。通过四川清音这一独特艺术方式进行川酒推介。

诗为酒侣,酒为诗魂。iPlus借诗酒文化底蕴,传播川酒文化。模特身着新中式华服,手持川酒金花登台,一诗一金花表现出诗酒融合的含蓄与张力,带来盛大的感官体验 。

自 2017 年启幕以来,“川酒全国行”已走过上海、北京、广州、杭州等 11 座城市,成为各地之间加强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本次川酒全国行武汉站活动,艾加营销聚焦产区概念表达,深挖川鄂历史文化渊源,紧扣“一江共一脉·川鄂共举杯”主题。通过多种创新形式将川酒的历史、文化、技艺、品牌及近年来的发展成绩进行了立体式展现,助力川酒形象整体升级。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2025东莞台博会9月11日举办,向全国采购商发出邀请函

    2025年第16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将于9月11-14日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展区面积3.2万平方米,预计超500家台企参展。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两岸经贸盛会之一,2024年展会吸引42.3万人次参观,达成采购意向36.1亿元。本届展会聚焦电子信息产业,设立海峡两岸电子产业合作专区,重点展示人工智能、半导体、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电子信息类展商占比超70%。同时新增"亚洲台商主题馆",吸引印度、马来西亚等10余家海外台企参展,并设立22个台湾县市形象馆及大陆省市展区。展会期间将举办产业对接会、新品发布会等活动,促进两岸经贸合作与产业升级。

  • 告别天价账单!2025最全AI模型计费指南:3步精准预算,省下70%成本

    2025年AI开发者成本报告显示,83%的团队因API账单计算不清导致预算超支,45%的企业曾因"token黑洞"砍掉创新项目。不同AI模型价格差异巨大:GPT-5输入价1.25美元/百万tokens,而Claude Opus输出价高达75美元/百万tokens。报告揭示三大价格陷阱:1)计费单位混乱;2)输入输出双收费;3)版本价差显著。AIbase推出免费费用计算器,可跨厂商对比模型成本,实测某企业通过优化模型组合将月账单从2000美元降至800美元。报告建议:简单任务选Claude Instant,平衡性能选GPT-4o,高精度场景用Claude Opus。成本透明化正成为AI落地的关键竞争力。

  • ING 实力 IN 挑战 |2025华为终端硬件精英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

    2025华为终端硬件精英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在东莞松山湖圆满落幕。经过数月激烈角逐,27支顶尖战队从全国数百支队伍中脱颖而出。8月2-3日,来自全国27所院校的100多名师生展开终极对决,通过8小时限时挑战,在通用赛道和射频赛道上比拼硬件性能极限。华为终端BG CTO李小龙表示,比赛题目正是硬件工程师日常面临的课题。最终两支战队分获双赛道冠军。赛事期间还举办了技术讲座、校企合作座谈会等活动,为青年学子提供创新交流平台。华为将持续通过此类赛事发掘培养硬件人才。

  • 2025年全国电影票房突破350亿:比去年提前55天达成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8月17日17点14分28秒,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350亿元,达成这一成绩仅用219天,较去年提前55天,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复苏态势。 从总票房数据来看,,总出票量达到7.96亿张,场次累计8746.57万,平均票价为44.0元。 在电影票房排名中,国产影片表现十分亮眼。 于1月29日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一骑绝尘,单年票房高达1544

  • 小米2026届全球校园招聘正式启动:需笔试、2-3轮面试

    小米集团2026届全球校园招聘今天正式启动,面向海内外招聘2026届海内外应届毕业生。 其中中国内地毕业生毕业时间需在2026年1月至12月,中国港澳台及海外毕业生毕业时间为2025年8月至2026年12月。 招聘涵盖算法类、软件研发类、硬件研发类、产品类、设计类等16大职类,工作地点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深圳等国内城市及多个海外城市。

  • 当“附近生活”逐渐消失时,高德地图2025要重构“附近5公里”

    ​著名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曾经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概念——"附近消失"。他认为,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浪潮中,我们与身边500米范围内真实生活空间的联系正在逐渐断裂。 "附近消失"的含义是说,在数字化的高速车道上,我们习惯了指尖触达世界,却渐渐忘记脚下的距离。十年前,人们习惯走出家门与便利店老板打个招呼,早晨的早餐摊会有常客的问候,甚�

  • 暑期演出单月34.23亿票房,这届年轻人更爱“情绪产品”了?

    2025年暑期的演出市场,从内容到市场都称得上热闹。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5年7月,全国上演总票房为34.23亿,其中演唱会占比高于九成,票房为29.41亿。对比2024年7月22.19亿的成绩,几乎是翻了近六成。若是对标暑期档电影7月总票房40.67亿的成绩,会发现,演出市场与电影票房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除了鸟巢演唱会连开12场的五月天、780元票价在二级市场飙涨至万元的易烊千

  • 京东发布2025年Q2财报:营收3567亿元 活跃用户大增超40%

    京东集团2025年Q2财报显示:营收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净利润62亿元(非美会计准则下74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核心零售业务表现稳健,净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20.6%。平台季度活跃用户数实现超40%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外卖等新业务布局,通过多元化服务和交叉销售策略,既吸引新用户又提升老用户消费频次与金额。尽管利润承压,但业务拓展与用户增长成效显著。(139字)

  • 数禾科技获评“2025企业新质生产力标杆案例”,AI深度赋能金融科技全链路​

    《中国企业报》集团主办的"2025企业新质生产力调研成果发布暨投资交流促进会"在京举行。数禾科技凭借AI技术在智能风控、智能客服、智能贷后及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场景的创新应用,成功入选"2025企业新质生产力金融科技领域标杆案例"。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50余个AI智能体、80个自研平台和80项专利技术,构建了普惠金融科技新模式。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科技公司,数禾科技累计申请专利370余件,覆盖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数字经济核心领域,展现了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此次入选不仅是对其十年AI深耕的认可,更彰显了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的持续进化。未来,数禾将继续优化AI技术在普惠金融场景的应用,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2025最全AI工具大全:7大类150+工具实战指南(附资讯追踪攻略)

    据2025年《中国AI工具应用白皮书》显示,普通用户平均使用4.2个AI工具/周,但仅有17%的人系统化构建了工具流;而高效能从业者通过“工具组合+资讯预警”策略,决策效率提升53%。本文将系统拆解对话、创作、开发、设计、效率、开源、垂直领域7大类150+AI工具,并揭秘如何通过高价值信息源(如AIbase)抢占技术认知高地。一、对话与知识处理:从基础问答到专业研究1. 全能型对�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