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NFT最新资讯  > 正文

NFT数字藏品盲盒被退款买家索赔被驳回 法院:个人信息填错

2022-11-29 17:23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11月29日 消息: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NFT数字藏品交易引发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

被告杭州某数字技术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运营有专门从事数字艺术品销售的电商平台,原告王某(化名)是该平台用户。

今年2月,A公司通过上述平台发布抢购公告,称一款“NFT数字藏品盲盒”将限量发售。公告内记载了价格、抢购时间、限购数量等发售详情,并附有购买通道二维码。公告底部提示,抢购时需填写与实名认证一致的手机号,且一个手机号只能抢购一份。平台将剔除未实名认证、个人信息填错等无效订单,对无效订单进行强制退款。

法律,条规、法院

原告王某诉称,其通过该公告公示的购买渠道,抢购了一份A公司发售的“NFT数字藏品盲盒”,在填写手机号及个人信息后付款999元。但A公司一直未予发货,并在10天后强制退款给王某。王某认为,A公司此举侵害其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要求A公司履行合同,如不能履行,则赔偿其损失99999元。

被告A公司辩称,为防止部分用户利用外挂软件进行非正常抢购数字藏品,以及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抢购规则,平台在发售商品前特地发布了抢购公告,并载明注意事项。因王某在下单时填写的手机号及身份证号的部分数字与实际信息不符,平台作退款处理。A公司认为,该合同并未订立,即便合同成立亦已根据约定进行了解除,原告接受了退款,无实际损失。且该数字盲盒已发售完毕,无法继续履行合同。

法院经审理认为,抢购公告明确,A公司针对未实名认证或个人信息填错等情况,约定其享有合同解除权。从王某提交的订单详情来看,其填写的手机号第四位数字及身份证第六位数字均不符合要求,属于个人信息填错的情形。A公司将王某支付的款项予以退还,属于行使合同约定解除权的具体表现。

最终,法院驳回了王某的诉讼请求。

举报

  • 相关推荐
  • 富慧证券Rich Smart:区块链与NFT技术推动金融创新新时代

    在金融科技持续演进的浪潮中,富慧证券RichSmart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尖端,不断探索并积极采纳尖端技术。富慧证券在区块链和NFT领域的创新举措,再次证明了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富慧证券RichSmart将继续引领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多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 爷爷赠未出生孙子百万遭儿子起诉 法院驳回 合法有效

    近日,安徽发生一起因遗产分配引发的家庭纠纷案件,引发社会关注。老强(化名)因突发疾病住院治疗,在生命垂危之际,决定将自己积攒的100万元存款赠予即将诞生的两个孙子。据悉,老强的大儿媳当时已怀有双胞胎,因对隔代后辈的深厚情感,老强对这两个尚未谋面的孙子满怀喜爱与期许。老强离世后不久,大儿媳顺利诞下两名健康婴儿。然而,这一安排却激起了老强�

  • 甘肃高院裁定:玖富系信息中介提供信息服务 驳回出借人赔偿诉求

    甘肃省高院审理一起网络借贷纠纷案,认定出借人与玖富普惠平台仅为信息中介关系,不构成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法院查明,出借人通过平台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约定平台仅提供信息撮合服务,非借贷关系中的债权人、债务人或担保人。出借人将资金划付至借款人账户,与借款人建立借贷关系。法院最终裁定驳回出借人要求玖富承担还款责任的再审申请,强调P2P网贷中借款人只能是实际收到借款的自然人,平台不承担担保责任。该案明确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的法律定位,对规范网贷行业具有示范意义。

  • 快查你手机有没有!67款APP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67款移动应用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问题,主要涉及11类违规行为:1.未明示隐私政策;2.隐私政策未列明收集规则;3.未告知第三方信息共享情况;4.未经同意收集信息;5.账户注销功能缺失;6.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7.未提供撤回同意途径;8.自动化营销未提供拒绝选项;9.处理敏感信息未获单独同意;10.未制定未成年人保护规则;11.跨境传输未告知相关信息。涉及应用包括《客很多》《城泊通》《赢海云管船》等多款生活服务、金融类APP。

  • 法院宣判玖富系合规中介提供借款信息服务 出借人回款应诉借款人

    文章讲述了一位客户小张通过P2P平台出借资金后遭遇还款困难的法律纠纷。2016-2020年间,小张通过"悟空理财"APP在玖富平台出借多笔款项,但截至2020年11月仍有欠款未还。法院裁定认为玖富公司仅作为中介服务机构,与小张之间属于中介合同关系,驳回了小张要求玖富公司承担还款责任的诉求。文章指出,P2P借贷中出借人需明确区分借贷关系中各方的权责:借款人负有还款义务,平台仅承担信息中介职责。建议出借人优先选择属地法催等合法催收方式,掌握还款主动权。同时强调要理清债权债务关系,避免盲目起诉导致既赔钱又耗费精力。

  • “仅退款”落幕:当平台不再拉偏架,谁最怕?

    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近日集体取消"仅退款"政策,结束四年争议。该政策本为提升用户体验,却导致商家被恶意退款困扰,形成平台、商家与消费者三方矛盾。典型案例显示,部分消费者滥用政策,如小学生虚假申请宠物猫退款,商家驱车300公里维权。专家指出,"仅退款"破坏电商生态公平性,是平台竞争白热化的产物,最终损害诚信消费者利益。如今平台将退款处理权交还商家,通过信用体系判定纠纷,优质店铺可减少干预。这标志着电商行业从恶性内卷转向良性发展,但如何平衡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商家经营压力仍是长期课题。

  • 旅行搭子开盲盒:分道扬镳、连夜逃离、不欢而散拉黑

    文章讲述了年轻人通过社交平台寻找"旅游搭子"结伴出游的新兴旅行方式。作者分享了自己三次不同的搭子经历:第一次在宠物咖啡馆结识的女生成为长期好友;第二次在日本旅行遇到精于算计的搭子,最终被拉黑;第三次自驾游因拍照时间过长与两名女搭子分道扬镳。这种旅行方式虽然能降低费用、增加社交乐趣,但也存在消费观念不合、行程分歧等风险。文章指出,与陌生人结伴需要相互包容,若实在无法调和,及时分开也是旅行的一种体验。最终作者表示,若非熟人同行,今后更倾向独自旅行。

  • 小伙申请改名周天紫薇大帝被驳回:当事人有点伤心

    4月25日消息,一位名为"朱雀玄武敕令"的年轻人因频繁改名引发关注。他原名叫朱云飞,后改为现名,现又申请改名为"周天紫薇大帝"但未获成功。业内人士指出,取名需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原则,不能过于随意。姓氏承载家族传统,名字需体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于生僻或违背社会价值观的名字可能给孩子未来带来负担。该男子表示对改名失败感到伤心,朋友也劝他不要再改了。

  • 员工上班冲奶粉烫伤被认定工伤:公司上诉被驳回

    2017年12月26日,上海某公司员工刘某上班时冲泡奶粉,因玻璃杯突然爆裂导致左下肢烫伤。2018年刘某申请工伤认定获浦东人社局批准,但公司不服,认为其违反公司规定在上班时间吃早餐,且玻璃杯质量问题导致烫伤与工作无关。法院审理认为,冲泡奶粉属正常生理需求,未超出工作范畴,应视为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受伤情形,维持工伤认定决定,驳回公司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