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美国cdc最新资讯  > 正文

案例研究报告:医护人员在20天内感染两种不同的COVID-19变体

2022-04-21 14:37 · 稿源: cnbeta

据New Atlas报道,西班牙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名年轻医护人员在20天内两次对COVID-19检测呈阳性的案例。基因组测序显示,这名医护人员第一次感染是Delta变体,第二次感染的是Omicron变体,这使其成为官方记录的两次SARS-CoV-2感染之间最短的间隔时间。

该案例研究将在今年即将在葡萄牙举行的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大会上公布,并详细介绍了一名31岁的女性医护人员的感染情况,她在第一次感染前12天接种了第三针COVID-19疫苗。

第一次感染是在去年12月通过医院的常规COVID检测发现的。该患者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基因组测序证实她感染的是SARS-CoV-2的Delta变体。

经过10天的隔离期,这名女性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于2022年1月10日出现了COVID-19轻症(咳嗽和发烧)。她的另一次检测再次得出阳性结果,这次的基因组测序发现感染是由Omicron变体引起的。

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健康研究所的Gemma Recio说,她的团队的发现有力地提醒了Omicron变体的免疫减弱能力。

Recio说:“这个案例强调了Omicron变体有可能逃避之前从其他变体的自然感染或疫苗中获得的免疫力。换句话说,感染过COVID-19的人不能认为他们受到了保护,不会再被感染,即使他们已经完全接种了疫苗。”

该病例是迄今为止官方报告的两例COVID-19感染之间最短的间隔记录。尚待回答的大问题是这种现象有多普遍?

自从Omicron变体出现以来,报告的再感染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对于如何记录COVID-19的再感染并没有一个普遍的共识。

例如,英国已经报告了几个月的再感染数量,但要求在两次阳性检测之间有90天的间隔,才能正式成为再感染。有人认为,长期的SARS-CoV-2病毒脱落会导致急性感染后数周甚至数月内频繁出现阳性检测结果。而且,如果没有彻底的基因组测试,就不可能确定新一轮的症状是否是完全新的感染,而不仅仅是第一次感染的苏醒。因此,目前英国根据90天的规则,将大约10%到15%的新病例报告为再感染。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对COVID-19再感染进行分类时也采用了90天规则。该组织最近确实发布了一份报告,记录了10个间隔不到90天的COVID-19再感染病例。

CDC告中的所有10个病例都被遗传学证实为不同的再感染,感染之间的平均间隔为54天。CDC报告中最短的再感染间隔出现在一名未接种疫苗的青少年身上,他在确诊感染Delta和确诊感染Omicron之间仅相隔23天。

目前不可能知道COVID-19的再感染有多普遍,但Recio强调,尽管Omicron再感染的频率可能很高,但接种疫苗对防止COVID-19重症有价值。

Recio补充说:“这个案例还强调了对那些完全接种疫苗的人和再感染的人的感染病毒进行基因组监测的必要性。这种监测将有助于发现具有部分逃避免疫反应能力的变体。”

华威大学的病毒学家Lawrence Young说,新的案例研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Omicron有能力重新感染个人。世界各地COVID-19再感染率的增加也提醒我们,只要SARS-CoV-2继续传播,它将继续变异,新的变种将出现。

“它强化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只要病毒继续传播和复制,它就会出现新的变体,这些变体甚至对那些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也会保持持续的威胁,”Young说,他没有参与这项新案例研究。“假设任何新的变体将比以前的变体更具传染性和危险性是错误的,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感染和疫苗接种引起的免疫力逐渐减弱,目前的疫苗可能对这些新的变体没有保护作用。”

举报

  • 相关推荐
  • 长视频,要MCN化?

    过去十多年,长视频平台习惯用头部综艺与大剧撬动增长:内容够强,自然破圈,声量带动会员与广告。 这套“内容中心逻辑”曾行之有效。 但短视频重写了注意力分配。用户不再愿意投入整段时间追一个叙事,三十秒的情绪刺激就足以满足娱乐需求。内容生命周期被压缩,哪怕是重金制作,也可能上线当周见顶、难以延展。 在这种环境下,平台不得不寻找新的增长方式。�

  • CEIC2025首场主论坛成功召开,消费电子创新趋势发布

    2025年11月6日,CEIC在深圳举办“智能生活”主论坛,吸引全球500余位消费电子行业专家参与。论坛聚焦AI浪潮下产业创新,探讨通过技术革新、生态共建与全球协作重塑智慧生活。嘉宾强调AI、大数据等技术正深度融合,推动消费电子向“泛在AI、生态协同、服务创新”三大方向演进,并发布《行业鸿蒙终端蓝皮书》,为产业融合提供参考,加速构建智能化未来。

  • 权威专家齐聚CDA详解YOUMAGIC舒立缇的创新价值,学术赋能促行业提升

    11月6-9日,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聚焦新一代单极射频抗衰技术。会议中,专家深入解读了YOUMAGIC舒立缇单极射频的医学原理与技术优势,指出其单极有回路设计能实现更深层加热,有效促进胶原再生重塑,改善皮肤松弛。临床数据显示,该设备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表现优异,未来将持续深化医研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化与精准化发展。

  • 特斯拉磁悬浮Cybertruck车模上架中国官网 售价999元

    特斯拉磁悬浮Cybertruck车模11月12日在中国官网开售,定价999元。这款1:24比例模型精准还原实车细节,采用银色涂装与可亮车灯,内置14个LED灯,展现科技感。模型重293克,底座重1291克,确保稳定悬浮。使用时只需通电并放置于非金属表面,通过磁力实现悬浮效果,可静置观赏或轻触旋转,为收藏爱好者带来独特视觉体验。

  • YOUMAGIC舒立缇高能亮相CDA2025,引领皮肤医学前沿研究与创新

    第二十届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年会暨全国美容皮肤科学大会在重庆召开。YOUMAGIC舒立绯通过科技展台、设备拆解展示及四场技术课堂,呈现其单极射频抗衰技术优势:100ms闪脉冲降低痛感,动态调节实现个性化治疗,临床验证显示3个月有效率100%。产品依托清华基因与医研融合,构建“更舒适、高效、安全”的技术体系,为行业提供精准抗衰新范式。

  • 坚定研发 GMCC美芝以原创性技术打造空调好“心脏”

    GMCC美芝15槽10极变频转子式压缩机自2025年投产以来,凭借静音、节能等革命性优势获行业认可。其应用三大原创技术:极致静音技术通过创新结构实现6Hz无异音,噪声较行业标杆再降5dB(A);宽域节能技术采用高效电机及流道优化,低频能效提升2%;高质智能制造技术引入自动化工艺,生产效率提升42%。这些突破彰显美芝作为全球空调压缩机领导品牌的技术实力,推动产业从规模领先迈向技术领先。

  • 排队5小时,互动3分钟,年轻人流行“调戏”景区NPC

    当被NPC“李世民”现场封为大唐郡主、骠骑大将军时,游客们大概就知道,这景区来对了。 最近,因为在全国各大景区还原李世民等经典角色,演员郑国霖翻红,成了名副其实的“打工皇帝”、景区NPC顶流。有媒体报道,不久前的十一假期,他七天内去了七个城市,最忙的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NPC原指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 (Non-Player Character) ,但在近几年,一些景区会安排

  • 年轻人的第一款棋牌游戏?

    10月30日,B站三国题材竞技卡牌游戏《三国:百将牌》开启了「牌一把」测试。这也是第二次测试,在9月首曝之前的7月份就有过一次小规模内测,那时还叫《代号:三国Ncard》。

  • 从MSCI评级到央视榜单,海尔智家ESG实践为何履获认可?

    海尔智家凭借系统性ESG实践获国内外双重认可:MSCI评级达AA级(国内行业最高),并入选央视“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首。其核心经验在于将ESG融入企业战略与运营:通过全链路减碳(绿色设计、节能工厂、循环回收体系)、兼顾社会公益与员工成长、建立全球治理架构,使可持续理念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这证明ESG非短期合规,而是长期价值创造的深层变革。

  • 5.22万人潮涌动,超千万次云端围观!CEIC 2025圆满落幕!

    2025年11月8日,为期三天的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2025)在深圳圆满落幕。大会以“新电子·新消费·新体验”为主题,汇聚全球20个国家近300家科技企业,展出超2000项创新产品,吸引首日1.8万人次观展,累计达5.22万人。同期举办19场论坛,近300位行业领袖分享见解,直播观看量超千万。聚焦智能生活、产业创新、数字健康三大议题,深度解读AI赋能消费电子趋势。华为、荣耀等企业展示全场景智能终端,推动技术从“可用”到“好用”跨越;智能汽车、家居、健康领域呈现沉浸式体验,裸眼3D、机器人等黑科技重塑生活想象。大会构建技术、产业与资本对接桥梁,彰显中国消费电子创新活力,引领全球产业协同发展新生态。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