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商业卫星产业最新资讯  > 正文

《2022商业卫星产业蓝皮书》发布 卫星产业迎来融合发展新机遇

2023-04-25 09:17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4 月 24 日,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 2022 商业卫星产业蓝皮书》(简称《报告》)对外发布。《报告》指出,商业卫星产业是兼有航天、通信、互联网三大行业属性的交叉融合领域,有望引领全球进入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

快速成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随着卫星制造与发射成本的下降及卫星性能的提升,各国纷纷大力投资建设卫星互联网,并鼓励商业企业进入航天及其应用领域,卫星市场化应用逐渐形成一个新产业。报告显示,从 2016 年到 2021 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增速每年都超过22%。据艾媒咨询测算, 2022 年中国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 5 万亿元,相较于 2020 年预计增长47%。

图为 2016 年- 2021 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与增速

从产业链条看,商业卫星产业上游供应链是空间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游制造链是地面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下游服务链是依托卫星信息数据的应用服务,包括导航服务、遥感服务、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消费服务等,以及大众消费终端的设计制造、模组、芯片等。

国际格局方面,目前全球以卫星产业为主体的航天领域基本形成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一超三强”的格局,低轨卫星星座由于具有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已成为大国竞争和博弈的新领域。长光卫星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 是目前全球最 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时空道宇目前在轨 9 颗卫星,计划于 2025 年完成 72 颗卫星部署,建成后有望成为全球首 个通导遥一体星座。

《报告》指出,商业航天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当前以商业卫星应用为主的商业航天已成为国家创新管理、保护资源环境、提升减灾能力、提供普遍信息服务以及培育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手段,未来有望成为支撑数字经济转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实现6G的技术标准虽然还有分歧,但下一代互联网形态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天地一体化确是行业的共识。” 《报告》认为,随着商业卫星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用户只需携带一部终端,便能实现全球无缝漫游和无感知切换。

我国商业卫星市场迎来发展机遇期

据介绍,自 2015 年起,我国开始积极发展商业航天,并逐步向民间资本开放商业卫星市场,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进商业卫星终端的规模化应用。《 2021 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投资报告》显示,截至 2021 年,国内已注册并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达到 409 家,已基本构建了覆盖上中下游的商业卫星产业链,培育了以时空道宇、长光卫星等为代表的优势航天企业。

在商业航天事业阔步前行的同时,国内的卫星制造和综合服务水平也大幅提升。如时空道宇借鉴汽车产业的大规模量产制造模式,打造批量化、智能化、柔性化的卫星脉动生产线,实现日产 1 颗卫星,生产成本下降45%左右,生产效能比肩国际知名的商业航天公司,可实现从卫星研制到卫星量产AIT的一站式在轨交付,满足低成本、高质量、快速交付的商业化需求。

图为时空道宇“一站式”在轨交付业务图谱

《报告》分析,目前我国空间信息的全面性、灵活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幅提升,定时、定位和遥感观测的综合应用服务日益丰富,空间基础设施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涌现出一大批通信广播服务、国土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服务等商业应用。

以卫星导航领域为例,自 2020 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服务以来,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各种新应用、新业务、新模式不断涌现。尤其是随着泛在定位技术进一步向着多源融合发展并实现成熟应用,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将成为产业融合创新的投资热点。预计未来利用高精度时空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是北斗系统一大广阔的市场空间。

破解发展堵点,厚植产业生态

《报告》指出,商业卫星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空间资源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政策体系有待健全、生态培育尚未成型等一系列挑战。

在空间资源方面,卫星轨道和频率资源是卫星发射运行的前提条件,各航天大国都在激烈竞争有限的空间资源,纷纷加紧空间频率轨道资源的申报和使用。

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国资本投资主要集中在卫星制造和发射等上游,与全球商业航天营业收入集中在中下游的模式相悖。国内卫星应用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卫星发射场难以满足商业发射需求,相当数量的卫星运营龙头企业均处于亏损阶段,亏损的负 面效应逐级传递可能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少数国内商业航天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逆势发展。以时空道宇为代表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积极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数据与算法服务、芯片-模组-终端产品、行业解决方案等全栈软硬一体化产品矩阵,实现汽车产业和消费电子产业等产业之间的信息融合,算力分配,全面保障航天科技跨域融合应用。

目前,时空道宇已率先将卫星通信及星基高精定位服务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消费类电子及公共服务领域,推进卫星应用服务的快速落地,率先实现商业航天应用闭环。

3 月底,时空道宇为魅族手机定制设计、开发卫星通信芯片发布,可实现双向卫星通信等功能。通过智能网联全栈式解决方案,时空道宇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的车机与手机融合的未来出行生态,实现天地互联的愿景。

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星载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卫星的低成本制造、高容量一箭多星发射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应用步伐仍然偏慢。

此外,航天产业资格准入门槛高,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开放较晚,存在较高的资质壁垒。如无重大项目牵引和政策支持,在商业航天领域单靠企业自身完成技术和资金积累几乎难以实现。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头雁”效应。《报告》建议,人工智能与航天产业的深度融合是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在卫星制造环节,可应用人工智能,对卫星的覆盖、连接、带宽、频率、功率等性能进行动态调整和功能重构,降低卫星建设和运营成本,延长在轨寿命。在卫星应用环节,北斗技术与人工智能、室内定位、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合,将通过终端产品和系统服务的集成化应用,呈现出创新化发展的新形态。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当IP商业化进入AI时代,“智能潮玩”正在重写粉丝经济逻辑

    全球IP产业链已成为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增长点,2024年衍生品市场规模超3200亿美元,其中潮玩产业高速增长。传统IP商业化面临用户互动单向、消费一次性等瓶颈。智能潮玩通过"平台化硬件+可替换IP角色+UGC社区"模式,实现从静态收藏到动态共生的转型,以乐森机器人等产品为例,用户可自定义角色动作并参与内容共创,形成"硬件+内容+社区"的长期运营生态。这标志着IP商业化从单向衍生迈向双向互动,推动产业从"衍生"进入"共生"新阶段。

  • 模型即服务,应用即未来:阿里云助力中小企业AI应用规模化落地

    阿里云针对中小企业AI落地“不会用、用不起、用不好”痛点,提出全链路解决方案。数据显示,77%全球中小企业已定期使用AI工具,中国市场需求增长强劲。阿里云通过通义大模型技术迭代、AIStack一体化底座及4R服务框架,降低使用门槛与成本。典型案例如万小智AI员工实现“分钟级交付”,博登智能提升数据处理效率7倍。方案覆盖制造、医疗等12大行业,助力企业从“有算力”到“能落地”,推动AI应用成为行业常态。

  • 从方法论到实践:阅文IP工业化,《诡秘之主》再进击

    隐隐若现的神秘古宅,塔罗牌、马车、蒸汽机、钟楼、墓园依次闪过,浓郁的维多利亚风情扑面而来;猩红血月穿透浓雾,低音铜管缓缓奏响,心跳节拍不自觉加快,氛围瞬间拉满;魔药、神祗、邪神各股势力粉墨登场,求生本能、思乡之情和“愚者”的使命感在内心暗暗角力…… “开篇就是高能名场面”、“恭迎愚者”、“太还原了,这就是我梦中的世界”——作为“诡秘IP�

  • 湛江酒庄开业!九暹酒在华南市场战略布局的又一重要落子

    2025年9月26日,九暹酒庄在湛江开业,以“曛见知明,酒礼天下”为主题,打造集产品品鉴、文化传播与生活方式体验于一体的高端平台。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诠释“幽雅”品牌内核,展现从“幽雅酱香”向“幽雅生活”的战略升级。选址湛江旨在深耕粤西市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强化华南市场布局。现场嘉宾高度认可其文化美学与酿造工艺的融合,标志着九暹品牌全国化迈出坚实一步。

  • 传奇IP续作:融合创新技术 数字娱乐产业迎来新发展机遇

    娱美德公司旗下中国工作室研发的《传奇M:暮光双龙》即将内测。这款中韩合作游戏采用虚幻4引擎,实现4K画质与智能战斗系统,支持PC与移动端互通。文章指出,技术创新正推动游戏产业突破成本、质量、效率的"不可能三角",2024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达3257.83亿元。中韩游戏产业通过优势互补,持续深化技术合作与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数字娱乐产业高质量发展。

  • 沃兰迪:以冠军基因,定义专业体考体测行业新标杆

    沃兰迪深耕田径赛道十余年,是中国首个从专业田径赛场切入体测体考的品牌。其核心策略是专注田径领域,通过国际田联认证产品、签约省队供应商及冠军同款等硬核资质,将专业赛场技术下沉至体测场景。凭借火箭气垫跑鞋等爆款,实现电商平台销量霸榜,并助力超10万考生体测满分。这种“从赛场到考场”的专业路径,与安踏、李宁等大众运动品牌的全场景覆盖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以专注性建立行业壁垒。

  • 小红书创作伙伴大会,释放出三个商业信号

    ​就在这周一,小红书迎来了“买手新时代”。 在小红书的市集首页、个人主页,甚至直播间和群聊入口,“买手橱窗”正以更醒目的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 此前,已经有00后大学生在宿舍测评床垫,月销售额破150万;设计师转型买手,50万粉丝基础获得单场直播超700万销售额。而现在,“买手橱窗”这一功能的升级,将进一步放大创作者的带货影响力。 对具备买手身份的创

  • 10月券商金股:海尔智家是家电业唯一获推荐企业

    10月券商金股陆续出炉,近200只个股获推荐,配置呈现“成长为主、周期为辅”特征。重点覆盖芯片、新能源、消费升级等领域,其中海尔智家是唯一获推荐的家电企业。其全球化布局明确,本土化运营优势显著;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入选轻工业数字化“领航者”案例;智慧家庭战略通过智能交互引擎连接用户与生态,持续迭代产品方案。在不确定市场环境中,海尔智家凭借

  • 供应链降本增效有了新路径?AI采购正进入规模化阶段

    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度变革企业供应链。IDC预测,2025年智能体市场规模将激增260%,AI与核心业务融合正从“工具应用”迈向“智能决策”新阶段。采购管理因环节复杂、数据密集,成为AI落地的关键战场,通过优化成本、预警风险、赋能战略,提升供应链韧性。甄云科技用户大会上,专家指出采购智能化已超越概念验证,进入以业务价值为核心的规模化应用新阶段。双汇集团、绝味鸭脖等企业实践显示,AI系统显著提升采购效率与透明度。未来,AI与采购融合将从单点应用向全链路协同深化,推动企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成为提升竞争力的核心策略。

  • 聚焦科技运动融合!北京apm AI运动会引领沉浸商业体验升级

    北京APM于9月20日至21日举办“AI运动会”,集结多元智能机器人阵容,打造融合科技竞技与深度互动的沉浸式活动。活动以运动为核心,通过足球、拳击、马拉松等特色机器人项目,结合每日4场舞台表演和100个机器人领舞,直观呈现科技与运动的融合之美。现场设置AI互动环节,观众可体验机器人对抗赛、AI棋局对弈及机械臂操控,实现“科技可触、未来可感”。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竞技盛宴,更以科技体验激发情感共鸣,通过沉浸式内容驱动消费新活力,突破传统商业增长极限,为城市商业生态注入创新动能。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