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科技讯 9月27日小时,PICO 4发布会后,PICO总裁周宏伟在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团队人数在1000人左右,研发人员约占总人数70%-80%,公司还会加大投入。
今日,PICO 4国行版发布,8+128G版本2499元,8+256G版本2799元,具有眼部及面部追踪能力的PICO 4 Pro 512G 3799元。
(举报)
AI与艺术融合正加速发展:AI重塑设计流程,使创作者更专注美学思辨;三维重建技术以毫米级精度改写传统工艺,为文物复原提供科学依据;虚拟数字展厅凭借沉浸式体验与互动,为策展提供新可能。PICO联合中央美院等机构举办论坛,探讨AI赋能下的艺术生态。英特尔推出酷睿Ultra处理器,支持智能抠像、文生图等功能,提升创作效率。未来AI将推动艺术教育转型,培养复合型
快手发布KAT系列代码大模型,腾讯推出“混元图像3.0”实现多模态突破,苹果研发类ChatGPT应用升级Siri,谷歌更新Gemini 2.5 Flash Lite提升效率。苹果还推出Manzano图像模型,YouTube Music测试AI音乐主播功能,VideoFrom3D框架简化3D视频生成,Moondream 3.0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GPT-5等顶尖模型,展现强大性能。
OPPO Pad5将于10月16日发布,搭载全新ColorOS 16系统,主打流畅体验。系统升级三大核心技术引擎,实现无缝动画效果,并首次将原生级流畅能力开放给第三方应用。硬件方面配备12.1英寸3K高刷屏和联发科天玑9400处理器,支持67W快充,兼顾高性能与长续航。针对海外用户优化虚拟键盘操作,提升切换效率。产品定位“丝滑板王”,旨在引领安卓平板体验新高度。
ColorOS 16将于10月15日正式发布,流畅度、AI、设计、互联四大方面全面升级。系统带来安卓首个无缝架构和芯片级动态追帧技术,确保全场景流畅体验;AI功能全面覆盖相册、便签等日常应用,新增AI人像补光、AI写作等实用功能;设计语言全新升级,图标动画交互全面优化;生态互联支持通知流转、电脑投屏等跨设备协同。目前Beta版已开启招募,支持一加13、Find X8系列等多款机型。
泛达公司宣布荣获EcoVadis企业可持续发展银牌评级,位列全球前6%,彰显其在环境责任与可持续商业实践方面的坚定承诺。该评估覆盖环境、劳工与人权、商业道德及可持续采购四大核心领域,包含21项可持续发展指标。泛达全球可持续发展经理Mark Dehmlow表示,这一成就证明公司在环境管理、道德采购及员工健康安全方面的努力正产生可衡量影响。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气与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制造商,泛达将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表现,契合市场期望,并支持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及行业优先发展事项。
2025年9月26日,HarmonyOS Connect伙伴峰会在深圳举行。小豚当家作为鸿蒙智选生态首批伙伴,发布首款搭载鲸瞳影像的户外摄像头鲸瞳Max,实现0.01Lux暗光全彩成像,破解日夜全彩难题。产品集成星瀚AI大模型,具备主动思考与看懂能力,推动家庭安防进入“看懂时代”。同时打通家庭存储,构建全链路安防体系,支持多设备联动与多终端共享。小豚当家与鸿蒙智选合作六年,多款产品完成HarmonyOS适配,实现无缝协同。此次发布标志着家庭安防生态迈出重要一步。
9月25日,月之暗面旗下智能助手Kimi上线付费会员服务,分为三档:免费版Adagio提供有限使用次数;49元/月的Andante含适量使用次数及API兑换券;99元/月的Moderato支持更多次数和并发功能。此前打赏用户开通会员可获等值权益。同时推出的OK Computer为全新Agent模式,用户下达需求后,Kimi可操作虚拟电脑完成复杂任务。
在全球家电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高端品牌COLMO凭借700L+超大容量纯平全嵌冰箱的创新设计斩获2025年中国家电创新成果大奖,并在德国IFA展上惊艳亮相。该产品以突破性技术实现708升行业最大容量平嵌、超薄机身与无缝嵌入,结合AI食材识别、语音控制等智能科技,精准满足用户对容量与美学的双重需求。其屡获国际奖项,彰显了中国智造从技术追随向创新引领的转变,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加15在PEL夏季总决赛首次亮相,成为新一代官方比赛用机。采用类似一加13T的圆角矩阵摄像头设计,搭载OPPO LUMO影像系统,首发1.5K+165Hz超高分屏。配备骁龙8至尊版芯片,采用台积电3nm工艺,CPU为2+6全大核架构,超大核主频4.61GHz,GPU主频1.2GHz。
9月27日,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大数据与转化创新专委会成立,并举办医学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会议聚焦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级数据价值,以RingConn智能戒指为例,展示其在持续监测心率、血氧、睡眠呼吸暂停(OSA)筛查等方面的突破。该产品凭借高佩戴率(超80%)和精准数据,正推动健康管理从医院向家庭延伸、从治疗向预防前移。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构建协同生态,实现数据互补与价值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